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詛咒的歷史差不多和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先民們對那些自己沒有能力親手解決的仇怨,往往會訴諸詛咒。
對詛咒的效果,古人是毫不懷疑的,這才有漢武帝晚年因一場巫蠱之禍,把自己的親生兒子都逼死的慘劇。
大量的考古發現也證明,詛咒在古代生活中扮演著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01
古埃及詛咒文
要說詛咒,古代埃及人是最在行不過了,考古學家們多年來在埃及發現的古代詛咒文和詛咒儀式記載超過1000件,其中大多數可以追溯到古王國時期。
這些詛咒文中最早的一件是在吉薩發現的,寫於公元前2250年佩皮二世統治時代,詛咒對象是反抗法老統治的人。
儘管這麼多詛咒文詛咒的對象和事由各不相同,但古埃及人詛咒人的儀式是大同小異的,他們把詛咒文寫在陶製容器或人偶上,然後將其砸碎,預示著被詛咒的人也會遭遇粉身碎骨的下場。
對敵國的君主和將領,古埃及人施詛咒的方法略有不同,他們會為被詛咒的人畫一幅像,旁邊再畫上一個被捆綁的人,然後寫上被詛咒者的名字和頭銜。
到了中王國時期,古埃及人的詛咒文不再像以前那樣簡短,而是變得長篇大論起來,因為所有被詛咒者的名字都要在詛咒文裡出現,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奴隸。
有時候一篇詛咒文會由抄寫員抄寫許多份,以便四處散發,一些古埃及人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還會把詛咒文封在罐子裡作為陪葬品。
部分古埃及研究專家認為,把被詛咒者的名字寫進詛咒文,以及摔碎容器或人偶,不過是常規詛咒儀式的一部分,古埃及人相信真正能起詛咒作用的部分就是把詛咒文埋進墳墓。
02
法老的詛咒
一切古老的詛咒中,最有名的就是法老的詛咒,尤其是1922年圖坦卡蒙墓發掘之後,「法老的詛咒」一度成為最火熱的話題。
這股熱潮是從卡那封伯爵喬治·赫伯特的死開始的,他是發掘圖坦卡蒙墓的資金贊助人,他在開羅被蚊子叮咬,剃鬚時又不小心割破了腫塊,結果因傷口感染不治。
《福爾摩斯探案集》的作者阿瑟·柯南·道爾是個極為迷信的人,他公開宣稱卡那封伯爵之死是圖坦卡蒙墓的詛咒造成的。
儘管後來《柳葉刀》雜誌專門撰文論證伯爵的死跟詛咒沒有半點關係,但憑著柯南·道爾的影響力,謠言很快就傳開了。
當時進入過圖坦卡蒙墓的人共有58個,其中只有12人在發掘後的8年內死亡,發掘工作的主持者霍華德·卡特直到1939年才因淋巴瘤離世,然而這些事實也沒能阻止「法老的詛咒」這一傳說在全世界範圍內散播。
在一些早期的古埃及金字塔內,確實會刻下警告性的恐嚇文字,警告盜墓賊不要打擾死者的靈魂,但所謂「法老的詛咒」在科學上找不到一點站得住腳的依據。
03
培拉捲軸
培拉捲軸是1986年在馬其頓王國的古都培拉發現的,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上半葉,當時正是亞歷山大大帝如日中天的時候。
捲軸用鉛皮製成,上面用多利安語刻下了大段詛咒,主要內容是阻撓前男友和他的現女友結婚。
詛咒文中,這位不知名的姑娘向神靈祈求前男友迪奧尼索芬和忒提瑪的婚事告吹,並詛咒情敵「悲慘地死去」。
讓我們設想一下,2400多年前那位姑娘身處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她住在一位歷史上最偉大君主統治的都城,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征服新疆土的捷報傳來,而她卻陷在個人感情的挫折裡不能自拔。
姑娘把她對情敵忒提瑪的仇恨都寫進了捲軸裡,她認識的人當中有一個叫馬克龍的恰好剛剛過世,於是她把捲軸放進了馬克龍的墳墓,託他的亡魂轉交給神靈。
捲軸中還寫道:「除非我再次打開這捲軸,迪奧尼索芬將不能與任何女性結婚,無論是寡婦還是處女,尤其是忒提瑪」,可見施咒這位姑娘的怨念之深。
對於考古學家來說,這份捲軸最大的價值倒不是它講述了一段古老的情場軼事,而是證明了在亞歷山大大帝建都培拉的時候,古馬其頓語和希臘語都是通用語言。
04
韋努斯塔詛咒
公元前2世紀西西里島上的摩根蒂納城邦,一個名叫韋努斯塔的女奴不知犯下了什麼罪孽,為自己招來了大量的詛咒。
上世紀60年代初,在對摩根蒂納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10片鉛制詛咒牒,上面的文字幾乎無法辨認。
最新的科技使考古學家們終於在前兩年辨認出了摩根蒂納詛咒牒上的內容,他們驚奇地發現其中有四片都是詛咒女奴韋努斯塔的。
鑑於韋努斯塔在當時是一個常見的名字,專家們一開始並不確定那四片詛咒牒詛咒的對象是不是同一個人,後來對其中的內容和其他人名進行比對,才證實被詛咒的韋努斯塔就是同一個人。
詛咒牒中並沒有寫明韋努斯塔被詛咒的緣由,詛咒者的訴求倒是寫得明明白白:祈求眾神讓她下地獄。
赫耳墨斯是詛咒者求助的神靈之一,作為人間與神界的信使,詛咒內容只有經他傳遞才能上達天聽,此外大地女神蓋亞等希臘神話中的主要神靈也都名列其中。
詛咒牒寫好之後,需要舉行某種涉及毛髮、草藥和火的儀式,然後投入池塘之中。
池塘在當時被視為通往神界的入口,所以被凡夫俗子們當成了與神通信的郵筒。
05
拉爾扎克詛咒牒
每片詛咒牒背後都藏著一個與仇恨有關的精彩故事,1983年在法國拉爾扎克一座古墓中出土的兩片詛咒牒也不例外,我們從中可以得知公元一世紀羅馬統治下的高盧地區發生過的一場鬥爭。
兩片詛咒牒其實是同一個詛咒的兩部分,一片寫明了發起詛咒的始末,另一片才是詛咒的內容。
那是一個女巫團體對另一個女巫團體的詛咒,被詛咒一方的首領是一位叫塞韋拉·泰爾蒂奧尼克納的女巫,她被描述為一位精通佔卜術和捆綁術的邪惡女巫。
泰爾蒂奧尼克納手下的十幾個女巫也都榜上有名,有意思的是她們中有幾對被稱為「母女」,一些專家認為她們並不是真正的母女,而是當時女巫團體中的師徒關係。
詛咒牒請求女神阿德薩戈納把敵對的邪惡女巫團體全部打入地獄,永世不得超生,至於泰爾蒂奧尼克納和她的手下對詛咒者做了什麼恐怖的事,詛咒牒中並沒有寫明。
這兩片用高盧語寫成的詛咒牒,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長的高盧語文本,也是歷史最久遠的一份,從中可以拆解出160個單詞,對於研究這種早已滅亡的語言有十分寶貴的意義。
06
巴斯詛咒牒
英國小鎮巴斯以溫泉著稱,傳說公元前863年布拉杜德王子在這裡洗澡治癒了麻風病,並在溫泉附近建立了巴斯鎮。
古羅馬人徵服不列顛後,在巴斯建造了羅馬式浴場,當地人把溫泉視為聖泉,經常往泉水中投進金銀珠寶和各種祭品。
1978年到1983年之間,考古學家對巴斯浴場遺址進行了發掘,讓他們驚異的是,除了約1.2萬件硬幣和寶石外,還發現了130餘片刻著文字的金屬片。
金屬片上的文字大都是通俗拉丁語,經翻譯後發現都是詛咒文,古代英國人相信溫泉直通智慧女神蘇利斯的宮殿,把詛咒牒投進溫泉就能送到她手中。
巴斯詛咒牒是用鉛錫合金製成,除了一片以外,其餘的內容都是詛咒偷竊自己物品的人,被竊物品五花八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衣物。
可以想像,在公共浴場這種地方,衣物失竊的機率是比較大的。所有詛咒文都遵循同樣的格式,首先宣布把被盜物品奉獻給神靈,然後以小偷偷了神靈的東西為由要求予以懲罰,最後列出嫌疑人的名字,在21張詛咒牒上還列出了受害人的名字。
以一個名叫多奇利亞努斯的受害者為例,他在詛咒牒上寫道:「我詛咒那個偷走我連帽披風的傢伙,願女神蘇利斯讓他用最痛苦的方式死去。」
07
被詛咒的菜販子
你可以因為很多不同的原因詛咒很多不同的人:政敵、情敵、小偷、酷吏……可是一個靠賣蔬菜水果為生的小販被惡毒地詛咒,那又是為了什麼?
上世紀30年代,從土耳其城市安條克的一口古井中出土的詛咒牒,針對的是一個叫巴比拉斯的菜販,直到2011年華盛頓大學的考古專家才譯出上面的內容。
令人感興趣的除了被詛咒者的身份外,還在於詛咒牒的內容頗具《舊約聖經》風格,懇求神靈用「驚雷和閃電」懲罰巴比拉斯。
安條克曾是羅馬帝國東部最大的城市,在歷史上是一座軍事和貿易重鎮,很顯然羅馬人的詛咒傳統也流傳到了這裡。
巴比拉斯被詛咒的原因有可能是同行的商業競爭,也有可能是因為他的宗教信仰。
公元253年因基督教信仰而罹難的安條克主教也叫巴比拉斯,他後來被封為聖徒,菜販巴比拉斯生活的年代離聖巴比拉斯之死只有幾十年,兩人的同名很有可能不止是個巧合。
破譯詛咒牒的亞歷山大·霍爾曼副教授表示,他見過各種各樣的詛咒牒,其中不乏針對角鬥士或戰車兵的,但是針對菜販的詛咒這還是唯一的一例。
08
大衛城詛咒牒
耶路撒冷的大衛城有著6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聖經》中就有記載,歷史上又曾多次被外來勢力佔領,因而成為考古學上的一座寶藏。
以色列文物局在對大衛城遺址內一座羅馬帝國時期宅邸進行發掘時,發現了一片1700多年前的詛咒牒。
這片詛咒牒是一個叫基裡拉的女性僱人所寫,用於詛咒另一個叫延尼斯的女子,很可能就是這座宅邸的主婦。
跟此前發現的所有詛咒牒相比,大衛城這一件的獨特之處在於基裡拉的怨念之深,她顯然不願延尼斯有一絲一毫逃過詛咒的機會,因此向三種不同宗教的神靈提出了請求。
這些神靈中包括巴比倫人的冥界女神埃列什基伽勒、諾斯底教的神祇阿卜拉克薩斯,以及古希臘宗教中的死神赫卡忒、冥王哈得斯和冥後珀耳塞福涅等,基裡拉不光請求他們把延尼斯置於死地,而且在那之前還要遭受拔舌鑿眼之刑。
據考證基裡拉和延尼斯可能打過一場官司,前者敗訴後實在氣不過,就想到了詛咒這個辦法。
詛咒牒藏在宅邸二樓一個隱秘的地方,那裡很可能是延尼斯平日裡工作的房間,當時的人相信詛咒牒離被詛咒的人越近,詛咒效果就越好。
09
赫卡忒的詛咒
希臘傳說中赫卡忒是不可抗拒的死神,法力強大到連眾神之王宙斯也要敬畏三分,她長著三頭三身六臂,身邊有一群來自地獄的惡犬護駕。
2009年博洛尼亞考古博物館在清點庫存文物時,發現了兩片與赫卡忒有關的詛咒牒,它們從19世紀起就放在庫房裡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吃灰,已經沒有人知道是從什麼地方出土的。
這兩片詛咒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晚期,距今約1600年左右,其中一片詛咒的是元老院成員菲斯圖斯,另一片詛咒的則是獸醫波爾切洛。
羅馬帝國的元老院雖然是個傀儡,但其成員還是非富即貴,侮辱他們的平民一旦被發現會有很大麻煩,菲斯圖斯能夠被人詛咒,多少也表明了羅馬帝國崩潰前的衰敗氣象。
詛咒獸醫那片詛咒牒也挺有意思,「波爾切洛」在拉丁語中是「小豬」的意思,如果這是獸醫的真名,那只能說他天生就是幹這行的。
詛咒者請求赫卡忒肢解菲斯圖斯並把他壓得粉碎,對波爾切洛和他的妻子莫裡拉的懲罰則是活活勒死,詛咒牒上不僅有詛咒文本,還刻上了赫卡忒的形象,以增強詛咒的效力。
10
尤利詛咒牒
尤利詛咒牒是上世紀70年代末在英國格洛斯特郡尤利村出土的一批鉛制詛咒牒,數量近百片,對羅馬佔領時期的不列顛考古研究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其中一片詛咒牒要求眾神的使者墨丘利懲罰偷走施咒者手套的人,讓其「流盡鮮血而亡」,這是英國出土文獻中最早提到手套的一份。
另一片詛咒牒的內容比較溫和,沒有要求奪走小偷的性命,只是詛咒他「無法說話、睡覺和大小便」,直到他把偷走的東西送還到墨丘利神廟為止。
墨丘利除了在天上和人間往來送信外,還被視為小偷的保護神,因此詛咒小偷的詛咒牒上,他的亮相頻率非常高。
在不列顛尼亞行省,詛咒之風是從大約公元二世紀興起的,在尤利村出土的除了詛咒牒外,還有墨丘利雕像和用於祭祀神靈的硬幣和首飾等物件,足以證明這裡曾是墨丘利神廟的所在地。
這批詛咒牒中大部分沒有提及施咒人和被詛咒者的姓名,僅有的一個例外是一個叫卡納庫斯的人要求懲罰維塔利努斯和他的兒子納塔利努斯,這對父子合夥偷走了他的羊。
完
做個有趣的人,做點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