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擋我拍照了」,美術館正成為「網紅攝影棚」

2020-12-27 騰訊網

拍了照等於看了展?

文|羅方清 何童 圖| 劉田 編輯 | 何童

眼下各地文藝生活火熱開啟,美術館、博物館的各種精彩展覽扎堆來襲,你準備好(來耍)了嗎?

相比於室外陰晴不定的天氣,無法顯擺的野餐,美術展館自然成為又一波「網紅打卡基地。」室內的藝術展館,既能遮風擋雨、有空調,最主要還有展館內的布景、打光……都為小紅書女孩們提供了專業的「攝影棚」。

看吧,在小紅書詞條中搜索「美術館」,至少有14萬篇筆記,與之相關的是「美術館拍照」、「美術館穿搭」、「美術館文案」、「美術館濾鏡」,反正都和展覽內容無關,重點在「拍照」、「如何凹造型」、「穿什麼衣服出片率高」。

和前段時間大熱的野餐一樣,「看畫展」重點不在吃,在於好看,到美術館同樣也不在於它的藝術價值,而在於「拍照+分享」。

「高級風」的打卡熱潮

在美術館/藝術館拍照,首先是要穿成美術館穿搭。

不少博主都推薦服裝顏色以黑色為主,這是因為大部分展覽多以白色係為基調,黑白碰撞更顯高級。服裝款式上遵循一個原則:「文藝」、 「高級」,劃重點!畢竟與美術館相關的推文中,都強調小眾時尚,大片既視感,選擇服裝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有了高級的服裝,還需要學會如何擺拍。遊客照中的剪刀手就要杜絕,因為它不夠高級時尚。對此社交拍照達人們給出的建議則是「拍照的話,感覺不露全臉更有意境,背影側臉都可以」,「認真看展朋友的抓拍/下蹲/走路抓拍」。

甚至有貼心的網友在展覽館中每個位置都給其他網友找到一個最佳的拍照姿勢——

「拍攝時,臉要對著電燈,

這樣才能營造出互動但靜謐的感覺」

「不知道拍照地的,

可以拿著我的照片問場館保安」。

拍完照後,在社交媒體上甚至還有文案、濾鏡教程。搜索上海民生現代藝術館,可以看到不少用戶整齊劃一的文案,甚至連後期的調色,也可以在網上搜索到相關參數,總之都要凸顯「人像高級感」,這樣發在朋友圈才能與眾不同,狠抓眼球。

拍了照=看了展?

如今國內的美術展多提到「多媒體」、「沉浸式」,到底是什麼時候突然掀起了這股美術館展覽風潮。從幾年前的「星空藝術館」、「失戀博物館」、「氣味圖書館」等,成為年輕人旅行中的打卡之地。

大眾評價的好景點,也從是否好玩,到是否容易「出片」。追溯網紅美術展,似乎從2017年世界知名藝術團體亮相北京,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往打卡,也讓國內不少美術館發現新商機,比如TeamLab團隊的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展出,從聽覺、視覺、嗅覺、觸覺方面去感受藝術氛圍,引起了大批遊客、粉絲前往拍照打卡。

TeamLab光影展,在國內引起追捧

這一展出方式也成功吸引其他美術館效仿,以唯美、高級感為亮點,吸引遊客拍照。此外,包括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展覽在國內也備受追捧。她善用高彩度對比的圓點花紋加上鏡子,大量包覆各種物體的表面,如牆壁、地板、畫布、家裡會出現的物品。

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舉辦的「隨物生心」展覽現場,你就會看到館內有不少遊客、網紅帶著專業攝影師在小紅書「指導」的位置、場景拍照。不少遊客拍照直奔小紅書標註的網紅打卡地,甚至出現排隊等位的現象。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場館內的保安和工作人員也默許此類行為,沒有進行制止,只是當有遊客近距離接觸藝術品時,會提醒其不要觸碰展品。

為什麼不禁止?由此可以看出民營藝術館之「難」。在我國,美術館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國有美術館、民辦公助美術館、民營美術館。近兩年間,不少民營美術館已經發展成拍照「攝影棚」,主要原因在於,相比國有美術館,民營美術館的資金幾乎依靠自籌,依託企業贊助、基金會等方式籌集資金。

除了上海餘德耀美術館、龍美術館、南京四方美術館、北京UCCA、木木美術館等盛名在外的私立藝術館,更多的藝術館通過舉辦收費展覽、提供餐飲服務、藝術教育、吸納會員等方式盈利。因此,當市場出現「美術館/藝術館打卡」風潮時,不少美術館考慮將「眼球」與「口碑」相結合,其中的網紅拍照也成為一種吸引手段。

還是想你多看展

當美術館成為網紅攝影棚,遊客打卡地,展品的內容似乎已經不再重要,只需要背景好看,能出片就是好展覽?在時代的變遷下,美術館的藝術價值將會逐漸被人遺忘,越來越多商業化、網紅化的展覽湧現?

在採訪中,廣州文藝地標「逵園藝術館」的策展人黃軼群表示,希望大家進來參觀能專注在展覽本身,而不僅僅為了拍照打卡。

他同時也強調,這需要一個過程,大家去展覽館/藝術空間的目的不同,有些是為了感受,有些是為了欣賞。「只要願意進來就是好的開始,多少也會有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

逵園藝術館舉辦藝術家張釗瀛「唔系劇場」的畫展

目前包括逵園藝術館、活化遺址「東平大押」等地也成為年輕人的拍照打卡點,黃軼群介紹,只要入場觀眾遵守場館規定,有秩序,不打擾到其他人都是可以的。「即使只是拍照完全不看展覽,這個過程也是自己的體驗。」

逵園藝術館舉辦藝術家張釗瀛「唔系劇場」的畫展

而在網紅打卡背後,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走進美術館,了解美術展。

除了凹造型拍照外,美術館本身的意義還是在於傳遞美學藝術,為藝術家們提供場地展示作品。在知乎、豆瓣、微博中搜索「美術館」等關鍵詞,也依然有不少遊客是因為展品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前來參觀。

不可否認,單純將美術館當做打卡地,攝影棚的行為並不值得宣揚。但這股浪潮後,那些執著於打卡、凹造型的年輕人、網紅們是否還會走進美術館,仔細欣賞作品的藝術價值,人們是否會因為這場浪潮而重視美術館的價值,或許這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所在。

說說你們最近的逛/拍經歷?

留言區見

END

相關焦點

  • 5分鐘了解京城最美網紅拍攝地,紅磚美術館最全拍照攻略!
    從來不是一個可以三兩句話就能跟人打成一片的人,身邊的朋友便大多都是初見容易親近的,我靠著這些湊巧相遇又願意等我放開的朋友一路至今,今天的主角就是一個認識24小時的姑娘。周六下午三點相識,周日合拍了527張照片。姑娘從我的家鄉而來,本屬四川。雙魚座,嗯,向來雙魚和巨蟹都很搭。兩個姑娘,三個小時,可以完成什麼?
  • 銳評|當展覽變成網紅,藝術展的初衷還在嗎?
    夏日炎炎,逛展拍照……這如今已成為滬上不少年輕人的周末選擇。各類美術展中人頭攢動,偶爾甚至會發生諸如「朋友,你擋我拍照了」……這樣的對話。    在某社交分享媒體詞條中搜索「美術館」,至少有14萬篇筆記,與之相關的是「美術館拍照」「美術館穿搭」「美術館濾鏡」……幾乎都和展覽內容無關,重點在「拍照」「如何拗造型」「穿什麼衣服出片率高」——和前段時間大熱的野餐一樣,重點不在吃,在於好看,到美術館同樣也不在於它的藝術價值,而在於「拍照+分享」。    這是藝術展的初衷嗎?顯然不是。
  • 山東美術館,沒想到你是這麼高級的網紅打卡地!
    山東美術館展出策展人提名藝術家作品,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展出青年策展項目入選項目,青年策展項目入圍項目以線上方式進行展示。濟南大明湖裡的超然樓搬到山東美術館啦,在這個超然樓上,你可以體驗爬上屋頂,坐在房簷上拍照,可以悠哉悠哉的體驗網紅打卡的樂趣。
  • 西安超讚的三個網紅拍照聖地
    網紅城市越來越多,今天西安王老師攝影培培訓學校小編帶大家一起打卡六個網紅拍照聖地!打卡拍照一:半坡國際藝術區半坡國際藝術區原名紡織城藝術區,被稱為「西安的798」。藝術區離半坡古村僅兩站路的距離,由原先西北第一印染廠改建而來。
  • 網紅打卡基地,花3200元假裝自己在國外
    這個小展覽館一直默默無聞,直到有幾個網紅在裡面拍照並上傳,讓它在社交媒體上一夜爆紅,各地網紅慕名而來。  有人如此形容夢之屋:一旦走進去,就像進入夢境。    這些藝術形式用簡潔易懂、吸引眼球的方式,招攬著曾經在美術館之外徘徊的人。  「儘量穿白色或素色衣服,因為會有各種花或者水粒子的投影在你身上。早上開館和下午快閉館兩個時間段人比較少,適合拍照。」一個在teamLab的展覽上拍過照的攝影師在社交網絡上這樣分享拍攝經驗。  超高人氣的teamLab打造的藝術展已經成為全球網紅打卡熱門。
  • 網紅展擺拍到底有多野?
    ——這是大多數網紅們打卡展覽的routine。即便你從來沒有在展覽擺拍過,社交平臺上形形色色的展覽打卡攻略也能讓你多少摸到網紅們拍照的一些門路。當時來了一個網紅跨進防護欄去拍照,把頭伸到作品裡,還用手捧著那件作品,把指紋都留在了藝術品上。因為她的行為真的太誇張了,所以我當時就很禮貌地請她出去。但她立即點開大眾點評的網頁質問說,為什麼別人都能這樣拍而她不可以?我就耐心解釋說,這些不文明的拍照行為也是不對的,並且我已經提醒過他們了。但是她沒有理睬,還揚言要投訴我。
  • 網紅展你怕了嗎?
    任何東西只要加上「網紅」的頭銜,就能成為當下最熱門的產品,「網紅」帶來的巨大流量確實讓人垂涎,推出新產品or新展覽時,加上「網紅」兩個字,估計推廣費都能省下一大筆了。對於「網紅」產品,定義比較容易,當下最紅的產品亦或者銷售最搶手以及被大肆安利的產品,都可稱之為「網紅」產品。「網紅展」的定義就比較模糊,不同人對它有著不同的見解。打開各類搜尋引擎,搜索出來的結果也是關於展訊或者其它媒介。
  • 別宅了,來打卡泰州「網紅」拍照地
    西區當代藝術中心別宅了,來打卡泰州「網紅」拍照地現在的泰州年輕人都喜歡這樣秀自己對於喜歡旅遊拍照的市民來說,這段時期估計要心痒痒一陣了。其實不出泰州市,不用走遠,市區就有很多適合拍照發朋友圈的好地方,各種「寶藏」拍攝地層出不窮。
  • 羅志祥也趕來打卡~杭州這家酥甜少女心餐廳,拍照堪比專業攝影棚!
    >加上頭頂360度環繞的攝影棚燈光妥妥的就是專業的攝影棚朋友圈點讚100+的照片怎麼拍連過道處的也超適合拍照隨便凹個造型就是大片牆面的裝飾畫也是最好的拍照道具只要往那一站就有種在美術館看展的feel~穿過過道再往裡走這個夢幻的馬卡龍色空間簡直驚豔
  • 網店主必備的DIY自製簡易攝影棚做法
    想開個淘寶網店,飾品類的,考慮到需要拍照,看了一些資料,需要個攝影棚的東西,淘寶網上查查,價格在一百到三百大洋不等
  • 從豆瓣女神到美術館館長,這個網紅告訴我們,穿對衣服很重要
    早年,豆瓣有三位女神:張辛苑、南笙、晚晚,前兩者依然在網紅和三線明星的道路上行走著,只有晚晚從豆瓣女神嫁入豪門,成為美術館館長,成為名副其實的文藝女神。 事業上能有一個如此大的跨度,得益於她沒有把自己當做一個網紅,甚至對此較為反感,她對藝術的最求明確而堅定。
  • 網紅都用什麼軟體拍照?8款網紅使用的拍照軟體推薦
    現在網紅很多,有的朋友就覺得網紅拍起來的照片很漂亮,不管是哪一個角度拍照,都是很美的。
  • 文化「新地標」 網紅「打卡地」——揚帆起航的湖南美術館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省委宣傳部的親切關懷下,在省文聯的直接領導下,一年多來,湖南美術館以努力進取的姿態、攻堅克難的精神、抓鐵有痕的作為,為湖湘文化溯源續脈、為三湘文藝培根鑄魂,不斷唱響謳歌新時代、禮讚新湖南的主旋律,描繪出一幅幅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精彩畫卷,日益成為「文藝湘軍的新陣地、公共文化的新平臺、文化強省的新名片、湖湘文化的新地標」,逐步成為人們心中的網紅「打卡地」。
  • 當美術館成為社交場
    觀眾一走進臺北市立美術館寬闊的大廳,臺灣劇場導演耿一偉的作品《去年夏天你不再,我來過》,便透過兩旁的看臺和電子屏幕,把足球場的熱鬧歡愉帶進美術館,揭開名為7月8日開幕「社交場」(Arena)展覽的序幕。
  • 網紅到黃鴻升靈堂拍照,這樣網紅你還去關注?
    在靈堂拍照,這是對逝者的不尊重,這樣的人和行為應該受到譴責。人已逝去,無論是當紅的藝人,還是普通的百姓,無論他的地位和知名度如何,都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何況是到靈堂裡拍照了。做出這樣的事,無論你是網紅還是哪裡冒出的大咖,如此不懂禮貌,如此不尊重逝者,這樣的人應該備受譴責。小編覺得這樣的人不配做知名藝人,應該對其封殺。
  • ig網紅怎麼個個都搭私人飛機拍美照?細心網友發現:是假飛機!
    租這間攝影棚每小時需要64美元(約合435元人民幣),最多可供10人拍照,之後超出一人需多付5美元,如果是10個朋友組團一起去,每小時每人花費不超過45元,還是很划算的,「不是吧,我剛剛發現洛杉磯的Instagram女孩會用這種假扮私人飛機的攝影棚,拍照然後發Instagram。搞笑的是你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是假的。設施,衣服,身體...有點兒懵,這讓我的現實價值觀有點兒動搖。」
  • 《楓葉紅了》拍攝地成為網紅打卡地
    記者 畢力格 攝8月15日中午,記者走進《楓葉紅了》影視基地,也就是《楓葉紅了》的拍攝地,雖然是中午,但是仍然有遊客頂著炎炎烈日拍照留念。據了解,《楓葉紅了》劇組於2019年7月17日開機拍攝,歷時96天殺青,這也是在科右中旗拍攝的第一部電視劇。這部劇今年8月5日開播後,整個景點一下子就變得熱鬧起來,每天都有遊客到這裡遊玩、拍照,仿佛自己也當了一把「韓書記」。
  • 網紅展:「出片率」 才是唯一訴求
    在經歷了網紅奶茶、網紅餐廳、網紅書店的幾番風雨後,「網紅展」 成為了最新佔據朋友圈打卡的新高地。上面這些圖片,你一定或多或少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刷到過。說來也奇怪,不論這些藝術展在世界哪個角落,總有那麼幾個朋友 「剛好在現場」,然後精心構圖、拍照、修圖、最後在朋友圈裡不經意的曬出來。
  • 打卡 | 韓國釜山即將成為下一個網紅拍照城市,你還不趕緊去?
    由於帶著拍攝任務去的,光顧著拍衣服了,有些打卡點沒有拍太多細節,就簡單整理了下我們此次打卡的這些網紅店吧。釜山(Busan) 位於韓國東南端,是韓國第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早聞釜山是沿海城市,但每次都考慮到要坐KTX而放棄。這次我們韓國的同事幫我們在網絡上買了車票,無需身份證。
  • LA網紅拍照手冊 | 一份洛杉磯的氣質地圖
    在這裡你會發現一個完全不同於平日影視體育明星扎堆的洛杉磯,而是生活在這裡的無數網紅眼中的時尚之都。箇中細節,值得玩味。所以與其說這是一份拍照手冊,不如說是一份洛杉磯深度遊手冊。氣質多面的你,趕緊找準你想要凸顯的氣質,去咔上兩張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