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愛心冰箱人民廣場站的志願者為戶外工作者進行登記並發放礦泉水
『奶奶,這是您的水。奶奶,您辛苦了!』
7月22日,河北固安人民廣場,驕陽似火。高一學生王藝達正在忙著和小夥伴們一起為來領水的環衛工奶奶提供服務。她們身邊是一個大大的愛心冰箱,裡面裝滿了礦泉水。
穿著黃色志願者服裝的她們和愛心冰箱成了廣場上最引人注目的風景。
實際上,愛心冰箱並不是新鮮事物。最近幾年每到夏天,很多城市都會出現為戶外工作者免費提供冷飲的『愛心冰箱』。可惜的是往往曇花一現,沒有幾天就撤了。
固安的愛心冰箱是從2018年開始的,每年夏天如期進行,到今年已是第三屆,於6月29日開始運行,經過1個月的運轉,不僅沒有撤銷,還發展到五個中心站點、30個愛心商家的規模,參與的志願者超過500人,截至目前提供超過4000瓶礦泉水。
他們為什麼能夠做到呢?《公益時報》記者進行了走訪。
排班都排不過來的志願者
「麻煩您登記一下。」「您有手機嗎,可以掃碼登記。」「您要常溫的還是涼的?」「這是您的水。」「爺爺(奶奶)辛苦了!」
7月22日上午,愛心冰箱人民廣場站,不時有環衛工人來領礦泉水。雖然天很熱,但作為志願者的楊郡賢、王藝達、邢瑞瑞,依然一絲不苟地按照站長李均英的安排一次次完成了送水的任務。
楊郡賢七年級,王藝達高一,邢瑞瑞高二,她們都是主動報名成為人民廣場站志願者的。「我家離這裡比較近,經常看到志願者在這提供服務,很羨慕,就通過志願匯報名了。」王藝達表示。
這樣的志願者在人民廣場站已經超過了100人,她們在同樣是志願者的站長李均英的安排下,每天會分成上午9點至12點、下午3點至6點兩個時段進行服務。
「每天都有一個值班的接龍,我們要求每天上午下午各4個人,有的排不上班的還會生氣,都搶著去。李大姐還給我發微信,說中午能不能加上一個時間。」固安幸福志願服務會副會長沈桂瑩表示。
像人民廣場一樣的中心站點,在固安還有四個,每個站點都有一支志願服務隊為在愛心冰箱的運轉提供志願服務。他們中既有放暑假的大中小學生,也有社區居民,還有廣場舞隊、歌唱隊的大爺大媽。
「從心裏面就願意做,什麼時候走不動了就不幹了。」大湖站現年70歲的志願者李素雲奶奶笑呵呵地說道。
除了五個中心站點的志願者之外,在店鋪門前設置愛心冰箱的商家也都自發地成為了志願者。
源源不斷的礦泉水
在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固安的愛心冰箱已經被戶外工作者所熟知。僅7月22日上午,人民廣場站一個站點就送出了20多瓶礦泉水。
那麼這些礦泉水是從哪裡來的,又如何保證整個夏天都有足夠的礦泉水呢?
「你完全不用擔心。我們發布招募令後,愛心人士,包括我們的志願者,都在源源不斷地給我們的庫房進行補充。」負責愛心冰箱項目後勤保障的李志斌充滿信心地對記者說道。
一方面,愛心商家在設置愛心冰箱的時候,本身就會準備一定數量的礦泉水,有的還會給庫房捐。
在固安開了一家家常飯館的四川人發哥,在自家飯館門前設置愛心冰箱的同時,還和蜀光志願服務隊的朋友們一起捐了200多提礦泉水給庫房。發哥認為:「掙錢是要掙的,但花錢也要花的有意義。」
「有的商家因為場地原因不能設置愛心冰箱,就跟我們說讓我們缺水了隨時給他們打電話。」李志斌表示。
一方面,志願者、社區居民等都會不間斷地給各個站點捐水。
7月22日上午,志願者陳佳麗就帶著孩子一起給人民廣場站捐了兩提水。「因為孩子小,老二不到一歲,沒辦法參加志願服務就捐兩提水吧。」陳佳麗表示。
7月23日,人民廣場站收到了一家人捐贈的五提水。在和捐水者的聊天中,李均英了解到為了捐水這一家人還開了一個家庭會議,開始想讓老大負責捐水,爸爸說不行,要每個人捐一提水,而且要從孩子們的零花錢裡節約出來。到23日,水錢湊齊了,立馬就捐了過來。
「很多居民看到了我們的愛心冰箱,轉身就去超市,買兩包水就放這了,我說你們留個名字我們好登記,不需要,騎個電動車就走了。一包水沒多少錢,獻愛心已經形成一種氛圍,再苦再累我們感到特欣慰。」李志斌強調。
不僅是礦泉水,愛心冰箱也是社會各界捐贈的。據李志斌介紹,除了商家自己設置的愛心冰箱,從社會上募集的冰箱已經有8臺。
大衛城站點的冰箱就是由固安城北便民市場捐贈的。「我們知道有這個活動之後,就捐了冰箱,還向市場的商戶發出募捐的號召。路過的時候,我都會來瞅一瞅,看水夠不夠,有沒有其他需要。」便民市場辦公室工作人員許博表示。
「大家還給我們捐贈了大功率的電扇、防暑藥品、急救繃帶、消毒液,應有盡有的,這是社會的力量,真的讓我很震撼。」李志斌對此十分感慨。
從自發活動到專業項目
充足的志願者和物資,讓固安的愛心冰箱項目有了快速發展的基礎。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志願者願意加入,會有這麼多人放心地捐贈礦泉水呢?這背後離不開固安志願服務在這些年的迅速發展。
實際上2018年的時候,固安就已經出現了志願者發起的愛心冰箱,「當時只有兩個站點,但是反響挺好的。去年也在做,但是沒有開展的很大。」沈桂瑩表示。
與此同時,固安的志願服務卻在不斷發展壯大。
2018年,固安啟動了志願之城建設;2019年,開展了「幸福鄰裡」「大愛公益」「城市合伙人」「新城樂業」「負碳城市」「兒童友好」等6大類志願服務項目20餘個,截至2020年6月底,發展固安志願者突破15000名,設立的志願服務分隊超過105支,服務群眾超過50000人次。
目前,固安志願服務已經形成「一城一校一基金」的產業新城志願服務發展模式,即以黨建為引領,志願者為主體,幸福薈為載體,設立並運營志願大學提升志願者專業能力,積極推動志願專項基金成立,推動志願組織可持續發展。
固安志願服務的發展為愛心冰箱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固安幸福志願服務會成立已經5年了,我們之前的思路,是讓志願者來參與活動就行了。從去年到現在,我們的思路在轉變,隨著固安志願之城的建設發展,我們覺得應該從項目化的角度去著手,讓志願者發現社會問題,我們提供專業化的支持,引導志願者以項目的方式去解決社會問題。」沈桂瑩強調。
形成閉環的運行機制
在新的思路引導下,在固安幸福志願服務會的專業支持下,愛心冰箱被設計成了由固安幸福志願服務會提供支持、志願者實施的專業化項目。
在人員管理方面,通過挖掘、培養志願者骨幹,固安幸福志願服務會為項目建立了項目經理人+站長+志願者的三級管理機制。
項目經理人共3人,他們全權負責整個項目,在固安幸福志願服務會的支持下,從立項、申報,到執行、監測和評估,把控整個流程。
「他們是我們孵化和培養的志願者骨幹。我們會通過志願大學的培訓,告訴他們怎麼發現項目、策劃項目、運營項目。」固安幸福志願服務會工作人員葉夢偉表示。
五個服務站各有一個站長,主要負責站點的日常運營和志願者的招募管理。
據固安幸福志願服務會執行長馬敬芸介紹,這些站長是志願者骨幹通過競聘產生的。作為愛心冰箱站點負責人,他們需要根據站點需求確定所需志願者的數量和能力,通過固安幸福志願服務會等多個渠道招募並管理志願者。
「李均英當站長的時候,就她一個人,通過這一個月的努力,她的站點的志願者已經100多人了。」沈桂瑩表示。
「我們會通過志願大學對志願者進行培訓,站長在每天上崗前也也要對志願者進行培訓。」馬敬芸表示。
「李阿姨會給我們培訓坐姿、站姿,領水的人來的時候要說『您好,您是來領水的嗎?』,他們走的時候要說『您辛苦了』。這是對他們的尊重,他們為人民服務,我們為他們服務。」當記者問到都有哪些培訓的時候,邢瑞瑞表示。
在物資管理方面,在固安幸福志願服務會的支持下,項目建立了一套動態的補水機制。
站長負責統計站點的物資需求,通過微信群等實時與項目經理人和固安幸福志願服務會工作人員對接,負責後期保障的人員會根據需求第一時間為站點補充礦泉水。
「站點上報以後,我們就知道哪個站點需要多少水,然後統一從庫裡面調配給他們。」李志斌表示。
項目要求每名戶外工作者一天可以領兩瓶水,領水的時候需要通過填寫登記表或掃碼登記個人信息。如果有人捐水,站點同樣需要進行登記。
「我們接受捐贈以後,會有相應的入庫和出庫清單。每個站點都有登記表,掃碼領水也會有相應的後臺數據。數據導出來我們會進行核對,如果出現較大偏差,肯定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會做自查。我們的專職工作人員會持續做監測,這就保證了物資的供應不會出問題。」葉夢偉強調。
在項目推廣方面,一方面,固安幸福志願服務會會通過本地媒體、固安志願者的公眾帳號、自媒體等對項目進行整體宣傳。一方面,志願者會在現場進行推廣。
「前期我們項目經理和站長是要去發展一些商家的。所以在端午節的三天假期,其實他們是沒有休息的,而是沿街去掃街,我們是希望有更多的商家能夠加入到我們。」沈桂瑩表示。
為了讓戶外工作者都能夠知道贈水的信息,志願者們除了在站點提供服務之外,還會主動到周邊送水。「我是負責擦護欄的,看到這裡有愛心冰箱,這些志願者之前給我送過水,就知道可以來領水了。」環衛工人辛淑雲表示。
「我們的每一瓶水上都貼著固安志願者的標誌,也是為了展示我們的項目,讓更多人知道。」李志斌表示。
此外,項目還針對志願者和愛心商家設定了相應的激勵機制。
「對志願者來說,我們會統計志願服務時長,他們每天在志願服務平臺上籤到後還可以領取一份保險,會有相應的保險機制。」葉夢偉表示。
對於愛心商家,除了幫助他們協調愛心冰箱在戶外擺放所需手續之外,還會通過當地的宣傳部門、志願者平臺等對他們進行宣傳,「擴大他們的影響力,也讓他們有成就感和獲得感。」葉夢偉強調。
專業的機制體制,讓愛心冰箱的運行形成了完整的閉環,保證了項目的可持續。固安的實踐經驗表明,專業志願服務在城鄉社區大有可為!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