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條長河,除了風平浪靜,還有波濤洶湧。中年人,就是那些在風浪中勇敢前行的人。
無論多大的風浪,他們都不敢停下前進的腳步,總有一些難忘的痛苦瞬間,讓人感到深深的無力。
傷痛過後,只能繼續微笑前進。
魯豫在《偶遇》中說:「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
生活就是這樣的,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是貧窮還是富有,歲月都不曾放過你。
人生在風風雨雨中前行,轉眼已到中年。人到中年,經歷的事情多了,那些得到的失去的都如同過眼雲煙轉瞬即逝,有些東西能放下,就要早早放下。
01人到中年,放下無效社交
周國平曾說過一句話:
「熱衷於社交的人往往自詡朋友眾多,其實他們心裡明白,社交場上的主宰絕對不是友誼,而是時尚、利益或無聊。」
一個將精力放在「無效社交」上的人,其實不是為了交到朋友,積攢人脈,而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他們看似朋友滿天下,其實不過是泛泛之交而已,哪有多少真心實意的朋友。
酒桌上跟你稱兄道弟,不過只是逢場作戲;聚會時朋友摟著肩勾著背叫兄弟,真到下一次見面的時候,已經不記得你是誰了。
這樣的人看似認識的人很多,當真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那些所謂的「朋友,跑得比誰都要快。毫無意義的社交和酒局,不過是耗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罷了。
尼採說:「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並非他喜歡孤獨,而是在他的周圍沒有同類。」
的確,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著名作家梭羅在哈佛畢業之後就遠離了社會喧囂,一個人到了瓦爾登湖畔,砍樹伐木,蓋起了一間小屋,兩年的時間裡他在木屋旁邊開闢荒地,自給自足,瓦爾登湖的荒野成為他眼裡的世外桃源。
在孤獨當中,梭羅默默地感受著、思索著一切,在獨孤當中,富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兩年多的隱居生活,他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都寫成了文字,寫下了《瓦爾登湖》這一部作品。
其實,真正強大的人,都是喜歡獨來獨往的,他們寧願獨處,也不願意參與無效社交,虛耗光陰。
所以說,人到中年,就應該懂得放下無效社交,將一些人請出自己的生命,學會跟自己對話,享受一點個人獨處的時光,好好提升自己。
02人到中年,放下無用的面子
亦舒說:
面子是一個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用的東西。當你越是在意它,它就會越發沉重,越發讓你寸步難行。
主持人竇文濤曾在一個節目上說過他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
以前的竇文濤很在意自己的面子,總覺得人活著面子最重要。所以他對一些商業廣告很排斥,對低檔次的節目不屑一顧,拒絕了很多廣告商和製作方的要求。
直到後來,他母親突然中風住院,住進了ICU,每天都要承擔著高額的醫療費,看著醫院每天的帳單,竇文濤才覺得,原來錢這麼不經花。
那是他第一次對賺錢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從那以後,他開始拉下臉來賺錢。接廣告,客串電影,參加綜藝節目,甚至他還當過婚禮主持人。
因為對他來說,能多賺一點錢,就能讓母親多活幾天。
正如電影《一代宗師》裡說過的一句話:
「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裡子。而只有裡子,才能贏得真正的面子。」
當你丟下了面子,能夠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並且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成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電視劇《安家》裡的樓關山,為了能賣出去房子,整天都給客戶打電話,搞得客戶都被他煩得要上門投訴了。
等到客戶罵完他,他還是笑著說跟客戶說:「投訴得好,您投訴完了,咱們就看門面去,真是特別好的門店。」
後來,他終於賣出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單子。在大家的慶功宴上,樓關山說了這樣一句話:「人生經驗,三個字,不要臉。要想吃到肉,就是持續不要臉。」
中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十分尷尬的年紀,上有老人下有孩子,任何事情都可能牽扯到一家人的生活。
所以,走過半生,應該懂得放下無用的面子,照顧好家人,提升自我,重視自己的身體,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只有你自己強大了,才能真正活得有面子。
03人到中年,放下過去的執念
周國平說:「無論你是否如願以償,都要及時從中跳出來,如實地看清它在整個世界中的真實位置,亦即它在無限時空中的微不足道。這樣,你得到了不會忘乎所以,沒有得到也不會痛不欲生。"
一個人在心裡能裝下的東西是有限的,執念太多,快樂就少了。年少輕狂的時候有點執念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誰還沒有一些讓自己難忘的經歷呢?
人到中年,很多東西早已經歷過,也應該看清楚想明白,太執著了反而傷害的是自己。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時常覺得自己很痛苦,總是放不下過去的事情。
於是有一天他向禪師請教:」師傅,為什麼我總是放不下一些人和事?「禪師回答他說:「這世間沒什麼放不下的。」「可是我就是放不下。」這個人依然十分苦惱。
禪師讓他找來一個杯子,往杯子裡倒熱水,越倒水越多,越多杯子就越燙,他不得已放開了手。禪師告訴他:「痛了,自然就會放下了。」
其實禪師是想告訴我們,人的一生總會經歷一些痛苦的時刻;當你感到痛的時候,自然就會放下了。放不下這些痛苦,就是不肯放過自己。
很多時候,緊緊抓著過去的痛苦,受傷的往往是自己。人們很喜歡給自己的人生套上枷鎖,給自己的精神增添壓力,可是唯有放下,才能解脫,才是一種清醒的智慧。
執念,就是一個人的心魔。人生難得來到這個世上走一趟,不如放下自己的執念,活得更加通透一些。過去改變不了的事情就順其自然,未來依然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著我們。
人到中年,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放下無效的社交、放下無用的面子、放下自己內心的執念,好好的過自己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人到中年,日子就是過一天少一天,看清楚什麼對自己才是真正重要的,該放下的放下,該丟掉的丟掉,讓自己活得更加通透些。
最後,以楊絳先生的一句話作為結尾,願我們都能活得通透,過得快樂,生命無限可能: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