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作品數量還是類型風格上,小井的變化,可能都源於劉德華曾向他分享的一條拍片心得:每年拍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拍一部贏得口碑的電影,再拍一部送給粉絲的電影。這也是劉天王這些年來一直慣以實施並努力實現的排片「準則」。
2015年,是井柏然事業和運氣都「井噴」的一年。
一部電視劇:《相愛穿梭千年》;四部電影:《失孤》《新娘大作戰》《捉妖記》《三城記》,除《新娘大作戰》外,皆是主演,一年票房累積近28億。
作品上的好成績也帶來其他資源的高漲。
這一年,小井作為常駐MC參加真人秀綜藝《花兒與少年》的第二季;發表自傳旅行感悟《小井想要一部時光機》;登上十多本重量級刊物的封面;入圍「金雞獎最佳男配角」、「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受矚目男演員」等電影獎項,並獲得「(東方衛視)年度電影先鋒人物」、「(南都娛樂)年度最具品牌價值代言人大獎」、「(智族GQ)年度實力偶像」等多個獎項;更不用說那些品牌代言,他被譽為2015年品牌最受歡迎的十大明星代言人之一……
這樣的「井噴」效果,不得不感謝當年的那部票房冠軍《捉妖記》。
井柏然憑此片收穫「20億票房俱樂部男演員」頭銜,自那一刻起,演員這個身份徹底超越他出道時的偶像歌手身份,成為他事業中最重要也是排名最靠前的標籤。
這一刻,可謂是小井期盼已久,終於得償所願。自從客串了第一部電影作品《李米的猜想》後,儘管只是一個幾秒鐘且沒有臺詞的鏡頭,他卻找到了與自己更為默契、契合的身份——成為一名演員。有實力有演技、演好作品的演員,便成為他職業生涯的一個願望。
正式出演電影,是從《全城熱戀》開始。影片由多個愛情故事組成,小井和Angelababy是其中最「青澀」的一對。那時候的影片發布會,媒體的焦點都在張學友、劉若英、吳彥祖、謝霆鋒、張曼玉這些男神女神、影帝影后們的身上,小井只是個靜靜地站在邊邊上的新人。
「我曾因為沒有(從)專業的院校畢業而懷疑自己……」他曾在採訪中說起過自己這段最初做演員時的「迷茫」時光。好在合作過的演員前輩們給了他很大的支持和鼓勵,勸他不要「跟風修煉」,而是要找到自己身上最特別、最珍貴的點,去放大並且堅持,「我很幸運一路上遇到了很多這樣好的演員,他們是我最好的老師。」
尤其是一起合作過《失孤》、又是自己的偶像——劉德華,語重心長地奉勸小井多拍愛情片,因為他自己就是靠愛情片走紅,並因此成為了演藝界幾十年不變的實力派偶像。
所以,愛情片、商業片、青春片……一度成為小井選擇影視作品的主要方向,像是《等風來》《全球熱戀》《微微一笑很傾城》;而《盜墓筆記》《捉妖記2》這類影片,票房反響依然火爆,有著總票房近60億加身的小井,已然是當今偶像中最有演技的演員,也是年輕演員中最具流量的明星。
但,就在演藝事業最火熱、也是「流量」擔當最巔峰的兩年之後,小井選擇了「冷卻」。
2017年,小井沒有新的影視劇作品上映播出,除了幾次綜藝演出的曝光,以及有約在先的品牌和電影節活動,甚至連雜誌刊物的封面量都縮減了大半,熱搜話題也少了許多。
2018年和2019年,小井每年只上映了一部「虐心滿滿」的文藝片,分別是《後來的我們》《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可看出,曾經的「偶像」、「流量」、「明星」,方向大變。
「我曾經也很追求過商業片的那個數字,但現在要接就接好作品,要演就演的極致!」像是《後來的我們》《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這些票房「註定」不會好的文藝片,如今成了小井心中的寶藏,他開始深刻地走入人物,體驗在其中被「虐」的滋味。
婁燁導演的《風中雨朵雨做的雲》更是一部讓他對表演「開竅」的作品。潮溼悶熱的廣州小鎮、壓抑髒亂的拍攝環境、陰鬱矛盾的男主人公,都給小井帶來極大的考驗與挑戰。片中街頭追逐的那場戲,小井拍到嘔吐暈厥;也因為進入角色太深而備受折磨、幾近崩潰;甚至為了人物命運的發展而跟婁燁導演意見不合,甚至「恨」其對人物太過殘忍……
「我覺得好的文藝片所帶來的營養是不一樣的,它可以給你帶來更多專業上的提升,這個在是商業片中很難能得到那麼大發展空間的。」
今年,他上映的電影,除了攝製於3年前《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只有獻禮建國70周年的重點影片《攀登者》,他要與吳京、章子怡、成龍、胡歌等一眾影視巨星演繹挑戰登頂珠峰的歷史事件。
無論作品數量還是類型風格上,小井的變化,可能都源於劉德華曾向他分享的一條拍片心得:每年拍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拍一部贏得口碑的電影,再拍一部送給粉絲的電影。這也是劉天王這些年來一直慣以實施並努力實現的排片「準則」。
在小井看來,這的確是一個十分理想的狀態,想要朝這個目標努力就必須拿出魄力,用有效的時間,拍最想拍的電影。若沒有心儀作品出現,便給自己「放假」。
「流量不是我的追求,但是流量是現在不可少的一個標籤,所以作品就是我的流量吧。」即便是沒有工作、閒賦在家的時候,小井也想著要去學點什麼,才不致於浪費寶貴的時光。
Q&A
M:演完第一部電影,最直接的感受是什麼?
井柏然:接觸了演員之後,感覺從中可以找到一份成就感,或許可能跟自己達成一個默契,覺得這個職業會更適合自己,更具未來性。然後從第一部(主演的)電影《全城熱戀》開始,我覺得或許可以更主動地去接受它。
M:合作過的許多導演和演員對你的共同評價是:真實。
井柏然:我覺得我的真誠也不會給到所有人,但是就像你說的這些,我覺得一定是要給到的。因為我是一個演員,我們在一起一段時間要完成一件事情,我覺得一定要很真誠的讓導演也好、讓演員也好、讓你的對手也好,最直接地去了解你,然後達成一種默契,我覺得這個是作為演員的一個必需品。
M:雖然你拒絕「人設」,但在演藝圈想要保持「流量」有時候需要某個人設?
井柏然:我沒想過,我贊同一個藝人可以有多元化的標籤,那個可以成為他自己的一個屬性,但我不覺得說要有人設,也大可不必有人設。而且我不覺得我是一個帶有流量屬性的藝人,那也不是我的追求,但是流量是現在不可少的一個標籤,所以作品就是我的流量吧。
M:你是怎麼處理「流量」與「真實」之間的微妙關係?
井柏然:我覺得每個藝人的成長過程都會有一些不同,但是在我自己的工作範圍內,我沒有覺得「流量」對於我來講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可能是因為我出道很久,也積累了一些作品。這個行業對我的信任,不僅僅是在流量這一個部分,作為藝人來講,就通過作品讓自己有一些流量。
M:之前你有過票房很高、商業很成功的電影,也有一些票房慘澹的文藝片,對作品選擇的考量標準是什麼?
井柏然:會分幾個階段,我曾經也很追求過商業片和那個數字,那個數字可能會打敗自己的一個市場……但是我覺得作為演員不要太局限自己,我覺得好的文藝片所帶來的營養是不一樣的,它可以給你帶來更多專業上的提升,這個在是商業片中很難能得到那麼大發展空間的。所以我覺得可能根據不同的項目,你對於它的要求和它的功能性會有不一樣的認識。
作為演員,不要把自己定型。票房成績好或不好,在出發去選擇的時候,你都會有自己的一個判斷,那你為什麼去選擇,你想要的是什麼,可能你自己會很清楚,所以我覺得那個(數字)不決定於作為演員本身的成敗。
M:劉德華曾經跟你傳授自己的拍片計劃:每年拍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拍一部贏得口碑的電影,再拍一部送給粉絲的電影……你怎麼看?
井柏然:我覺得那是非常理想化的,每年一個非常理想化的安排,但是我覺得都得要市場允許。
M:市場會直接影響你的拍片選擇麼?
井柏然:現在可能會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選擇。
M:如何分配你在影視創作上的時間?
井柏然:我覺得是不定的,看每一年自己手裡的項目去做決定。我自己本身特別懶,但是真的遇到很喜歡的角色跟劇本的話,我就會開啟自己瘋狂工作的模式,但是沒有就是沒有,我不想去破壞自己。
M:好像除了影視作品外,很少參加真人秀?
井柏然:我覺得自己不太擅長那一部分工作。跟積家算是一種革命感情,我們在一起已經有三年了,起初是因為積家在腕錶這一塊是一個百年品牌的品質。另外,就是我們都很愛電影,我們也很愛彼此。
M:可以理解為:你們都很有質感。
井柏然:其實我覺得是,因為積家是一個品牌,而對於藝人來講,你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品牌,只不過是我們追求的東西可能在精神上是非常契合的,那演員最重要的也是質感。
M:工作之餘還有一些什麼其他的愛好?
井柏然:旅行,然後這段時間可能在思考,希望自己能夠吸收一些營養。雖然不想盲目的去工作,也不想盲目的去拍戲,但是也不能盲目的休息,總得學點什麼東西。
M:好像你現在還專注於家居設計?你的家都是你自己設計。
井柏然:我只是喜歡,我很喜歡去看一些家具品牌,我身邊有很多做家具的朋友,我也是被他們影響,然後開始研究,我很注重家的感覺,我也喜歡折騰自己的家。
我也很喜歡分享,包括很多藝人朋友,他們對於選擇家居、室內設計的問題也會來問我一些意見,我很享受的,因為我覺得分享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