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家的孩子為何多「學霸」?做到這2點,你也可以培養出學霸

2020-12-23 贏在高中

根據一項調查,10年以來,各省高考狀元的家庭出身,來自教師和公務員家庭的學霸最多,而如果你再仔細區分,發現這些學霸的家庭,雖然同樣出自教師家庭,但是也是有不同的。

1、父母一方為教師,一般以母親為教師的居多,即便是公務員家庭,也往往是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老師。

2、老師以小學老師居多,高中老師的較少。如果是高中老師的孩子,父母往往並不在重點高中任教,而是在普通高中任教。而且不少老師在業務能力上並不突出,但是卻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得非常優秀,而優秀優秀的老師,培養孩子卻非常失敗。

雖然這都不是絕對的,但是這裡卻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在裡面,學習靠天賦,但是並不只有天賦,對於多數人而言,還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學霸是可以培養的。

這些教師家庭,為什麼更容易出學霸呢?其實很簡單,就是父母懂教育,有時間陪伴孩子,能夠給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和讀書的環境,孩子從小成績優秀,所以學習的興趣也大大增加,學習內驅力增強,自然也就更容易成才。

我認為小學階段,是培養學霸的關鍵階段,因為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學習的內容越來越深,父母就會逐漸退出,由「扶著」孩子走路,到「領著」孩子走路,再到「跟著」孩子走路,這是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

那麼,小學階段,什麼樣的家庭,容易培養出學霸呢?

第一,父母或者其他長輩中,至少有一人能夠有時間輔導孩子小學六年的作業!

我和小學數學老師聊天,她告訴我,她教過幾個高中老師的孩子,都特別聰明,但是就是成績不是很好,為什麼?因為孩子習慣太差了,學習也不是很刻苦。據我了解,這幾個孩子的爸爸都是學校裡的「名師」,教學成績優秀,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成績卻不好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這些高中老師一個是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學習,因為高中老師晚自習需要值班,周末需要值班,一周幾個晚上不在家,影響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另外一個就是高中老師面對的都是「半成品」,尤其是重點高中,孩子都比較自覺的學習,這是人家家長和其他中小學老師培養的結果,而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如果缺少這些培養,孩子是不會自然而然就學好的。

相比高中老師,小學老師更重視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他們也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所以孩子的學習習慣都比較好,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我曾經對重點高中班級家長的職業做過統計,發現這些成績優秀的孩子, 家長中至少有一方是「比較閒」的,比如有個單位,父親都在西北地區幹工程,工資待遇比較好,母親全部都辭職,專門帶孩子,到了高中,這個單位的幾個母親一起去學校旁邊租房子陪讀,這部分家庭的孩子,成績多數都非常優秀。

第二,父母或者其他長輩中,至少一人能懂教育,會教育孩子!

有時間陪孩子,孩子成績也不一定好,因為同樣是陪伴,差距也是很大的,有點陪伴是有效的,有的陪伴是無效的,比如你在旁邊刷手機,有的陪伴是起反作用的,比如辱罵羞辱孩子,所以,家長不僅要有時間陪孩子,更要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首先,是要會輔導孩子作業!雖然教育部門不讓家長給孩子批改作業,但是這是針對整體,當你有這個能力輔導孩子作業時,這種「一對一」的輔導,還是非常有效果的。但是,輔導不是「越俎代庖」,要觀察孩子的學習態度,對於不會的問題,要積極引導,最多給孩子講七分,三分留給他思考,不要認為你這個時候都會,總有一天你有不會的時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其次,要學會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沒有孩子從小就對學習有深厚的興趣,即便有也是對某一科有興趣, 而不是所有科目,所以,學習興趣,主要靠後天培養的,這個過程,家長的作用不可替代。當孩子成績非常優秀時,自然也對學習有更多的興趣,而家長外在的肯定和適當、適時、適度的表揚,可以強化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有些老師因為業務能力強或者見到的好學生太多,對自己的孩子要求過於苛刻,導致孩子叛逆,所以成績並不好,而有些老師,會誇孩子,自己的孩子成績也會很好。如果再想提升,可以從小給孩子講、聽或者看一些名人傳記,引導孩子尊重勞動,學會感恩,樂於奉獻,有了崇高的理想,也就有了更高的格局,這樣的孩子,不會被眼前利益所迷惑,不會為一時得失打敗。

這兩個要求,聽起來不高,但是要持續做起來卻很難,對家長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家長會埋怨,如果家長都做了,要老師幹什麼?

你要知道,老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你不要指望在老師的教育下,所有的孩子都具備了上面這兩點,況且在孩子十幾年的求學生涯中,什麼老師都能遇到,而真正起到主要輔助作用的,是不變的而且水平日益提升的父母,如果你不到,也就不要要求老師去做了,老師做的也是分內的工作, 也就不要期待孩子成為學霸了,孩子也只是個普通孩子而已,你覺著呢?

相關焦點

  • 學霸的「草稿紙」走紅,整潔書面引網友點讚:自律的孩子有多棒
    自律的孩子到底有多棒?前段時間有這樣一位學霸的草稿紙,被老師發到朋友圈後被瘋狂轉發,迅速走紅,還引來眾多網友點讚。可以看出,學霸的草稿紙上,完全就是正常的解題思路和過程,包含畫圖、解題方法、技巧,甚至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少。
  • 別不信,天生是學霸的孩子,從小都有這些特質,對照你家看看
    其實,關於孩子的學習肯定不是淺顯的事情,並不是花費時間越多,學習就越好,如果孩子厭煩學習,即使你讓他學一天也記不住一點。教育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千萬不能心急,而且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的優點,別不信,天生是學霸的孩子,從小都有這些特質,對照你家看看!
  • 學霸平時都在「玩」,為什麼每次第一都是他,原來做到了這三點
    學霸考出高分的原因跟智商有關嗎?學霸平時都在「玩」,為什麼每次第一都是他,原來做到了這三點第一點:不熬夜,作息時間很規律這個是一個成功考入北大的學長分享的經驗,他表示自己不會像其他學生那樣平時熬夜學習,就算平時布置的作業過多,也會
  • 初中學霸,高中變學渣,是智商跟不上?老師:死學硬逼出的偽學霸
    這種現象,多數發生在「偽學霸」身上!孩子成了學渣,家長很失敗,但是把孩子培養成「偽學霸」,家長甚至更失敗,因為這類學生,沒有學渣那麼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什麼樣的學霸屬於「偽學霸」?這類學生小學和成績都很優秀,但是到了初中後期或者高中,成績就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 這5類孩子,天生就是「學霸」,父母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
    這5類孩子,自帶「學霸」基因,父母要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一、獨立自主當今社會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越來越嚴重了,很多孩子從小就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感覺,導致孩子年紀輕輕就喪失了生活能力。同時專注力強的孩子在學習上也會更加專注認真,就像很多學霸基本上都能保持一節課的專注,而普通學生堅持半節課或者十分鐘,思維就飛出了課堂,不知道去哪裡玩了,雖然一節課只差了20分鐘,但是一個學期、一年慢慢的學霸就會和普通孩子產生質的差距。
  • 「學霸草稿紙」走紅,被誤以為是答卷,老師:自律的孩子都這樣
    而且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身邊的那些學霸和優秀的人,身上大多都有自律這種優秀的品質,這也是他們成為「別人家孩子」的基石,畢竟自律的孩子相較於其他孩子來說更具優勢。2)對未來有詳細的規劃自律的人對自己生活的「質量感」要求是很強的,他們會控制自己每天都去做可以使自己獲得提升的事,並且會規劃好這些事情在未來會給自己帶來哪些好處,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和目標。
  • 一家4娃,2個博士2個碩士,來自農村的學霸之家,有怎樣的故事?
    培養出一個出色的孩子太難了,這已經是大多數家長普遍的認知,更別說是把孩子培養成學霸了。但是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家庭,有4個孩子,其中2個孩子是碩士研究生、2個孩子是博士。可能有人會說,是不是和這個家庭有著強大的背景,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或者是有著優越的生活條件呢?其實不是的,這個家庭就是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男主人叫做汪承維。
  • 拼音都要重頭學習的媽媽,培養了一個學霸,只因做對了這四點
    家長會上,學霸媽媽說:「我跟孩子爸爸都不是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學習方面,我們給不了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一年級的時候,我甚至要重新複習拼音,才能在家裡陪孩子拼讀。孩子成績好,更多的是因為有個輕鬆的家庭氛圍。」培養一個學霸,相信是很多父母的心願。但是很多人認為,培養一個學霸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甚至有人覺得,學霸需要天賦,不是靠培養的。
  • 在校園霸凌中,為啥「學霸」很少被當「軟柿子」?老師給出了答案
    很多老師針對這一現象做了大量的數據分析,他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實施霸凌的學生,學習成績都很一般,甚至不怎麼好,而學校裡那些「學霸級」的同學,往往不會被他們盯上。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老師給出了答案。在校園霸凌中,為啥「學霸」很少被當「軟柿子」?
  • 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半從小就有這「3個力」,父母要好好培養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上小學後我就特別羨慕那些「學霸」的家長,孩子越學越輕鬆,家長在學習上也操心少,輔導作業時也不用費心琢磨怎麼講能讓孩子聽懂。後來,我還特意問了兒子的班任:「什麼樣的孩子有成為學霸的潛力?」或者說,我其實想問的是,怎麼培養孩子才能讓他有成為學霸的機會?老師當時很快就回答我說: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半從小就有這「3個力」!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學霸「草稿本」火了,「自律」的孩子太優秀
    孩子經常被經常拿來比較,往往就是學習出了問題。在老師眼中,好孩子永遠是跟好學習成績掛鈎的,如果一個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真的似乎跟好學生掛不上鉤呀。這不一個學校的學霸「草稿本」火了,因為這位學霸完成是把草稿紙寫成了比考卷還要整潔,思路且清晰,讓人一目了然的紙。
  • 有種學霸叫「玩著學」,不聽講抄作業,老師卻說「喜歡這種孩子」
    遇到哪些不會的點,他們會私下裡向老師請教,逐個擊破。2)抄作業有時候,老師會留一些有重複性的,沒有太大意義的作業,為了讓大家加深印象,反覆練習。比如今年的高考狀元唐楚玥,她可以說是文武全才了,在當體育老師的爺爺的影響下,她常年練習長跑,為班級爭奪過榮譽,從小學習鋼琴,上到高二還每天堅持練琴,在校園話劇中,還飾演《趙氏孤兒》中莊姬的角色,贏得大家的喝彩聲。他們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且能做到勞逸結合,學習娛樂兩不誤。
  •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天生就是「學霸」,父母一定要悉心培養
    為了讓孩子能夠努力學習,擁有好成績,家長可以說是用盡了力氣。但每學期末,看到孩子成績單上的數字時,又不禁覺得自己的努力是徒勞的。很多家長想知道:為什麼其他孩子學得這麼好?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成績卻始終徘徊在中下遊?但仔細觀察後可以發現,那些可以成為學霸孩子有很多其他小朋友沒有的特點。
  • 學霸草稿紙走紅,老師看完忍不住稱讚:自律的孩子,連草稿都工整
    而且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身邊的那些學霸和優秀的人,身上大多都有自律這種優秀的品質,這也是他們成為「別人家孩子」的基石,畢竟自律的孩子相較於其他孩子來說更具優勢。
  • 別人家孩子是學霸,我家孩子卻不愛學習,李玫瑾教授教你咋辦
    中、高考放榜以來,各種「學霸」閃亮登場,總分尖子、單科狀元、上重點高中、被清華、北大名校錄取,「別人家的孩子」捷報頻傳,還有一家姐弟幾個同時考上名牌大學的,而自己的孩子呢?這種方法,猶如老師課堂教學的「情境教學法」,比起單純的說教式「勸學」,效果一定好得多。要想使孩子「愛」上學習,家長可以試試「鳥籠效應」「愛」源於興趣,興趣需要引導和激發,命令式的要求會招致反感,對處於青春期逆反期的孩子,更不能拿「別人家孩子」來說事。如何使孩子從厭學變為愛學習?
  • 老教師:有這幾種行為的學生,都是「潛在學霸」,你的孩子是嗎?
    成績好的孩子自然在學習上下了很多功夫,而成績不好的孩子很有可能偷懶,沒有那麼認真。鄰居家已經出過三代老師了,經驗非常豐富。有一天與老爺子聊天的時候,他分享了一些自己教學上的經驗。在他看來,每一個孩子都想成為學霸,但真正能夠成功的寥寥可數。如果你想判斷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當學霸的料,不妨看看他們有沒有以下幾個特徵。
  • 為什麼「老師家孩子」普遍學習都好?這3點原因,平常人羨慕不來
    2、老師家孩子更自律不知道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你們班上那些老師家的孩子,他們大多數不嬌柔,不造作,非常的平易近人,性格非常好。3、老師們更懂得培養孩子的方式方法老師對比其他普通家庭的家長來講,肯定會對孩子更了解一些,他們平時接觸的孩子也比較多,對付什麼孩子用什麼方法也都有一定的了解。畢竟當了多年教師,在帶孩子的經驗方面肯定也會更豐富一些的。
  • 學霸要培養!青少年記憶力下降?怎樣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的方法?
    如果要提高孩子提高記憶力,首先要認真聽課,理解記憶,然後加強複習,記憶的時候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可以循序漸進;還有流行的快速學習法,可以食補多食堅果可以健腦的,適量補鋅。RSHWHO 記憶增強劑改善大腦健康:尤其是γ-氨基丁酸,茶氨酸,酪蛋白水解肽有助於記憶力的健康。(學霸型的孩子都是怎麼樣培養的!青少年記憶力下降?怎樣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的方法?)
  • 韋唯離婚後把3個兒子培養成了學霸:學霸的養成關鍵在於小學階段
    可是這個堅強的女人依然堅持要回了三個兒子的撫養權,為了照顧孩子,她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出現在自己心愛的舞臺上。然而,付出終有回報,如今她的三個兒子都成為了學霸,大兒子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二兒子選擇了拳擊行業,三兒子選擇了學醫。男孩天生比較調皮叛逆難管,然而一個單親媽媽培養出了三個學霸兒子,著實讓人佩服。
  • 為什麼學霸很厲害?三步教會你做「記憶筆記」,你也可以成為學霸
    我們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記不住知識點,要麼是沒有養成記筆記的習慣,要麼就是記得筆記亂糟糟,沒有重點。看到很多高考狀元,哪一個不是學霸的級別,而作為家長的我們心裡無不在默默地期望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是一名學霸啊;可是無論是報多少輔導班,還是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付出了多少,別說是學霸,能離學渣遠一點就萬幸了。為何學霸能那麼厲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