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家6個娃5個博士,1個碩士,父親談心得:要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

2020-12-23 騰訊網

有一位名叫蔡笑晚的鄉村醫生,家境貧寒,卻將6個孩子培養成才,1個碩士,5個博士。

崔永元向他求教家教的「寶典」、主持人魯豫在節目中叫他「博士老爹」、哈佛教授也向他學習教育經驗!!

他說,「父親」是他一輩子的事業,如果印一張名片,一定要在前面印上:

在後面印上:

大兒子蔡天文,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

二兒子蔡天武,曾在美國高盛公司任副總裁,目前在美國發展,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博士;

三兒子蔡天師,現如今在國內發展,美國聖約翰大學博士;

四兒子蔡天潤,曾在哈佛大學做研究工作,在上海創辦私立醫院,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博士;

五兒子蔡天君,在國內發展,中國科技大學碩士;

六姑娘蔡天西,22歲獲得哈佛大學博士,18歲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如今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蔡笑晚向大家傳授經驗的時說:其實每個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家長做出正確的引導,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並且最關鍵的是小學階段,很抓這3點,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一、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蔡笑晚常說:「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關鍵」。

他和妻子犧牲了一切業餘時間,每到夜晚,全家人一起圍坐燈下一起看書。

教育不是讓孩子單打獨鬥,父母要帶著他們一起跑。孩子未來的樣子,就取決於父母今天付出了多少,努力了多少。

小學階段是關鍵,新的環境、新的生活圈子、新的認知,讓孩子的大腦、身體進入了飛速發展,爸媽們一定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孩子,而不是把他們丟給學校。

二、從小立志,提高學習興趣

蔡笑晚覺得,孩子的志向要從小立好。

為了孩子從小立志,他們的家中很多地方都貼了牛頓、愛因斯坦的照片,蔡笑晚常常會給孩子們講這些科學家的故事。

六姑娘蔡天西,在6歲的時候,就許下願望,要做「居裡夫人」。

三、注重學習方法和習慣

蔡笑晚覺得孩子一旦養成壞的學習習慣,並且使用錯誤的學習方法,之後是很難改掉的。

為了讓孩子們學好外語,他每天早上都會拉二胡,用悠揚的音樂叫孩子們起床。之後每天都會打開廣播,調到播放日語英語的頻道,讓他們養成每天學習外語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定是從小養成的,勤學巧學,不斷優化學習方法。越是一二年級,越要規範好學習態度,理順學習方法,建立學習習慣,到了初高中才會得心應手。

相關焦點

  • 6個娃5位博士1位碩士,父親坦言:抓緊小學階段的培養很重要
    有這樣一位父親,在子女的培養中就肩負起了十分重要的責任,甚至把父親當作自己的事業,他就是被眾多媒體譽為「人才魔術師」的蔡笑晚,也是一名鄉村醫生。魯豫親切地稱他為「博士老爹」,就連哈佛大學的博士生導師,也在女兒蔡天西的博士畢業典禮上向他討問教子經。
  • 六個孩子五個博士一個碩士,學霸父親分享經驗:小學階段最重要
    在浙江,有這樣一位「成功」的父親,名字叫做蔡笑晚。他一共有六個孩子,五個孩子是博士,一個孩子是碩士。這真可謂是正宗的學霸家族啊。家長的正確引導才是幫助孩子成功的關鍵,要想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家長就要幫孩子狠抓小學階段的教育!」
  • 女兒16歲上清華,教育專家尹建莉強調:要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教育
    這樣優秀的孩子讓家長們很羨慕,所以尹建莉總被詢問教育孩子的秘訣。 她直言,圓圓並不是神童,能有如今的成就,就是因為她狠抓了孩子的小學階段教育。
  • 3個兒子都考上世界名校,媽媽大方談心得:要狠抓小學階段的教育
    從他們讀小學起,我就在做同一件事,把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一、學習心智必須從小狠抓陳美齡分享了「兩個不原則」,不拿孩子跟別人作比較,不說孩子笨。即使兩個哥哥都被史丹福大學錄取,她也從來不會教育孩子「要向哥哥學習」,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長處,不需要比較。
  • 一家4娃,2個博士2個碩士,來自農村的學霸之家,有怎樣的故事?
    培養出一個出色的孩子太難了,這已經是大多數家長普遍的認知,更別說是把孩子培養成學霸了。但是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家庭,有4個孩子,其中2個孩子是碩士研究生、2個孩子是博士。可能有人會說,是不是和這個家庭有著強大的背景,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或者是有著優越的生活條件呢?其實不是的,這個家庭就是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男主人叫做汪承維。
  • 六個孩子五個博士!揭秘其父的獨家教育「訣竅」
    可有這樣一個家庭,他們一家並不富裕,但在他們六個孩子中有五個考取了博士,最後一個也是碩士學歷,正可謂是滿門「名將」。大家都十分好奇他們的父親——蔡笑晚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小編在這就給大家整理了蔡父的獨家教育訣竅。1、從小狠抓孩子的教育。在蔡父看來,家庭教育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佔了很大的比例,家長要積極關注孩子的生活學習狀態。
  • 鄉村醫生6個娃5個博士,他的育兒觀只有24字,卻值得所有父母借鑑
    孩子是否平凡,歸根結底在於父母的教育,世界上沒有「笨小孩」,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都說父母是孩子出生後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他是一位鄉村醫生,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6個孩子5個博士,另外一個是碩士。
  • 鄉村「赤腳大夫」的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秘訣只有24字,值得學習
    鄉村「赤腳大夫」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秘訣只有24字,值得學習這位爸爸名叫蔡笑晚,是浙江瑞安的一個小村落的村醫,他自己沒有上過大學,但6個孩子中,有5個是博士,1個是碩士,都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大兒子名叫蔡天文,康奈爾大學博士畢業生。
  • 神奇的網紅「博士村」:出了29個博士54個碩士 河水自東向西「逆流...
    逆水中心小學原校長儲昭益說,「從逆水出去的大學生,不僅僅是考取功名,更想著反哺桑梓,一些成功人士捐款捐物,幫學校修大門,建幼兒園。」他的學生儲柏青是一名身在外地的企業家,從1996年開始,每年定點捐助5到10個村裡的孩子。儲昭益說,一人有困,眾人幫,即使在過去的年代,逆水村也極少發生因貧輟學的事,因此確保了教育基數。
  • 昔日巨星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父母狠抓小學階段是關鍵
    是的,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6-12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好習慣受益終身,而小學階段正是可塑性最強的時候。我國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孫雲曉說:好習慣對兒童來說是命運的主宰,是成功的軌道,是終身的財富,是人生的格調。
  • 一家出了2個博士、3個碩士、2個本科,父母的樸素「育兒經」刷爆網絡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節目表演中,演員有2位是博士,3位是碩士,還有2位是本科,可謂是學霸家庭的「春晚」。再談到教育、家風,老王家又有自己的一套樸素「育兒經」。2月9日下午,在邢臺市一所小學活動室裡,王慶信家慶祝春節的聯歡會正式拉開大幕,這已經是他們家舉辦的第五屆家庭版「春晚」了。而今年,王慶信定的主題是「幸福中國 快樂生活」。
  • 他自稱當代孔子,六個孩子5個成博士1個成碩士,教育方法僅24字
    而現代也有這樣一位自稱「孔老二」的家庭教育專家,因為將6個孩子全部培養成高素質人才受到了廣泛關注。對於蔡笑晚的教育方法大眾也是評價不一、有褒有貶,但蔡笑晚的六個孩子經他教育,確實出了5個博士和1個碩士,這樣的成就讓許多父母感到羨慕。不過,蔡笑晚分享的家教方法,卻又非常簡單。
  • 窮爸爸養出5個博士1個碩士,教育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原因在於他培養的5個兒子,1個女兒,全部名校畢業,五個博士,一個碩士。長子,畢業於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現今為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統計學教授;次子,14歲就讀中國科技大學;25歲成為羅徹斯特大學雷射物理學博士;2004年出任高盛公司股權執行策略副總裁;三子,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美國聖約翰大學博士,現回國創業開辦實業;
  • 浙江鄉村醫生:6個孩子5個博士,他的育兒觀只有24個字
    一方一言光是看到這個標題,人們就會覺得大吃一驚,再即使在如今這個人才遍地的年代中,博士也不是那麼輕易就能培養的出的,然而就是在浙江一個普通的家庭中將孩子全部教育成才培養出了五個博士,一個碩士,他就是蔡笑晚,一個樸實而偉大的父親。
  • 培養出2個博士,1個碩士,4個本科,9旬的老夫妻這樣談教育
    周奶奶和李爺爺共育有7個子女,在父母的影響下,他們都酷愛讀書,最終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其實2名是博士,1名是碩士,4名是本科。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周奶奶和李爺爺是怎麼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呢,他們有著怎樣的教育經呢?我們一起去看下。
  • 小學階段拉開差距的不是智商,教育的關鍵是在一二年級狠抓好習慣
    小學一二年級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習變得有效。一、抓孩子認真書寫的習慣家長不僅要求孩子寫字是工作,還能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這樣孩子不僅能寫一手好字,還能保護視力養成好習慣。
  • 有種「育兒」叫散養法,學渣兒子逆襲哈佛學霸,父親:小學要狠抓
    而孩子未來是否出色,很大程度是要看父母是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有這樣一位父親,他愣是把學渣兒子培養成哈佛學霸,使兒子完美逆襲~ 學渣兒子,成為了父親的一塊「心病」 這位父親名叫王建軍,一共有三個孩子,大兒子不管是成績還是生活上,都很出類拔萃,所以基本上不需要王建軍操心
  • 一家連出11個博士,女兒笑談教育經:只因從小就開始狠抓這三點
    不僅如此,在幹毅的言傳身教下,他家培養出了11個博士,看到這張學霸家譜圖,不少網友都酸了:爺爺是博士,爸爸是博士,連孫子也是博士!在談到教育問題時,幹毅曾說:真正決定孩子能否成材的,往往不是智力因素,家庭裡面大人怎麼教導很重要,關鍵在此。
  • 6個孩子5個成博士!崔永元請教方法,農村醫生說出24字育兒經
    一個家庭當中有6個孩子,把5個培養成博士!聽到的人都以為這一定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高學歷製造家庭,最起碼父母就像是"狼媽虎爸"那樣極其嚴厲的家長,才能夠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學生。可是,事情遠非人們所想像的那樣,這個強大家庭的父親只不過是浙江的一位農村醫生,一個平凡的人。那麼為什麼他能夠教育出如此優秀的六位孩子?
  • 韋唯離婚後把3個兒子培養成了學霸:學霸的養成關鍵在於小學階段
    現代諸多教育學家研究表明,學霸的養成,關鍵在於小學階段。而韋唯這個堅強的女人,正是在孩子的小學階段做足了功課,才成就出了三個出色兒子的今天:①培養孩子的獨立的性格,養成獨立的學習習慣韋唯要回孩子們的撫養權的時候,孩子們還都處於小學階段,正是接受家長教育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