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是我在多年前從一本電影雜誌上看到的故事,摘錄自一部古老而蒼白的電影。這是一個關於宿命的故事,故事如同繩索一樣縛在生命的掙扎與渴望之上,而隱身其中的神秘與虛無卻足夠走出電影院的人在盛夏的天氣裡冒出一身冷汗……在別人的故事裡忽有所領悟,這,也許就是電影的魔力。什麼是權力?當一個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這不叫權力,這叫正義。而當一個人同樣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於是赦免了他,這就叫權力。」——《辛德勒名單》
辛德勒是一位德國人,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國的戰爭,誘逼猶太人投資,再僱傭廉價的猶太人做工,在這樣充滿了殺戮與硝煙的年代大賺了一筆錢。但當他重新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個人的財富之後,他開始用戰爭期間賺來的金錢買下一個個必遭集中營厄運的猶太人:卓斯納、維恩、羅斯納、費佛堡、費雪、夏法、伍蘭克、霍洛維茲……最後,倖存的猶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顆金牙,也是他們戰後僅存的唯一的財富所有,為辛德勒鑄成了一枚戒指,並在上面刻了一句猶太法典上的希伯萊經文:「救一條命等於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說:「我花掉了太多錢……我本可以……這輛車——十條命……這枚胸針——兩條命……」
2、「要麼忙著生存,要麼趕著去死!人總是要做點什麼的……」——《肖申克的救贖》
這是一個關於囚徒的故事。因為被誣告謀殺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被法庭宣判終生監禁。在壁壘森嚴中,對自由的渴望時時刻刻磨礪著他的意志。「希望是人類最美好的擁有,只要自己不放棄,希望就會永遠相伴相隨。」安迪很認真地對幾個好友說出這樣的話,換來瑞的沉默。過了片刻,瑞才緩慢地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後,瑞沒有再抬頭看安迪一眼,他離開了飯桌,安迪則靜靜地目送他離開。鏡頭上搖,看見鐵窗外令人神往的天空……安迪始終沒有放棄用自我救贖去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他似乎始終在自由信念的引導下,在這不可逾越的高牆內,用自己的意志進行著艱苦的抗爭。於是,他用了19年的時間,挖開了一條常人幾乎要挖600年的隧道,他在500尺的糞坑中匍匐前進,魔鬼的黑暗與上帝的光芒如同壓在一層薄紙的兩端;而安迪知道,他所嚮往的海水與天空已經近在咫尺,他終於用自己對黑暗制度的背叛與追求自由的理想締造了一個現代的神話。
3、「上帝會把我們身邊最好的東西拿走,以提醒我們得到的太多。」——《四根羽毛》
史詩式電影《四根羽毛》原本是一部描述榮譽與恐懼的英國文學名著,從1920年始已被六次搬上銀幕。故事講述的是1898年英國與蘇丹開戰,一名即將新婚的貴族軍官哈利在接到開赴北非的命令後,懷著莫名的恐懼在出徵前的一晚決定退役。這一舉動在民族主義高漲的英國上流社會掀起巨大波瀾。他的未婚妻和三位朋友一道,扔給他代表著恥辱和藐視的四根羽毛。四根羽毛分別象徵著「自由、祖國、榮譽和激情(Freedom、Country、Honor、Passion)」,四種價值被臨陣退逃者拋棄。哈利四處流浪之後決定獨自前往北非。他化裝為阿拉伯人,在沙漠戰役中經歷磨難,克服恐懼,最終將他淪陷敵手的朋友一一救出。在故事中一名職業軍人的命運與個人的榮辱形成了鮮明的比照,它讓人們驚訝地發現,剝離英雄尊貴的外衣,裸露於陽光下的竟然也只是一顆世俗的心。
4、「星星在哪裡都很亮的,就看你有沒有抬頭去看它們。」——《玻璃樽》
浪漫的故事似乎總是那樣的透明。漂亮的姑娘阿不從小便生活在臺灣的一個小漁村中,阿不從小到大腦子中總是充滿著幻想,希望有一天能夠找到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並永遠生活在一起。一天在海邊散步的阿不突然發現了一個被海浪卷到海灘上的玻璃樽。好奇的阿不撿起了這個改變她一生命運的玻璃樽,樽中有一張寫著「我很寂寞,你呢?」的紙條,在紙條的下面還留著發信人的姓名和地址。阿不認定這就是她心中的白馬王子寫給她的,她毅然決定孤身一人前往大海對岸的香港尋找她的白馬王子……影片讓一種希望貫穿著始終,那是一種帶著感恩而生活的心才能發現的美。就像羅丹說的,生活中不缺少美,但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5、「湯姆李瓊斯讓威爾斯密斯考慮是否要加入MIB時說:『一千年前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五百年前人們認為地球是平的,而十五分鐘前你認為地球上只有人類……』」——《黑超特警隊》
猶太民族有一句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黑超特警隊》是一部講述捍衛地球安全的秘密特警與企圖引發宇宙大戰的邪惡外星人抗爭的科幻動作片,片中千奇百變的外星人和超炫拉風的武器裝備讓人耳目一新。故事的主人翁是兩名「黑超特警組」的成員,湯姆李瓊斯的老鳥形象與威爾斯密斯的鬼馬也恰成鮮明對比。在影片中,最意味深長的一句話竟來自於那隻八哥犬,它說:「你們人類呀,為什麼總是要以大小來決定它的容量呢?」看來,人是不可能研究自己的思維的,需要一種比人更高級的動物才能研究,就像人研究豬一樣。
6、「都市求生法則第一條——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要喊救命而要喊失火了!」——《七宗罪》
人性本惡似乎一直是西方價值體系與文化觀念的主流。在電影裡,七罪、七罰、七次下雨、故事發生在七天,甚至結局也被那個高深莫測的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時,無處不在的「七」仿佛一道蛛網暗示著觀眾:它是承載宿命的罪與罰。在自私、貪婪、充滿欲望的大都市裡,上帝曾發動過洪水來洗滌人類的靈魂,而那個罪犯卻似乎只想用鮮血來召喚那宿命的審判。據說,西方的「Seven」在宗教上是個神秘的數字,這一點在《舊約》中有最充分的表現。上帝用七天造亞當,取出亞當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個頭的火龍(《啟示錄》第十二章第三節寫道:「有一條大紅龍,七頭,也戴著冠冕……」)。
7、「千萬不要恨你的敵人,這會影響你的判斷力。」——《教父》
冷靜的法則與狂熱的欲望似乎永遠都是孿生的兄弟。哈耶克曾說,在這樣一個社會裡,法律只具有「形式規則」的作用,任何人都不可能確定地藉此形式規則來達到自己的目標。但是教父卻似乎是可以自由遊走其間的駭客,只需要用很簡單的一段代碼,就可以催生出一個巨大的病毒。規則在他們的手中只是用來束縛凡人的工具,而只有「利己」才是最終目的。他們以自己所信奉的方式來決定取捨,以彌補法律在自由社會下的不足。維託·科利昂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構建一個以宗教為掩護的家族,當然,這個家族裡,維託·科利昂有他的信仰,那就是他從來都是不動聲色地來貫徹他的主義。道德似乎在這裡變成了遮羞布,而手段才是決定一切的發家之路。
8、「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天堂電影院》
這是一部溫情的電影,每個畫面都可以帶你在記憶裡翻山越嶺。一位母親正因遠方的兒子而憔悴,她那多年前離家的兒子現已是羅馬著名的導演。兒子回來了,他是來參加老放映員也是他最重要朋友的葬禮的。在他的童年時代,村民們都喜歡到鎮上的「天堂電影院」裡看電影。慢慢的,還是小男孩的他與老放映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再後來,小男孩在一場膠片引起的火災中救了老放映員,可老放映員的眼睛已經什麼都看不到了,小男孩當上了放映員。後來男孩長大了,他愛上了一個女孩,但結果女孩與家人搬走了。男孩接受了老放映員的勸告,遠走他鄉。
9、「選擇生命,選擇工作,選擇終身職業,選擇家庭,選擇大電視,選擇洗衣機,選擇汽車,選擇CD機,選擇健康,選擇膽固醇和牙醫保險,選擇樓宇按揭,選擇買第一所房子,選擇你的朋友,選擇分期付款的三件套西裝,星期天傻乎乎收看無聊電視,邊看邊吃零食,選擇苟延殘喘,選擇在老人院尿床,在像你這樣的傢伙面前丟臉……」——《猜火車》
10、「這世上只有兩種人:騙人的和被騙的。」——《不夜城》
劉健一是這夜色裡霓虹燈下最悲情的背影。你看不到他的臉,只能看到他腦後垂下的馬尾,和他那身筆挺的皮衣,那拖在歌舞伎町街頭上長長的影子。作為一個黑社會,他似乎註定了要孤獨地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中日混血的身份讓他不能被兩個族群所接受,他只能如獨狼般在命運的交叉線上遊蕩。夏美的出現讓建一冷漠的個性有了些許的轉變,兩個人似乎終於在冷漠的空氣裡找到了可以溫暖身體的理由,但殘酷的宿命卻早就註定了要把他們狠狠地玩弄!在那忽明忽暗的歌舞伎町,「自己就像一隻蝙蝠,沒有感覺,四處亂撞。」劉健一這樣說。
————————————————
分享熱門影訊,推薦精彩電影,「熱薦電影」和你一起看電影,品生活!
電影資訊、觀影指南、口碑電影、經典臺詞、票房排行、精彩影評、娛樂新聞……每天為你送上最熱門、最精彩的電影信息!
一個電影愛好者都愛關注的微信公眾號!
如果你還沒關注,請點擊文章標題下的「熱薦電影」或搜索微信號:goodmovie 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