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活成最失敗的樣子,不是沒有錢,而是缺少這三樣東西

2020-12-19 羊仔的職場之路

人到中年,經歷過風風雨雨,人生也得到沉澱。到了四十而知天命的年紀,有人還活得不如意:事業到了瓶頸,沒有晉升可言,但也不敢辭職。存摺的餘額不多,生怕父母生病,孩子報興趣班,也沒錢給伴侶買禮物。朋友相約吃飯,摸了摸口袋才敢出門。

其實,這都不算什麼。畢竟,錢財是身外物,只要你願意去拼搏,怎麼也餓不死。但是,中年人的可悲,不是沒有錢,而是缺少了這3樣東西,難怪會一蹶不振,不去改變難以有出頭日

1、缺少自我消化的靜心

年輕時候,我們喜歡與人分享歡樂、憂愁,有人聆聽,我們就說得起勁。隨著年紀的增大,我們慢慢變得沉默寡言。有時候,心裡有苦楚也不願意向人透露,只好默默地自我消化。

這也許是一個中年人變得成熟的標誌

在我們身邊,有一部分人,雖然年已過半,但是依然缺少自我消化的靜心。當他們遇到難處時,並不是進行自我排解和消化,而是對身邊的人進行發洩,情緒無法控制。

有人做生意遇到麻煩,只會靠一次又一次的醉酒來麻痺自己,希望睡醒就能得到解決。有人還喜歡遇人就哭訴自己的境況,喋喋不休,還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少會有身同感受,未經歷過你的苦,別人勸你看開一點,這也是客套的說話。

當你發洩後,問題依然沒有解決,那何必讓別人看到你的不堪和落魄呢?倒不如留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時間,靜靜地把事情理順,然後慢慢分析原因,答案就自然來了。

凡事不要第一反應向外界求助,否則會顯得你很沒主見和渺小。多點靜下心來自我消化,你才會得到自我成長。

2、無法控制自我情緒

我們說,本事大的人,脾氣小;本事小的人,脾氣大有人在外很慫,在家卻很橫,這種人其實是最可悲的。

人到中年,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控制,那麼對自己、對他人都是一種潛在威脅。

尤其人到中年,經歷過生意失敗、事業遇到瓶頸、家庭不順、子女不聽管教,一大堆破事聚集起來,足以使人崩潰。但是,這些問題並非你遇到,凡是經歷過這些階段的人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每個人之所以不同,就是他們對待這些問題的態度和處理方法不同罷了

洛克菲勒曾說:「我把失敗當作一杯烈酒,咽下去的是苦澀,吐出來的是振奮。」對待糟糕的事情,你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你會看到希望。如果你用發脾氣去宣洩,只會引起一連串不良的連鎖反應。因為你的暴躁脾氣,使得事情越來越糟糕。

懂得自我控制情緒的人,一般都是自律性較強的人,他們懂得權衡利弊,不會輕易暴露自己的弱點,讓人看透。

3、沒有重振旗鼓的信心

人最怕的就是失去信心,當失去信心時,人都是頹廢消極的,看起來沒精神,旁人一看就知道你是不能成大事之人。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事事都順利,必定會經歷人生低谷和高光時刻。有人一旦遇到了挫折,就認定自己是失敗者,「我不是這種料」、「我做不了」、「我沒這個命」。不斷用藉口來說服自己放棄,自己先否定自己,別人又怎麼相信你能成呢?

尤其人到中年,認為自己耗不起,傷不起,受不起。所以即使有機遇擺在自己面前,也不敢去嘗試一把,白白流失機會。

洛克菲勒也曾教導兒子:「我們在途中總會遇到疲倦和沮喪的時候,但就像一位拳擊手所說的,你只有再打一回合,才能獲勝。」

不給自己一次機會,怎麼能知道自己的潛力到底有多大?做人就是這樣,在不斷試錯中積累經驗,最後才能獲得想要的東西。

人到中年,活成最失敗的模樣,不是沒有錢,而是缺少自我消化的靜心、無法控制自我情緒、沒有重振旗鼓的信心。一旦失去這三種東西,你的人生只能碌碌無為,得過且過。

我認為,這種心理自救法,洛克菲勒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案例。洛克菲勒曾說過:「別讓精神破產。」的確,人的行為都是受到你思想指引而展開行動的,一旦思想上走了彎路,你的行為也會走向極端。

人到中年,沒有錢,沒有權,這都不可怕,如果你懂得自我拯救,那都不是事兒。洛克菲勒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洛克菲勒從一個貧民窟裡走出來的孩子,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第一位億萬富翁,他必定具備個人之處。身為生意人,虧本、受騙都是常有的事,如果他沒有一些手段,根本無法躋身於富翁之列,因為比他出身好的富裕家庭孩子實在太多了,連起跑線都比他強一百倍。

洛克菲勒從商多年,對人生態度、做人處事方式、賺錢經驗等都有豐富的積累。他在《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裡足以能看得出來。他教導子女時,要求他們無論遭遇什麼逆境、困境,都別讓「精神破產」。

同時,他利用自己所經歷的事例,總結自己的經驗,給家族後代世代相傳下去。因此,洛克菲勒家族已經富甲一方,並且連續六代人長盛不衰,這就是秘訣所在。

這本書就是展示一個野心家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的回憶錄,字字珠璣,難怪很多政治家、商人都爭相拜讀。

中國富商王健林在王思聰20歲生日時,送了他一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作為禮物;香港首富李嘉誠常將它置枕邊奉為家教聖經,睡前都會讀一讀,領略洛克菲勒的風採;就連比爾·蓋茨更是多次推薦這本書。

這是洛克菲勒留給世人的寶貴財富,如果你正面臨以上困境,也不妨讀一讀,讓自己提起精神,重拾信心。

點擊上方連結,即可購買,領略洛克菲勒的精神財富。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不是沒錢,而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3個樣子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不是沒錢,而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3個樣子人到中年,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階段,成家立業,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未來的責任也越來越大。有的人甚至還是家裡的頂梁柱,時刻警醒自己不能倒下,也不能停下。
  • 到了中年,最信得過的不是朋友圈,而是這三樣東西,越早明白越好
    到了中年,許多人往往傾向於去擴展自己的人脈,以為認識的人越多越多,於是就努力經營各種友情,把朋友圈當成一塊寶地似的捧在手心裡。實際上一個中年人最信得過的不是朋友圈,而是自己身上有的、別人拿不走的東西,比如健康的身體、幸福的家庭和過硬的技能,這三樣東西足以保證一個人過得幸福了,這一點越早明白越好。
  • 一個人命好不好,不是看有多少錢,而是看這三樣東西
    很多人都信命,很多人都會對自己這一生的坎坷,或者是順利都報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因為他們相信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是成失敗,也皆是定局。但也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不信命,他們希望能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們希望能夠扼住命運的喉嚨,把失敗變成成功,把挫折變成自己的踏腳石。我們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命是好是壞呢?
  • 人到中年,放下三樣東西,你會活得很輕鬆
    人生在風風雨雨中前行,轉眼已到中年。人到中年,經歷的事情多了,那些得到的失去的都如同過眼雲煙轉瞬即逝,有些東西能放下,就要早早放下。01人到中年,放下無效社交周國平曾說過一句話:「熱衷於社交的人往往自詡朋友眾多,其實他們心裡明白,社交場上的主宰絕對不是友誼,而是時尚、利益或無聊。」
  • 人到中年,終於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我現在的樣子,像極了我那無恥又無能的老爸。可他是我最討厭的人啊!我特麼的活得像什麼啊!」說完後,他又咽下一大杯酒,眼神迷離得像是遠處縹緲的街燈。誰人年少沒有夢?人到中年一場空!多少中年人,在生活的重壓下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
  • 人到中年,我活成了你看不起的樣子
    人到中年,我終究還是活成了那個別人看不起的樣子。01.比不起的朋友圈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發「朋友圈」成為了我們的日常。然而,也就是這個朋友圈,既有親戚美好富裕,也有朋友圈的精緻生活,讓我們又愛又恨,最終讓別人活成了讓我們高攀不起的樣子。
  • 《我是餘歡水》:想擺脫失敗窩囊的人生,就摒棄這三樣東西
    ◎ 偶爾碰上素質不好的鄰居,或者迎面撞來的垃圾人……◎ 不敢辭職,不敢生病。餘歡水只能是創作出來的人物。不管是發生在他身上的悲劇,還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從一個悲催的中年底層男人,一躍走上人生巔峰,經歷都太戲劇化。但戲劇創作就是要來源於現實,高於現實的,我們從中還是可以領悟到一些東西。餘歡水說,他要重活一次。
  • 「人活到70歲,最需要的不是子女,而是這2樣東西!」
    人到了晚年,最害怕的其實就是「孤獨」,因此有越來越多的過來人呼籲年輕人應該要懂得「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因為這樣的陪伴,畢竟「陪一次就少一次」,但對於現在的有些老人來說,也許並不這麼認為。7旬老人:人到晚年,最需要的不是子女最近和我家附近的老人們聊天發現,對於子女到底會不會回家,老人們其實並不太關心,雖然說他們也非常的關心子女什麼時候回來看看,但是他們似乎最需要的並不是「子女」的問題。
  • 人到中年才懂,擁有這五樣東西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人到中年,只有擁有這五樣東西,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一、獨立掙錢的能力  有一句話說,人長大了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什麼?答案是,長大後就擁有了自己掙錢的能力,想要的東西可以自己買,不用再伸手找別人去要。生活中90%的煩惱都是因為沒錢鬧的,沒錢的生活寸步難行。一毛錢難倒英雄漢,人生最痛苦的是,人還活著,錢花完了。有錢就不用活得捉襟見肘,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當子女上學、老人住院的時候,如果卡裡有錢,就不用四處奔波的求助他人,受盡別人的冷眼。
  • 人到中年,夫妻感情越來越淡,多半缺少這3樣東西
    想要婚姻長久保鮮,從吳京和謝楠的相處之中,或許可以總結出一點,幸福的婚姻,這3樣東西不可或缺。一直以硬漢形象示人的他,在老婆面前,卻是一個體貼的大男孩,雖然沒有過多的膩歪,卻是溫柔細膩,懂得關心和照顧。謝楠胃口不好,擔心老婆餓著,他就會在一旁餵飯,吃到好吃的菜就會說:「老婆你嘗嘗這個」、「吃一口這個」,模樣好似在哄小朋友吃飯。
  •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了這三樣東西,才算活明白了
    懂得自己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開始刪繁就簡,去偽求真,不會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和別人的言論,按照自己的步調生活。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越活越明白,越來越在意自己的感受,活給自己,而不是活給別人看,一般都很在意這三方面。
  • 總是失敗的人,都缺乏這三樣東西,人生註定沒有出息
    人生總是伴隨著成功與失敗,這是自然規律。但如果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總是失敗,就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否則只會將生活越過越糟糕。事實上,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相應的能力。當能力不夠的時候,自然就會得到一個大概率失敗的結果。而決定以個人能力的因素有很多。
  • 人到50歲的女人,最重要的不是婚姻,不是愛人,而是這三樣東西
    人年紀越大,越能懂得什麼才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人到50的女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並不是婚姻,也不是愛人,而是這三樣東西。 1.自己的健康更重要 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年過50的女人,早就懂得了健康重要性。 年紀越大越發現,有一個好的身體,就是為自己創造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年老之後就可以給晚輩們省很多事,不需要他們為自己健康而操心。
  • 人到中年,參加飯局,沒有帶這3樣東西的人,往往沒有什麼人緣
    人到中年,參加的飯局會越來越多,不管是生活中的朋友聚會、同學聚會,還是職場中的同事聚會、客戶洽談,都少不了飯局的身影。在中國,飯局也越來越成為社交場合中更加重要的場所,身處飯局,也是最能體現自己社交能力和為人處世能力的時候,因此人到中年,去參加飯局肯定是需要隨身攜帶一些「東西」的,否則想要在飯局中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是有一些困難的。
  • 職場「潛規則」:真正有本事的人靠的不是人脈,而是這3樣東西!
    職場「潛規則」:真正有本事的人靠的不是人脈,而是這3樣東西!職場生活水深火熱,可以說想要混得好就必須面面俱到。大家也許會覺得有能力的人都是靠著人脈資源豐富,朋友圈比較多,才可以將事業處理得這麼成功。其實真正有本事的人靠的不僅僅是人脈,而是其他3樣東西,大家可以從下文的內容仔細辨別一下,以及從現實生活中提煉自己所需要的東西。1.適當的野心做什麼事都需要有一定的野心,如果你沒有野心,那麼很容易半途而廢。
  • 周易提醒:女人後半生的風水,多半是從扔掉這3樣東西開始的
    人的一輩子有多長,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去預料,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儘量讓自己過得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才是對人生最好的回應。人生短短幾十年,要儘量不辜負自己。要想後半生過得幸福,就得捨棄一些東西,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樣才更容易接近幸福。
  • 人到中年,別在人前顯擺這3樣東西,自以為有面子,其實很幼稚
    人到中年,已經度過了人生的一半以上,應該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已經到了這個年紀,無論是做人還是工作都應該成熟,喜歡和自己比較、炫耀的人,只會被當作傻瓜,被認為是非常幼稚的人,到什麼時候,還會和誰交往呢?
  • 感悟:人窮不可怕,若缺少這五樣東西,難有出頭之日
    缺錢的日子很難讓人感覺到安穩,長期生活在不安中將是一種很可怕的體驗,老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便成推磨鬼。」雖然於生活而言金錢很重要,但更現實的是缺錢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這五樣東西,錢可以賺,這五樣東西若沒有,則難有出頭之日,亦難賺到錢。
  • 中年過後,別忘記對這三樣東西「斷舍離」
    中年歲月總是在你猝不及防的時候就匆匆到來,你幾乎覺得自己還非常年輕,但沒想到就已經到了中年。很多人會覺得25歲以後的日子特別地快,以至於30歲到來得相當快。那麼在中年階段我們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呢?怎樣把握才會讓自己的中年階段更快樂呢?
  • 男人到了中年,最怕的不是離婚,而是這3件「寒心事」
    其實在外人看來,根本無法理解,但世界上確實沒人能做到感同身受,日子過得怎麼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男人到了中年,最怕的不是離婚,而是這3件「寒心事」丟了工作,一切要重頭再來失業對於中年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打擊,沒有經歷過的人,根本不知道要承擔多少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