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殺手不太冷》:人類對孤獨的痛恨,有著截然不同的報複方式

2020-08-28 妖明嶽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的代表作,豆瓣評分高達9.4分

影片故事並不複雜,卻因兩位主角兒的反差萌而充滿張力:一個叫瑪蒂爾達娜塔莉·波特曼飾)的小女孩,在全家滅門之禍中,被職業殺手裡昂讓·雷諾飾)救下,從此秩序顛倒了,蘿莉不再柔弱,大叔不再冷漠,他們聯手對滅門兇手史丹菲爾加裡·奧德曼飾)展開復仇。

呂克貝松用法式浪漫的鏡頭語言,處處營造出畫面的反差感,讓繁華的都市中少了一絲喧鬧,溫暖的色調中多了一絲悲涼,從而拓展了觀影者的想像空間。

少不更事時,電影在我眼裡,只是好玩或不好玩的故事;多年以後,當我明白故事就是人生,才看到這部電影,並且感受到了片中無路可逃的孤獨,比如那句讓我久久回味的臺詞:

瑪蒂爾達:生活總是這麼艱難嗎?還是只有小時候是這樣?
裡昂:總是如此。

人為什麼孤獨呢?因為不被需要?如果孤獨是每個人的最終宿命,如何走完生命歷程,很重要。故事只有三位主角:老殺手裡昂、小女孩瑪蒂爾達、惡毒警察史丹菲爾。他們能夠產生交集,某種意義上,源於對孤獨的報復,但他們的報複方式截然不同。

裡昂報復孤獨的方式,是隔絕感情,但他終究失敗了

裡昂是義大利籍殺手,在紐約獨來獨往,殺人只是接單打卡。他不識字,唯一認識的人就是殺手中介老託尼,每次接單都要通過老託尼搭線。裡昂的生活,除了殺人,就像機械錶一樣有規律的枯燥運轉。

1、殺手只有冷血,才不暴露弱點

影片開頭,毒梟瓊斯的手下接連被殺,這是裡昂的出場儀式。鏡頭沒有炫耀他的頂級殺人技術,而是運用蒙太奇手法不停轉換畫面,放大細節,所以,我們只能看到時隱時現的黑色墨鏡,和一隻黑洞洞的槍口,滿屏充斥著獨狼的氣息。

沒任務時的裡昂,無法正常生活,他竭力壓制人的本性,儘量保持殺手狀態,比如睡覺只靠椅子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且槍不離身。他的生活極度規律,澆花、買牛奶、健身,每件事都精確的重複著。

裡昂這樣的人,漂泊異鄉,舉目無親,是最容易被孤獨壓垮的,所以,他必須強迫內心失溫,杜絕一切感情糾葛,才不至於被孤獨吞噬;而他被外界需要的只剩殺人技,除此外,活的就像空氣。

2、內心害怕孤獨,讓裡昂露出軟肋

不管裡昂手中沾滿多少鮮血,我都對他恐懼不起來,因為殺人只是裡昂的生存技能,不是本性。

他只殺罪孽深重的男人,女人孩子絕對不碰,堅持原則。一盆隨身攜帶的萬年青,是裡昂唯一的靈魂伴侶,他覺得自己就是這盆萬年青,雖然無根,起碼還活著。如果一個人喜歡養植物,說明他的內心始終對「生命」保留著一扇窗。

裡昂的另一面純真的像個孩子,呆萌,不通人情世故,出走半生仍如少年。他的內心仍然柔軟,所以一個人看電影時會傻笑;在瑪蒂爾達含淚敲門求助時,裡昂內心雖然掙扎,還是把門打開了。

開門的一剎那,裡昂終究輸給了情感,只有拒絕孤獨的人,才肯接納溫暖和善意。從此,瑪蒂爾達走進裡昂的世界,他以往的生活節奏被打亂,開始接受嘮叨,逐漸學會嬉笑打鬧,釋放孩子一樣的天性。裡昂對瑪蒂爾達產生一種依賴感,哪怕並不是愛情。

《清醒記》裡有句話:誰比誰清醒,誰比誰殘忍!裡昂心裡有了牽掛,最終死於感情用事,但假設他沒有邂逅瑪蒂爾達,也註定會走上絕路,這是殺手的宿命。

影片結尾,裡昂被史丹菲爾偷襲射殺,我覺得,他終究還是死於孤獨。正因孤獨讓他幾近窒息,才對瑪蒂爾達產生了感情;也正是因為感情復甦,才接受躺著睡覺,這些溫情點滴,融化了他的冷漠,也同時鈍化了他的殺手嗅覺,所以,他才對史丹菲爾的偷襲失去警覺。裡昂象徵著離群索居的成年人,孤獨與生俱來,他們靈魂上保留著純粹的部分,害怕與人群走的太近,也害怕被人群拋棄。他們終生都在患得患失中尋找那條對抗孤獨的路,然而多數生於孤獨,也死於孤獨。

瑪蒂爾達報復孤獨的方式,是愛上一個人,卻愛而不得

女主角瑪蒂爾達一出場,就帶著強烈的孤獨感,只見她獨自坐在樓梯口的欄杆後抽菸,滿臉與年紀相違的冷漠與成熟。從瑪蒂爾達臉上的傷痕,能猜到她的境遇。

瑪蒂爾達生在一個缺愛的家庭,毒販父親經常打她,混跡夜場的繼母不關心她,過繼來的姐姐也經常欺負她,這種家庭環境讓她變成了問題少女。其實她特別渴望愛,渴望被需要,只在年幼的弟弟面前的才能露出笑容。

1、瑪蒂爾達非常聰明,聰明人本質孤獨

影片中,瑪蒂爾達的聰明處處體現,比如機智的躲過了滅門之禍。父親私貪毒品,史丹菲爾帶人殺掉她全家,她因替裡昂買牛奶躲過一劫。當她回家時,看到門口的陌生人和地上血跡,瞬間明白一切,她不動聲色,徑直走向裡昂家並敲門,假裝是這家人,裡昂最終開了門救下了她。

洞察細節上,瑪蒂爾達是天才,天才的敏感遠超常人,所以多是孤獨的。一般女孩,看見家人被殺會當場崩潰,而瑪蒂爾達不動聲色、牢牢控制情緒走過家門,這種手術刀般的洞察力、沉穩的心理素質、重壓下的瞬間抉擇,是她聰明過人的最好詮釋。可惜的是,瑪蒂爾達攤上了糟糕的家庭環境,等於給她的孤獨又上了一把鎖。

2、瑪蒂爾達渴望被需要,渴望哪怕渺小的關懷

打開瑪蒂爾達心鎖的人就是裡昂。影片中有一個細節,強烈傳遞出女孩兒渴望被需要的心態:當裡昂在樓梯口,看到瑪蒂爾達嘴角流血時,遞上手帕,瑪蒂爾達非常感激,主動提出替裡昂下樓買牛奶,裡昂答應了她,她瞬間破涕為笑,蹦蹦跳跳下了樓。

從這個細節能夠推測,瑪蒂爾達渴望溫暖的心態,幾近卑微,裡昂只用一個手帕就讓她欣喜若狂,這種路人關懷,換做千金小姐會不屑一顧。自從瑪蒂爾達被裡昂接納,她少女的天性就開始顯現,愛笑、活潑、調皮、惡作劇,一個孩子應該有的樣子,都回來了,這就是一個人被需要、被關懷後,重新回到幸福的樣子。

3、她把對裡昂的感情定義為愛情

影片中,瑪蒂爾達三次對裡昂表白:

①瑪蒂爾達躺在床上,說,裡昂,我想我愛上你了。正喝牛奶的裡昂被她的話嗆了嗓子。

②為了逼裡昂替自己家人報仇,瑪蒂爾達用槍頂著自己頭說,裡昂,我愛你。說罷扣動扳機,裡昂及時出手阻攔,一槍打歪。

③史丹菲爾率領特警強攻藏身處,裡昂把她塞進通風口逃生,瑪蒂爾達對他說,我愛你。那是他們此生最後一次對話。

我無法確定瑪蒂爾達對裡昂的感情是否為愛,因為以瑪蒂爾達的年紀,應該不懂得什麼是愛,但她的聰慧和早熟又能對感情產生過人的領悟力,所以懂不懂愛,只有她自己心裡知道。以瑪蒂爾達極端孤獨的成長經歷看,她對別人一旦有了依戀,有可能產生愛情。同時,瑪蒂爾達對裡昂的這種「愛情」又富有十足攻擊性,為了驗證自己在裡昂心中的位置, 她不惜以死相逼,甚至以身相許,讓裡昂無所適從。

瑪蒂爾達多麼像那些成長在孤獨中,沒人疼沒人愛的孩子?他們明明正常,卻因為命運的顛破流離而一路失去,被迫接受孤獨,最終孤老終生。

史丹菲爾報復孤獨的方式,是變態狠毒,最後萬劫不復

史丹菲爾是劇中頭號反派,披著警察的外衣,背地裡販毒。他心狠手辣、極度冷血變態,裡昂和瑪蒂爾達的家人,最後都死於他手。這樣的人沒有任何感情,如果說裡昂和瑪蒂爾達的孤獨,尚且可以救贖,史丹菲爾的孤獨,註定萬劫不復。

1、孤獨到極致,就是冷血無情

史丹菲爾不像一般反派那樣霸氣登場,而是用一種陰森變態的方式出場。他首次出鏡時背對鏡頭,獨自聽著音樂,隨後眼神迷離的一轉身,抱住瑪蒂爾達的父親,像狗一樣用鼻子嗅起來。不管是瑪蒂爾達的父親,還是隨行的警察下屬,此時變得非常緊張。

導演通過對史丹菲爾肢體語言的刻畫,和旁邊人的襯託,讓他還沒開口說話時,就被觀眾猜到是一個狠毒角色。事實證明史丹菲爾的確是個狠角色,某些方面比裡昂更具備殺手氣質,他幾乎沒有弱點,能夠識破一切欺騙,不但對手怕他,連自己人也怕他。

史丹菲爾這樣的人,我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因為沒有感情,變得無懈可擊。可是,只有孤獨到極致的人,才會沒有感情吧?

2、十足的反派人格分裂特質

①在瑪蒂爾達家門前,史丹菲爾說,我喜歡暴風雨前短暫的平靜,這讓我想到了貝多芬。說罷進門親手槍殺了瑪蒂爾達的繼母、姐姐。他在殺瑪蒂爾達父親前,居然和被殺者聊了一會莫扎特。

②識破瑪蒂爾達身份時,他俯身摸著瑪蒂爾達的臉龐,一臉慈愛的問,你熱愛生活嗎寶貝?瑪蒂爾達恐懼的回答,是的。之後他說,很好,我不喜歡殺死一個不熱愛生命的人。

從頭到尾,有史丹菲爾的鏡頭,就能看到極致的人格分裂,他的每一句話都富有哲理和藝術氣息。他還是一位瘋狂的古典音樂愛好者,甚至在每次殺人之前,都用憐憫溫柔的目光注視對方,這種表現已經遠非傳統意義上的惡人。

史丹菲爾是整部電影情節的推動者,身上自帶陰森狠毒的氣場,那種冷,隔著屏幕都能感受的到。裡昂臨死前把手雷拉環塞到史丹菲爾手裡,替瑪蒂爾達送他上路,用同歸於盡的方式升華了主題。這個主題並非復仇,而是裡昂用生命去實現對瑪蒂爾達的承諾,爆炸瞬間,裡昂和瑪蒂爾達至此天各一方,卻用另一種方式連接了生命,彼此不再孤單。沒有史丹菲爾這個強大變態的反面角色,影片主題很難升華。

史丹菲爾的性格代表著極度精明、極致虛偽、極端無趣的成年人世界,而他就是一個在成長過程中徹底喪失初心的成年人。這種人的孤獨源自貪婪無度、缺乏感情,最後必然要眾叛親離、走上絕路的。想想人間的悲劇,有多少是史丹菲爾式的?可以理解為貪婪與自私的代價。

影片揭露了人類痛苦的本質,以及對孤獨的救贖

孤獨,是人的一種主觀感受,影片中三位主角兒,不論是裡昂和瑪蒂爾達,還是史丹菲爾,都生活在紐約這個人口眾多的世界級都市,卻有著同樣離群索居的孤獨感。

造成他們孤獨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因素,是相通的,他們都缺乏愛。如果生活在一個有愛的環境中,本質純良的裡昂不會做殺手,天性活潑的瑪蒂爾達不會成為輟學的早熟少女,而擁有良好社會地位,並且能力過人的史丹菲爾也不至於泯滅人性。史丹菲爾天性作惡多端,無可救藥,這種人註定不能救贖;而裡昂和瑪蒂爾達,不管獨來獨往,還是殺人復仇,都源於命運的捉弄,原非本性,只要他們內心的善意沒有泯滅,就有救贖的機會,而這個機會,來自對方的溫暖。

人也許能忍受諸如飢餓或壓迫等各種痛苦,但卻很難忍受所有痛苦中最痛苦的一種,那就是全然的孤獨——弗洛伊德

所以,這部影片雖然只講了三個人的故事,卻映射出很多現代人的內心。我們雖然生活在繁華的城市之中,人與人之間卻隔著一堵透明的牆,這道牆讓彼此距離產生了互斥的磁場,也讓我們保持偽裝,無法敞開心扉。一方面,我們想貪婪索取來自他人的溫暖,另一方面,卻無法回贈對等的真誠,孤獨感,就這樣產生了。

裡昂與瑪蒂爾達短暫快樂的時光,像孩子一樣遊戲嬉鬧、互相安慰,恰恰是我們成年人丟失的那部分純真,所以,我們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滿足物慾上,藉此排解寂寞和空虛,日復一日後,終於給自己搭建了一個冰冷的囚籠,這個囚籠的名字就叫孤獨。

寫在最後:

瑪蒂爾達永遠失去了裡昂,卻找回了自己,她不再感覺孤單,也不再叛逆,而是打起精神,重新回到學校上課。她把裡昂留下的那株萬年青,埋在一片空地上,至此,裡昂終於不再漂泊,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可以和瑪蒂爾達長相廝守了。

人的一生,終歸是不斷掙脫孤獨感的一生,而《這個殺手不太冷》告訴我們,對抗孤獨最有效的方式,仍舊是人性的溫暖,和愛的希望。

相關焦點

  • 《這個殺手不太冷》孤獨的愛情
    《這個殺手不太冷》孤獨往往是一個人的生活狀態,愛情則是兩個人碰撞出的煙火。當孤獨遇到了愛情,那麼他今後的日子註定是不平凡的。影片為我們講述了孤獨的殺手裡昂和小女孩瑪蒂達之間奇妙的愛情故事,來為我們書寫了一段用愛情去打破孤獨的堅冰的精彩戲劇。
  • 《這個殺手不太冷》:我以保護的方式來愛你
    《這個殺手不太冷》劇照《這個殺手不太冷》由呂克·貝松編劇並指導、讓·雷諾、娜塔麗·波特曼主演,講述了一個身為殺手的大叔與小蘿莉之間互生情愫,相互依靠,最後為了救小蘿莉的性命而身亡的故事。而且事實證明,娜塔麗·波特曼的確是這個角色的最佳人選,毫不誇張來說簡直就是瑪蒂爾達本人。那麼為什麼《這個殺手不太冷》能夠達到如今這個高度呢?
  • 《這個殺手不太冷》——從孤獨到相愛的兩個人
    《這個殺手不太冷》這部電影於1994年上映,是由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執導。這部影片不僅主題新穎、人物豐富,而且能夠與觀眾造成情感上的共鳴。所有的看似是職業殺手的準則,而這個準則是瑪蒂娜。裡昂曾說:「 我很喜歡這株綠植,它和我很像,沒有根。」我似乎能感受到他的無奈和冷靜外表下的渴望,「每個人都渴望向著太陽生長的」,馬蒂娜就像是一束光,照進了裡昂黑暗的世界裡。
  • 假如,《這個殺手不太冷》要拍續集
    就連《銀翼殺手》這種在科幻片領域數一數二的經典都能拍出成功的續集電影(《銀翼殺手2049》),沒理由《這個殺手不太冷》沒辦法拍出來。按照原主演娜塔莉·波特曼的年齡,其實她完全可以演一個成年Mathilda的故事,除非她本人不願意。在原來的電影當中,Mathilda和主角Léon有著類似的遭遇。
  • 《瑪麗與馬克思》《這個殺手不太冷》兩對蘿莉大叔,一種孤獨救贖
    44歲的馬克思,肥胖、焦慮、煩躁、愚笨、自閉、不會分辨人類表情,他有一個小本子,上面畫滿各種表情,旁邊標註著快樂或開心的提示字。8歲的瑪麗,長著雙泥漿色的眼睛,額頭上生著塊便便色的胎記,沒有朋友願跟她玩,每天能打招呼的,只有家對面一個戰後應激障礙不敢出門的老傷兵。
  •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評析
    【關鍵詞】:電影技巧 救贖 愛 這個殺手不太冷關於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它的導演呂克·貝松曾說:「這是關於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他們心裡,他們都是12歲,他們都感到失落而他們深愛彼此。」
  • 《這個殺手不太冷》豆瓣9.4要麼愛要麼死,探討最深處的愛與孤獨
    莫莫影視/每天帶你了解新知識哈嘍,莫莫的新老朋友你們好啊,我今天又刷了一邊呂克.貝松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這不現炒現賣,這就來找你們嘮嗑了。呂克.貝松導演曾這樣評價自己的這部作品,認為影片講的其實是兩個小孩子之間的故事,因為在他們彼此的心裡,都是12歲的小孩,並且都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以及都深深的愛著對方。在這個充滿經典作品的電影世界裡,通常能夠打動人們內心的,是另外一顆和自己一樣擁有著敏感而脆弱又充滿善良的心,這兩顆心之間彼此的碰撞交織,讓對方殘缺的部分得到補充從而變得更加完美。《這個殺手不太冷》正是傳達著這樣的主題。
  • 電影課8:Leon 這個殺手不太冷
    在那個年輕女孩的心裡常常有著一張面容的陰影她渴望著一個她不知道的渴望一個會喚起她關於父親記憶的親吻                             ——徐懷靜心的形狀:Leon徐懷靜   《這個殺手不太冷》已經成為一部非常特殊的經典影片。
  • 《這個殺手不太冷》全集
    呂克·貝松說,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是兩個小孩的故事,一男一女,他們都是十二歲。小女孩問大叔,人生的很多辛苦,是不是只有現在如此?她的童年幸而不幸都是如此,大叔回答她,不僅現在如此,以後更是如此。殺手、警察、小女孩與大叔,生而為人,會有許多類似的標籤,電影造夢的機緣巧合,大叔抱著盆栽在大街上走著,順便撿了無家可歸的小女孩。Leo則是此中的異數,他的出現,恰恰是暴力又溫柔法式浪漫的極致,「遇上你之前,我是一臺機器;遇上你之後,我的心裡泛起了漣漪。」小女孩撩撥了Leo對其愛憐的釋放璀璨,灼灼桃花,唯其一人。慘遭滅門的小女孩闖入了殺手大叔孤獨內心,波瀾起伏的結果,愛憐至深可以捨命。
  • 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個殺手不太冷,這是一款非常有趣的動作冒險闖關類遊戲,在這款遊戲中包含了大量的關卡,每一關都會有不同的戰鬥任務等你在線體驗,能夠帶給玩家趣味十足的遊戲操作體驗感,你需要操控主人公在線躲避,你移動的過程中會有許多障礙出現,非常考驗玩家的操作技術。
  • 殺手也有溫情——評《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著名導演呂克.貝松的一部優秀作品。影片講述了一個殺手和一個小女孩的故事,通過一個殺手的世界,和一個殺手的生活,來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殺手的溫情和人本性善良的一面。整部影片讓我們看到了殺手在生活中溫情的一面,在我們的印象中或者是小說中殺手往往是沒有人性沒有情感的人物, 他們可能習慣了孤獨一人,因為他們不能有感情,一旦有了就會耽誤他們。所以感情這個東西對於他們可能是遙不可及,殺手更多的是躲在黑暗的角落裡,很少可以光明正大的,他們要避免真實姓名,有時候這是代號而已。殺手沒有親情,愛情,友情,因為有了這些他就有了牽掛,這也是作為殺手忌諱的。
  • 《這個殺手不太冷》影評:孤獨是最強大的殺手,愛是最強大的力量
    當我們提到「殺手」這個職業時,大部分人下意識便會想到「冷漠、可怕」這幾個並不溫情的詞語。然而,《這個殺手不太冷》這部影片裡,卻為觀眾描述了一個與大眾印象相反的充滿溫情的殺手。裡昂,四十歲,影片的男主角,長期獨自生活,殺人手段乾脆利落,是一個足夠優秀的殺手。
  • 這個殺手不太冷電影劇情解析,這個殺手不太冷中英文超甜經典臺詞
    這個殺手不太冷這個殺手不太冷-嗨Go電影殺手裡昂是一個冷酷無情不擇手段完成老闆交予他的殺人任務,他有著極其簡單的感情以及規律的生活節奏。這個殺手不太冷-嗨Go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嗨Go電影
  • 一部經典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影評一下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一部由呂克·貝松執導,讓·雷諾 / 娜塔莉·波特曼 / 加裡·奧德曼主演的一部劇情 / 動作 / 犯罪類型的電影!很多年前看過一次,這麼多年一直記得,因為它確實精彩,所以今日再次觀看!
  • 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The Professional)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盧貝松首部執導的好萊塢片,描述慘遭滅門之禍的Mathilda央求職業殺手Leon傳授她殺手技能,以期他日能報仇成功。本片雖是22年前的老片,但卻是影史上有名的經典作品,分別在IMDB和ROTTEN TOMATOES拿下了87高分和71%新鮮度。
  • 關於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的一些東西
    同是天涯淪落人,再加上長時間的相濡與沫,生死與共,於是這樣兩個有著同樣孤獨且渴望溫暖的靈魂自然越走越近,最終擦出微妙的火花。  雖然萊昂最後為了救瑪蒂達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一定不會後悔愛上她。正當片中警察可能要對瑪蒂爾達行兇時,殺手萊昂為少女打開了一扇門。一瞬間的接納,挽救了一條小生命。更加緊要的是,殺手萊昂與少女瑪蒂爾達從此開始,相依為命。步履為艱。  接著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一次出現了那個蘭花盆景。在殺手的房間,蘭花盆景是怪怪的姿態。這個蘭花盆景,是在中年男主人公萊昂與少年女主人公瑪蒂爾達首次正式遭遇的時候,出現的。
  • 《這個殺手不太冷》:光,是一種救贖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呂克·貝松在好萊塢執導的第一部影片,既涵蓋大片兒造型技法,也不失法國浪漫主義情調。成功的將文藝籌碼鋪平了商業臺階。柔和人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堪稱上世紀90年代的經典之作。毫無疑問,《這個殺手不太冷》已經是電影史上迄今為止最為經典的殺手電影,萊昂也是最令人難忘的殺手。影片講述的是職業殺手大叔萊昂與小蘿莉瑪蒂爾達的故事,當然,這並不像《洛麗塔》一樣擁有具體尺度限制,此部影片只是純潔到不能再純潔的純潔故事。
  • 《這個殺手不太冷》――生活很涼,殺手不冷
    生活很苦,因為有你,這個世界變得不太一樣,因為有你,這個世界便有了很多光彩。好的愛情,千姿百態,或白頭到老,或轟轟烈烈,那段兩人在一起的甜蜜時光,值得銘記一輩子。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個小蘿莉和一個殺手大叔的故事。
  • 《這個殺手不太冷》電影經典臺詞,引人深思
    《這個殺手不太冷》上映於1994年,距今為止已經24年了,該片講述了一名職業殺手萊昂無意間搭救了一個全家被殺害的小女孩瑪蒂達,他和小女孩互生情愫,最後他為了救瑪蒂爾達而身亡的故事。4自從遇見你,我的胃痛都好了,我想那個胃痛就是孤獨了5我希望你沒有撒謊,萊昂,我真的希望你沒有愛過。因如果你有那麼一點點的愛我。我想下一分鐘你就會為你從沒有說出口而後悔。我愛你,萊昂。
  • 這個殺手不太冷:真正的法國愛情電影,正是如此!
    今天,沸點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這個殺手不太冷》,由呂克·貝松執導,讓·雷諾和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愛情犯罪片。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關於生命應該如何存活的故事,我們愛,我們自律,我們努力地生活,追求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