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象集體墜崖,50萬青口被曬熟…大自然正上演最慘烈的報復?

2021-02-08 英國報姐

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部分影響幾乎人人皆知: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增加……


而最近,氣候變暖的表現更加明顯和劇烈,特別是前段時間南極氣溫突破20攝氏度,令人難以置信。


大部分時間我們只看到了自己,而關於這種變化的更多恐怖後果,特別是給無數生物帶來的滅頂之災,似乎很遙遠。


實際上,每一個降臨在其他生物頭上的橫禍都足以警醒人們——危機來了。



在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中,有一集講的是爬到巖壁上的海象。

Seven Worlds, One Planet(圖源網絡)


圓滾滾的身軀加上鰭狀肢,海象本來應該在海裡遊泳、生活。可是它們卻爬到高達80米的懸崖上,每挪動一步都能到山石滾落,看得人心驚膽戰。

Seven Worlds, One Planet(圖源網絡)


導演Sophie Lanfear表示很困惑,不知道海象為什麼要爬上去。

Seven Worlds, One Planet(圖源網絡)


其中有些移動著身軀,無力跌下懸崖。攝影師透過鏡頭,親眼看到一頭海象不幸跌落……翻滾,掙扎,最後重重摔在海灘上。

Seven Worlds, One Planet(圖源網絡)


海象的鰭狀肢可以爬行,但無法在岸上靈活走動,更不要說攀爬,「它們進化成這樣並不是為了爬山的。」

Seven Worlds, One Planet(圖源網絡)


「它們能看到海邊的同伴,可能想去找它們……太荒唐了,我完全不明白。」攝影師心痛地看向搖搖欲墜的海象們。


海象到底為什麼要冒險跑到懸崖上呢?


通常來說,海象生活在氣候寒冷的北冰洋地區。那裡有大面積的冰面,它們可以在冰面下潛水,覓食,隨時回到冰上休息;

(圖源:Wikipedia)


然而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冰蓋消融,失去了冰面的海象們只能遊上百裡地去覓食,再回到巖石小島上休息。


這個小島,成了它們唯一的棲息地。


然而海灘位置有限,無法承擔這麼多海象,為了避免互相擠壓踩踏,一部分不得不爬到上面去。可爬上懸崖又無法下來,海象只能選擇冒死一躍。

Seven Worlds, One Planet(圖源網絡)


這樣跳下來,非死即傷。最可怕的是,大多海象會摔成內傷,只能在海灘上慢慢等死。


有科學家說,海象過去也有成群結隊登陸的習慣,這可能和氣候變化關係不大。但紀錄片中認為,這些海象的行為和過去有很大區別,集體墜崖,絕對不是偶然事件。

Seven Worlds, One Planet(圖源網絡)


導演解釋,這就是氣候變化帶來的慘烈現實。



海象的悲劇不是第一件,也不會是最後一件。那些無法脫離海洋生存的生物們,在這場全球的氣候變化中,遭到了更為致命的打擊。


上周,紐西蘭北島的海邊突然出現了大量的貽貝——也就我們常說的青口。粗略統計下,估計有50萬個。讓人吃驚的是,這些青口全部熟了,熟了……


這麼多青口一夜變成食物當然不是人幹的,這是一場因為氣候變化引發的災難。


奧克蘭大學的海洋生物科學家Andrew Jeffs表示,紐西蘭最近進入了一段「異常的溫暖天氣」時期,加上在中午退潮,導致大量青口貝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脆弱的貝類哪兒受得了太陽的猛烈炙烤,當場就交代了……

其實早在過去十年裡,青口貝就已經多有受氣候變化的影響,但是如今的情況比過去更加嚴酷,對它們造成升級打擊。


「我們可能會看到整個海洋生物族群的重大變化。」Jeffs擔心,


對哺乳動物,我們有辦法保護,可以給它們搭建乘涼處。可是對於海洋生物,我們幾乎什麼也做不了。


除了烤熟的青口貝之外,其他海洋生物的日子也越來越難。


拿海龜舉例。海龜媽媽們會把卵產在沙灘上並且埋起來,通過沙子的溫度把蛋孵化成小海龜。而溫度,是影響海龜寶寶性別的重要因素。

溫度一旦超過30攝氏度,孵出來的海龜寶寶全都是雌性;如果低於28度,雄性的比例才會大幅增加。


而在澳大利亞,由於氣候變暖導致海邊沙灘溫度的升高,新生的海龜幾乎全都是雌性,這無疑讓海龜族群「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雄性減少,還會帶來種群基因多樣性的減少等等問題。

除開海洋生物,天空中的飛鳥就能倖免於難嗎?並沒有。近些年,澳大利亞有專家觀察到,一批一批的鳥兒撐不過極端熱浪,從天上掉下來死亡。



這邊宏觀世界的生物們備受折磨,微觀世界的生物們也並不好過。就連傳說中生命力頂十個小強的水熊蟲,也即將面臨重大生存危機。


水熊蟲又被叫做苔蘚豬,這種東西的生命力有多頑強?極寒殺不死、真空殺不死、脫水殺不死,宇宙射線殺不死。


它們是已知第一種能夠暴露於外太空還存活的動物,簡直是微觀世界三體人。


但是,根據哥本哈根大學科學家的一項研究,水熊蟲可能會成為全球變暖的受害者。如果溫度超過37.7攝氏度,就可能導致丹麥一種水熊蟲的徹底死亡。


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生物的阿喀琉斯之踵,原來是僅僅高於人體溫一度的溫度。


「我們本來期待看到活躍狀態和脫水狀態的水熊蟲能夠在較高溫度裡存活,然而現實並非如此。」哥本哈根大學的生物學家Ricardo Neves說。


之前被宣傳成神話的水熊蟲,沒有金剛不壞之身。它們也是全球氣候變暖的潛在受害者。


經歷各種極端環境進化到現在,水熊蟲們不會知道前面有什麼在等著自己……



不必多說,大家已經很明顯地感覺到,今年以來的氣候災害、極端天氣越來越多:英國的風暴,澳大利亞的山火,美國加州的乾旱,非洲的蝗災……


儘管地球的天氣系統是一個複雜的整體,獨一因素不能引起影響的結構,但氣候變暖,顯然已經威脅到了很多很多生命的延續。


隨著氣候變暖,類似的極端天氣會越來越多。無數生靈已經遭遇重創,人類也是一樣,沒有人能在這場變遷中獨善其身。


沒有人知道下一秒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也不知道接下來的挑戰會有多艱難。


希望我們,能夠撐過這一關。



Source: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0/feb/18/hundreds-of-thousands-of-mussels-cooked-to-death-on-new-zealand-beach-in-heatwave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0/feb/21/california-drought-february-rain-snow-pack-sierra

https://insideclimatenews.org/news/15022020/tardigrade-climate-change-biodiversity-copenhagen

相關焦點

  • 海象從百米懸崖墜落,海邊周圍形成一片「血海」,原因讓人心寒!
    冰川融化後海象無家可歸,集體從百米懸崖墜落,看到後讓人心痛!如今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定局,眾多國家不斷開啟會議,想方設法對抗全球變暖,今年發生很多自然災難,其中大部分都和高溫有關,像冰川融化、海岸線上升等等,最近幾天在某網絡上爆火了一段視頻,視頻的內容,講述了受到冰川融化的影響,海象無家可歸,從百米懸崖上掉落,看到這番景象讓人感到心痛。
  • 海象一族慘遭迫害,眾多海象相約自殺,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片子確實很唯美,讓人感嘆造物主的神奇,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是片子裡的一些記錄也確實太過殘忍,讓人自責,讓人憤怒,讓人羞愧,讓人不忍心再繼續看下去。在北極拍攝的關於海象的那個片段讓人印象最為深刻,還記得當時淚流滿面不能自已。海象是一種特別萌的小動物,雖然長得皮糙肉厚滿臉褶子,但是它走起路來那搖搖晃晃的樣子,真是像極了小老頭,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 數萬頭海象被逼上絕路,無奈只能集體跳崖,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遠在俄羅斯的北部海島,此時堆積著數以萬計的海象,熟悉這類動物的都知道,海象是北極地區才有的動物,當然,之所以變成這樣,只因為天氣變化越加嚴重,是溫室效應的到來,促進了兩極冰川的不斷融化,而這群原本生活在海冰上的海象,就這樣被遺忘在這座海島上。
  • 海象自殺式跳崖、北極熊開始吃幼崽……這些照片讓人背脊發涼
    20多度的氣溫對人類來說也許是最適宜的氣溫可對南極來說,卻是最為致命的打擊企 鵝南極的代表性動物企鵝意味著海象們一直以來栖息的居所正在不斷消失海象是群居性動物他們無論是捕食、休息全部都是集體出動以下這張圖可不是一大片陸地而是堆積了密密麻麻超過了
  • 演藝圈一眾大咖為大自然發聲: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
    大自然仿佛在用一場場的災難,向世人敲響警鐘:如果人類繼續肆無忌憚破壞大自然生態的平衡,大自然一旦反擊,足以將人類多年建立的文明付之一炬。她能哺育人類,亦能毀滅人類。就在5年前,就有一部公益短片,以大自然的視角,向人類揭示過這個真理: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
  •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異常海象群聚現象?
    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太平洋海象的數量也一度下降到僅剩5萬至10萬頭[2]。而自限制獵殺雌性海象的政策出臺之後,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海象的數量才得到了較為快速的恢復[2]。人們在歷史上也曾觀察到海象巨型群聚地,例如1964年和1972年在俄羅斯遠東的弗蘭格爾島上,1978年在阿拉斯加的聖勞倫斯島上,都有3萬至5萬頭海象聚集在一起的現象[5]。然而,曾經發生過,不代表曾經頻繁發生過,而且過去海象在海岸的群聚地規模也不及現在龐大。
  • 一組北極熊照片刷爆了全國…人類對大自然造的孽, 懲罰已經來到
    人類對大自然造的孽,懲罰已經來到。一隻北極熊媽媽,正帶著自己的孩子在細碎的浮冰塊之間顛沛流離。因為冰川面積比原來減少了50%,北極熊媽媽為了生存,需要帶著寶寶一起遊過上千公裡。儘管它們擅長遊泳,但如果途中沒有浮冰落腳,可能會因此累死在海水裡。
  • 《人型海象》有著怪奇且奇怪的劇情
    以及艾莉背著華勒斯與泰迪交往,她的出軌是對華勒斯的不滿與報復,或是艾莉對華勒斯的舊情難了,糾纏在一個疼她的男人和一個她愛的男人之間,無法做出最後抉擇;艾莉的出軌是卑劣、自私,抑或寂寞與情有可原? 誰是罪人、誰又該接受懲罰? 試想,華勒斯會變成海象,真的只是「運氣差」,或是根本躲不過的劫難?假如他本來想要採訪的「追殺比爾小子」沒有自殺,華勒斯是不是就會逃過一劫?
  • 看似溫柔的巨獸,但請不要忽略它們的危險——海象傷人事件
    #科學探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帶小朋友去動物園的經歷,通常最受小朋友喜愛的動物都是那些大型且溫順的動物但其實在大自然野生的環境裡,這些溫柔的巨獸很有可能變身為兇猛的猛獸。然而,與多人在野外碰到這些巨獸時卻常常忽略了這一點,很有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不該招惹的溫柔巨獸。海象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慵懶可愛的生物,印象中它們好像總是悠哉的躺在陸地上曬太陽。但其實野生的海象是有很多猛獸都不敢輕易攻擊的目標。
  • 海象新材淨利靠退稅 董事長王周林曾虛開發票獲刑5年
    2016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海象新材境外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9.12%、97.84%、99.52%和99.71%。其中美國地區銷售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33.88%、42.66%、50.12%、45.11%。  海象新材擬在深交所中小板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1834萬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7334萬股。
  • 海象+人=?
    比如這種⬆️分享「趣聞」,靠對這些「趣聞」進行評論、甚至調笑來吸引讀者。還有沾滿血的鑷子、剪刀。因為當年吃了給自己溫暖的海象,霍德華一直生活在愧疚中,日積月累的愧疚成最終將他磨成了一個變態。他將華萊士改造成人型海象,想要重溫年輕時在孤島上的溫暖歲月,他穿上海象服,與華萊士對打。
  • 叮咚~歡迎走進海象的奇妙世界~
    海象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可能是它們超大的尖牙。事實上,海象的學名是Odobenus rosmarus,在拉丁語中是「用牙齒行走的海馬」的意思。這些海洋哺乳動物有兩個亞種,分別是太平洋海象和大西洋海象。它們在夏季向北遷移,在冬季向南遷移,居住在北極主要由冰構成的淺水地區。由於全球變暖和捕獵,海象種群的數量正處於危險之中。
  • 海象的長牙的特殊意義
    海象主要生活在北極海域,它們的身體又重又長,皮膚粗糙而皺;它們的四肢已經退化成鰭狀,鼻子短;它們的耳朵沒有耳殼,看起來比較醜陋。 長牙是海象防身的武器。海象生活在高緯度地區,逆戟鯨和北極熊是它的天敵。一旦遭遇,海象就會亮出兵器——獠牙。
  • 把人改造成海象 這個人形海象電影角色造型酷斃了
    一隻 海象!!!變態說:要做一隻真正的海象,除了遊泳,還要學會吃生魚..吃著生魚的華萊士似乎真變成了海象!變態終於說出了他的目的:當年海象救了他,並且陪伴他無數的日日夜夜,而他卻因為飢餓,殺死了海象。他一直無法忘卻自己的罪孽,必須用自己的命去償還。
  • 披頭四 - 我是海象
    在甲殼蟲樂隊(The Beatles)的那些不朽經典中,有一首風格奇異而另類的歌曲,這就是收錄於1967年《魔術般神秘旅行Magical Mystery Tour》專輯裡的那首《我是海象》(I am the Walrus)。從那時起至今,這首歌以它那奇幻懾人的旋律,迷離惝恍的歌詞,神秘莫測的意味成為了甲殼蟲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同時也最富爭議性的歌曲之一。
  • G姓女演員墜崖真相大白,最後竟與郭德綱有聯繫?
    鬧了一陣的G姓女演員墜崖事件終於真相大白!過程鬧太過。
  • 男子被人改造成海象,送進海洋館,與人類無緣!
    主要講述了一個獵奇電臺主播一次意外中,被人將身體改造成為一頭海象的故事。阿郎是個電臺主播,因為工作需求,平日裡喜歡找尋一些奇聞異事。一天,阿郎和好朋友胖子購買到一臺二手電腦。兩人在電腦裡面發現了一個惡搞的視頻,於是隨手轉發到了網上,卻不想竟火爆異常。好奇的阿郎決定從美國追蹤到加拿大,親自去拜訪下視頻裡的這個「奇葩」。誰料,等到阿郎過去了,那個人卻自殺不在了。
  • 它們正席捲而來,報復人類……
    除了工作 更關注您的生活和心情 慘烈! 死亡44萬! 感染800萬! 全球新冠疫情急劇惡化!
  • 豆瓣9.9分,《藍色星球2》上演的海洋「大戲」,看後我卻如此心痛!
    熟知BBC紀錄片拍攝套路的人都知道BBC最擅長講故事即便主角是一群海洋生物照樣可以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她閉關修煉、厭精蓄銳直到有一天足夠強大她打敗了舊王,成為了那一方的新王這故事聽著熟不熟?新首領收編了老首領的後宮但他萬不可掉以輕心因為每一條雌性隆頭魚的身體裡都潛伏著一條充滿野心的強壯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