2001年,一部聚焦家庭暴力的電視劇橫空出世,讓很多家庭第一次知道了「家庭暴力」這個既隱晦又陌生的詞語,也為80、90後觀眾種下了對家暴的最初的認知。
憑藉劇中的變態醫生安嘉和一角,演員馮遠徵一躍成為「中國第一打星」,直至19年後的今天,他仍是幾代人的童年陰影,是無數年輕女性的恐婚源頭,更是層出不窮的家暴新聞的「官方配圖提供者」。
「中國第一打星」馮遠徵
一個演員十幾年前飾演的角色,至今仍被津津樂道,自然是對演員最大的肯定。可是,當人們對這個演員的印象始終停留在十幾年前的角色中時,這對一位優秀的演員來說,同樣也是一種不公。
待業青年一心從藝
1962年,馮遠徵出生在北京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空軍首長,上面還有3個哥哥。
馮遠徵童年照
部隊大院的生活就跟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描述的一樣,大院的孩子從小衣食無憂,愛好廣泛,打球、遊泳、滑冰,幾乎所有他們感興趣的事情,馬上就能得到滿足。馮遠徵喜歡文藝的種子也是從那時種下的。
小時候,他所在的幼兒園下屬於北空空軍,是現在藍天藝術團的前身。小小年紀的他們,經常要到人民大會堂給外賓唱歌、跳舞,表演結束後,毛主席、周總理等很多爺爺都會上臺跟他們在一起。而每次表演結束後,回到幼兒園,老師給他們發的麵包和紅豆粥,更是讓他愛上了表演。
馮遠徵小時候
馮遠徵7歲時,跟隨父母到幹校生活,他愛好表演的種子剛剛萌芽就被扼殺了。但是,那段時光依然帶給他無限的自由,無論是種莊稼還是下河摸魚,對他來說都是無比新奇和有趣的。
後來,馮遠徵回到北京,在北京108中就讀。適逢國家文體復興,需要大量體育人才,作為班幹部的馮遠徵聽從老師的安排帶頭參加了學校跳傘隊。
1979年冬,馮遠徵在跳傘塔前
馮遠徵非常迷戀這種腎上腺素迸發的感覺,他每個寒暑假都在集訓,參加全國比賽,學校跳傘隊更是連續四年蟬聯全國冠軍。馮遠徵一心想要進入專業隊,高中畢業那年,甚至因為參加全國跳傘比賽,放棄了高考。
那會參加高考的人太多了,政策規定,頭一年沒參加高考,就沒有資格參加第二年的考試,然而馮遠徵專業隊也沒進去,就這樣在家做了一段時間待業青年。
馮遠徵彈吉他
本來以他父親的職位,幫兒子找個好單位很簡單,但是老一輩軍人很有原則,他扔給兒子一句話:「自己想辦法吧。」
後來,馮遠徵經人介紹去了拉鏈廠做臨時工,認識了工廠裡很多文藝青年。當時北京正處在文藝復甦的熱潮中,感覺全城的年輕人都在學藝術,馮遠徵對表演的興趣也被重新激發出來。
馮遠徵年輕時
當時北京的東城、西城、宣武、崇文都有表演培訓班,馮遠徵學完一期就接著再報下一個。那個年代,流行唐國強、朱時茂那樣的帥哥,老師們都覺得馮遠徵的形象差了點,勸他回去做拉鏈。
表演老師認為馮遠徵形象欠佳
馮遠徵心裡有些自卑,但他沒有去想自己有沒有未來,只是堅定地想要將表演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
人們年輕時候做的決定,大都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帶有賭博性質,幸運的是,馮遠徵賭贏了。
形象不佳一波三折
1984年,馮遠徵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看著旁邊一眾穿著西服皮鞋抹著髮蠟的帥氣男孩,穿著藍襯衫綠軍褲瘦不拉幾的他底氣又少了幾分,一個人坐磚堆上等著。
沒想到,他這落寞的身影吸引了一位有心人的注意。當時,張暖忻導演正在為新電影《青春祭》選男主角,面試了快兩百個演員,都沒有特別契合的。馮遠徵這種在人堆裡毫不起眼的形象,與她想要的「男一號是要那種在一堆人中看不出他是男一號的感覺」太符合了。
馮遠徵在電影《青春祭》中飾演男知青任佳
張暖忻導演偷偷地觀察了馮遠徵整個考試過程,雖然聲樂、形體都一般,但現場創作的小品《重逢》效果不錯,在舞臺上砸的那一酒瓶子爆發力也很好,最後取得了北京地區第三名的好成績。馮遠徵一出考場,張暖忻便追上去問他,想不想到劇組試戲。
男一號要那種在一堆人中看不出他是男一號的感覺
沒想到,馮遠徵一貫被表演老師嫌棄的平平無奇的顏值,竟然成為他進入戲劇影視行業的敲門磚。
就這樣,馮遠徵跟隨劇組遠赴雲南,一拍就是七個月,中途還經導演協調,在雲南參加了高考。沒想到,藝考和文化課考試均過關的馮遠徵,在最後發放錄取通知書的關頭,因為被當時北電的一位副院長嫌棄形象不好,再次落榜。
張暖忻導演為馮遠徵和女演員講戲
沮喪之下,馮遠徵報考了文工團,無奈也被用一句「你帥又帥不過唐國強,醜又醜不過陳佩斯,沒戲」打發了回來。適逢一位武漢的導演邀請馮遠徵出演電視劇《無處不飛花》,他便邊拍電視劇邊準備報考中戲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後來,《青春祭》播出,中戲和人藝的錄取通知也下來了,北電因為看到馮遠徵在電影中的表現,也表示願意重新錄取他。權衡之下,馮遠徵選擇了人藝,與同樣長相普通的吳剛、丁志誠、王剛、高冬平成為了同班同學。
「人藝五虎將」馮遠徵、王剛、丁志誠、吳剛、高冬平
「人藝五虎將」合作話劇《譁變》
作為班裡演戲經驗最豐富的一個,馮遠徵還沒畢業就在話劇《北京人》演起了主角曾文清,可謂前景一片大好。
馮遠徵在話劇《北京人》中飾演曾文清
後來,馮遠徵與相戀三年談及婚嫁的女友分手,傷心之下,終於答應了德國老師梅爾辛的第四次邀請,遠走德國,到德國西柏林高等藝術學院學習格洛託夫斯基的表演體系。
1986年夏,梅爾辛第二次來中國,馮遠徵到賓館看她
在德國,梅爾辛幾乎把馮遠徵當作自己的接班人培養,包吃包住,還給他學費和生活費,甚至不捨得讓馮遠徵分心去勤工儉學。但是,兩年的異國生活讓馮遠徵明白,作為一個中國人,在德國演戲,永遠只能演所謂的「外國人」角色,他的戲劇夢想只有在中國才能實現。
1990年冬,馮遠徵(右三)和朋友們在柏林圍牆前
1991年,馮遠徵回到中國,重返人藝,繼續在影視劇和話劇舞臺摸爬滾打。
一炮而紅佳作不斷
回國後的前幾年,馮遠徵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拍戲,但都是一些小角色,先是飾演被轟出場地的群演,再到有一句臺詞的小配角,然後是有幾個鏡頭的小角色,慢慢地開始演個男三號四號。
終於,在《針眼兒警官》裡,人們認識了那個年輕警官,在《戊戌風雲》中,人們看到了隱忍窩囊的光緒皇帝。
馮遠徵在電視劇《戊戌風雲》中飾演光緒
但是,用一位導演的話說:「你長成這樣,既也不像唐國強那麼帥,也不算醜,當男一號,還是算了吧。」
直到2001年,馮遠徵等來了這部改變他命運的作品——《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馮遠徵、梅婷《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劇照
早在幾個月前,馮遠徵便從製片人朋友那裡看到了這個劇本,非常感興趣,可是因為導演張建棟想要找一個帥氣的男演員,馮遠徵就一直在等。
後來,導演屬意的濮存昕怕影響形象,孫淳擔心被貼上標籤,高曙光、吳若甫等演員也擔心影響戲路,這個角色才落到了苦苦等待的馮遠徵頭上。
這一年,馮遠徵已經39歲,跑了十多年龍套。
馮遠徵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飾演安嘉和醫生
電視劇播出後,馮遠徵儼然成為「家暴代言人」,他停在單位樓下的車連續兩天被人用刀劃破車胎,去吃飯會被東北大姐狠拍後背,告誡不能再打人,超市帶孩子的媽媽會用「再哭那個打人的叔叔要來揍你了」嚇唬哭鬧的孩子,就連丈母娘都偷偷給女兒打電話,問上一句「跟媽說實話,馮遠徵打你嗎」。
「安嘉和」家暴妻子「梅湘南」
「安嘉和」家暴片段
這部劇的影響遠不止於讓觀眾非常入戲這麼簡單。據當時的報導,《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播出後的兩個月,北京的離婚率明顯上升。人們開始關注家庭暴力的危害,有了面對家暴、反對家暴的意識。
每一幀都堪比恐怖片
這些年,經網絡和公益組織的宣傳,人們對家暴事件越發關注。每次微博上一有關於家暴的新聞,配圖總是馮遠徵毆打梅婷的劇照,以至於人們對馮遠徵的印象也始終停留在變態醫生安嘉和時期。
永遠的「家暴代言人」
對此,馮遠徵早已學會了樂觀調侃,還說「變態我一人,幸福千萬家」。可是,這對一位優秀的男演員來說,也有幾分苦澀。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之後,馮遠徵明明佳作不斷。
《天下無賊》中,馮遠徵與範偉搭戲。當範偉結結巴巴說出「打打打,打劫」時,馮遠徵靈機一動,翹起了蘭花指,來了一句「不許笑,我們這打劫呢」,成為了電影的點睛之筆。
馮遠徵在電影《天下無賊》中飾演瘦劫匪
《美麗上海》中說著一口上海普通話的三弟「阿榮」讓馮遠徵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馮遠徵在《美麗上海》中飾演阿榮
電視劇《愛了散了》中,馮遠徵飾演的因性功能障礙導致心理扭曲的丈夫一角,更是讓中國觀眾開始關注「無性婚姻」「家庭冷暴力」等敏感話題。
馮遠徵在《愛了散了》中飾演方凱
2009年的《非誠勿擾》,原本只是客串一個小角色,馮遠徵還是為角色設計了非常有趣的裝扮:臉畫得稍微白一點,塗一點眼影,口紅不能太紅,只將小拇指指甲染紅。這個角色,也讓馮遠徵提名百花獎最佳男配角。
馮遠徵在電影《非誠勿擾》中飾演艾茉莉
出道多年,馮遠徵嘗試過各種類型的角色,既演得了精神扭曲的變態,也演得了正氣凜然的精英,可以是美麗妖嬈的「娘娘腔」,也可以是喜感十足的「土豪老闆」,無論工人、農民還是知識分子,他都信手拈來。
《百花深處》變態戲痴蘇長亭
《鋼鐵年代》鞍鋼工程師楊壽山
就連很少誇獎他人的陳寶國都讚嘆:「馮遠徵是一個能塑造多種角色的演員,如果真的對演員分級,那麼他,絕對是上品。」
馮遠徵在《老農民》中飾演馬仁禮
《老中醫》已是馮遠徵與陳寶國的第三次合作
最近幾年,正值創作黃金期的馮遠徵外出拍戲的時間越來越少。隨著北京人藝濮存昕、楊立新等演員的退休,馮遠徵等人成為劇院裡的「老大哥」,無論是安排演員上戲,協調演員和劇組的關係,管理演員外出拍戲事宜,還是演員頭疼腦熱懷孕生孩子的事兒,都成了馮遠徵需要操心的事情。
「當官」雖然並非他所願,但馮遠徵還是挑起了發揚格洛託夫斯基表演流派,培養年輕演員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