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企業家圈子裡流傳著一句話:馬雲的圈子吳鷹的局,說的是馬雲圈子大人脈廣,他不僅締造了中國市值最大的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還是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江南會、泰山會、華夏同學會等頂級企業家會所團體的核心成員和創始人,而吳鷹則是中國輩份最高的網際網路大佬,還是馬雲的恩人,當年正是他把馬雲介紹給了軟銀孫正義,這才有了孫正義6分鐘拍板投資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的傳奇故事。
其實馬雲不僅擅長「混」圈子,在商業布局上的能力也非常厲害,比如眾所周知的淘寶和支付寶,都是馬雲力主要做的,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淘寶成了電子商務的代名詞,支付寶則成了行動支付的代名詞。今天要說的是馬雲另一個超級布局,耗時十年投入百億,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如今已成為阿里巴巴面向5G的重要王牌,估值高達5000億。
2007年的時候,阿里巴巴舉辦網商大會,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堅受邀參加,他在會上對馬雲說,如果阿里巴巴還不掌握技術,未來將不會看到阿里的身影。馬雲對此深以為然,彼時外界公認網際網路三巨頭中技術最強的是百度,技術最差的是阿里巴巴。於是一年後,王堅被馬雲挖到了阿里巴巴,擔任阿里巴巴的首席架構師。
王堅為阿里巴巴找準的技術方向是雲計算,十年前提起雲計算還是一件很新鮮的事,國外只有亞馬遜在研發雲計算,國內沒有任何公司涉足,馬化騰甚至說雲計算是幾百年的事。但王堅認為雲計算是阿里巴巴的一條出路,也是廣大中小企業的出路,因為未來數據存儲和伺服器維護成本越來越高,雲計算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良藥。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王堅作為一個心理學博士擔任阿里巴巴的技術負責人,這本身就是一件很詭異的任命,因此阿里巴巴內部的很多員工並不認可王堅。王堅一手打造的阿里雲飛天系統最初在阿里內部使用時因為BUG太多,讓其他部門的同事怨氣沸騰,不僅在阿里內網上對王堅冷嘲熱諷,甚至當著馬雲的面說王堅是個騙子。
但馬雲仍然力排眾議選擇支持王堅,我每年給阿里雲投10個億,投個十年,做不出來再說,如果撞南牆了,這錢打水漂了,我花得起,這是戰略問題。因此頂著所有的罵名和不理解,王堅繼續帶領團隊研發阿里雲,經過4年的潛心研發,阿里雲橫空出世。那時正好爆發「稜鏡門」,所有人都知道了美國人的東西不安全,國內各行業都掀起了去IOE的熱潮(指IBM的伺服器、Oracle甲骨文的資料庫、EMC的存儲設備),阿里雲恰逢其時,一戰成名。
如今阿里雲是全球第三大中國第一大雲計算服務商,連續12個季度實現100%的業務增長,在國內的雲計算市場佔據50%的份額,全球擁有140萬客戶,年營收達到247億,市場估值達到5000億元。未來雲計算的市場高達4萬億美元,與之相比,10年投入100億簡直是大賺特賺,但更重要的是馬雲超強的戰略布局眼光,所有才有了今天的阿里雲。如果你能從馬雲那裡拿到一樣東西,你願意要1億現金還是他的戰略眼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