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CEO,微博粉絲是馬雲兩倍,市值卻只有阿里的千分之一

2020-12-20 蘇州單仁資訊

我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樣一段廣告詞:

你只聞到我的香水

怎麼樣,這段話是不是既像廣告又像歌詞?

這段話,就是幾年前很火的聚美體,在那幾年,聚美優品的發展,也稱得上是如日中天。

但時過境遷,如今的聚美優品,似乎連找個代言人都找不起了。

4月15日,聚美優品宣布完成私有化,將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要知道,聚美優品當年火的時候,還沒有美團、沒有拼多多,作為當時少有的垂直化妝品電商品牌,它的發展速度,快得令人咂舌。

2014年,趕在京東、阿里之前成功上市的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一度成為紐交所最年輕的中國企業CEO,風光一時無兩。

上市當天,聚美的開盤價就達到了27.25美元/股,市值高達56.5億美元。

但誰也沒能想到,三年之後,聚美的下場竟是如此難看。

上市三年後,聚美優品的市值,只剩3億多美元,蒸發了將近95%。

在這期間,阿里、京東、美團等電商公司,市值節節攀高。

到了前段時間私有化的時候,聚美優品的市值,定格在了2.27億美元,僅為上市當天的4%。

明明是站在當時最火熱的風口上,為何聚美優品最後還是失敗了?

我想,它也是踩到了很多電商類創業公司,都容易踩上的致命陷阱罷了。

這些陷阱,總的來說有三個:

第一個,垂直電商雖然起步很快,但進入門檻太低。

特別是化妝品電商,由於業務過於單一,從零到一的增速很快,但一旦形成規模,靠低價吸引過來的用戶,很難創造更大的價值。

這一點從聚美過去三年的收入就能看出來,連續三年不升反降,投資者對其主營業務擴張已失去信心。

第二個,供應鏈管理弱、運營能力差、毛利率低。

成本控制和供應鏈管理,向來是電商創業兩個非常重要的板塊,20%的成本波動可以造成100%毛利喪失。

聚美在這兩方面,一來在優質供應商的吸引力上,遠不及阿里、京東,依靠自主研發又太慢,假貨風波,更是成了導火索。

二來由於長期靠低價獲客,運營成本只高不低,毛利率卻低得可憐。

而且因低價而來的用戶,本身並不具備較高的消費力,也無法給企業帶來更長遠的盈利想像。

第三個陷阱,是獲客成本的居高不下。

垂直電商用戶流失率驚人,銷售額基本是靠買流量撐起來的。

再加上競爭越來越激烈,拉新和留存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

很多人說,聚美優品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跟創始人陳歐脫不了干係。

但有一說一,如果拋開外界輿論來看,他其實還真沒有外界傳得那麼糟糕。

最起碼,作為一位企業家,他還是夠格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不妨就從他被提到最多的那幾個「槽點」,剝開來講一講。

第一個「槽點」,是張揚。

聚美有些老員工,曾經這樣說過一段話:

「那時聚美優品剛上市,創始人又如此高調,任何情緒宣洩和質疑都會被無限放大。」

在大眾眼裡,一個如此高調張揚的人,必定會有一堆的毛病,心裏面那是巴不得他出錯,進而忽略他的優點。

但實際上,那個時候的陳歐,他之所以高調,我想也只是為了宣傳公司罷了。

像是什麼精英出身啊、創業明星啊、身價上億啊,都只不過是供人消費的標籤罷了。

畢竟多一份「高調」,公司就能多一份曝光,這種髒活累活,也就只有創始人能夠攬了。

接下來說說第二個點,利己。

說到利己,自然會說到私有化。

有人是這麼評價聚美優品的,說它畫餅,上市,收割,退市,環節堪稱完美。

套利早已實現,私有化對早期的原始股東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但事實確實如此麼?

早在 2016 年,陳歐就已經對聚美優品產生了私有化的想法。

慎重考慮下,他向中小股東提出了私有化收購要約,因價格分歧談判一度擱淺。

到了今年1月份,陳歐再次提起私有化收購,經過多輪談判才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為什麼四年前沒談成的私有化,如今短短3個月就搞定了呢?

同樣是老闆,我猜陳歐是不想因為股票的流動性差,影響了它的融資。

如果把維持上市地位的高昂費用,花在公司新業務的拓展上面,那才是把錢用在了刀刃上。

對中小股東來說,股價缺乏流動性,拉升的空間也不大。

加上這次全球疫情爆發,未來存在的不確定性太多,維持住目前的現金流,成了投資者的首要動作。

這時候,陳歐再度拋出私有化,就迎合了眾多股東的訴求。

哪有什麼價格合適不合適,就是還沒到了理解的時候。

雖然中小股東對私有化顯得更為迫切,但陳歐堅持給出高於當前股價的回購價,以20美元每ADS的價格私有化收購。

你看,在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陳歐完全可以考慮放棄私有化,等股價下跌後再擇機收購。

但他並沒有這麼做。

最後一個槽點,是「追風者」。

的確,這幾年陳歐追過的風口不計其數。

2016年,陳歐宣布將進軍影視文化產業,三年內打造成「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顏值經濟公司」。

同一時期,又宣布進軍智能家居領域,做空氣淨化器。

2017年,陳歐又跳到共享經濟圈,玩起了共享充電寶,還被王思聰給嘲諷了。

值得一說的是,共享充電寶這個被大部分人等著看笑話的投資,如今卻成了陳歐目前,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一場投資。

換個角度來看,我們是不是可以說,他具備了很多企業家所沒有的,捕捉風口的敏銳嗅覺呢?

假設我們處在陳歐的立場上看,在垂直美妝電商的賽道上,聚美的市場份額在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是要固守舊業務,還是選擇在新領域找到可持續發展的好業務?

我想大多數經營者,管理者,會選擇後者。

所以,有些時候,立場不同,大家關注的點也不同,但抓別人痛腳來嘲笑,總歸是挺沒品的一件事。

在文章的最後,我還是想用一句陳歐自己的話來作為結尾:

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

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

陳歐曾取得成功,曾是紐交所有史以來最年輕的CEO,也曾押中共享經濟的遺珠。

未來,創業十載的陳歐,能否走的更遠?

相關焦點

  • 與馬雲一起創業,市值只有阿里巴巴千分之一:B2B元老焦點科技
    來源:市值風雲原標題:與馬雲一起創業,市值卻只有阿里巴巴千分之一:起大早趕晚集的B2B元老焦點科技 | 獨立評級文 | 文行者編 | 小白前言B2B電商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現在如火如荼的阿里集團,當年就是靠做B2B起家的。
  • 平安夜的阿里不平安,市值跌掉一個中石油,輪到美團著急了?
    可是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這恐怕是企業成立以來最難過的一個平安夜,而這個平安夜對阿里來說,真的有點不平安。24日晚間,阿里因被國家相關部門調查「二選一」問題,致使資本市場出現不小的波動,開盤之後便低開超10%,並且還有擴大的跡象。果不其然,在這個平安夜當中,阿里股價最高時曾跌破15%,市值蒸發超過1100億美金,相當於7000億人民幣。
  • 馬雲現身後阿里系市值暴增579億元,專家稱反壟斷未完危機仍在
    據了解,從2015年起,每年臘八節,馬雲公益基金會都在海南三亞舉行「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馬雲會到場,今年受疫情影響改到線上。「這段時間,馬雲投入不少精力研究教育公益,前不久還去了桐廬縣玉華小學。」基金負責人稱。一石激起千層浪,午間阿里系股票集體上漲,截至1月20日收盤,阿里巴巴港股漲8.52%,市值一天增加119.6億港元。
  • 「阿里太子」天貓總裁驚爆小三危機,馬雲怎麼辦?
    阿里巴巴此次晉升到M7/ P12的高級管理者共有9人,其中,淘寶、天貓、阿里媽媽事業群總裁蔣凡排在第一位。美團點評CEO王興也曾對蔣凡看法頗高,稱接下來幾年,看拼多多的黃崢和淘寶/天貓的蔣凡這兩個非常聰明的人如何較量,應該會很精彩。「蔣凡要是能贏這一仗,那就是當之無愧的阿里CEO接班人,如果他有興趣幹這活的話。」
  • 天貓CEO出軌,微博熱搜被刪!阿里:你見識過資本的力量嗎
    昨天晚上,幾個人在退休工人馬雲的微博下面呼喚,告訴馬爸爸"天貓CEO出軌了"。事情原因是天貓CEO的正宮娘娘在馬雲投資的新浪微博上喊話網紅張大奕不要搶老公。 隨後,張大奕方面回應稱:「只是一場誤會」。
  • 摩登新歌庫:微博粉絲不及蒼井空千分之一的卡奇社
    彩色的路標 禁止通行的警告 天空之下 我們輕得像羽毛 雙眼是盲目的最佳玩伴 還是選擇了不選擇的旅途 觀看了一顆流星墜毀了所有的人會為此而難過  抱怨著城市日光太曲折 只有日光還唱歌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收聽《日光傾城》
  • 阿里繼任CEO陸兆禧:馬雲背後的活火山式人物
    這個體系龐大,機構繁雜的公司,似乎已不再需要更多的創新和突擊,能「守住現有基業,穩住江湖地位」才是第一要務。如此公司的CEO,看起來似乎不必創造非凡業績,只要將阿里的高速增長態勢繼續下去,期間不出現大的問題,就是最大的勝利。幸好,這個人是陸兆禧。如果說,馬雲是「精神偶像型」CEO,主要任務是務虛,那麼陸兆禧則是「實幹型」CEO,注重務實。
  • 騰訊大幅甩開阿里!市值差距1.61萬億港元?
    但現在騰訊市值已來到了7.26萬億港元,而當前阿里市值為5.65萬億港元,騰訊在市值上差不多領先了阿里1.61萬億港元。以前是阿里追騰訊,騰訊追阿里!但從這2年中國網際網路的變化來看,其實騰訊系已經大幅領先了阿里巴巴。
  • 還原一個真實的馬雲 阿里CTO:馬總忽悠了我
    早年的馬雲助理陳偉在《這就是馬雲》一書中回憶,馬雲邊說邊在大樹下撿起一根稻草,「比方說,我一發功,這根稻草就變得剛勁無比,一甩手就穿透這棵樹。等我一收功,它又鬆軟如初,兩頭從樹幹上耷拉下來。所有經過的人都看不明白這根稻草是怎麼穿過樹幹的。要是我有曠世武功就好了,就像風清揚那樣。」在陳偉看來,馬雲的夢想始終沒停頓過。這種天馬行空的夢想力甚至支撐了阿里創業最艱難的時期。
  • 馬雲一次露面,阿里巴巴市值就漲了4500億?「等疫情過去了,我們再見面」
    2021年的1月20日,這一天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的臘八節,馬雲在當天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與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名鄉村教師在網上見面,本來按照計劃這場見面是要放到三亞進行線下舉辦的,但由於目前這個特殊情況,馬雲也只好與時俱進的來一場線上網友會面了。
  • 馬雲和阿里的今天,早有預兆……
    從青雲直上,到監管重壓,為何阿里會有今天,縱觀阿里發展的歷程,我們發現,這一切早有預兆!01 風起之時1997年中國上網的用戶數只有 62 萬人,如今是9.4億。這讓馬雲第一次體驗到了網際網路的力量,促使他在4年後創建了阿里巴巴集團。隔一年,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紛紛上市,阿里巴巴獲得了軟銀投資2000萬美元。很快地,馬雲的名聲傳向了世界,許多人將目光投注到中國這個處女地。
  • 阿里市值破4000億美元,貝佐斯成世界首富
    全球目前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只有這幾家:蘋果(7849億美元)谷歌(6472億美元)微軟(5708億美元)亞馬遜(5639億美元)Facebook(4939今年以來,阿里巴巴股價累計大漲超過70%,這次突破4000億美元距阿里巴巴市值突破3000億美元僅僅用了兩個月。阿里的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全球遊,走出國門推向世界。還有近日阿里的無人超市、盒馬鮮生等新零售模式,同樣引發全行業震動。多家外媒分析,正是新零售和全球化未來的巨大空間,讓阿里巴巴近年來有了現象級增長。
  • 繼阿里巴巴和支付寶後 馬雲耗資百億打造的又一殺手鐧 市值5000億
    在中國企業家圈子裡流傳著一句話:馬雲的圈子吳鷹的局,說的是馬雲圈子大人脈廣,他不僅締造了中國市值最大的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還是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江南會、泰山會、華夏同學會等頂級企業家會所團體的核心成員和創始人,而吳鷹則是中國輩份最高的網際網路大佬,還是馬雲的恩人,當年正是他把馬雲介紹給了軟銀孫正義
  • 馬雲妻子張瑛:是老師、是老媽子、是阿里M11……
    2018年1月5日,新浪微博中出現了一篇文章,名為《網際網路娶妻指南:甘薇、杜鵑、馬東敏 臨危受命的夫人們》。文章闡釋了知名網際網路企業老闆身邊的那個她在事業和家庭方面的殷殷付出。於是我們就定下這個約定……」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即使夫妻多年,馬雲談起張瑛,依然一臉幸福的樣子。張瑛作為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之一,要還原這位女人,有些困難。低調的張瑛,如今在家做全職太太,相夫教子,公開的資料少之又少。
  • 馬雲的商業帝國
    文||特約撰稿 金見歡 姜凡與某帶貨網紅有一腿的事情在新微博上熱搜後,迅速撤下來,並且姜凡當時的妻子花花董花花的微博也能被迅速刪掉,此事讓大家知道了阿里能量之大,此後大家才注意到,阿里是新浪微博第二大股東。
  • 螞蟻集團上市叫停,馬雲又亮出一張「新牌」,原來阿里還有後手
    螞蟻集團本來打算於今年的11月份上市的,之前專家認為螞蟻集團將是全球最大的IPO,預估其市值高達2.1萬億,按照這個比例看來,只要在螞蟻集團持股0.1%,就有20億的資產,因此很多人也許一夜之間就要成為億萬富翁。
  • 馬雲終於現身,面色凝重……
    除了沒露面,馬雲在微博和推特等社交媒體的最後一次動態也停留在去年10月,為此,歐美一些媒體紛紛關注,並發問馬雲哪兒去了。作為中國人氣最旺的企業家,馬雲從未「消失」這麼久,因為他一直是大眾最關注的人物,以及各大媒體的頭條。不過,消失2個多月後,馬雲終於現身了。1月8日,香港娛樂大亨林建名病逝,隨即各路明星和大佬紛紛前往悼念,這其中就包括馬雲。
  • 馬雲被爆泡香港蘭桂坊夜店 微博回應小「鮮肉」時代過去了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近日發布微博,回應媒體關於其現身香港夜店報導。
  • 阿里影業=?「華誼兄弟+光線傳媒」,阿里影業大漲近50%.
    這隻一直話題不斷的港股,不但頭頂「馬雲概念股」的光環,還因為大明星趙薇入股備受關注。而跟著馬雲炒股,則令趙薇在不到半年時間裡,身家暴增52億元,成為「最會投資女明星」。  阿里影業復牌大漲  市值接近「華誼兄弟+光線傳媒」  本周香港恒生指數持續大漲,強勢突破27000大關。與此同時,港股亦迎來一波洶湧上漲,一眾內地概念股更是炙手可熱。頭頂「資產注入」及「馬雲概念股」雙重光環的阿里影業更是賺足風頭。
  • 假如突然有一天馬雲消失了,沒有阿里,人們的生活質量會更高嗎?
    假如突然有一天馬雲消失了,沒有了阿里,人們的生活質量會更高嗎?顯然不會!  阿里之所以被稱為阿里,那是因為這背後龐大的體系早已經「枝繁葉茂」,阿里可以慢慢衰落,但阿里不可能突然消失。  因為這背後的因果關係,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你我皆無法承受這樣的「災難」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