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輝 實習生 鄭睿妍 李 明
猶記,上學軍訓時唱著「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的軍歌;年少時學的「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的詩句,不論男女,年少時或多或少都曾有過軍人夢。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之際,7月31日上午,記著趕赴武警南陽市支隊,為您一探軍營生活的一點一滴,感受那一身戎裝的風姿和力量。
從警官學院畢業的阿迪力江—— 不能辜負組織對我的信任
在武警南陽市支隊,說起阿迪力江·阿合買提江的事跡,戰友們都嘖嘖稱讚。他今年25歲,是我省武警總隊唯一一名維吾爾族幹部,不僅是戰士們心中的「好大哥」,也是駐地維吾爾族群眾常常提起的「阿達西」(在維吾爾族語中「阿達西」是「朋友」的意思)。由於他在鎮平石佛寺四中隊執勤,記者通過電話採訪了這位年輕的小夥子。
「我是2015年7月份,從成都武警警官學院畢業,按照當時政策,是可以直接分配回到新疆的。不過,當時接到命令,需要我來南陽工作。」阿迪力江告訴記者:「其實也想回到新疆,畢竟老家的生活習慣、環境會更適應一些。但是,這邊需要,而且我父親也是一名現役軍人,一直是我的榜樣!他告訴我『一輩子要聽黨的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組織對我期望這麼高,我不能辜負組織對我的信任,當時毅然決然地來到了美麗的南陽。」
記者聽阿迪力江講話,普通話非常標準,感覺蠻詫異的。原來,他從幼兒園開始就接受的漢語教學,在上海上的高中大學又是在成都,怪不得普通話那麼標準了。
聽報導員楊龍介紹,部隊上有10餘名維吾爾族戰士,剛開始他們大部分都沒怎麼接觸過漢語言文化,現如今,能把普通話講得像維吾爾族語一樣流利,阿迪力江功不可沒。戰士帕爾哈提,剛入伍時,基本的漢語對話都聽不太懂,語言障礙讓他變得沉默寡言,工作也無精打採。
「我發現後,就主動幫帕爾哈提補習漢語,我發現了一個學習普通話的捷徑:從唱紅歌開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我教他的第一支歌,並鼓勵他用漢語與戰友們交流。每天都讓他用所學的漢語組詞造句、寫軍旅日記。3個月後,帕爾哈提就已經能用漢語和戰友們談天說地……」現在的帕爾哈提,不僅漢語流利,性格也越發開朗,深受大家喜愛。
阿迪力江平時都非常注意與當地維吾爾族群眾維持良好關係,在重要節日,他都會帶領維爾族戰士拜訪當地群眾,與他們定期進行聯誼,關係非常融洽。
維吾爾族老大爺阿不都艾尼·艾買提的妻子患有心臟病,多年來奔波治療已花費了60多萬元,巨額的醫療費使得阿不都艾尼家的生活過得非常拮据。阿迪力江得知情況後,發動中隊官兵為他們捐款。每月,阿不都艾尼狹小的家裡都會堆滿官兵送來的大米、麵粉和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他小孫女的學習成績也在阿迪力江和中隊戰士們的輔導下越來越好……在長時間無微不至地幫助後,有次中隊官兵從阿不都艾尼家離開時,老大爺緊握阿迪力江的手,滿懷感謝地說:「阿迪力江亞克西!武警官兵亞克西!」
說起軍事訓練,阿迪力江向記者說到,身先士卒、摸爬滾打是必需的,這樣才能帶好頭。每次巡邏時,都要負重20斤重的裝備,帶領巡邏組戰士堅守12個小時,徒步巡邏10餘公裡,及時出現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訓練之外,阿迪力江更是個積極分子,「我每天都會看報紙,了解最新新聞,還會看一些軍事方面的自傳,時刻鞭策自己。「
大學畢業的劉俊耀—— 走進軍營,做任何事都要高標準要求自己
記者在武警南陽市支隊大門前看到,衛兵身著軍裝,持槍站的筆直,目光如炬,對來往人員進行詢問。走進大院,威武的武警車輛停放有序,草地上有士兵們平時訓練使用的設施,辦公室裡、食堂裡,桌椅整齊地面乾淨。一幕幕都是士兵們嚴謹生活的體現。訓練場上,只聽到「哈、嘿、哈……」的鏗鏘訓練聲,擒敵術、爬戰術、射擊……是他們每日的必修課。
在這群士兵中,劉俊耀一看就是位拿筆桿的宣傳幹事,他是今年7月22日剛剛從新野中隊轉到這裡的。「2010年,我以619分的高考成績考入北京林業大學心理系,2014年6月至2015年到瀋陽某部任職培訓,2015年8月份被分配到武警南陽市支隊新野中隊,期間擔任排長、副中隊長,還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在剛入伍時,領導讓我寫一個發言稿,自己當時沒太當回事兒。當領導看到發言稿時,當場指出幾處錯誤,並對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此時,真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到哪裡都應該謙虛謹慎,我立刻重新把稿子寫了一遍。」劉俊耀告訴記者,從此以後,他就不斷提升崗位適應能力,做任何事都要高標準要求自己,儘自己全力完成每一項任務。
高中畢業的楊志—— 從小就有軍人夢,不當兵會後悔一輩子
楊志,小麥膚色的19歲帥小夥,是一名來自四川的新兵,看上去稚氣未脫卻已經明顯帶著軍人的颯爽英姿。吃午飯的時候,記者遇到了這位年輕的新兵。「我記得很清楚,2016年9月16日來到這裡報到,那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日子,這一天,我真正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楊志坐得筆直,接受著記者採訪,由於小時就一直有當兵的夢想,尤其想當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去年高中畢業後他就報名參了軍,「非常榮幸將理想變成了現實。來到這裡後,由於是第一次出遠門,班長、老兵對我都非常照顧。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前幾天,氣溫比較高,但我們還是依然堅持訓練,渾身的汗水一直往下流,就沒有斷過。班長對我們說『當兵後悔3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要求我們越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越應該堅持。」楊志對記者說。
平凡如我們,在生活中多考慮的是個性與自我;莊嚴如武警南陽市支隊,考慮的是堅守紀律和團結協作。在與士兵們真正「零距離」接觸後,才真實地感受到他們獻身使命,報效祖國的崇高品質。紅色基因代代傳承,國家責任肩上扛起,漫漫長夜,他們有過思鄉的情緒,艱苦訓練,他們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最終他們選擇堅持,他們正在用行動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去告訴祖國和人民「我們行」。
來源:南陽晚報、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