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影沉璧(散文)
□ 黃迪聲
「靜影沉璧」是宋範仲淹名作《嶽陽樓記》中描繪的圓月倒映在靜靜的洞庭湖水中的美妙景致,說的是月兒靜靜的倒映在水裡,如碧玉一般。
同樣是看到月兒映在水裡,在範正公看來是如此有韻的妙景,猴子卻是另一番見解。記得小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寫的是一群猴子看到此景,驚慌失措,驚呼「月亮掉進水裡了!」連忙倒掛在樹上,頭尾相接地上水中去撈月亮,結果是徒勞無功,撈來撈去月亮還在水裡——我們且不去評論猴子們舉措的可笑與否,倒是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既然月兒映進了水裡,別人撈不去的。
月亮為什麼要能掉進水裡,而不掉在荒丘,平原或者山崗上?其實這是由月兒和水共同決定的。試想,如果水沒有能倒映發光物體的鏡子一樣的特性;如果月兒不是有光亮的物體,肯定就不會有靜影沉璧的妙景出現。對於明月來說,那荒丘,平原或者山崗就是再好,她也無法也不能走入其中;同樣,對於荒丘,平原或者山崗來說,因為自己沒有水的「本事」,縱使月兒再光亮,也無法將皎潔明媚的月兒擁入懷中。
這不由讓人想起了有人對愛情的嗟嘆。說什麼「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或許就是嘆息的上面這些無法倒映明月的感嘆吧。其實靜影沉璧,確是愛情最好的比喻了,沒什麼有此比愛情更形象的了。你想,一個姣美的姑娘,對於她的心上人來說,就是一輪美奐絕倫的明月,甚至比明月還明月。「情人眼裡出西施」嘛。而那個追逐這美麗姑娘的小夥子,哪個不帶著發自心底的衝動和深情?對於姑娘來說,那就是一方深情的水了。當一對深情的男女結合在一起,那甜美的愛情宛如靜影沉璧一般——美極了妙極了。而且這美妙的景致,只有明月和水兒可以擁有,再心急的猴子也是撈不去的。
如何讓靜影沉璧的美景維持長久,永不被打破?那只有一條,要有水,而且水面要大——就是說小夥子的感情要持久,心胸要開闊。你會說,為什麼但要求我們小夥子——要求我們水,而不要求那月兒?你想,月兒一年到頭,或者說終生,雖然有或圓或缺的變化,但就是最缺的一絲金鉤鉤的時候,要倒映還是可以倒影得到的,這說明只要肯倒映,她總是在的。相反,如果沒有了倒映的水,月兒自然就沒了歸宿,靜影沉璧的美景自然就不會存在了。或者水兒過於狹窄,封閉的只有井口那麼大,月兒稍稍一西斜,就再也難以回到水裡,這自然也不行。你想,若是象八百裡洞庭那樣的水面,月兒從升起到落下,那時那刻不在水裡?
當然了,有沒有月兒不見了蹤影——讓八百裡洞庭靜靜而期待的水面兀自自傷心的時候?我想也會有,那就是烏雲從中作祟,或者是出現了月全食。不過洞庭湖或者別的水面盡可以堅信:月兒還是好月兒。那烏雲和造成月食的「第三者」很快就會過去。只要水面存在,月兒肯定還會款款地走進來。
—————————————————————————————
【作者簡介】黃迪聲,男,1968年生,山東青島人。山東大學作家班畢業。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網絡詩歌協會理事、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品見《詩刊》、《星星》、《綠風》、《散文選刊》等。出版有詩集《笛聲流遠》、《琴島笛聲》、《海平面》,散文集《水樣年華》等。詩作曾獲第三屆全國「路遙青年文學獎」(1996年)、十九屆"文化杯"全國魯黎詩歌獎(2011年)、山東省「新銳青年文學獎」一等獎(2011年)等。2009年曾被評為「年度詩人」,2011年被評為「山東省十佳青年作家」。 2007年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後,開始主攻書法。
——————————————————————————
————————————————————————
黃迪聲原創:來自生活,記錄生活!
黃迪聲微信:qindaodisheng或通過13853268556添加
————————————————————————
【小提示】「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為感謝朋友們對原創作品的「讚賞」,當讚賞(可累計)夠了200元時(讚賞數額系統都有顯示),作者會送一幅親筆書寫、價值不低於1000元的書法作品以示答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