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展擺拍到底有多野?

2021-02-21 ELLEMEN睿士

哪怕身邊沒有混藝術圈的朋友,你大概也對不久前上海熱熱鬧鬧的藝術周有所耳聞,甚至可能靠著刷朋友圈完成了一次「雲看展」。

在這一次的兩大展覽西岸藝博會和ART021上,網紅密度已達每平米五隻腳,他們在有限的空間裡留下一張張看展倩影,為集滿九宮格朋友圈素材使出全力。在如此高漲的拍照熱情下,任何一個適合擺拍的藝術角落都很難成為漏網之魚。


「看展五分鐘,拍照兩小時」——如果你也有過在一件作品前(翻著白眼)等待網紅拍完照才能認真欣賞的經歷,就知道這句話完全沒有使用任何誇張的修辭手法。


不必取閱展覽手冊,直奔熱門打卡點,「咔咔咔」,擺幾個pose換幾個表情,修圖,發送朋友圈。大功告成,從進館到出館都不用半小時。

至於藝術家是誰?展覽主題是什麼?剛忙著拍照,沒注意。

他們對藝術家名字和展覽主題最熟悉的時刻,發生在撰寫朋友圈文案的時候,一個字母一個字母核對,拼錯了就丟人了。

可仔細看,這配圖怎麼9張有5張都是他/她自己的照片呀?

——這是大多數網紅們打卡展覽的routine。即便你從來沒有在展覽擺拍過,社交平臺上形形色色的展覽打卡攻略也能讓你多少摸到網紅們拍照的一些門路。

比如絕對不看鏡頭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風、宛如檢查美術館燈泡的「仰頭冥想」風、各種誇張動作的「瑜伽舞蹈健身」風、人只佔照片十分之一的「高級性冷淡」風、以及最為原教旨主義的「假裝認真看展」風——言外之意是:雖然我是來拍照的,但也有認真接受藝術薰陶哦。

在小紅書上,不僅有展覽的拍照打卡點一覽,還附有詳細的妝容、穿搭建議:

比如teamLab這種光影酷炫的展就儘量穿純色,讓花朵的圖案包圍整個身體;但是像光線昏暗的展覽,就要穿著反光材質的衣服,妝容以drama的歐美妝為佳。

不過在三次元現實世界中,網紅展擺拍這件事並沒有社交媒體上展現得那麼歲月靜好。為了拍到一張好看的照片,時髦男孩女孩們付出的努力令聞者落淚,聽者傷心。畢竟普通人不過是安靜如雞地看完了一個展覽,而網紅們從出發前到結束後的每一個時刻都不能鬆懈,兢兢業業完成拍攝任務。

性冷淡風外牆也是絕佳擺拍地點

某畫廊工作人員ABC就見識過網紅擺拍到底有多野,她和我們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藝術家在我們畫廊辦展,他的作品主要是以玻璃為介質的,很容易沾到灰塵,所以我們在畫廊門口貼了告示『禁止觸摸』,並在作品前面加裝了防護欄。當時來了一個網紅跨進防護欄去拍照,把頭伸到作品裡,還用手捧著那件作品,把指紋都留在了藝術品上。因為她的行為真的太誇張了,所以我當時就很禮貌地請她出去。但她立即點開大眾點評的網頁質問說,為什麼別人都能這樣拍而她不可以?我就耐心解釋說,這些不文明的拍照行為也是不對的,並且我已經提醒過他們了。但是她沒有理睬,還揚言要投訴我。鬧到後來,我們同事也出面了,看了監控,這位網紅的拍照舉止的確過於大膽,所以同事就說了她幾句,結果她直接就哭了。我們也沒辦法了,就不再說什麼。沒想到,她回到展廳,含著淚繼續把照片拍完了——我真的非常敬佩她。」

但是這類誇張的事件在ABC的從業經歷中不是個例,她告訴我們,曾經還有網紅拖著一大箱行李的衣服來拍照,在遭到館方拒絕後,直接在大眾點評上給了該畫廊差評。

另一位藝術界從業者花仔也和我們分享了她的見聞,「在某個展覽上,藝術家設置了一個和展覽作品相呼應的部分,有許多圓形燈泡垂下來的設計。當時我看到有人為了在照片背景中營造燈光搖曳的感覺,把燈泡當作鐘擺一樣,一個個推動。」這讓她挺無語的,「一方面,很容易把這個作品弄碎。另一方面,也很容易砸到附近其他觀眾。」


所謂「網紅展」,大多指出片率高、並能在社交媒體上迅速二次傳播,引來更多人打卡的展覽。

無論是國內外,談到網紅展的發展,就繞不開社交媒體。像teamLab的「花舞森林」這種現象級的網紅展,哪怕你沒有親臨現場,一定也在社交媒體上完成了在線看展;而像油罐美術館、PSA、木木美術館等等網紅展館,想必你也非常熟悉了。


木木美術館「錫人的心臟」

對於一場展覽或一家展館而言,如何才能成為網紅?一個重要的指標是,「值不值得為它發一條朋友圈」。任何一個有潛力成為網紅的展都是 Instagrammable 的,或許在國內的語境下,這個詞應該換成 Redbookable ——即能夠為用戶提供能輕易獲得點讚的圖片。

那麼為什麼去網紅展拍照,會成為一種當下最時髦的生活方式?

答案顯而易見,比起認真讀一本書、用心看一部電影所耗費的腦力,在一場展覽「咔嚓」按下一張好看的照片顯然容易得多,高效得多。


「高級感」這個詞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經歷了一輪萬金油般的過度使用後,已經由盛而衰,但是對於高級感的追逐,卻從未從熱衷於展現自我的年輕人心中離開。

但實際上「網紅展」是一個很籠統的稱呼,其中涉及的概念非常複雜。在可以被稱為「網紅展」的展覽中,既有純商業展覽,也有正兒八經的藝術展。

比如你一定在朋友圈刷到過的美國藝術家James Turrell,他一直致力於利用光線進行創作,在美術館的空間裡構建一個個光怪陸離的感官世界,他的作品也因為出片效果高級而站在了朋友圈——這一遙遠東方社交媒體的鄙視鏈上層。

再比如去年大火的丹尼爾·阿爾軒的《現在·在現》,又或是你更熟悉一些的草間彌生、伊夫·克萊因……他們都是真正的藝術家,只是因為作品本身適合拍照而使得展覽躋身網紅之列。

不同的藝術家對於展覽打卡的態度不盡相同。

「有的藝術家是非常鼓勵互動的,甚至會把拍照這個動作構思在創作裡面的,」花仔提到,近年藝博會的時候有很多帶鏡子的作品,就是把觀眾的拍攝也納入了其中;ABC也在採訪中和我們提起了之前在外灘美術館進行的菲利克斯·岡薩雷斯·託雷斯的展覽,「藝術家鼓勵大家去拿他放在展廳裡的東西並帶回家,這是藝術家自己的理念,是在純粹的藝術範圍內考慮這個事情。」


「但也有藝術家會覺得自己的作品跟觀眾拍照沒有任何關係。」花仔說。

而另一類網紅展,則是純商業的展覽,比如出現在各大商場裡,靠收取門票來營利的網紅展。這一類展覽從誕生之初就是奔著成為網紅而來的,在展覽現場的一切,都是為拍照而服務的。

2016年,快閃展覽冰淇淋博物館在美國創辦,熱門異常,曾創下5天內門票一搶而空、20萬人進入等待名單的紀錄。即便門票價格高達38美元(約270元人民幣),卻依然一票難求。

2020年,冰淇淋博物館又宣布將在紐約重開。看看那些在這裡打卡的照片你就能明白為什麼紅了四年,冰淇淋博物館依舊人氣爆棚——實在是太出片了。

冰淇淋博物館,館內 VS 館外

而在國內,早在幾年前就有3D視覺展引起打卡熱潮。幾年後的現在,類似不可思議解壓館、孤獨的泡麵、失戀博物館、棉花糖與白日夢等實際上並無多少內涵的展覽,依然能夠在朋友圈刷屏。


失戀博物館

雖然泡麵真是人間美味,但是這個「孤獨的泡麵」展是怎麼回事?

除了以上兩類網紅展,近幾年還有第三類「網紅展」大行其道,即山寨展覽。

從2018年四月起,深圳、廣州、武漢、上海等各個城市都出現了草間彌生和村上隆的虛假展覽,展覽中展出的也是粗製濫造的贗品。

蘭登國際的大型裝置雨屋自2012年誕生起便聲名大噪,各地都出現了山寨「雨屋」,打著倫敦巴比肯、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裡那個著名的裝置藝術名義進行欺詐宣傳。


在和幾位藝術工作者的對談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網紅打卡拍照」這件事情上,美術館們並非都一致站在反對的戰線,相反地,一些美術館甚至會鼓勵網紅們打卡。

一位藝術從業人員小白告訴我們,他此前供職的一家藝術機構為了吸引人流打卡而做了許多舉措,比如特別設計一些拍照打卡點,也會做kol的專場展覽,辦一些年輕人的party,「對於私人美術館來說,盈利還是很重要的,要保證它之後能繼續活下去。」小白說。


今日未來館「.ZIP未來的狂想」展覽現場

他目前供職於另一家美術館,這家美術館也不排斥網紅打卡行為,但卻是出於另一層原因。

「中國人對於美術館的熱情普遍沒有那麼高,上海當然還好一些,通過打卡的傳播,能吸引更多的人走進美術館,不管他對展覽懂10%也好,50%也好,至少知道了有美術館這樣一個空間。 」小白說,他提到自己所在的美術館正在考慮開通官方小紅書帳號,以更接地氣的方式向年輕一代宣傳藝術展,也許還會使用時下流行的話術。

對於大型美術館而言,「藝術的公共性」始終是難以迴避的話題。

幾個月前,關於紅磚美術館沒收學生速寫本的事情就曾引起討論,扣下速寫本的工作人員認為,觀眾帶速寫本進去,會讓別人以為美術館裡可以寫生,觀感很不好。

而後紅磚美術館官方發布通告稱,「寫生活動是需提前三個工作日進行電話預約,並且在美術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進行」。


紅磚美術館

對此,小白反問我們,「美術館既然是一個公共的空間,為什麼別人不能進去拍照或寫生?——當然前提是你得遵守美術館相關規定以及觀展禮儀。」

「美術館到底是誰的?不能因為我們可能對於網紅有一些刻板印象,就把他們全部拒之於門外。美術館是對所有人開放的。」

相對而言,美術館也擁有較為完善的安保系統與運營體系,可以最大程度上杜絕網紅觸摸展品的行為。

但也有對於「網紅拍照」持絕對反對意見的。

「我們是不需要流量的,」ABC很直接地告訴我們,「再說了,網紅引來的流量是和他物以類聚的人,那些我們不會歡迎的打卡愛好者,這不是我們需要的流量。」

她目前供職於一家商業畫廊,展覽的日常運營相對公立美術館而言沒有那麼完善,因此出於對網紅拍照會損害藝術品的擔憂,她對網紅打卡這件事表現出極度的反感。

當網紅們作出一些過火的拍照行為時,ABC都會上前勸阻,但常常會碰壁。「他們覺得自己是顧客,把我們當成服務員,要為他們服務,」ABC說,「大多數人的態度是,『我摸一下又怎麼了』,也有些網紅態度蠻好的,你第一次提醒,他可能說不好意思,下次注意,但過了10分鐘再去看,他還是在摸,提醒了也沒有用。」

不過在一件事情上,公共美術館和商業畫廊卻達成了一致:禁止商業拍攝。

在此之前,美術館和畫廊是淘寶店主們拍攝賣家秀的絕佳選擇。

帶上攝影師,在場館廁所換衣服,只需要花上小几百的門票錢,就能從開館拍到閉館,把一季新款一次性拍完,十分划算。

但對於藝術家來說,這侵犯了作品的商業權益;而對其他看展觀眾而言,網紅們一套套衣服換著拍,也會影響到他人的觀展體驗。

「現在看到拖箱子來疑似是拍淘寶的,我們就會勸退。」美術館工作人員bobo告訴我們。

美術館對於「網紅拍照」的態度,也向策展人和藝術家提出了新的命題:要不要在創作時,納入一些更容易傳播的視覺元素?要不要在策展時,設置一兩個適合拍照的打卡點?要不要在考慮藝術性的同時,也平衡一下大眾的接受程度?

這樣的問題,每個搞藝術的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

正如藝術從業者所說,「網紅拍照」或許是能最快吸引年輕人走進美術館的方式,只是吸引過來後,接下來的藝術教育如何完成,才是真正亟待思考的問題。

否則,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還會不斷上演。 筆者就曾在某藝術展現場,見到有人在藝術家的生平介紹板前擺拍不已。

在克裡斯蒂安·波爾坦斯基的《憶所》展上還鬧出過更大的笑話。

展覽現場,在星星點點的燈光中,天花板上垂下一張張在二戰中去世的猶太人遺像,藝術家希望通過這件展品來探討「死亡」和「人類境況」的話題。

然而沒有仔細閱讀展品說明的人,把這當作了美輪美奐的背景板,擺起了pose,和六老師的靈堂賣片異曲同工,他們實力演繹了什麼是「墳頭擺拍」。

 


採訪 & 撰文:醺子

部分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及東方ic

其餘來自美術館官方微博及網絡

熱搜第一的男人,為什麼是他?

相關焦點

  • 可憐你拍多少個「網紅展」都成不了網紅
    我決定再信一回態度誠懇的主辦方,收起批判的心態,一改以往對網紅展覽的成見,放沉自己,去體驗宣傳時描述的「製作多種藝術裝置,為都市人帶來、視覺、嗅覺、觸覺、聽覺等全方位多感官愉悅觀展體驗」,我嘗試帶頭去尋找一種正確的看展方式,為「網紅展」三個字洗去汙名。
  • 網紅小鮮肉闖入停屍間擺拍:不擇手段的人生,究竟有多可怕
    大連醫科大學,也已經起草律師函,將通過法律途徑對這名網紅的行為追究到底。 這位網紅拍攝視頻的時候,怕是沒有想過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正如他並不清楚「大體老師」對醫學生和醫學界的意義。 不可否認,「網紅效應」所帶來的收益既快速又可觀,往往一條廣告獲取的報酬可能都比一個普通人一輩子賺的多。 因此,人人都想在網紅經濟紅利期中分得一杯羹。 但網紅的競爭壓力可不小。如何快速出位,吸引流量?網紅們可謂千方百計、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
  • 網紅展你怕了嗎?
    定義2:「在網紅經濟的帶動下,出現的一類在短時間內持續火熱的展覽可稱之為網紅展。簡單來說,哪一個網紅推薦了一個展覽or在展覽裡拍了一組大片,其粉絲便會蜂擁而至,這類型的展覽也可稱為網紅展。」從這個角度來說,「網紅展」確實是一件好事,可是變味的地方就在於,國內的網紅經濟效應以及膚淺的盲目模仿行為帶偏了看展的風氣,本應該是:「我來看展,順便拍個照。」逐漸演變成了:「我來這裡拍照,順便看看展。」
  • 為了拍一張照,網紅們連命都不要了?
    現在讓我們坐上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去考古一番,看看網紅們到底是怎麼踏上用力越來越猛這條網際網路不歸路的:網紅打卡 1.0歲月靜好的文青很懷念剛開始拍打卡照時,大家都還有些拘謹和真誠 。這裡再帶大家溫馨回顧一下網紅們的進階技巧:1.把村上春樹替換成石黑一雄,或選擇《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上帝存在的論證的唯一可能的根源》這類凡人自覺只能瞻仰的書進行擺拍。
  • 網紅展是怎麼被你們拍成爛大街的?
    Hey,我是小隊長玉米這是小分隊的第一期欄目本期拍攝主題:「網紅展」你以為我們拍的是這種?那麼,怎麼能在網紅展秒殺那些妖豔賤貨拍出與眾不同的照片呢?可以讓你在網紅和網綠之間隨意切換「小隊長,你拍的很一般耶」「我拍的比你好!」只要你有創意大膽把作品發過來!
  • 失明、中毒、休克……網紅玩具到底有多腦殘?
    在短視頻平臺和信息技術的加持下,不少網紅產品這幾年隨之大火,如網紅化妝品、網紅零食、網紅束腰帶、網紅玩具... 網紅產品的出現,一方面滿足了普通人的獵奇心理,另一方面將人們乏味的生活鋪上了一層「有趣」「刺激」「危險」的色彩。 由於疫情原因,最近半年可以說是網紅玩具的「春天」。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的網紅玩具出現,且個個銷量不小,口碑爆棚。只是少有人知道,在口碑爆棚的假象下,有些人對此付出了血淋淋的代價。
  • 臺灣的便當到底有多好吃?看看你就知道了(餓)
    策展人範承宗談起策展幕後,想要透過「食」這件事來呈現臺東,最先想起的就是池上便當。 「一個小小的便當卻能將臺東的一小部分給傳送到各地,成為一種深刻的印象,這個渺小的日常卻能帶來龐大的力量,令我們深深著迷,也想試著用便當這個載體來認識臺東,來分享我們還不知道的臺東美好滋味。」
  • 李小璐到底多野?穿3cm背心露「珍珠肚」,挽褲腳那刻全網酸了
    娛樂圈中有顏值又有身材的女明星不少,李小璐可以算其中之一,當時她出道的時候,網友也表示她撞臉了很多明星,像楊冪、範冰冰,還有點神似趙薇的感覺,她的歐式大雙眼皮也是好看到像「假」的,那你們能給李小璐的顏值打幾分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李小璐到底有多野?
  • 姜文到底有多野?
    ▲即使是「電影界老炮兒」馮小剛也對姜文讚賞有加。這裡不討論姜文拍的電影好不好,藝術這種東西見仁見智。但姜文對電影的獨創審美,以及一種獨立於社會而勇往直前的態度,值得我們的敬畏。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時,裡面有一個男主角送別父親的場面,只有三行字,姜文卻拍了15天,調用了20輛坦克,十多架飛機,拍了將近4個小時。這部電影還讓姜文以拍攝25萬尺的膠片創下國內記錄。這麼說大家可能沒啥概念,換另一種方式說,一般導演所拍的電影耗片比大多是10:1,而姜文當時的耗片比達到23040:1。
  • 購物中心的沉浸式「網紅展」的時代
    隨著網紅經濟的催生,近兩年,「網紅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走進商業地產,並且憑藉其鮮明的特色,得到了更多人的喜歡,成為購物中心吸引顧客的制勝法寶
  • 用拍AV的套路做評測,這些網紅太野啦!
    一提起AV,宅男們就開始兩眼放光,興奮、激動、荷爾蒙蹭蹭的往上暴漲,對她們充滿了想像但是千萬不要想歪了,花花可不是要給大家普及AV知識,而是在搜集素材時,發現了這樣一篇文章:用拍AV的套路做測評,這些網紅簡直不要太野啦
  • 狂攬38萬門票,「網紅展」究竟是朝陽產業還是風口期吹上天的豬?
    網紅展是風口期吹上天的豬,過了頂峰就再起不能,還是方興未艾的朝陽?從社會學和人類學角度,網紅展有什麼深刻的意義?展覽的策劃公司會特別注意人們觀展的體驗,給大家足夠的衝擊性。「美術的誕生」展廳設計著力於給觀眾視覺上的衝擊感看過傳統藝術展,我們再反過來跟網紅展做一個對比,來理解一下網紅展和傳統藝術展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別?
  • 「科普式」逛展,網紅主播帶你「雲遊」廈門佛事展「組圖」
    網紅主播(左)與參展商交流 東南網記者 劉學佳 攝直播間「雲逛展」帶來全新體驗 東南網記者 劉學佳 攝臺海網10月17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兩部手機、一個直播支架,隔著手機屏幕,領略萬千佛像薈萃一堂,網紅主播穿梭在各個展館之間,各家展商的「鎮店之寶」一一亮相。
  • 中華歌詞到底有多野?
    》,讓人忍不住懷疑,作者是不是隨便寫了幾句話就強行串成了一首歌,不懂到底想表達個啥。為了押韻或者為了「古風」而用典,完全不顧語法句法是不是正確的,真是存心不好好說話。至於你問我愛你有多深?且看下面這首《愛你愛到死》的歌詞:
  • 網紅展是現代大眾的一顆高級糖果
    對此衝擊力最強的當屬社交上的爆款展覽——網紅展。我將其定義為,審美新物種。一 愛拍照,是人類的天性這個新物種的產生,基本是被自拍催生出來的。而自拍的出現,背後是網絡社交的需要,誰不想在自己的朋友圈裡放幾張美美的,有格調的照片,收割別人的點讚呢?但如果沒有微信或者Instagram這樣的網際網路社交軟體,誰會想著用美照來打造自己想要的人設呢?
  • 俄羅斯網紅抗議時擺拍,遭批「假盟友比真敵人還可怕」
    對此,視頻主人公俄羅斯模特、Instagram網紅克裡斯(Kris Schatzel)6日回應稱,她沒想過要去褻瀆抗議,只是想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示威活動添磚加瓦。由「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席捲全美,參與遊行的人群越來越多元化,白人、少數族裔都開始走上街頭,為黑人聲張正義,譴責暴力執法。
  • 韓風ins網紅照到底去哪裡拍?
    走三步就能看見一個咖啡店,這是屬於韓國的特色,在韓國有各種主題各種風格的咖啡店。不僅可以休息聊天,也是拍照打卡聖地!
  • 這屆成年人的2021 flag,到底有多野?
    這屆成年人的2021flag,到底有多野?年輕人看起來喪?其實flag很野在熱映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裡有這麼一個場景。就像網易雲的每一首歌的評論區裡都有一個考研黨一樣,每一個新年flag裡,都會有一個考研黨在求上岸。考研成功了的,就開始種下要發2篇核心論文的flag。
  • 咖啡店裡擺個床,花88塊假裝在大阪萬豪?真是服了這些網紅和網紅店了…
    有不少人都在排隊等著在這張床上拍攝酒店風照片。此外,店內還擺了幾張桌子,供客人喝咖啡、吃東西,不過,由於大部分來的客人注意力都集中在拍照,所以真正坐下來吃喝東西的人比較少。「每家咖啡店都會有自己的主題,只是我們這個剛好的酒店風的拍照主題,只是一種風格,為什麼就成了虛榮心?」郭小姐認為,在這裡拍了照定位成豪華酒店發在社交網絡上,才是虛榮心!郭小姐稱,其實正式開張才一個多月,而店裡的那張大床,是她之前開花藝工作室留下的。
  • 網紅小鹿式女友男朋友到底長什麼樣?婚紗照已拍
    喜歡一個人,不是我有多喜歡你,也不是嘴上說我有多愛你,而是無論我再怎麼鬧,你都一直在!這大概就是嫁給愛情最好的樣子吧!網紅小鹿式女友相信大家都知道,小編一直在關注他們,也是他們的粉絲哦,從開始到小鹿式女友求婚再到今天婚紗照已拍,準備結婚,一路走過來,他們終於要步入婚姻的殿堂,真為這樣的一對情侶感到開心。關注他們這麼久看著他們在生活中愛情的點點滴滴,真是羨慕不已。大概這就是愛情中最美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