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4娃,2個博士2個碩士,來自農村的學霸之家,有怎樣的故事?

2020-12-20 尖子生提分筆記

培養出一個出色的孩子太難了,這已經是大多數家長普遍的認知,更別說是把孩子培養成學霸了。但是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家庭,有4個孩子,其中2個孩子是碩士研究生、2個孩子是博士。

可能有人會說,是不是和這個家庭有著強大的背景,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或者是有著優越的生活條件呢?其實不是的,這個家庭就是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男主人叫做汪承維。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可以把4個孩子都培養成學霸呢?我們一起來看下:

一.創建家庭學習氛圍

汪承維家庭在當地算是小有名氣的,家裡有4個子女,各個都是學霸還是非常少見的,當地更喜歡稱汪承維家庭為"學霸之家"。

1.培養看書的習慣

汪承維從小就喜歡看書,當時村裡的孩子放學後或者寒暑假都喜歡打牌、出去玩耍什麼的,但他從來都不參與,閒暇的時間,就喜歡在家看看書看看報,看完之後寫點讀後感,做做筆記。

後來當兵退伍後,由於工作繁忙,妻子是小學教師,白天也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就經常把孩子們放在外公家。外公以前也是老師,不喜歡出去閒逛,在家更多的是帶著孩子們在家裡寫寫字、看看書。當汪承維下班後,如果天還沒黑的話就先去農田裡幹活,吃完晚飯後點上煤油燈,捧起手中的書籍,就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

2. 以身作則

汪承維說,"我從來不對孩子提過分的要求,即使是想讓他們達到什麼樣的目標,首先也要以身作則,去感染到孩子們。比如,平時我讀書寫字時,孩子們會在在屋子裡玩耍打鬧,但是我也不說他們,時間久了,孩子們反倒會主動的湊到我身邊,來看爸爸在做什麼?怎麼那麼專心?怎麼再然後,就常常和我一起學習和讀書了。"

汪承維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寫作,雖然學歷不高,但是知識面很寬,村裡人都稱他為"農民秀才"。他經常是白天工作,晚上寫作,寫的文章經常被發表在報紙上,每次孩子們看到都會很興奮,都搶著要評論文章。在他的影響下,4個子女都特別喜歡寫作,論文在不少國內外刊物上發表,甚至還出了幾本專著。哲學家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顯然汪承維給孩子們帶來了改變人生的好習慣。

現在的很多父母總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總是對孩子提出各自各樣的要求,反觀自己的話,則毫無原則。比如,自己回到家就玩手機、打遊戲,卻要求孩子們不能上網、回家就要寫作業,孩子們當然不會心甘情願的去學習,因為家長都沒有做到。

二.孩子們之間相互"攀比"

我們先來看下汪承維的4個子女取得的成績:

大女兒從小成績就很好,當年是村裡面唯一一個考上中專的。在金華師範上學時因為成績優異,被保送到了浙江師範大學。畢業後到新加坡任教,一邊工作一邊讀取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碩士學位。

二女兒初中畢業後,考上了金華衛校,因為英語和專業成績優異,去到英國做護理,之後,拿到了香港理工大學的本科學位和英國考文垂大學的碩士學位。

大兒子更是厲害,13歲考上了衢州師範,16歲就已經走上了講臺。隨後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的碩士。後又攻讀了中國傳媒大學的博士,畢業後留任母校。

小兒子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一路攻讀了西安交大的碩士和博士。

汪承維說,"大女兒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二女兒就是在大女兒的感召下,進而在參加工作後,繼續深造。孩子們在一起時,經常交流最近的學習情況和目標,經常會有你學習好,我要比你學習更好的這種"攀比"狀態。

在學習上,當孩子們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也會一起坐下來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既發散了思維,又能聽到其他人不同的思路,一舉兩得。

在工作後,子女們雖然不能像小時候聚在一起了,但是還是會進行視頻聊天,談談工作、談談生活、談談未來的計劃和目標。

三. 朋友式的家庭狀態

汪承維說,"對一個家庭來說,和諧相處非常重要。如果能做到朋友模式的家庭狀態就更好了。無論是和子女,還是另一半,像朋友一樣面對面談話比爭吵效果更好。"

現在的很多家長喜歡站在一個制高點上,來和孩子們交流,不允許孩子們犯錯,更不允許孩子們違背自己的意願。久而久之,孩子往往對父母話只是"左耳朵聽,右耳朵冒",更嚴重的則是封閉自己,不再和父母親近。

親子關係融洽的秘訣在於身份對等,和孩子們相處時,千萬不要把自己當做一個長輩,反應該是當做孩子們的朋友,在孩子們遇到挫折時,去安慰他們,給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並提出建議。孩子們即使犯了錯,

也不要過於的責罵,而是要站在朋友的角度去分析事情的原位,去聆聽孩子的真實想法。

現在的汪承維老人最大的愛好還是讀書和寫作,已經寫了一本20多萬字的自傳《我這輩子》。他說,在這本書中將孩子們的成長經歷記錄下來,並把熱愛讀書,當做我們家要流傳的家風。

大家怎麼看待這個在汪承維"經營"下的學霸家庭呢?

更多學習方法課:

數學成績不理想,因為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試試來川老師的方法

考上一本、211、985大學的難度有多大?比大部分人想像的容易一些

相關焦點

  • 培養出2個博士,1個碩士,4個本科,9旬的老夫妻這樣談教育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書香門第、學霸之家,男主人公叫做李學樹,今年93歲,是新中國成立前的大學畢業生,女主人公叫周康湍,今年91歲,是瀏陽師範學校1945屆畢業生。周奶奶和李爺爺結婚時,陪嫁的嫁妝中就有一整箱子書,而且是周奶奶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帶上的東西。
  • 一家出了2個博士、3個碩士、2個本科,父母的樸素「育兒經」刷爆網絡
    大年初五那天,河北邢臺76歲老人王慶信一家很熱鬧,一大家子11口人舉辦了一場家庭版「春晚」,每個人都在舞臺上貢獻了節目。從舞蹈到快板,從小家的變化,到「大家」的發展,節目豐富多彩有意義,點亮了家庭,歌唱了祖國。王慶信78歲的老伴馬冬果說,「不能吃飽喝足光長膘,還要辦一場有意義、有文化的節目。」
  • 開福區「學霸」之家一博士後倆博士仨碩士(附世界之窗門票...
    開福區「學霸」之家一博士後倆博士仨碩士(附世界之窗門票中獎名單) 2020-07-0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一家6個娃5個博士,1個碩士,父親談心得:要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
    有一位名叫蔡笑晚的鄉村醫生,家境貧寒,卻將6個孩子培養成才,1個碩士,5個博士。 崔永元向他求教家教的「寶典」、主持人魯豫在節目中叫他「博士老爹」、哈佛教授也向他學習教育經驗!!
  • 六個孩子五個博士一個碩士,學霸父親分享經驗:小學階段最重要
    家長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都希望自己家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拿到高學歷更是不少家長和孩子的願望,似乎也成了莘莘學子讀書的目標。
  • 走出26個博士,128個碩士,659個大學生的學霸村竟然只有5000人
    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因為培養出了26名博士,128名碩士,659名大學生而聞名,被人們稱為學霸村。湖南省瀏陽市沙市鎮秧田村是一個你沒有聽過名字的村子,但因為培養出了大量的大學生二被稱為學霸村,博士村。
  • 三個家,兩個爹,三個娃,我《以家人之名》講述一段動人的故事一
    再來說說劇情吧,故事開始就從一個兩口之家說起,喪妻後的李(海潮)爸獨自一人供養著李尖尖,而李尖尖卻是個十分有個性有想法的小姑娘,李爸開著一家小麵館——海潮麵館,雖然發不了大財,但養活一家人還是綽綽有餘的。
  • 一個人讀了碩士博士的4點改變
    很多同學都會有這種感覺,讀了碩士博士後,興趣會突然間發生很大變化,
  • 哈佛博士兒子年年倒數第一,什麼傷害?學霸的終極標準:你是學霸,你生娃也是學霸!
    曾經有一度,我逢人就哀嚎為什麼一個學霸娘生了一個學渣娃的啊!同學碰面朋友聚會吐槽不已,網上聊天也都是叨逼小八童鞋的各種不堪,考得一泡無啊,又被老師艾特啊,寫字根本不能看啊,做個作業墨跡半天啊,吼了揍了只能管半小時啊……久而久之,我都覺得自己跟祥林嫂一樣,討人嫌啊!但自從,這兩天朋友圈被人刷屏了哈佛博士,兒子年年倒數第一的段子,我就嘿嘿嘿滴好了。
  • 扒一扒《聲入人心2》何宜霖袁廣泉學歷 國外名校學霸在線勸學
    「這其實是個勸學視頻」、「不光學歷過硬,還長這麼好看」。讓網友感受到如此「暴擊」的其實是《聲入人心2》在上周五播出的先導片。片中,眾成員接受了節目組對他們的在校成績、演出經驗等經歷的「靈魂拷問」,如同大型面試求職現場。全新36子幾乎全員學霸,其中不乏有海外名校留學經歷並取得優異成績的成員。
  • 郭艾倫剛獲碩士學位!一人竟然擁2博士學位!
    北京時間10月30日,對於郭艾倫來說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在這天郭艾倫脫去了運動裝,西裝甲履,眼戴墨鏡的出現在瀋陽體育學院,參加他的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郭艾倫的研究生階段的專業是運動訓練專業,他答辯論文的題目是《遼寧衡業飛豹職業籃球俱樂部發展現狀及優化策略分析》,經過一上午的努力,郭艾倫順利通過了現場5位評委的評審,順利拿到了碩士研究生學位,他也就成為了目前CBA當中位數不多的高學歷球員!
  • 「博士老爹」蔡笑晚:家中5名博士1名碩士,我是這麼培養孩子的
    這天也是如此,應邀前來的嘉賓是一名叫蔡笑晚的鄉村醫生,看到這個身份我就意識到此人不簡單,經過陳魯豫的聊天介紹,我終於明白一位鄉村醫生為何能上這麼大的訪談節目了,只因蔡笑晚膝下六個孩子,五個是博士生,一個是碩士,可以說是學霸世家。
  • 增設8個碩士3個博士專業
    近日,教育部下發《關於溫州肯恩大學變更辦學事項的批覆》函,同意溫州肯恩大學辦學層次和類別變更為本科學歷教育、外國碩士研究生教育、外國博士研究生教育,增設8個碩士3個博士專業。這意味著,溫州肯恩大學成為繼溫州醫科大學後,第二所在溫州本土培養從本科生到博士生的院校。
  • 10張圖,10個歇後語,猜對2個學渣,4個學民,6個學霸,8個學神!
    無論你是學富五車的大博士,還是目不識丁的農民,很多歇後語我們張口能來。今天給大家帶來了10張圖,每張圖裡面都有一個歇後語,猜出來2個的是學渣,4個的是學民,6個的是學霸,8個的是學神!1-學渣:智商比較低,幹啥啥不行,闖禍第一名。
  • 【獨家】2個復旦交大青年醫生的故事,帶你走出陰霾重拾陽光
    在此,我們分享2個上海青年醫生的故事,或在碩博階段,或在職業初期,他們都曾遇到困惑,有的甚至遭遇重大挫折,碰壁到「頭破血流」,但最終都成功走出心靈的陰霾,重拾陽光。深秋初至,陣陣寒意來襲,希望本文能給正遭遇困惑的你們帶來一絲暖意。
  • 女孩曬三代人12個碩博,姥爺哈工大舅舅清華,學霸家族的秘密何在
    2、大舅她大舅她二舅都是她舅,但是這個大舅老厲害了,他是清華管理專業的碩士生,妥妥的學霸一枚,真不愧是她外公的兒子,虎父無犬子啊。3、姑姑姑父姑姑姑父是中文教授和數學碩士,這一家就這麼齊活了,可以辦家庭培訓班了,哈哈。將來有了後代,再也不用發愁家教的問題了,語文數學雙管齊下。
  • 84所院校新增213個碩士、博士授予點,北京市高校整體實力再提升
    2020年12月11日,北京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發布《2020年北京市所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推薦名單》《2020年北京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推薦名單》,公示期至12月17日。一、《2020年北京市所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推薦名單》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農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等6個院校,擬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國勞動關係學院、中華女子學院等2個院校,擬新曾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 山西農村媽媽:目不識丁培養出三個博士,常說的十字讓人深思
    她常常用「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這十個字來激勵孩子的學習。最後當然孩子們沒有辜負楊桂蓮的期望,有三個孩子成為了博士,其餘的幾個成績也並沒有很差。隨著優良家風的傳承,後代的成績也是一個比一個優秀,孫子孫女有出劍橋讀博的,還有碩士畢業的。
  • 神奇的網紅「博士村」:出了29個博士54個碩士 河水自東向西「逆流...
    這一背景下,逆水村賡續40多年的教育「神話」,讓人看到了現實的另外一種可能,鄉村學校的復興之光興許就蘊藏在此。在逆水村,能否探尋到鄉村教育的成功密碼?我們帶著深深的疑問上路,從省城合肥驅車潛山市區,再換乘當地的車輛,歷時4個小時,穿越大山的層層懷抱,一路蜿蜒、急轉,終於來到了沐浴在冬日暖陽下的寧靜村落。
  • 《重生之渣夫與學霸妻》大齡剩女重生回校園,抓個男人結婚生娃
    最近重新刷了一遍《重生之渣夫與學霸妻》,真的太喜歡這本小說了,幾乎每次書荒都會翻出來重新慢慢品味。每次看的心境不一樣,感覺也都不一樣,但不變的是在一些小情節上會不由自主地發出姨母笑~。一、人物設定作為一本校園小清新愛情故事,《重生渣夫與學霸妻》裡的人物設計的很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