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特別的人來關注我啦~
為了愛情付出自己的生命,算不上什麼聰明的做法。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女人為了愛情背井離鄉,還給書中的作家生了孩子,然而直到她去世,作家連她姓甚名誰都不知道,命運何其可悲。
而《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最終因為情殺而死的蓋茨比,其光輝形象卻在美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位蓋茨比,究竟有什麼魔力?
神性的悲劇人物
蓋茨比原名蓋茨,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卻愛上了富家千金黛西。為了能與之相配,他遠走打拼。當他功成名就,以富豪蓋茨比的身份回歸時,卻心痛地發現心上人已經嫁給了與她門當戶對的湯姆。從此,他定居在一棟豪華的別墅中,守護著一盞綠燈,燈光中住著他心愛的黛西。
富豪蓋茨比的一生都在為愛情而活,博得身家地位是為了能名正言順地求娶黛西,獨居別墅大宴賓客是為了有一天能見黛西一面,就連死亡,也是背了黛西開車撞死人的黑鍋,在愛情中與兇手同歸於盡。
在今天看來,為愛情捨棄身份地位、甚至生命,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結合當時的社會情況,蓋茨比的形象可以說是衝破桎梏的神性的人。
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物慾至上,在崇拜金錢、地位的人群中,追求最純粹的感情的蓋茨比是個異類,也是呼喚真善美回歸的存在。
關於他的名字,書中解釋道:
「他是上帝的兒子,——這個稱號,如果有什麼意義的話,就是字面的意思——因此他必須為他的天父效命,獻身於一種博大、庸俗、華而不實的美。」
神無條件地愛著世人,正如蓋茨比無條件地愛著黛西,對黛西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是蓋茨比神性形象最突出的體現。
哪怕知道了黛西本質上重視金錢地位多於愛情,蓋茨比也一心向著她,無怨無悔。因此,在當時物慾橫流的現實下,為愛而愛的蓋茨比,註定淪為了悲劇人物。
註定覆滅的愛情
因為這是一段註定無法有結果的愛情。
首當其衝是階級差異,黛西之所以會選擇嫁給湯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湯姆是豪門望族的公子,在社會上不僅有錢,還有著相當高的聲望。
而蓋茨比哪怕繼承了巨額遺產成為富豪,在豪門眼裡也只不過是個暴發戶,來參加蓋茨比宴會的人也是一邊蔑視他一邊來蹭吃蹭喝,可見兩者在階級上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這也是湯姆在打擊蓋茨比時一直強調蓋茨比不是牛津畢業、更不是什麼豪門公子的原因,而這一做法,也成功動搖了黛西本就不堅定的爬牆決心。
當然,更重要的還因蓋茨比與黛西兩者的追求不同。黛西崇尚金錢地位,貪圖享樂,而蓋茨比則更注重精神層面的溝通,希望能與伴侶心靈相通。兩者從追求的本質上就已大相逕庭,很難有好結果。
蓋茨比視愛情為一生奮鬥的事業,是人生理想,為此他奉獻了自己的一切。求而不得之後,與其說他深愛黛西,不如說他是為了愛情。
黛西只是愛情的化身,而愛情是他孤獨生活中唯一的寄託。
而追求理想中的愛情,也是他逃避現實的手段。爾虞我詐的現實,眾人追名逐利的嘴臉讓他厭煩,只有愛情是他精神中僅存的一塊清淨之地,能夠給他喘息的空間和生存下去的動力。
只可惜,這理想中的美好愛情,仍無可避免地走向覆滅。
清醒的人永遠是孤獨的
書名叫《了不起的蓋茨比》,個人認為,蓋茨比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始終是清醒的,哪怕他始終被蔑視、被厭惡,走在孤獨的境地中。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女人為了愛情失去了自我。而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的自我就是愛情。
對愛情的追求是他反抗命運的一記重拳,重重地打在了利慾薰心的人們心上。
人性向善,也向惡。物質的生活固然不可或缺,但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能夠抑制本能的衝動,將人性美好的一面展現、放大出來。
作為唯一知道蓋茨比的好的人,尼克在知道蓋茨比的來龍去脈後,對他喊道:「他們是一幫混蛋,……他們那一大幫子都放在一堆還比不上你。」
蓋茨比清醒地意識到他生活的世界是病態的,知識、美德被摒棄,被對權勢的爭逐與惡意的揣測所充斥,清醒的人反而變成了異端,被排斥在外。
在這種情況下,保持獨自的清醒是種很困難且煎熬的事情,需要勇氣,去孤獨地生活著。蓋茨比就是如此。
如果說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那麼孤獨就是清醒者的宿命。清醒者不管是否去表達,都會被誤解,游離於世俗之外,獨立於龐大的宇宙之中,做一顆微渺的塵埃。
眾人皆醉我獨醒時,在眾人看來,醉的反而是唯一醒著的人。既如此,長醉不醒又何妨?
活得孤獨,死於愛情,這就是蓋茨比——一個清醒者的宿命。
文/拾光 圖/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
大家還看了
美麗新世界,還是算了吧
「多個人看它,人們就離自由更近一步」
被愛情衝昏頭腦前,建議你先看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