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聚美優品(JMEI.US)一把好牌打爛了:市值縮水96%,被股東炮轟不務正業 2020年1月18日 15:27:55 騰訊網
本文來自 騰訊網。
新年第一天,陳歐發出了一條微博:新年快樂!新的10年肯定會更好的,對吧?」
新的十年陳歐會不會更好尚未可知,聚美優品(JMEI.US)倒是先迎來了風波。1月12日聚美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收到公司創始人陳歐為首的買方團的私有化要約,計劃以20美元/ADS的價格收購買方團尚未持有的股票。
截至15日,聚美優品的股價為18.5美元/股,一旦此次私有化成功,意味著聚美優品將從紐交所退市。
這並不是陳歐第一次提出私有化,四年前聚美因售假風波股價跌至谷底時,陳歐也曾提出私有化,只不過兩次私有化所面臨的的境遇卻著實不同。
如今,為自己代言的陳歐追著風口走,恐怕早已選不出一項值得代言的業務。
1 美妝電商市場「一哥」的高光時刻
陳歐和聚美,曾經擁有過一段屬於自己的時代。
2010年是垂直電商和團購的風口。乘著這陣風,專注圖書的噹噹赴美上市,迎來高光時刻;主打團購的美團網誕生,如今已和餓了麼在外賣領域兩強相爭;特賣網站唯品會剛剛兩歲,正在高速增長。同樣乘著這陣風,聚美優品誕生。
而創辦聚美優品時的陳歐,用「年少有為」形容並不未過。16歲就拿到全額獎學金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留學,23歲聯合創辦了在線遊戲對戰平臺Garena,成為海外最大的遊戲對戰平臺之一,在2008年賣掉股份拿著千萬級別的資金離開,期間還拿到史丹福大學MBA的入學通知書。
24歲的陳歐選擇回國創業,並拿下徐小平18萬美元的投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坦承,這個項目很難講清楚,「徐老師也是知名投資人,裝作很懂地就把18萬美金給我了。」
隨後,公司在幾個月時間內花光了帳面上的錢,最後轉型化妝品團購,成立聚美優品。
「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伴隨著2012年這支經典廣告,陳歐和聚美優品走進公眾視野,這家剛成立兩年的垂直電商平臺隨著「陳歐體」的走紅,迎來爆發式增長。
數據顯示,2013年聚美客戶人數為1050萬人,相比2012年的480萬人可以看出,得益於廣告的成功,客戶翻了不止一倍。那一年,成立5年的唯品會用戶人數為570萬人。
同年,聚美全年銷售額突破60億元,僅三年時間,成了美妝電商市場第一。
2014年,聚美優品赴美上市,那一年陳歐32歲,成為紐交所兩百多年歷史上最年輕的CEO。彼時,徐小平還曾轉發陳歐微博稱:「此事象徵著成功的火炬,已經傳到中國青年一代的手裡了。」
不過現在看來,徐小平口中的「火炬」,陳歐似乎沒能接穩,但這是後話,彼時的聚美倒是的確進入了高速增長時期,陳歐也隨之成了年少有為的代表,出演綜藝、參演電影,陳歐「網紅式」的營銷助力聚美股價一路高漲,從開盤的27.25美元一直上漲到39.45美元,市值最高曾達57.8億美元。
2015年時,陳歐以11億美元、約合75億人民幣的身家,登上亞洲十大年輕富豪榜第六名。
2 聚美墜落,市值蒸發96%
但陳歐來不及慶祝。
因為在他帶領聚美進入巔峰的2014年、2015年兩年,聚美迎來了命運的拐點——售假風波。
2014年7月,第三方商家禕鵬恆業曝光其為多家平臺生產假冒的化妝品,其中就有聚美優品。事實上,這家公司並不僅僅在聚美售賣假貨,京東、美團、亞馬遜中國等都有涉及,但唯有聚美受到重創。
聚美的老員工曾這樣總結那次風波:「那時聚美優品剛上市,創始人又如此高調,任何情緒宣洩和質疑都會被無限放大。」
不過創始人的高調並非無用,聚美優品「售假門」最嚴重的時期,陳歐曾發表題為《你永遠不知道,陳歐這半年在做什麼》的長微博回應,短暫逆轉形勢,隨後的兩個交易日,聚美股價止跌反彈,分別上漲7.96%和11.5%。
風波沒有輕易過去,此後兩年間,聚美頻被爆出售假貨,始終被籠罩在售假陰影下。 2016年初,聚美股價較最高時跌幅已接近90%。
2016年2月,陳歐以7美元每股的價格首次提出私有化方案,彼時聚美尚未衰落,陳歐覺得,聚美股價被嚴重低估了。那次的私有化要約在投資界引起軒然大波,陳歐被VC投資人朱嘯虎炮轟為「陳七塊」。在中小股東的極力反對下,聚美優品私有化最終失敗。
為了挽回用戶,陳歐撂下狠話稱,曬出假貨賠100萬,並直接砍掉了第三方平臺業務,轉為全自營,他還稱:「是服務體系出了問題,但不是假貨問題,我一想到我陳歐的名字與假貨聯繫到一起,就渾身都不舒服。」
這些舉動沒有幫陳歐打贏這場仗,聚美聲譽大跌,2015年,市值已跌去超過60%;化妝品線上市場份額由上市前的22.1%暴跌至0.7%,到2019年一季度,聚美的市場份額僅剩0.1%。
此後,聚美一路下行,用今日收盤價18.59美元計算,如今聚美優品市值已從最高點的57.8億美元縮水至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1億元。
3 迷茫自救,被股東炮轟「不務正業」
令人失望的是,下行中的聚美沒有重整旗鼓握起拳頭,反而張開手指開始追風。
第一個嘗試是智慧型手機,主打功能是能給其他手機充電,但在投入千萬級別的資金後,該項目宣告失敗。除此之外,聚美優品還嘗試過無人機、海淘、健康餐、直播和社區化、影視等項目。
風吹得太快,陳歐目前還沒有追上。
近年來,小紅書因生活方式分享功能聲名大噪,事實上,PC時代的聚美就曾有過之類功能,但卻在向移動端過渡中被放棄。如今,小紅書用戶已超2億。
短視頻領域早已一片紅海時,陳歐姍姍來遲,開發出被稱為「趣頭條版抖音」的刷寶,試圖通過看視頻賺錢和專注下沉市場兩條策略入局,甚至在去年末請來王一博、李沁、周筆暢等人錄製視頻卻也未能成功。
陳歐離風口最近的一次,是收購共享充電寶街電,儘管入局之初引來王思聰等看衰,但《2019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街電累計用戶量已達1.07億,並以40.5%的市場份額佔比排名行業第一,用戶量早已超過聚美優品。
體現在財報上,2018年以共享充電寶街電為代表的新業務為聚美創下9.3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409%,新業務在集團總收入的營收佔比也從2017年3.1%增長至21.7%。
此次陳歐再提私有化,也被質疑初衷並不是流動性的問題,更有可能是看準了街電這塊資產,想低價私有化再上市。
陳歐的追風路也引來了股東不滿。
聚美優品的股東美國恆潤投資公司在聚美收購街電後,曾向聚美優品董事長陳歐以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管理和執行合伙人沈南鵬發表了一封公開信,炮轟聚美優品「不務正業」,並稱,聚美優品投資1430萬美元於電視劇的製作,以及向一家手機移動充電電源初創公司投資4480萬美元,這些投資在非核心業務的資金相當於聚美市值的12%和帳面現金的18%。
為自己代言的陳歐還在追風,但當初美妝電商第一的聚美卻難再美。
(編輯:郭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