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趣說:
「人這輩子得不顧一切地做一件想做的事,成為希望成為的那個人。」
江一燕的新書《在時光裡流浪》近日出版,開篇文章是《被電影改變的生命旅程》,講述了她與電影《七十七天》的故事,以及從中收穫的人生感悟。
(文末還有贈書福利哦!)
2017年11月3日,一部號稱國內第一部極地探險類大片在全國電影院低調上映,從排片較少到一路反彈,最終收穫好口碑和破億票房。
一個「野人」導演,歷時三年,扛著他的拍攝設備,帶著80多人的團隊,深入可可西裡、阿爾金、崑崙山等無人區實景拍攝,只為將西藏的壯美山河呈現在觀眾面前,同時將大自然與人類的關係透過鏡頭觸動現代人潛沉的內心。
這部電影的導演說:「這個電影其實講的是,人生有多少天能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我們不想過那種30歲就死,80歲才埋的生活」。於是,有了這部電影的誕生。
它就是《七十七天》,由趙漢唐自導自演,江一燕零片酬主演,並獲得首屆紹興柯橋新銳電影節新人單元最佳新銳影片獎的一部冒險劇情片。
影片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在都市中迷失自我的老楊與一名高位截癱但積極樂觀的女攝影師,他們共同攜手用了七十七天走出羌塘無人區的故事。
而正如影片想傳達給大家的意義一樣,不少觀眾表示,看完這部電影後,他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這部講述穿越無人區故事的電影,除了為觀眾呈現來自西藏無人區壯麗風景的視覺震撼,更滌蕩著觀眾們的心靈,讓現代人在迷茫的時候,始終有聲音告訴他們:「外面還有如此廣闊的天地,不必讓自己走到一個死胡同裡面」。
而之所以能夠帶給觀眾如此強大的力量,或許也由於電影的整個主創團隊,都在堅持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這些都透過鏡頭,傳達給了每一個觀眾。
前不久,該部電影主演江一燕的新書《在時光裡流浪》上市,這部散文隨筆集裡記載有她與這部電影的故事,也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再次深刻地感受到:「人這輩子得不顧一切地做一件想做的事,成為希望成為的那個人」。
從江一燕的文字中,我們了解到,原來她與《七十七天》的緣分竟是如此結下的:
導演說,沒錢了……能拍嗎?
我看著他從西藏帶回來的「寶貝」畫面,心裡篤定這事得做。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許多夢中嚮往的成功,也許有一天在擁有之後並未有想像中那般快樂,而身上瑣碎的束縛卻越來越多,讓你忘卻保有初心是多麼難的一件事。
生命如此,一部電影也是。
在大部分為了市場、為了票房進行製作的電影模式中,有時候連我自己都會搞不清拍電影是為了什麼。沒有使命感,拍完了就是拍完了,觀眾看完電影走出影院就忘了它在講什麼,不會引起任何波瀾。
當你不知道做這件事對自己的生命或者對別人有什麼意義,這樣的創造是沒太多幸福感可言的。
在滿足了最初對形形色色的角色挑戰之後,我更願意傳達,將靈魂給予每一部電影。
一份做演員的初心,讓江一燕選擇零片酬加入團隊,開始了兩個月的路上顛簸和一份難能可貴的心靈成長之旅。
拍攝中,她見到了自己在電影中所扮演角色的原型:藍天。
一位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的職業女攝影家,在西藏旅行時,因為拍攝星空而不小心摔傷,以致高位截癱卻依舊堅強地面對命運的女生,開客棧,練習駕駛,一個人開車行走在路上,她用輪椅丈量世界,實現了別人眼中的不可能。
(導演趙漢唐、藍天本人與江一燕)
而江一燕是這麼描述她與藍天的相遇的:
在感受拉薩的同時,我見到了「我」的真身——一個叫藍天的姑娘:女攝影師,時常沒心沒肺地大笑。這點倒和我挺像。她的故事很傳奇,因為說起來輕鬆,實則是難以想像的困難,她有強悍的徵服命運的勇氣。而這一切逆轉涅槃就發生在這個小小的軀體中。知道她的故事以後,其實很多次我會捫心自問,如果是我,我行嗎?
內心的我不敢作答。
我不記得當時藍天的原話,只是清晰地記得她的神情,問她怎麼面對這一次意外,從此與輪椅相伴。我們問得小心翼翼,她卻回答得很大方,是有些不經意的,不服氣的,是無所畏懼,就這麼著,誰也不能讓我向命運認輸。
和她學習坐輪椅的日子,我好像也把生命中的那些無常和不公拋在腦後,只看到前方,面向遠方。往前走,才是對生命中那些缺憾最好的釋然。
兩個月的拍攝,處於高寒之地,艱苦程度不言而喻,但絲毫不妨礙江一燕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發自內心的快樂,她說:
那段日子是我唱歌跳舞最多的時候。只要大家一聚餐,必然就唱啊跳啊,自然隨心。我把我會的都展示了,包括家鄉的越劇。在這樣天寒地凍沒水沒電的艱苦歲月裡,還有一壺熱酒和滿腔熱血,想起來依然溫暖。有時候回想,為什麼在那裡有城市找不到的快樂?
也許……就是這麼簡單。
放下物慾、功名的繁雜,遠離那些本不屬於自己的性情,把簡單的自己放在天地裡,全心全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原來快樂就變得如此輕鬆啊!原來再難的事情也會伴隨著歡笑和勇氣。
原來,真正置身大自然,置身於自己想做的事情時,快樂就變得如此純粹和簡單了。只是我們大多現代人仍被城市的鋼筋水泥束縛著、困擾著,不知自己的內心真正嚮往著什麼。
然而在艱苦卻純粹的拍攝結束後,這個80多人的團隊開始要應對同樣艱巨的電影市場現實,而這個現實似乎比高原拍攝本身更讓他們為難,江一燕在文字中是這樣記錄這個過程的:
對於一個只了解大自然的導演,要面對宣發、排片、院線的問題,因為市場的主導,你要拍什麼,你想傳達的,似乎都無形中被否定了。在佔市場不到百分之二的排片之中,我們面對著比高原更茫然的寸步難行。
寒冷苦難都只是身體的考驗,我們有把握和勇氣徵服一切險峻.可是在大自然中再大的問題都能扛,都能不慌不忙的野人導演,面對城市的現實,卻只能瞪著一雙大眼睛。
他不過是希望自己的電影至少被觀眾在大銀幕上看到,那是中國最壯美的山河,那是獨闖無人區才能經歷的最奇妙的旅程,那是最好的攝影師李屏賓老師60多歲進入無人區拍出來的畫面。我們太希望觀眾在大銀幕上感受到這些。
所有的一切都有過掙扎,也許某一刻就低頭了。但是,沒有,我們不肯讓自己的心倒下.我們是不會向命運妥協的人,哪怕只是柔軟的堅持。
我們在電影創作中遇見相同的人,也會在電影上映時遇見有精神共鳴的觀眾。電影的排片從最少一路反彈。
有人調侃導演,這下踏實了,抵押的房子可以收回了。但是屬於大自然的人心照不宣:也許這一點點藝術的魅力猶如黑暗的洗禮,如清晨第一束光照在身上的溫暖。大自然給了我們前行的勇氣。電影給了所有遇見它的人勇氣。
萬水千山的跋涉,終是我們內心的破繭而出。
《七十七天》的導演趙漢唐說,「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最後,他真的幹出來了,電影的成功不僅讓導演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和堅持是對的,更無形中鼓勵了所有遇見這部電影的人,告訴他們,去走自己想走的路吧。
就像《七十七天》宣傳海報上所說的,「願你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那些外在的障礙終不是抵擋你前行的真正阻力,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哪裡、想做什麼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或許,當你感到迷茫和困惑,找不到自己時,可以看一看《七十七天》,它會賦予你想像不到的力量。
文章資料來自江一燕新書《在時光裡流浪》以及網絡上對電影的專訪材料;圖片來自電影劇照
江一燕的新書
《在時光裡流浪》
10本,免費送!!!
1、關注「職趣生涯」公眾號,註:未關注公眾號將無法獲得福利哦~
2、點擊寫留言連結,跳轉到留言小程序,寫下您的留言,並參與留言集贊活動。
3、截至6月15日24:00,留言獲贊數量前10位的幸運兒,將免費獲得江一燕的新書《在時光裡流浪》一本。
4、中獎的小夥伴,請加小編微信cindy-hj87,並發送您的聯繫方式(姓名+地址+手機號)。
5、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寄出書籍~過時不發送信息視為自動放棄福利哦!
寫留言
Hi,朋友,感謝你遇見職趣!
小時候,每個人都會被問:「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我們也會勇敢地說出各種答案,且都會得到讚許和認同。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心中的答案,似乎越會模糊,而評價的標準,似乎也變得越來越單一。
得益於祖輩父輩們的辛苦打拼,物質生活條件已有很大改善,但他們大多數活得很沉重,所謂「謀生」!如今,年輕一代的我們,是繼續他們的老路,還是追隨內心,釋放潛能,勇敢做自己?亦或,你已然決心想做喜歡的事情,但又如何篤定,自己真正熱愛什麼,想去哪裡?
職趣,應運而生。去喚醒,去點燃;去探索,去看見。
在職趣,你可以接觸真實而豐富的職業世界,探尋適合自己的興趣所在;在職趣,你可以聆聽別人的成長故事,從中受到啟發;在職趣,你可以遇見生涯教育大咖,學會如何規劃人生;在職趣,你可以了解國內外的先進教育實踐,用更廣闊的視野思考問題;在職趣,也許你還可以重新和父母建立溝通連接,彼此分享對多彩世界的觀點和體會。
職趣,祝(助)你最終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