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的危害與防治,您一定要知道!

2020-12-23 騰訊網

最近在門診中,總能遇到幾個低血壓的患者,周身乏力,狀態不佳。另外,我們也發現,患者對低血壓知識的了解,比高血壓要少得多,大多數人不太清楚低血壓的危害。今天我們聊聊低血壓最常見的原因及危害。

所謂低血壓,是指動脈血壓的收縮壓低於90mmHg,舒張壓低於60mmHg。而對於老人而言,低於100/70mmHg,就能診斷低血壓。低血壓發病率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達10%,並不少見,但往往容易被忽視。

低血壓包括生理性低血壓和病例性低血壓兩種。生理性低血壓往往沒有其他病因,只有血壓偏低,而且沒有低血壓相關症狀,各系統器官也無缺血缺氧,對身體沒有什麼危害。

病理性低血壓,則需要重視。

第一種是體質性低血壓,多見於情緒不穩,體質瘦弱的老年婦女,並且可有家族遺傳傾向。患者平時有頭暈、心跳、乏力的感覺,往往在醫院查不出什麼病。這是因老年人心肌張力減弱,血管壁彈性喪失所致。

第二種是繼發性低血壓,常繼發於急性失血、心臟病發作、慢性貧血、糖尿病、腦動脈硬化、中風之後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虛弱、頭暈、視力障礙。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營養不良也可引起繼發性低血壓,如結核病,慢性肝病,腎病,重症糖尿病等。

第三種是體位性低血壓(直立性低血壓),是患者從臥位改變到直立位時,或長時間站立時出現血壓突然下降超過20毫米汞柱,並伴有明顯症狀,如: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噁心等。多種疾病可用起直立性低血壓,如糖尿病、帕金森氏綜合症,或其他情況如:久病臥床,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反覆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的患者,也提示著他的心臟功能有所下降,需要詳細檢查心臟。

第四種是排尿性低血壓,是在排尿中或排尿後突然暈倒,神志不清,發作後2-3分鐘恢復正常。多因夜間膀胱滿後突然排空使腹腔壓力驟減,靜脈擴張,回心血量減少,血壓下降所致。

第五種是藥物性低血壓,是因為患者服用了影響血壓的藥物後,引起的。比如服用降壓藥如甲基多巴,胍乙啶、優降寧、安定類、氯丙秦嗪、奮乃靜,雙氫克尿噻、速尿、抗心絞痛藥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壓。

那有了低血壓,改怎麼辦呢?一般升壓藥物都有較大的副作用,只在特別嚴重的持續低血壓狀態應用。對於生理性低血壓,患者無明顯症狀,往往不需要特殊處置。對於病理性低血壓,一般建議患者適當加強鍛鍊。運動鍛鍊可改善人體對血壓的調節,有助於減少低血壓發生,但應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可做體位變動過大的運動,以步行、慢跑、遊泳等項目為宜。飲食上少量多餐,不宜吃得過飽。餐後不要馬上活動,可適當休息(約30-60分鐘)後再站起行走或幹其它事。同時要多飲水,每日至少喝2000毫升以上。在洗熱水浴時要事先準備好浴墊或小椅子,洗時坐在浴墊或椅子上,洗完後要適當躺一會兒再起立活動。外出時不宜久站,呈站立狀態時要每隔幾分鐘活動一下。另外,彎腰後不可突然站起,應扶牆或藉助其它物體逐漸起立。不要過度憋尿,如果以前有過排尿暈厥的,可建議坐在馬桶上排尿。在服藥前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凡可引起頭昏、頭暈及低血壓的藥物應慎用。

您應該象重視「高血壓」一樣重視「低血壓」。如果您反覆出現低血壓症狀,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低血壓也很常見,危害有哪些?
    但是血壓太低了同樣是有危險的,而且也有不少人常年受低血壓的危害。那今天就簡單說一下低血壓的一些防治知識。一為什麼會出現低血壓1.血壓指動脈血管內的血液對於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由4個因素決定:心臟的心輸出量,血管腔的容量,遠端小動脈的阻力,身體總血液量。容量、阻力和心輸出量如果變弱了,都會出現低血壓的情況。
  • 高血壓突然變為低血壓,要怎麼辦?
    日常生活中,高血壓為什麼會突然變為低血壓呢?高血壓突然變為低血壓,通常考慮可能是以下3點因素引起的:1、患者加用降壓藥物,導致血壓下降得過快,出現低血壓2、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腹瀉等導致血容量不足,也會出現低血壓。
  • 您恐怕還不清楚低血壓有多危險!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腎病併發症之一,很多腎友在接受腎病治療的同時也在進行降壓治療,為了讓患者認識到降壓的重要性,醫生也一直在給大家普及高血壓的危害,這時,難免會有患者出現這樣一個錯誤的認知:既然高血壓這麼危險,那我是不是應該把血壓降得越低越好?只要血壓變低,高血壓的那些威脅不就不存在了嗎?
  • 低血壓不重視?這6大危害需警惕,甚至比高血壓還嚴重
    人們對於高血壓總是非常的警惕,但是遇到低血壓的時候就不會特別重視了。其實低血壓對於人們健康的影響也是非常嚴重的,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麻煩。高血壓不容易治,低血壓也很難治好,因此要在生活中注意很多方面來控制。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低血壓對於人們來說有哪些危害。
  • 高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這10大危害一定要知道
    高血糖的危害高血糖的區別在於,時間短還是時間長,短時間的高血糖對人們的身體並沒有多大的傷害,並且會在一段時間內就恢復到正常的血糖值,但是,如果是長期的高血糖,那麼,在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就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那麼,長期血糖偏高有什麼危害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 低血壓有害?必須治療?這個說法不準確
    於是,他們就上網查詢相關消息,而網絡上有關低血壓的解釋多種多樣,其中有一種說法指出「低血壓有害,必須治療」,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水平,通常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於90/60毫米汞柱,被稱之為低血壓。低血壓分為生理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
  • 低血壓也會引發腦卒中
    ■羅昭淦、記者王靂蓓/文    中國江西網訊 近些年,人們對高血壓越來越重視,相反的,對低血壓卻少有關注,甚至不以為然。事實上,低血壓的危害並不亞於高血壓,它同樣也是造成腦卒中的致命元兇。如果血壓低於90/60mmHg,又出現了以上相應的症狀,那麼就可以診斷為低血壓了。    吳主任介紹,低血壓分為生理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兩大類。生理性低血壓是指血壓雖然已經達到低血壓的標準,但是卻沒有任何自覺症狀,也不影響壽命,這種低血壓一般以長壽老人和女性居多。比如,南昌市東湖區就有一位90多歲的長壽老太太,血壓僅有80/50mmHg,但生活卻完全不受影響。
  • 病蟲害科普丨麥潛葉蠅的危害與防治
    2002年,在江蘇射陽發現該蟲危害大麥和小麥,蟲田率達90%,大麥小麥被害株率分別為2.5%和7.4%。2002—2003年在山西臨汾等地危害較重,一般被害株率為20%~30%,嚴重田塊被害株率高達92%。河南省,過去該蟲零星發生,2003年在鄭州市發生較普遍,部分麥田受害較重。
  • 又是青蟲危害高峰期,菜青蟲如何防治?
    菜青蟲主要危害葉菜類蔬菜。其中以甘藍、蘿蔔、上海青、花椰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特別是一些葉片較厚的青菜類蔬菜。【1】菜青蟲的危害特點:菜青蟲主要在2齡幼蟲之前危害比較嚴重,主要是通過啃食葉肉,並留下一層薄薄的葉片表皮,當青蟲漲到3齡後,危害後常造成缺刻或者孔洞,嚴重的時候葉片可能會被吃光,只留下葉柄或葉脈。菜青蟲危害後,不僅是啃食植物,還會排洩糞便,造成蔬菜無法食用,產量降低,甚至絕收。
  • 低血壓別忽視 中醫教你調理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但是您知道低血壓也會嚴重影響健康嗎?低於正常血壓的範疇就為低血壓,低血壓的危害有哪些呢? 老年性低血壓不僅可引起心腦灌注不足,嚴重者還可能引起心絞痛,腦中風(缺血性中風)。
  • 為什麼高血壓患者出現低血壓更危險
    低血壓是指血壓低於正常水平的血壓,即低於90/60 mmHg。高血壓對人體產生危害,同樣,低血壓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因為血壓的驟然降低比持續高血壓水平狀態更危險。特別是一些老年高血壓患者,突然發生低血壓可能會是危險的先兆,會造成一些重要臟器如心、腎、腦的血液低灌注,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 危害桃樹的金龜子有哪幾種?如何防治?
    金龜子不僅危害梨、桃、李、葡萄、蘋果、柑橘等果樹外,還可以危害柳、桑、樟、女貞等林木。危害桃樹的金龜子主要有:絨金龜、銅綠金龜、雲斑金龜、小青花金龜、白星花金龜等幾種。要想及時準確防治金龜子,就必須了解它的生活習性,只有掌握了它的生活習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 提醒:高血壓更要注意低血壓風險,如何做?本文為你一一分析
    血壓過低,會使得人體的各個臟器血液灌注不足,也容易出現心悸、乏力甚至昏厥等症狀和問題,因此,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一定也要注意低血壓的風險。這些情況,大都與高血壓密切相關,血壓波動性的增大,會帶來健康的危害,而且相對於高血壓,低血壓引發急性健康損傷的風險往往更大。為什麼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低血壓風險呢?
  • 青蟲對桑樹危害有多大?如何有效防治桑樹青蟲?看完你就懂了!
    根據統計,目前我國已知桑樹害蟲多達630餘種,能夠對桑樹產生較大危害的至少有50餘種。由於各地的氣候條件,生物相、栽培技術以及防治水平的不同,桑樹害蟲的發生種類和發生量存在一定的差異。目前我國對於桑樹害蟲的防治,主要採取化學防治和農業防治相結合的方式。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對桑樹危害較大的青蟲應該如何有效防治?
  • 低血壓與高血壓相比較,哪個更危險,為什麼?
    較真要點:高血壓更多是慢性疾病,只有少數是急性的;低血壓大多屬於急性的,必須馬上急救,否則會在短時間內危及生命。 有人問高血壓和低血壓哪個更危險? 我說:正常血壓最安全,不管高血壓還是低血壓都有一定的危險。
  • 創文創衛 | 蟑螂危害及防治!
    在我國室內危害的蟑螂品種主要有德國小螊(Blattella germanica)、黑胸蜚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和美洲大蠊(Periplanetaamericana)。蟑螂是雜食性昆蟲,棲息場所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還需要有食物和水,再加上蜚蠊有怕光的習性,所以蜚蠊多棲息於陰暗、潮溼、較溫暖並接近食物和水源的地方。居民家的廚房、機關廠礦食堂、飯店操作間、菜市場等場所非常適合蟑螂的孳生。  如何滅蟑螂?
  • 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關愛碘缺乏,但這類人要禁碘,要不然危害大
    碘是人體的必需元素之一,缺碘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為了提高人民對碘的認識,從2000年開始將每年的5月15號定為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其實在2000年以前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是5月5號,只是為了和五一勞動節區分開來,從而將日期更改為5月15號。
  • 老年人小心餐後低血壓
    每天吃完早飯都要睡一會兒,午飯後也必須要眯一會兒,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呀?」80歲的宋大媽到醫院就診時問大夫。大夫問大媽測血壓了嗎?大媽回答說:「測了,血壓很奇怪,吃飯前高150/70mmHg,吃完飯後有點低90/60mmHg,有時候甚至是70/50mmHg,頭暈得厲害,我覺得吃飯比吃降壓藥還管用呢?」其實,老年高血壓患者中像宋大媽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
  • 低血壓也可能會中風
    高血壓患者會突發中風現象,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低血壓也會引起中風,這點很少人會知道。低血壓的危害是造成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由於大腦對缺血缺氧極為敏感,低血壓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性損害極為突出,病人常感頭暈、頭痛、眼前發黑、健忘、思維遲鈍等。另外,低血壓者常無故情緒低落,晚上睡不著覺輾轉難眠,導致日常生活大受影響。
  • 為什麼有人高血壓有人低血壓?
    高血壓不僅是老年人當中的常見病,如今也開始有了年輕化的趨勢,高血壓的危害可謂是人盡皆知。然而,低血壓對人體的傷害也是巨大的,這也許是很多人都未曾注意到的問題。那麼,高血壓和低血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什麼是低血壓? 低血壓主要分為直立性低血壓和餐後低血壓,直立性低血壓是指患者起身站立後感到頭暈,軟弱無力、站立不穩摔傷,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暈厥的症狀,測量血壓值比臥位時低20毫米汞柱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