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30日的喀山競技場,年輕的法國隊毫不留情地打進阿根廷4球,儘管阿根廷回敬了3個,但是看到比賽的球迷都知道,兩隊的差距絕不是比分所體現出來的一個球。
藍色的喀山競技場仿佛也穿著法國隊球衣,支持著那名身披10號的藍色少年,它張開了自己的懷抱,讓他盡情地奔跑、飛翔。而這個叫姆巴佩的19歲少年,時而如疾風,時而像閃電,阿根廷球員無法用腳步跟上他的速度,只能用眼神——目送他過人、射門、進球。
「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阿根廷這場比賽到底是被撞了幾下呢?姆巴佩兩下,帕瓦爾一下……準確地說,姆巴佩可不止兩下,格裡茲曼罰進的點球也來自於他造的犯規,怎麼著也得算他撞了兩點五下吧。就這麼撞啊撞的,阿根廷就倒下了。
被別人的青春撞到腰的事兒,阿根廷可是幹過不少。看著這場比賽的姆巴佩,不由讓人想到昔日的歐文——那個在阿根廷身上成就「英」名的追風少年,在法國的聖艾蒂安風馳電掣般地絕塵而去,留下了身後目瞪口呆的阿根廷球員,然後把球送進了大門。
時間恰好過去了整整20年,仿佛又一個「歐文」出現了——不,這名比歐文當年年長一歲的法國少年,他的衝擊力更強,破壞力更大,他對阿根廷防線的支配幾乎到了隨心所欲的程度。
可是阿根廷喜歡啊,他們是有多愛這樣的少年?從歐文到姆巴佩,這20年時間裡還穿插著克魯伊維特——法國世界盃1/4決賽攻破阿根廷球門時22歲,埃爾南德斯——南非世界盃小組賽對阿根廷進球時22歲,託馬斯·穆勒——南非世界盃1/4決賽把阿根廷踢出四強時20歲,艾哈邁德·穆薩——巴西世界盃對阿根廷梅開二度時21歲,馬裡奧·格策——巴西世界盃決賽擊碎阿根廷冠軍夢想時22歲……
就算再喜歡,那也都是別人的青春啊,你撞一下,他撞一下,阿根廷的腰就彎了,人也老了。可是阿根廷也是應該有過自己的青春啊,梅西2006年參加世界盃時只有18歲,對塞蒙替補出場收穫世界盃處子球,與他同場進球的特維斯也只有22歲。
如果說青春就能無敵,那麼阿根廷的青春就應該是2010年的南非了——梅西、阿圭羅、伊瓜因、迪馬裡亞22歲,帕斯託雷甚至還沒年滿21歲。然而,最終還是被德國四球橫掃。從2006到2010再到2014,阿根廷無一例外地被德國的青春撞倒。
這一次在俄羅斯,終於等到德國人提前回家了,然而法國人的風暴又刮過來了。阿根廷就這樣在別人的青春中老去,才發現自己縱然有過青春,卻從來沒有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