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收割後,種豆子還是玉米呢?2020降水可能偏多

2020-12-24 鄉聚益農

小麥收割後,接茬種什麼大家可能已經想好了,湖北人民一般會選擇種植黃豆或者玉米。如果地少,種植芝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芝麻不好收割,如果大面積種植,玉米和大豆是比較好的選擇,那麼2020年種大豆好還是玉米好呢?

首先從價格上看

大豆經過春節後的連續上漲,目前主流價格已經達到每斤2.5~2.8元,玉米現在的價格在1元/斤左右,大豆的價格還是比較吸引人的。

其次看兩種農作物的產量

玉米的產量比大豆多一些,大豆產量偏低,大豆的畝產在400-500斤的居多,300多斤的也不少,如果因管理不當或者是天氣原因,200多斤的也不是沒有。因此總利潤算下來,和種植玉米差不多。

再看看種植情況:

玉米耐旱、耐高溫、耐貧瘠,只要能出苗,那就旱不死,種植過程中不用管太多。而大豆就要操心一些,大豆喜水,要適當澆水,但收穫的時候,又不能有太多水,以免收的都是黴豆子。氣象專家預測,2020年是多雨年,地勢低洼的地方儘量不要種豆子。

最後看看2020年的市場前景:

我國每年都會進口許多大豆,但是今年由於疫情,大豆總產下降、以及多國限制出口農產品的一系列影響,大豆進口難度加大,價格很可能繼續上漲。生豬養殖恢復,也會拉動大豆價格。

玉米的價格走勢也非常好,兩種農作物價格可能都有漲幅

種什麼還要自己掂量。

相關焦點

  • 小麥灌漿到收割還有多少天?
    小麥灌漿到收割還有多少天?直接,小麥從灌漿到收割約一個月左右。小麥生長規律,儘管各麥區由於氣候特點,成熟收穫時間上有早有晚,南北相差約一個多月,但小麥灌漿到成熟時間是基本相同的,都是一個月左右。如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小麥成熟期不大相差約7~10天。拿河北冀中平原來說吧,有農諺:立夏麥甩芒、小滿麥滿罐、芒種見麥茬!這就把小麥吐穗、揚花灌漿、收穫的程序說得很清楚了。「立夏」麥甩芒,就是說到立夏這幾天,麥穗逐漸秀齊了,緊接著就開始揚花,揚花期7天左右結束,進入灌漿期。「小滿麥滿罐」,到「小滿」節氣,灌漿盈滿,開始進入籽粒老熟階段。
  • 為什麼小麥去年收的可以種,玉米得買專門種子?
    答:(一)小麥是自花授粉農作,小麥想要配育新品種,難度很大,它的雌蕊是在麥糠裡面包括著,要想雜交岀小麥新品種,必須要有專業農業科技人員,進行小麥品種雜交,所以,小麥雜交新品種太困難了,一般情況下,是採取選育的方法,培養小麥新品種。
  • 小麥收穫「三部曲」是什麼?收穫後需注意什麼呢?
    現在全國各地的小麥已經陸續進入收穫期,小麥收穫「三部曲」是哪三部?收穫後注意什麼呢?今天就跟大家說說。 一、小麥收穫「三部曲」 1.上部曲,收割
  • 金麥飄香豐收忙——山東氣象部門全力保障小麥收割紀實
    山東小麥由南向北、由西向東逐漸成熟,齊魯大地一臺臺收割機在麥浪間穿梭,麥穗順著傳送帶進入脫粒箱,金色的豐收畫卷徐徐展開。截至6月17日16時,山東全省已收小麥5397.6萬畝,佔應收面積的91.4%。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保障糧食安全尤為重要。
  • 我市80萬畝小麥開鐮收割|農業機械|小麥聯合收割機|三夏|大城縣|...
    三夏至,麥收忙,6月10日,隨著大城縣小麥開鐮,全市近80萬畝小麥收割工作自南向北全面展開,開啟全市「三夏」大忙模式。在大城縣權村鎮驀門村,隨著4臺聯合收割機開進麥田作業,標誌著我市「三夏」小麥開鐮收割工作正式開啟。
  • 玉米小麥最新漲價落價及收購信息
    話說小麥昨日國內小麥行情整體平穩,局部小幅下行。經歷了一輪落價調整,近期基層惜售心理趨強,畢竟貿易商儲存成本較高,以當前價格外發基本無利潤,甚至虧損。另外當地新季玉米水分仍不理想,貿易商暫不急於騰倉,因此近期走貨積極性降低。
  • 英國小麥收成跌至40年最低,國內政策性玉米庫存不足一月消費量
    1、近期麥價整體處於高位調整階段,9月份之後麵粉需求將會回暖,小麥市場需求量預計增加,持續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預計在臨儲小麥投放結構調整、新麥收購成本高位運行的支撐下,麥價預計會保持堅挺,但後期上行乏力,建議持糧主體抓住時機,見好就收。
  • 2020年世界糧食危機凸顯,玉米小麥相繼漲價,老百姓要不要屯糧?
    前不久,聯合國相關部門確實提示2020年全球性的糧食危機正在威脅著很多人。所以這個信息發出來之後,玉米,小麥,水稻等主要糧食的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甚至有一些地區和國家採取了相關的管制措施,禁止糧食出口,以確保自己國家的糧食安全。而對於我們國家來說,糧食夠不夠吃?
  • 降水導致巴西大豆銹病增多寒潮對我國冬小麥影響不大
    來源:期貨日報玉米本周,我國北方降雪天氣回歸,預計吉林東部、黑龍江南部以及遼寧東部有中到大雪,疊加氣溫較低,有利於玉米露天存儲,一定程度上妨礙玉米向北方港口陸路輸送,或推升當地玉米現貨行情。華北、山東等地天氣預計轉晴,氣溫將穩步回升。
  • 玉米和小麥,狗狗真的不能吃嗎?
    在網絡上很多傳玉米,小麥對於狗狗來說不能吃,過敏,有毒等等,這個現象是從國外開始推崇無谷狗糧進入中國後開始的,今天我們來看看玉米,小麥,大米等穀物的問題。無谷狗糧是用馬鈴薯,木薯等等代替了有谷糧的玉米,小麥,大米等,開始以狗狗對穀物過敏為宣傳,說無谷狗糧是低敏、低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真的是這樣嗎?舉例子:鮮玉米的碳水化合物是22.8%,鮮土豆是16.5%,從數據上看低於,但是這個還要看配方,一個玉米添加量少,和一個土豆添加量大的話,能簡單的劃上低碳水化合物的等號嗎?
  • 小麥替代玉米餵豬方法,有什麼優點
    在養豬生產中,針對玉米黴變給養豬生產特別是母豬繁殖性能造成的影響,在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中,將小麥型日糧技術選為主推技術之一進行推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黴變玉米的危害玉米發黴變質的原因玉米胚大,玉米胚部幾乎佔全粒體積的三分之一,吸溼性強,帶菌量大,容易酸敗。玉米胚部富含營養,並有甜味,可溶性糖含量較大,很易感染蟲害,這又加快了玉米發黴變質的程度。在玉米收穫季節,一般新收穫玉米的水分在20%~35%,玉米難以充分乾燥,使儲藏穩定性大大降低,極易導致黴變。
  • 今天才知道玉米、紅薯、土豆、木薯、小麥澱粉的區別,可別用錯了
    今天才知道玉米、紅薯、土豆、木薯、小麥澱粉的區別,幾十年白吃了。相信大多數人在做菜中都會經常用到澱粉,單單一個澱粉,就被分成了好幾種,超市貨架上的澱粉種類也不少,常見的有玉米澱粉、紅薯澱粉、土豆澱粉、木薯粉、小麥澱粉,你了解它們是怎麼做成的嗎? 它們有何區別呢?不同的澱粉有不同的用處,今天大家就一起看看玉米澱粉,紅薯澱粉,土豆澱粉,木薯粉,小麥澱粉有啥區別吧,很多人不懂用錯了。
  • 小麥種子「自留種」好還是年年換種好?了解這些,你就明白了
    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種子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小麥的產量,以往農民都是自己留種,現在很多農民不再留種,但也有部分人在留種,到底是留種還是購買種子好呢?一、自留種需要嚴格管理一般來說,雜交種是不建議留種了,一般在小麥成熟前進行去雜,如果使用聯合收割機,這些收割機在各地收割,可能引起種子混雜,在晾曬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被其他種子混進去了,選擇品種建議以株高、粒大、抗病性好的種子,如果種子病害多、品種不夠好,也就不要留種了
  • 天寒地凍玉米價格奔四望五 小麥跟漲也難掩價格被玉米全面超越
    先來看一波玉米價格吧。這是當前全國玉米深加工規模最大的山東市場的價格行情,玉米收購價格開始出現大量1.4元以上的價位,最高收購價格已經在望向1.5元的高位。另據來自銷區市場的消息顯示,四川資陽地區部分飼料企業採購寧夏玉米到站價格已經達到3100-3120元/噸,甘肅和新疆地區玉米價格高位,接貨少。東北及華北地區糧源質量不穩,飼料企業接貨意向低。
  • 玉米現貨價格一路下滑 小麥也自食「苦果」
    約一個月時間以前,受小麥替代玉米用作飼料原料數量將大幅增長預期提振,很多市場主體紛紛進入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市場搶購,原本指望小麥價格像玉米價格那樣的走勢一樣「芝麻開花節節高」,沒有想到的是玉米現貨價格在上漲到接近2700元/噸後一路下滑,這讓小麥替代玉米價格、內在品質等優勢通通「灰飛煙滅」。
  •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芒種時節,生活就在一麥一稻之間
    縱然有小部分被風吹倒的麥子,不過還算不上嚴重,概不會影響日後的收割。時近芒種,正是小麥成熟的季節。眼下,麥色已呈現燦爛的金黃,看那情形不出幾日便能全部歸倉了。而今,挨挨擠擠的麥穗齊整整、沉甸甸,可謂豐收在望。「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 今年小麥早種好還是晚種好?白露早寒露遲,農民啥時播種合適呢?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宜」是一句秦嶺-淮河線以北小麥種植諺語,這是古代對於小麥種植的節氣指導,意思是「白露」節氣播種小麥太早了,「寒露」有點遲了,10月8日就是「寒露」節氣了,您播種小麥了嗎?關於小麥播種的諺語山東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到了河南南陽種小麥諺語是:寒露早,立冬遲,霜降種麥正當時,所以說每個地方播種時間還是不太相同的,具體播種播種時間還需農民自己把握!
  • 無谷貓狗糧騙局,力狼,汪小七,尾巴先生無谷糧檢出玉米小麥成分
    我隨意買的三個不同工廠生產的三個配方的貓狗糧裡都檢測出了玉米和小麥成分,我還只測了玉米和小麥,其他的穀物比如大米,小米,燕麥,大麥都沒檢測呢因為基因檢測真的太貴了,檢測一個類別原料就是1500,這篇文章檢測的原價就是9000,可以檢測很多項其他的項目了
  • 和谷:玉米金黃
    地畔發黃的玉米稈上,成熟的玉米棒子已垂下謙卑而安然的頭顱;墒好的地中心還是一片青綠,掰開玉米包皮用指甲掐一掐,顆粒堅硬瓷實,也熟透了。播種時上足了茅廁的底肥,小苗出齊後,老母親在三伏天挪著小凳子鋤過一遍草,趕上好雨水,玉米就瘋長起來了,抽穗,吐纓,斂籽,眼看著就是一料好收成。剝開幾層襁褓似的乾淨的包皮,便是黃亮亮、排列有序、色澤勻稱的顆粒。
  • 「偷雞不成蝕把米」,搶拍小麥結苦果!玉米、大豆市場也「心慌」
    玉米、大豆市場也「心慌」 2020-12-15 0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