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上海平臺的周師傅今年3月入駐功夫熊平臺,並在此番風波中離職。據他介紹,「從6月份開始陸續有欠薪情況,7月份開始不正常了。因為不能正常發薪水,很多師傅都離職了,上海原來有100多個師傅,到8月份有一半以上技師都離職了。」
功夫熊方面稱,技師與平臺的負面糾紛,是因為師傅對品控後的獎懲策略有些不滿,並不存在剋扣薪水,而是根據品控減少了補貼的部分。「由於調整了收入策略,有部分師傅選擇自行離開,但目前在線的師傅都處於正常的接單狀態,並且都接受新的收入方式。」
不過在向記者報料的功夫熊技師看來,事情遠不止收入政策調整那麼簡單,問題是新的方案不合理,且出現了不符合約定的「欠薪」現象。據周師傅介紹,起初平臺薪酬制度是每月男技師7000元保底工資、女技師8000元保底工資,如果超出就按照原收入按二八提成,起初很多師傅月收入都過萬元。6月初公司將技師劃分出多個不同的價位等級,並提出薪酬改革,4月入駐平臺的北京區技師楊鵬(化名)稱,公司提供了兩個薪酬方案供選擇,如果仍希望延續此前的提成方案,就取消保底,如果同意新方案,即此後不按項目金額拿提成,改為算每個月總鍾數(1至60個鐘1200元,60~120個鐘2400元,超出1~59個鐘再多給1200元),就可延續兩個月保底,楊鵬因此選擇了新方案,但他表示在新方案下工資大打折扣,儘管想獲得原先7000元保底水平的工資,但根本達不到設定的相應鐘數。
8月初,周師傅等人聽說將取消(7月)保底的消息,便去公司詢問。「我們認為(再延續2個月)保底應當從6月份宣布的時候開始算起,不應該涵蓋(扣除)7月的保底。但公司的人說現在師傅特別多,生意一般,就這個樣子,不願意做的可以離職。」周師傅稱。而到了8月15日發工資時,包括周師傅在內的很多技師們並未收到7月份的保底工資,只發了實際所得。功夫熊方面告訴周師傅,他沒有保底的原因是有一個拒單記錄,周師傅則稱拒單是因為路途9公裡過遠,且當時同工作人員溝通拒單,對方並未指出他屬於違規。此外,周師傅表示,8月15日後很多人由於各種原因被公司通知來辦離職手續。
而根據功夫熊方面的說法,在品控中發現問題的推拿師,按例直接下線,實發所得,取消平臺補貼獎勵。相關人士表示,在品控上定下的紅線,原來有些並沒有非常嚴格地執行下去,所以功夫熊認為要用一個相對快速的方式去推進。「可能我們鋪的有些激進,但是這個必須得做。」
不過,最令技師生疑的是與平臺勞務關係的「離奇」變更和複雜。據楊鵬介紹,其剛入駐功夫熊時與北京青果工坊科技有限公司籤訂了一份平臺入駐協議。上述協議期限為一年,但時間未滿,今年7月功夫熊對技師提出解約,讓技師改為與北京半日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籤訂了非全日制勞動合同,令人疑惑的是該公司的經營範圍並不包括按摩和推拿。「9月1日討薪時我們報警了,在上海派出所,功夫熊的區域經理說這(技師)不是我們的員工,這都是半日家政派給我們的人。」而此後,師傅們通過查銀行櫃面明細發現,每月給技師打款的主體也由青果變更為了一家名為北京方勝眾合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周師傅稱,實際用工、薪酬支付、勞務關係分別屬於三家公司。技師們至今與半日家政和方勝眾合沒有直接聯繫,功夫熊也未給出讓技師與半日家政籤約的理由。
而根據功夫熊方面的說法,該公司剛起步時與前幾期師傅是直接籤訂勞動合同的,他們是功夫熊的正式員工。後期功夫熊向平臺化轉型,是認為在新模式下師傅會更希望以自由職業者的角色工作,因此後續入駐的師傅和功夫熊是合作關係,不存在事實上的勞務關係。而對於記者問及,為何解約後又要促成技師與半日家政籤訂勞務關係?上述人士表示,是考慮到需要給技師納稅和上商業保險的問題。此外,據稱,半日家政是功夫熊的合作方,由半日家政負責統一打款。
但楊鵬則向記者證實,並未獲得上保險的待遇。此外,周師傅表示,自他進入公司以來,每月公司都代為扣稅,糾紛發生後,功夫熊上海及北京的技師向公司索要納稅憑證,但協調兩個月後仍未獲得,因此就拿著身份證分別去兩地稅務部門查詢,卻發現沒有納稅記錄。師傅們因此懷疑功夫熊存在偷稅漏稅的現象。
對此功夫熊相關人士否認了存在侵吞稅款的現象。「功夫熊線上所有師傅的個稅都是有繳稅證明的,但是開立繳稅證明需要各地拿原件來北京這邊開具,已經和各位師傅溝通過,需要開繳稅證明可以把身份證快遞給財務,由我們代為去稅局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