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中國有位名副其實的學霸,幹毅。
他被評為「世界1000位最有創造力和成就名人」、「世界1000位偉大科學家」,周恩來曾說他是文武全才的科學泰鬥。
不僅如此,在幹毅的言傳身教下,他家培養出了11個博士,看到這張學霸家譜圖,不少網友都酸了:爺爺是博士,爸爸是博士,連孫子也是博士!
在談到教育問題時,幹毅曾說:真正決定孩子能否成材的,往往不是智力因素,家庭裡面大人怎麼教導很重要,關鍵在此。
幹毅的大女兒榮珠教授也說:父親言語不多,但從小學起就潛移默化教會了她很多,家裡兄弟姐妹幾個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他的教導。
一、學習一定得有規矩,從小要養成好習慣
幹毅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學習一定要有規矩,絕對不能三心二意,好習慣才能有高效率。如今,女兒榮珠也用同樣的話來教導學生。
古人說,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正如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只有從小養成好習慣,才能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力。從被動學習真正轉成主動學習,不需要別人逼著盯著,也能做到時刻自律自覺。
現在的小孩子學習競爭大,作業功課本來就重,認真寫作業都要花2小時,如果再拖拉磨蹭就到深更半夜了,不雞飛狗跳才怪。
值得一提的是,好習慣會把學生之間的差距拉得越來越大,尤其是從低年級上升到高年級,2門功課變成3門,難度加大,增加了應用題和閱讀題,如果學習習慣差,根本跟不上,學習越來越吃力,惡習循環。
所以,從小學階段,家長就要有針對性地給孩子制定規矩,寫作業、玩耍、運動、閱讀各自需要多長時間,讓孩子從小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樹立時間觀念,養成專注認真的好習慣。
二、道德培養從小抓起,路才能越走越寬
「不論做什麼事,講道德是前提。」這是幹毅對子孫們的教導。
這和中國最早的教育著作《大學》不謀而合,「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強調把道德教育作為教育的根本。
真正的教育,絕不僅僅是單純地傳授知識,開發孩子的智力,追求所謂的高分。而是讓孩子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自立於人群之中。
小學階段,孩子快速切換到新的環境,突然間擁有新的人際關係,其實是不知所措的,學校的老師也不會教這些知識,更需要家長們花心思花精力去教。
引導孩子處理好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學朋友關係,既要合理表達自己的情緒,也要洞察照顧他人的情緒,在遵守道德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社交溝通能力、共情力和情緒自控力,將來路才能越走越寬,融入社會。
三、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助推器
「那個年代讀書並不吃香,白天要下地幹農活,晚上有空了父親就要求我們幾個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看書閱讀,家裡不大,但是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書。」
榮珠教授說:「從小我們就早起晚睡,經常看書看到半夜,父親也跟我們一起。他不會要求我們一定要考多少分,但是不用功、浪費時間,就會被嚴厲批評。
「受父親的影響,我從小立志成為一名卓越的科學家,也成功實現了。」
著名作家龍應臺說過:父母和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的,最佳保鮮期是在年幼小學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宛如一張白紙,擁有無限的潛能,需要在父母的幫助下開發和利用發展。
大量研究也表明,3~12歲階段,正在逐步建立對世界的認知,父母作為啟蒙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很深刻,孩子的行為、性格、習慣甚至是人生目標大多都是從他們身上模仿來的。
家長要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幫孩子建立學習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等等,高質量的陪伴,才能為日後的學習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錯過這個時期的家庭教育,到了叛逆的青春期再想糾正彌補往往需要耗費成倍的時間和精力。
曾經有一句話,在知乎被贊到榜首:缺席家庭教育的家長,最終就會養出一個失控的孩子。
教育最忌諱的,就是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當甩手掌柜,不管不顧。孩子的成長是學校和家庭共同配合作用的結果,尤其是小學階段,家庭教育比重遠遠超出50%。
社會發展學家埃裡克森指出:孩子從0~12歲,每隔3~6年,會發生一次轉變。每位父母都是孩子的使者,要牢牢把握時機,再忙也要抽出時間教會孩子學習的基本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好品質。
無數案例也證實,一旦錯過了聽話的3~12歲,等進入青春期再開展家庭教育,親子關係會鬧得很僵,頂嘴吵架、打架鬥毆、離家出走、網癮少年......等問題接踵而來。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砸了多少金錢和資源,而是高質量地陪伴引導,在孩子迷茫困惑的時候及時引導教育,帶著孩子往對的路上安心奔跑。
教育孩子也不要只知道又大又罵,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孩子,缺乏相關的孩子教育知識,又不知道去哪裡獲取科學的方法,如果也正好在尋找書籍學習的話,那這套教育孩子的書籍就是不二之選了。
一整套書有精裝全五冊,是專門為家長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而寫的,被稱為父母必讀的育兒書籍套裝。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棘手的問題,這些問題很多是孩子方面的,家長方面的引導更是不容忽視。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總是感到力不從心,但是這5本書貼近生活案例,幫助家長全面的梳理問題,能夠正確的引導孩子。
一、《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
二、《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
三、《正面管教:孩子的成長99%靠媽媽》
四、《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五、《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書的內容注重實操,不講空話,結合了上千個真實案例展開討論,父母應該做什麼,孩子應該做什麼,一目了然。讀完後你能學到很多實操方法,是一套非常實用的家庭教育工具書。
讓孩子學會尊重,學會感恩的同時,家長也能夠學會如何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問題,真正的走進孩子內心。
通過這套書,家長能清楚的知道,教育孩子需要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和策略。
不會摸著石頭過河,模稜兩可,耽誤孩子,耽誤家庭。
一整套五本書,原價將近兩百,這裡只要99.9元
不過一頓飯錢,就能讓你和孩子受益終生,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的教育不可輕視,影響著未來十幾年的求學生涯。家長要盡全力做好引導教育,孩子將來才能越走越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