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牛年新春到來之際,我謹代表《西部散文選刊(原創版)》對一年來關心、支持我們的作者和讀者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衷心的祝願:祝大家新春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牛年大吉!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牢記初心,懷揣夢想,熱愛生活,感恩社會,奮發努力,正大光明!同時,對一年來堅守崗位,忘我工作的西散原創編輯部、通聯部、事業推广部和影視部全體同仁道一聲:你們辛苦了!願你們繼續肩負使命,勇於擔當,一如既往地服務作者和讀者,開創更加嶄新的未來!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中華民族歷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攻堅克難,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載入史冊的答卷:率先控制疫情,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勁頭,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歷史性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十四五」規劃擘畫宏圖。全國各族人民正信心百倍、步履堅定地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過去的一年,是我們高舉旗幟,牢記使命,以嶄新姿態砥礪前行的奮發之年。
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創作、推動工作,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自覺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任務。堅持黨對文學工作的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維護和發展了西散原創扶持新人、團結向上的良好形勢,推動了散文創作的新氣象和新面貌,推出了一大批有創作實力的作者和質量上乘的好作品。
過去的一年,是我們弘揚「正大光明、無愧於心」的鴻烈精神,堅持「文以載道、美善合一」的選稿宗旨,繼續推進西散原創事業繁榮發展的奮鬥之年。
我們不僅成功化解了由於新冠疫情造成的出刊延期的影響,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全年六期期刊的按時出刊,編發了200餘篇高質量的散文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有名滿華夏的大家、名家作品,更多的是那些有良好的創作水平卻苦於沒有被發現的基層作者作品。我們還在11月26日至29日,在安徽省淮南市壽縣隆重舉辦了西散原創2019年度優秀作品、優秀工作站站長頒獎典禮暨第三屆新時代散文創作高峰論壇,邀請了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周振華、波蘭共和國傑出勳章獲得者杜京、著名散文家王散木、著名文化學者童地軸、著名朗誦家磊明、著名書法家韋斯琴作為大會特約嘉賓,西散原創2019年度優秀作品獲獎作者代表及優秀工作站站長代表4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期間,組織了大型採風活動,組織大家參觀了八公山國家地質森林公園、八公山石林、淮南王宮、升仙臺、白塔寺、春申君黃歇墓,遊覽了壽縣古城牆、壽縣博物館、壽縣孔廟和報恩禪寺等。此次活動獲得了參會嘉賓與參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懷著堅定的信心,我們迎來了充滿新機遇、新期待的2021年。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大力加強作家隊伍建設,立足新形勢新要求,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向縱深發展;聚焦主題主線,大力營造共慶百年華誕、共創歷史偉業的濃厚氛圍;把握育新機、開新局的主基調,激發乾部群眾奮鬥「十四五」、奮進新徵程的強大精神力量;立足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闡釋;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我們要開展各種慶祝和紀念活動,緊緊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慶祝建黨百年重大主題,講人民故事、發人民心聲、為人民抒懷,努力推出一批傳得開、留得下的扛鼎之作、傳世之作,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各項艱巨的工作要靠我們去完成,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還要等著我們去克服,踏上新的徵程,邁向新的目標,我們惟有堅定信心,勇往直前,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懼千山萬水,不怕風雨來襲,以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積極投入「十四五」文化建設,團結帶領廣大作家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努力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民族的優秀作品,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而繼續奮鬥。
梅雨墨於辛丑新春
[特稿]
永遠的北國草:追憶從維熙先生(外二篇)——紅孩
會講故事的波蘭女作家——杜京
[風雅頌]
孫家鼐「三贈」翁同龢——孫友虎
萬印樓的光影流年——朱建霞
皖南憶,最憶是小城——雲海
[山海經]
關外第一泉——葉振亞
瀋陽勝跡——劉雅囡
2019,中國儺城的秋天——蔡四梅
[紙上雪]
初老(外二篇)——未烈
我們的故事,留在這個城市——阮丹文
深秋——李南
藍蜻蜓——王莉
尋味春天之香椿——程燕
[菜根香]
故園渺何處(外一篇)——馬路
我從壟上走過——邵春梅
土路——陳海清
老家的年夜飯——陳文
[解語花]
歪脖柳樹——景淑貞
有雙眼睛看著我——曾玄風
沔陽,我的沔陽——李彥菊
趕廟會——張惠質
觀荷(外一章)——宋業國
[烏拉蓋草原採風專輯]
烏拉蓋,人文浸潤的天邊草原——王散木
行走在草原「深處」——遊磊
草原深處的蒙古大帳:走進乞顏部落——姚尚書
到烏拉蓋草原看狼——範誠
走到天邊看草原——劉宏江
那裡是雲的天堂——鹿劍林
生生不息大草原——莊有祿
在天邊行走,在草原思考——盧國強
願你衣襟帶花——劉曉鳳
草原之夢——端木家紅
像風一樣自由——周岑岑
[高研班採風作品]
河流的走向——王衛華
天邊草原烏拉蓋——董光巨
在那遙遠的地方——陶靜
天邊的草原——曹進勇
追夢烏拉蓋——呂淑紅
第二期目錄
[特稿]
跪拜大地——周巍峙
春風一盞訴悲歡(外一篇)——孫夢成
[風雅頌]
夫夷江上棹歌聲——車曉浩
吼風——徐小明
我與閘口——秦臻
水汪汪的古鎮——謝發印
瓷緣,從大林到竹山灣——謝豔君
落魄江湖載酒行——魏俊朝
秦時明月照裡耶——易尤鳳
[人物誌]
千頃窪的紅色記憶——郭強
等待七十年的娘家路——呂春勤
心安吾鄉——王安霞
木匠父親——石國興
養父的兩件憾事——張桂珍
三姨夫(外一篇)——鄭闖
[山海經]
茶夢無量山——段國雲
悠悠情絲古崖居——梁小蘭
弋陽行記——肖龍
探秘「龜山漢墓」——楊瓊瓊
龍山行——王傳忠
寫意紫蓬山——葛繼紅
[菜根香]
故鄉的味道——方曉荷
老屋——孫代文
村莊因它而歡騰——虯田
五月榴花照眼明——周昕
濛窪散記——王啟亮
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王芳
[解語花]
一個人的城市——何軍
白果樹——吳松良
昨夜閒潭夢落花——向在春
像夢一樣緩慢穿過古城——葉美林
這個秋天——吳見知
偷得浮生半日閒——柴榮君
海灣彎彎——鄭曉暉
[紙上雪]
嫁與秋風不用媒——關峰
立冬篇——黃海霞
京城最憶是碧槐——馬芊芊
父親的紅春聯——吳燕妮
秋遊古松園——張安娜
見山(外一篇)——田慶之
[試金石]
中國散文最大的危機——楊鐵光
第三期目錄
[特稿]
情疏跡遠只留香——廖毅文
半葉黃紙一庭院——杜興成
[風雅頌]
秋山如畫(外一篇)——蘇啟平
於蒙山的陳跡裡拾一點悲歡——蘇峰
趣話漢字——曾利華
剪影時光軸——陳辰
在浙大,聆聽百年校歌——姚中華
我在千山萬水間——鄭亞演
[山海經]
日出「愛琴島」——楊春燕
尋芳英愛雲——李長順
相約茶溪——文志勇
白雲深處藏板橋——潘家定
我眼中的喀什——高素傑
走近醉翁亭——趙家財
[人物誌]
糖丸——宋北麗
餵牛大爹——魏麗饒
又見老寨麻雀飛——楊煥禮
忍冬——金翠蓮
姐姐——霍鳳玲
[菜根香]
嶺上人家——劉雲霞
遠去的鄉音——覃敏善
我的山溝,我的老家——周天鶴
那些年的柴火——王海燕
捉石亂(外一篇)——羅毅雄
最是難忘三月天——關維紅
[解語花]
那些年,我們的青春在歌唱——郭發仔
我的茉莉攀爬向上——慶紅
瑤家三味——方賽霞
滿園桃花沐春風——陳寶璐
永不凋謝的扁豆花——董愛玲
[紙上雪]
三千青絲綰君心——周岑岑
賢賢易色心向善,歲月生香雲卷舒——吳堅
回家——嚴明
秋風送我去黃山——林立
喜歡(外一篇)——崔天然
春天的落葉——方江紅
第四期目錄
[特稿]
雪原上的那條紅圍巾(外一篇)——黎晶
跟著心去流浪(外一篇)——王文英
[風雅頌]
萬春山與大山寺——浦仲誠
春江潮水連海平——蘇嵐煙
詩人之殤——盧聖鋒
京郊雁棲湖——末子
愛是心方向——李連君
簕竹——詹亞旺
[山海經]
聖山神曲——歐陽冰雲
恩義泉記(外一篇)——韋秀觀
一個叫「阿日相」的地方——艾貝保·熱合曼
塞北四子王旗紀行——王茵芬
博鰲化蛹成蝶的歷史軌跡——蔣斯喬
水域之美白洋澱——龍秀
文峰塔巔看名城——董光巨
[菜根香]
親親,我老家的人——高明昌
柿柿如意——王新芳
䃥上人家——韓成章
清秋季節回到故鄉——許瀟燕
村頭的棉槐樹——金培付
春忙——盧仁強
農忙歡樂時——張鍾方
[解語花]
扎燈燈——吳萬夫
依依水上燭——範薛魯
穿行在那片油菜花海——朱豔紅
風花雪月的時光——王棟梁
公交車上的風景——鮑克清
窗前花語——華昌萍
[人物誌]
長汀懷秋白——劉宏江
晚開的荼蘼花——曹進勇
石匠父親——周伯文
讀懂母親——李永海
姥爺的手——莊有祿
犟筋——郭興華
我的父親——蔣建春
[紙上雪]
爐火慢煮暖春光——高鴻
驚蟄涼——史忠華
站在五月之上——李清雲
感夏——陳珍秀
蜿蜒小徑——陶靜
願我們都愛上這個世界——李新紅
楊柳依依——齊美道
邂逅——馬秀芳
第五期目錄
[特稿]
母愛的重量(外二篇)——凸凹
趙澤的行隸星空——杜京
[風雅頌]
草堂尋夢——範誠
祖屋望斷無尋處——易石秋
黃河故道行——苗蕾
春來舜皇野茶香——劉天紅
尋不到仙丹的盧敖——李桂田
雀山流雲——王公學
淥江橋名話當年——劉建安
[山海經]
蜀河——姜華
託木爾大峽谷遊記——項見聞
駐守蓬萊——盛忠民
蓬勃的千面之城——陸阿勇
走進鳴鶴——賴映姿
成都印象——卜憲玲
[菜根香]
又到麥收季——鹿劍林
記憶裡的冬捕——李克東
又是一年稻花飄香——楊堅
那飄著泡桐花香的老院——尚梅玲
記憶沙漏——段傳豔
鳥窩——龐祥藝
[人物誌]
我給母親剪頭髮——柳生魁
父親的手藝——於道發
初冬——江燕
婆婆生病了——吉愛華
回憶我的母親——陸致騰
父母來電——王永剛
[解語花]
且將楚羹助早餐——吳斌
兒時的「甜」野——單昌學
古槐遐思——陳文
柿子紅了——孟新濤
夢裡的故鄉——歐陽卉林
窗臺上的熱鬧——顧長虹
故鄉有禪果——尹乾
[紙上雪]
密林記憶——齊海豔
那時夏日——端木家紅
簫有七孔——夏永軍
那個有雪的冬天——張建華
細雨夢回,塵戀依依——江左融
兩個人的煙火——王琳
故鄉的童年——許秀英
縮衣節食勤耕桑——周振華
[風雅頌]
九龍崗的記憶——王建業
黃土梁下乾坤灣——李景平
滄浪情懷——李清哲
函谷關前的道別——陳學現
蒙古馬,我用你的母語寫你——李慧蘭
探訪「友於堂」——徐軍
[山海經]
麗江的白天和夜晚——童地軸
河道•和道——郜文兵
平天湖之秋——司舜
吳根越角品西塘——張秋香
記憶中的兵工小鎮——張茂旭
[人物誌]
傾城之蓮——韓冬紅
升爺——董彥禮
爸爸的預言——凌曉祥
油漆老儲(外一篇)——馬路
大哥——陶光勇
童年憶事——殷金來
父親,我眼中的星辰大海——耿華琴
父親——王京
[菜根香]
石磙開出花——安秋生
月是故鄉明——黃振義
半盒火柴——張殿兵
飄香的牛糞煙——王衛華
夏日納涼——翁衡臨
猶記兒時苘麻樂——張淑琴
夢縈光明江——梁飛龍
[解語花]
夢想是最好的老師——朱戊揚
山菊花——張雲貴
人情冷暖(外一篇)——查雲昆
又見炊煙升起——徐義萍
秋夜,河邊——李學軍
軍歌嘹亮新兵連——劉鵬展
小院花開(外一篇)——郭華雲
[紙上雪]
詩人印象(組章)——梅森
那條山谷的小路上——張彩虹
夏日逐夢——梁雲俊
感夏——陳珍秀
追著陽光奔跑的花兒——任紅偉
採春——唐小稜
夏日二章——鹿曉蘭
西散原創執行主編:梅雨墨
微信:18055447185
郵箱:9125597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