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的你,是否經常被一些「熱情」的銷售人員給團團圍住,而這些銷售人員的銷售產品,有80%都是保險。按理來說,中國的保險市場規模,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為何保險銷售仍然「上趕著」推銷?
此前有消息稱,中國的保險市場規模,預計在2035年的時候將超過美國,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保險第一大國,而在前些年的時候,中國的保險市場,已經成功超越了日本。不過我們也可以發現,雖然總量超過了,但是在人均方面,中國和日本、美國之間的差距,還是有些大的。
一提起保險推銷,很多人都會偏頭痛,因為這些保險推銷員實在是能說會道,一不小心就會進入「圈套」,之所以用「圈套」來形容這些保險,並非保險的本身有問題,而是保代們推銷的保險,往往讓消費者在購買一段時間後發現,並不適合自己。
相信很多人都有同一個感受,自己在保險代理的遊說下買了一份保險,但是在過了保單猶豫期後發現,自己的保險並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然後不得不倒貼一部分錢把保單給退了。
相信這樣的生活經歷,有不少人都經歷過,但是在購買保險的時候,保代和你說的情況,以及你後來經歷的情況,是截然相反的。在保代的口中,你退保的時候一定是可以「全額退保」的,但是真實情況恰相反,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夠「全身而退」。
值得注意的是,保代們之所以能夠月入超十萬,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退保」的分成高,而他所說的「全額退保」,幾乎是不成立的,因為你一旦全額退保,也就意味著保代沒有了提成可拿。
除了會強調「全額退保」之外,在保代們的推銷中,「返傭」也是最經常出現的一個詞,按照消費者繳納的保險費用高低,保險公司會給出一定的優惠返傭,保費金額超過100萬的話,一般返消費者金條或者是一輛車的一年使用權等等,如果保費不超過1萬,會返一臺榨汁機或者是電飯煲等家用電器。
在保代們的介紹下,有很多消費者會衝著這些「返傭」購買保險產品,而且很多人「仗著」全額退保,也不管保險是否適合自己和家人,就會匆匆的買下保險,但是等到發現後悔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全額退保的期限早已超過。
而退保雖然可行,但是想要真正的「全額退保」幾乎是不可能的,一般保單只有10天左右的猶豫期,一旦過了這個期限,退保就需要繳納一部分的手續費,而保代從中獲取的回報,都在保費的30%到40%左右。
因為退保的手續費高昂,保險代理市場甚至因此專門推出了一個職業:職業退保人。其實說白了也就是類似於中介的存在,許諾購買者可以「全額退保」,但是中介需要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最後算下來其實也還是購買者吃虧。
參考來源
中國經營報《保代送金條賣保險另一面:靠「退保」月入達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