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鯨的眼睛,是一種人生改變的體驗
恩,凝視好多回了,沒改變人生,因為,凝視的不是獨角鯨!
獨角鯨是白鯨的近親
獨角鯨和白鯨,構成了獨角鯨科現存僅有的兩個成員。
獨角鯨和白鯨長得很像,顧名思義,白鯨是白色的,而且是唯一一種白色的鯨魚。而獨角鯨腹面是白色,背面則是白底上有斑駁的黑色花紋,花紋在幼鯨剛出生時最黑,越長大就變得越白。
獨角鯨在英文是「Narwhal」,源自古老的挪威語nāhvalr。 在古挪威語中,「hvalr」的意思是「鯨魚」,和古英語中的"hwl(意為鯨魚)「同源。而"nār」在古挪威語中是「屍體」的意思,描述獨角鯨的蒼白體色。
獨角鯨最引人注目的是它腦袋上獨有的角,其實這是它的牙,呈螺旋狀,長度可達兩三米,
有的老年雄鯨幾乎完全是白色的,除了長牙外難以與白鯨區分。
除了這顆長牙以外,獨角鯨的其他牙齒都在牙槽裡沒有生出來,滿嘴無牙。
通常只有雄鯨有長牙,有0.2%的雄鯨有兩顆長牙,而雌鯨中有15%的個體也長了長牙。
獨角鯨的最大天敵是虎鯨和北極熊。
北極熊主要在呼吸孔周圍埋伏,襲擊露出水面換氣的獨角鯨。北極熊以捕殺未成年鯨為主,成年獨角鯨對它來說太大了。
獨角鯨和白鯨一樣是北冰洋裡的居民,與白鯨一樣喜歡多冰海域,也是分布最靠北的鯨魚。獨角鯨有遷徙習性,天冷了反而往北遊,尋找浮冰多的海域。
加拿大·努納武特是最佳獨角鯨觀賞地。
通常以 4-20 只的團體狀態出遊,也是終年生活在北極的鯨類之一。在北極灣、因萊特港和瑞瑟魯特這三處都可以觀看獨角鯨迅遊嬉戲的美好場景。
胖乎乎的還有斑點,真是萌萌的!!其實也酷似海豚。
和我們想像的不同,獨角鯨幾乎不將長牙作為武器進行捕獵或者打鬥。長這麼萌當然不愛打架啦!獨角鯨的長牙是比較脆弱的,難以作為挖土或破冰的工具。獨角鯨的長牙看上去非常堅硬,實際上它可以像任何方向彎曲。長牙上生有豐富的神經系統,科學家們也猜測它們通過互相觸碰長牙,識別同類的身份。
獨角鯨神出鬼沒,迄今為止人類對它的了解十分有限。直到2014年,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證實了獨角鯨的長牙實際上是個感覺器官。長牙的牙釉質層上布滿了孔隙,有細管通向內部,牙髓裡有很多神經末梢與大腦相連,對海水溫度、壓力和鹽度變化異常敏感,可以幫助雄鯨尋覓食物、呼吸孔和發情的雌鯨。
雄鯨蹭長牙實際上它們是在彼此交換從水中採集到的物理和化學信息,是種內通訊的一種方式,而不是打鬥!更不是爭風吃醋!
雄鯨的「蹭牙禮」
2017年,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獨角鯨長牙的一個新用處,從無人機拍攝到的影像來看,獨角鯨可以用長牙追蹤鱈魚,當鱈魚位置靠近牙尖的時候,它迅速、用力地敲打鱈魚,使其暫時昏迷,然後張開嘴將其一口吞下去。
獨角鯨吻短又沒有牙,它只能等魚兒遊近了張大嘴吸進嘴裡。當它這個大塊頭遊近魚群,魚兒早就被驚跑了。因此,獨角鯨用長牙悄悄探近,猛然將魚打暈再進行吞食,的確是個抓魚的好法子。
自中世紀維京人帶回獨角鯨的長牙,就喚起了人類對這種神秘生物的好奇,一看到它,人們就不由自主的聯想到獨角獸。
獨角獸是否真實存在還待發現,但作為獨角一族,獨角鯨也算是陸地動物獨角獸的海洋親戚了!
這點和海蝴蝶相似!
但是它們在陸地上的親戚不是蝴蝶,而是蝸牛。其實它們是一種海螺,和蝸牛一樣都屬於腹足綱。
如果你潛到海裡看的話,這個迷你動物就像茫茫海水中的一個小點。它們的個頭一般都在1釐米以內,我們只能用顯微鏡才能一睹它的真容。海蝴蝶種類很多,長相差異較大。
它身上長著兩片翼狀瓣,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翅膀」。這種翅膀其實是海蝴蝶的側足,海蝴蝶拍打它們產生動力,推動自己前進,就像真正的蝴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