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刻刻的堅守──來自西青疫情防控一線的報導

2020-12-24 騰訊網

00:00-02:00 午夜時分,或許你已經進入夢鄉,然而在路上還有這樣一群堅守的人。儘管此刻已經有些疲憊,但對來往車輛,他們仍然逐一嚴格登記檢查。他們就是自疫情發生以來始終堅守在防控一線的交警。 公安西青分局交通警察支隊全力以赴開展疫情防控交通應急處置工作。在全區高速公路出口、省道進津卡口設置的檢查點位上,實行24小時勤務模式。同時,他們還對運送生活生產物資和防控工作所需防護品的車輛開闢綠色通道,並針對全區兩家指定發熱門診醫院,做好交通疏導,保證大家就醫需求。

02:00-04:00 凌晨2點多鐘,西青區疾控中心檢測室裡仍然燈火通明,檢測人員正在對送檢樣本進行檢測。 從檢測樣本送進實驗室到出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檢測人員要連續工作幾個小時。除了一線醫護人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承擔著對疑似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病毒標本採集接收和檢測,對確診病例居住和工作地進行防疫消殺等重點工作,他們衝在疫情防控的最前面,是離病毒最近的「隱形戰士」。

04:00-06:00 2月10日,「廣電雲課堂」正式登陸天津有線電視,開課前的清晨,天津廣播電視網絡西青分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做最後的設備調試,以保證信號正常傳輸,為同學們在線學習提供保障。 天津廣播電視網絡西青分公司108名員工,24小時全天在崗,為全區15萬用戶提供諮詢、報修、維修等服務,保證電視信號正常傳輸,豐富廣大用戶居家生活。在此基礎上,保障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

06:00-08:00 一大早,記者來到中北鎮居民社區,看到中北鎮市容環衛工人正在分類清理垃圾並進行消毒處理,為居民提供安全清潔的生活環境。 社區消毒防疫、垃圾嚴格分類,這些都是在疫情防控中至關重要的環節。疫情發生以來,群眾對口罩的用量陡增,為防止廢棄口罩和居家觀察人員生活垃圾造成二次汙染,中北鎮市容環衛部門在全鎮範圍內設置了127個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和89個居家觀察人員專用垃圾桶,並實行專車專線收運,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08:00-10:00 「現在大家不要聚集啦,尤其避免家庭聚餐,待在自己家是最安全的防控……」8點多鐘,記者在辛口鎮第六埠村和村民們一樣聽到了熟悉的大喇叭裡傳來疫情防控的宣傳。 曾經在農村宣傳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喇叭再次在疫情防控宣傳中發揮重要作用。他們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將疫情防控宣傳送到村裡的角角落落,這種特色宣傳方式也被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報導。

10:00-12:00 為了阻斷疫情向學校蔓延,楊柳青鎮逸夫小學的老師正在網上為學生們批改作業,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在線學習。 西青區教育局嚴格落實相關部門工作要求,充分利用科大訊飛「暢言智慧課堂」,整合市、區優質教育資源,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起網絡課堂,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各學校按照教學進度及網絡教學課表,提供給學生課程連結,開展網絡授課,學生可隨時反覆觀看,實現區域內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

12:00-14:00 中午,很多人正在吃飯、午休,然而在西青區各高速公路收費站口,檢查人員仍在忙碌地檢查過往車輛人員情況。 區運管局、公安西青分局交通警察支隊、區衛健委建立聯勤聯動、聯防聯控機制,在全區8個高速公路出口、1個省道進津卡口設置檢查點位,重點加強對外省市進津車輛人員的攔截檢查和體溫檢測,做到「逢車必攔、攔必檢查、違法必糾、涉情必報」。登記每輛車牌及往來路線,詳細詢查車上人員信息並檢測體溫,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

14:00-16:00 下午3點多鐘,在王穩莊鎮社區出入口,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有條不紊地給返回人員依次檢測體溫。 西青區持續開展多種形式防疫宣傳、村口社區日常體溫測量、公共區域全面消毒、租戶及外地返津人員信息摸排、隔離人員生活保障工作等多種形式志願服務。同時,來自全區區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的500餘名黨員、幹部、群眾奔赴各街鎮,深入村莊、社區等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16:00-18:00 從午夜接到通知,到集結人員出發,簡單的告別,甚至來不及與家人說……正月十六下午4點多鐘,西青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天津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整裝出發,奔赴武漢。 未著白衣時,他們是家中的頂梁柱,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換上白衣後,他們就是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是使命必達的先鋒戰士。這次醫療隊是支援「武昌區武漢軟體職業學院方艙醫院」,位置在武漢疫區的中心地帶,目前醫護人員已抵達目的地並投入工作中。

18:00-20:00 晚上7點鐘,是西青區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工作例會的時間,區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正在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西青區堅持每天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工作例會,傳達市有關會議精神,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勢,認真檢視問題,優化指揮調度流程,堅決堵塞漏洞。在做好群防群控工作的同時,加強復工後動態監管,全力保障企業生產經營,全力以赴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20:00-22:00 疫情還在持續,但是百姓的生活更要保障。正值冬季,供熱供電等部門全力做好各項工作。 天津華能楊柳青熱電有限責任公司針對疫情防控期間預估的發電量和供熱量需求,積極增加產能,全面保障疫情防控期間供熱、供電安全運行。雖已是夜裡9點多鐘,記者在華能楊柳青熱電廠的運行部看到工作人員時刻緊盯大屏幕上變動更新的數據,在安全生產的監督、熱力設備的調度、設備運行的輔助觀察等方面第一時間做出專業判斷,每分每秒保持高度警惕。

22:00-24:00 臨近午夜,西青區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內,值守工作人員正在密切觀察隔離人員情況。 1月31日晚上,西青區一號集中隔離點接收了來自天津動車客車段紅區內的41名隔離觀察人員。隔離觀察人員入住後,西青區按照戰時狀態、戰時機制、戰時思維、戰時方法的要求,全力做好服務管理工作。西青區專門抽調了精幹力量,按照醫學防控要求選派了醫護隊伍入駐,實行「AB崗」,全流程按照最嚴格的防控標準組織實施。

編者按

24小時,時刻堅守,以身為盾,用愛逆行。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這是我們共同的戰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西青上下全力應對,迅速集結,堅守奮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在全區每一個角落打響。

西青萬眾一心迎接挑戰,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從黨員幹部到普通志願者,從醫護人員到一線工人,從高速站口值守到村居防控宣傳……各街鎮、各部門、各單位密切協同配合,各行各業聚力堅守奮戰,為防控疫情提供保障。

一張張照片,一段段文字,記錄瞬間,留住感動──

相關焦點

  • 眾志成城克時艱 心手相牽護家園——天津市西青區關愛抗疫一線工作...
    我們將繼續發揚醫者仁愛精神,堅守一線,早日消除病魔,讓一切重回正軌。」  抗擊疫情有兩個主要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  疫情來襲,農村和社區作為防控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關口,織牢這張防護網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和安全。西青區充分發揮農村和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盡全力抑制病毒傳播。
  • 眾志成城戰疫情 ——來自我市公安民警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市公安局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郭淵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並連續召開全市公安機關視頻調度會議,要求全市各級公安機關及廣大民警、輔警務必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堅決打贏春節安保和疫情防控兩場硬仗。
  • 嚴陣以待衝鋒在前 堅守疫情防控一線
    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挑重擔、紮實工作、無私奉獻。疫情防控卡點人員緊張,他發動自己的大女兒和侄兒加入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衝在一線。他也堅守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展現了新時代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和優秀品質。緊急部署,24小時待命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最先在武漢爆發。
  • 【戰勝疫情】寫給堅守在防控一線丈夫的一封信
    【戰勝疫情】寫給堅守在防控一線丈夫的一封信 2020-03-09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直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從不缺席的她 今天是最美新娘!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在我們小區疫情防控點、我們裕安區工商聯的陳敏同志明天結婚,今天依然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祝福陳敏新婚快樂!」這是2月23日中午、在六安市裕安區平橋鄉振興社區疫情防控微信群裡出現的一條信息,還有一張雖然帶著口罩卻遮不住滿臉幸福的準新娘陳敏抱著鮮花的照片。
  • 來自疫情救治一線的報導:抗擊疫情,寧夏醫生搶著奔赴一線!
    「12月份,我們在防控甲流,當時門診病人就特別多;臨近春節,我們又開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個春節,我們發熱門診的醫護人民都沒有休假,一直和病人在一起。」祁春雷說。祁春雷的愛人蘇曉靜是醫院門診部主任,和丈夫一樣,從去年年底到現在,她也在醫療一線忙碌著,兩口子在醫院碰面的機會比在家裡更多。
  • 準新娘推遲婚禮,只為堅守疫情防控一線!
    農曆大年初三,本該是烏當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錢勇芳穿上婚紗,踏入婚禮殿堂的日子,可是現在的她卻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了即將到來的婚禮,準新娘錢勇芳和家人已經籌備了幾個月,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涉及全國,疫情形勢嚴峻,為了不給國家添亂,也為了保障親朋好友的健康安全,經與男方家庭溝通後,錢勇芳毅然決定把原定於2020年1月27日(正月初三)的婚禮延期,並主動向中心領導申請,回到工作崗位和同事們共同對抗疫情。
  • 主動放棄休息,堅守一線!疫情防控面前濟南交通女警也很給力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濟南交警中的「巾幗英雄」們也積極發揚「不讓鬚眉」的精神投身一線「戰疫」,她們平時芬芳、戰時鏗鏘,有著不輸男警的果敢和鬥志,在一片交警「螢光黃」中競相開出一朵朵「戰地玫瑰」,為疫情防控一線帶來陣陣馨香。
  • 【要聞】疾控新兵不懼疫情 ——南山區疾控中心韓茹堅守疫情防控一線
    【要聞】疾控新兵不懼疫情 ——南山區疾控中心韓茹堅守疫情防控一線 2020-03-08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戰「疫」前沿 致敬英雄: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摘要: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猖獗,但有這樣一群人卻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全部返崗。為向這群最美市場監管人致敬,食安江蘇特別推出「戰『疫』前沿 致敬英雄」系列報導。本期,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奮戰一線,挺身而出,衝鋒在前。
  • 防控疫情 她們在堅守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堅守崗位、無私奉獻主動請纓、出徵一線奮獻愛心、積極捐贈……她們一直都在默默奉獻著巾幗力量!防控疫情 她們在堅守合肥市「注意安全,我愛你」這句「注意安全 我愛你」是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員工生毛婧婧這個春節聽到的最暖心的話。這句話帶來的不僅是遠在渦陽的丈夫對她工作的支持,更是對她作為前線醫護人員濃濃的敬意。
  • 他們是疫情防控一線的平凡英雄
    他不顧自己剛做過心臟搭橋術尚未完全康復,主動請纓參加疫情防控突擊隊,連續20多天奮戰在一線,並冒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帶頭進入疑似病人家中排查,連夜護送確診患者赴醫院救治。2月16日上午,在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時,潘繼明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不幸犧牲,年僅51歲。
  • 堅守阻擊疫情一線的老黨員老民警
    作為中隊指導員的林錫輝身先士卒、勇挑重擔,長期患頸椎病的他毅然堅守在潮漳高速執勤點。東山出口是福建進入廣東第一站,車流量大,檢查任務重。同事們照顧他年紀大,都勸他休息。他卻說:「防疫工作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執勤點工作人員少,只要我還站得了,就要堅守到最後一班崗,疫情不滅我不能退!」
  • 西青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社會捐贈款物接收使用情況公示
    75%酒精20箱 已定向捐贈區辛口鎮疫情防控一線 14.>已定向捐贈區醫療保健系統疫情防控一線 26.天津市翔新宇商貿有限公司 防寒服600件 已定向捐贈寶坻區紅十字會 27.蒙牛乳業有限公司西青總代理 牛乳製品
  • 抗擊疫情一線專題報導:愛心匯聚向荊楚
    武漢疫情防控工作剛開始,90後「選調生」馬競爽便主動請求「下沉」到基層社區,做一名抗疫志願者。因為抗擊疫情的需要,武漢按下了「暫停鍵」,卻仍有這麼一群普普通通的人迎難而上,戰鬥在各個醫院、隔離點,堅守在物資保供、社區防控一線。他們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用各自的方式守護著這座城市;他們沒有統一的服裝,卻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 一季度「蘭州好人」,是疫情防控一線的他們
    自2月13日起的每個夜晚,徐家巷口防控一線總能見到他的身影。他自定西來蘭打工,主要從事美團外賣業務,本想過年不回家多攢點錢,當他看到貼在門口的召集志願者的倡議書,看到深夜還在執勤的工作人員,便主動請纓加入到了疫情防控一線,他的那句「我在這裡住了7個月,我租了個小房子,我沒太多的錢,但是我想出點力,因為我愛蘭州這座城市」是那麼的溫暖。
  • 追憶犧牲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八名戰友
    臘梅綻放暖寒冬 一壺清酒悼英魂追憶犧牲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八名戰友「說什麼雨雪風霜,有我的地方就是一座哨崗。從不怕肆虐瘋狂,有我的地方就是安全屏障。累也不說苦也不講,有一份責任扛在肩上。迎著危難逆行而上……」危難關頭,公安不退;疫情面前,警察不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公安民警、輔警又一次義無反顧選擇逆行,堅守一線,與全國醫護人員並肩戰鬥,抗擊疫情。
  • 西安警察棒球隊隊員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側影
    碑林分局 李徵 棒球隊最高一哥,最帥投手,大長腿,疫情來臨後,始終堅守在一線工作崗位。 地鐵分局 姚誠 西安警察棒球隊內野手,疫情發生後,一直堅守在地鐵防控一線。
  • 疫情防控的堅守者:用青春詮釋忠誠與擔當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康復醫院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部署,堅決執行場所封閉管理,全院民警職工迅速集結到位,一場與病毒較量的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打響。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湧現出一批用青春詮釋著忠誠與擔當的堅守者,她(他)們是孩子、是妻子、是丈夫、是父母,但穿上警服和白色戰袍,他們就是警察、醫生,就是保護社會安定和諧的英勇衛士,他們身上閃耀著堅守和奮鬥的精神。
  • ——銘記犧牲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人民警察
    ——銘記犧牲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人民警察  新華社記者熊豐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全國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各項工作中。  鄭勇、何建華、李弦、程建陽、尹祖川、劉大慶……他們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倒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