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這樣紅》直面悲劇,關愛人生

2020-10-09 般若同學

在今年的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有幸參加了池韻主演的《花這樣紅》的映後交流會。現場我聽到有人說:這部電影又悲又喪,很難不走神。我在想或許這跟中國人的文化習慣有關係吧。中國人向來是不太喜歡悲劇的,相對來說更傾向於喜劇和大團圓的結局。而西方相對來說比較可以接受悲劇,接受現實,因為悲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比如一代文豪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在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參展時,一位荷蘭的癲癇症患者對池韻表示了深深的感謝,她說自己的真實生活就是那樣的。歐洲沒有拍,而中國卻首先拍出了癲癇症患者的電影。當然《花這樣紅》也獲得了今年第4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的榮譽,得到了西方觀眾和業內人士的肯定。這部電影看完後我遲遲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因為我一直處在喜劇和團圓的大環境下,已經不敢去直面悲劇了。距離上次現場交流會已經過去了20天的時間,我還是會時不時的去思考它的劇情走向。期待池韻有更多這樣的好作品創作出來,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些悲劇人生其實更需要社會的直視和關愛。

相關焦點

  • 《花這樣紅》:中國電影中少有的「悲劇」
    周洲的新作《花這樣紅》是一部我個人頗為關注的電影,此前入圍第4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的明日之聲單元(Voices)。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成立於1972年,以挖掘新銳力量、標榜獨立電影聞名,是各國青年導演亮相世界的重要舞臺。
  • 國產藝術電影月度展映 | 2月的「花這樣紅」
    上海藝術電影聯盟的「國產藝術電影年度展映」將在2月份為影迷帶來了周洲導演的《花這樣紅》
  • 《以家人之名》陳婷拋家棄子:她的人生註定是一場悲劇
    自己都無法面對的東西,為何要年幼的孩子來面對,這樣的母親顯然是很失敗的。一個會把過錯推給孩子的母親,在現實意義上已經把孩子從心底推遠,她的人生怕是很難再得到孩子的關愛了。,你想要的未必就能都得到,人生很難圓滿,總有遺憾。
  •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花襲人的悲劇,該從哪些方面說起?
    花襲人,一直是《紅樓夢》中頗具爭議的一個人物。關於她的結局,書中是這樣描寫的: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如果單看人物歸宿的話,可能有人會覺得:這襲人的結局還算是不錯,比起那些無家可歸、甚至是早早去世的人來說,她起碼有個家。
  • 《萬箭穿心》:淺析女主人公李寶莉悲劇人生的根源
    一個人命運的悲劇往往有其發生的根源,不是單方面因素,而是幾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分析整個劇情,女主人公李寶莉的人生悲劇主要源於以下四個方面:與丈夫三觀不合,價值觀相去甚遠,原本兩類人,卻被放進同一個婚姻中。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童年關愛的缺失真的可以摧毀一個人的人生
    電影開篇就在闡述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不幸福的人生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如何度過,而主人公松子恰好屬於這一類人,她的每一段人生經歷都選擇用愛去面對世界,可惜並未被溫柔以待。電影在用一個非常喜劇的方式表達一個悲劇,雖然松子很善良也有對現實的渴望與幻想,但時間讓她做出了反抗的選擇,只是方式方法方向都不太對。松子悲慘一生的原點肯定是父親的過失,但她用了錯誤的方式,害了無辜的妹妹;她的戀愛觀更不太敢恭維,每次為愛無懼一切失去自我,最終也害了自己。與其說她被所愛的男人毀了,不如說她被自己的少女憧憬毀了,而讓她如此越發憧憬害怕孤獨,甚至是自暴自棄的根源還是父親。
  • 《時時刻刻》直面人生
    這樣的生活也是我們很多人必須去面對的,就像一把枷鎖,困住你,不能逃離也逃離不了。對於弗吉妮婭·伍爾芙來講這枷鎖就是在裡齊蒙德的平和安祥的生活。因為她是維吉妮婭 伍爾夫,這就註定了她終將為探求人生的真諦而活。終將不能成為一個安於享受陽光和青草味道的某個男人的女人。或者說當這一天結束的時候。她終於做出了選擇。選擇死亡。蘿拉·布朗她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不錯。對她來說這好像沒有任何意義。
  • 豆瓣9.0《小森林夏秋篇》| 走出「苦夏」,歷練和猶豫中直面人生
    專程基本都是下坡路,自行車大概要半小時,不過回程要花更多長時間。冬天因為路面積雪,只能步行去。不緊不慢的話,要走上一個半小時。不過,大多數居民都是去臨鎮的大型城外超市購物。我去那裡,來回要花上一天。 --市子電影的開始,便是主人公這樣的一段獨白。每一部的開場都是一樣,沒有背景樂,它把小森簡單、偏僻、靜謐、自然美好的一面展現給觀眾。
  • 《人生重啟》讓你重新選擇一次人生的黑暗有毒劇!
    人生重啟的劇情簡介 · · · · · ·  「如果當時沒有那樣做,就一定不會走到如今這步田地!」 每個人都難免曾在人生的某一時刻產生過這樣的念頭吧,可是世上難買後悔藥,人們所做的只能是拋棄過去,直面未來。
  • 腦癱孩子被至親殺害 這樣的悲劇怎樣避免?
    腦癱孩子被至親殺害 這樣的悲劇怎樣避免?而悲劇背後,折射出類似家庭的共同困境發人深思。案發父親殺害12歲腦癱女兒後投案自首佳佳一家原本住在六安市農村,出生時因為缺氧患上腦癱,生活不能自理,不會說話、不會進食、走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除了喝牛奶和飲水等流食相對容易些外,吃飯都需要嚼碎了再餵給她。大約5年前,佳佳的父母在老家不堪承受鄉鄰帶來的精神壓力,舉家搬到合肥。
  • 青年演員、編劇池韻領銜主演電影《美麗》、《花這樣紅》
    2019年,編劇並領銜主演電影《花這樣紅》,獲得第4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費比西影評人獎,組委會評價「演員池韻出色地塑造了一位試圖從冷漠和充滿偏見的世界中尋找自我價值的年輕女性形象」。青年演員、編劇池韻領銜主演電影《美麗》、《花這樣紅》池氏網綜合報導
  • 《花這樣紅》入圍FIRST影展 曾獲費比西影評人獎
    《花這樣紅》FIRST青年電影展入圍海報1905由周洲編劇、執導,池韻編劇並領銜主演的電影《花這樣紅》入圍主競賽單元。這將是該影片繼今年1月份在第4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斬獲費比西影評人大獎後,在亞洲地區的首次亮相。
  • 從個人、家庭、社會的角度去分析《孔雀》中高衛紅的人生悲劇
    姐姐高衛紅是那個被極度壓抑個性的時代裡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她就像一隻美麗而高傲的孔雀,但孤芳自賞和畫地為牢造成了自己一生的悲劇。她在愛情、工作和人生裡,無數次轉折卻始終與自己理想的樣子背道而馳——否定現實又想控制生活,才是悲劇發生的根源。
  • 杜拉斯《情人》:人生的悲劇,大多來源於低質量的親情
    但這樣畸形的關係是不能被大眾所能接受的,家人雖然默許了她這樣的賺錢方式,但卻也視她為家族的恥辱。然而最終,富家少爺因為性格軟弱,不得不與家人安排的富家小姐結婚,二人終究是錯過了彼此。在小說《情人》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低質量親情帶來的悲劇。原本,她可以有一個正常而幸福的人生,卻因為家人錯誤的引導,而走上了另外一種人生,而做別人的情人,這種事情是一輩子的恥辱,有的錯誤發生了就無法挽回。
  • 像你這樣的一個悲劇人物.
    本來以為《悲劇人物》是一本收藏各種失戀人物的手冊,由在感情裡隱忍受氣也不願離開伴侶到在感情裡從不願主動離開,只等到被拋棄那一天,已然做好準備感嘆這些悲劇主角的人生。不料聽到第三段主歌,才知道悲劇的結局或許不止是因為在錯誤的時間遇見一個錯的人,原來有一些失戀的人是因為自己才成為悲劇的。
  • 小龍女烏龍錯付人,孕妻6月死亡,《人生海海》苦難女子的悲劇
    初寫《人生海海》美醜對比分析的時候,我也頗忐忑,這樣的文章有人看嗎?有意思嗎?對我自己有何好處呢? 昨天看了畢宇飛的《小說課》才明白了我寫這四篇文章的用意及對於自己的好處,簡單說一下,送給幾位喜歡看這系列文章的朋友。
  • 電影《大師兄》直面壓力 甄子丹用拳頭教你做人
    見面會上,甄子丹不僅爆料自己的新角色很「特殊」,在學校一言不合就動手,更表示影片會直面學生問題,希望給社會帶去正能量,引起現場陣陣掌聲。  甄子丹調教學生「大打出手」 校園+動作「無縫銜接」  談及自己在電影中的角色,甄子丹表示這是一個很「特殊」的老師:首先是背景很特殊,「這個老師過去曾經在阿富汗打過仗,是特種部隊的特種兵」,可想而知這樣的老師調教起熊孩子,手段一定不同凡響;其次是作風很另類,這個老師不愛說教,偏愛「動作」,在校園裡經常「大打出手」。
  • 《人生》中劉巧珍的愛情悲劇,給了女人們這樣幾個警示
    每看一遍路遙的小說《人生》,心情就陷入憂傷,書中劉巧珍的愛情悲劇,是如此打動人心,令人同情落淚。這個痴情女子,對於愛情真的太盲目,太天真,太不懂得保護自己,最終讓自己的一片痴情付之東流,受盡愛情傷害。
  • 林黛玉性格的悲劇
    而對這樣的一種悲劇,小說又做了一種更深層面的了解,就是她的性格的特徵。這種性格特徵包括外在的因為疾病造成的性格特徵和她內在的心裡上的壓抑。從外在的角度來看,小說專門描寫了林黛玉的那種病態,那種與生俱來的那種疾病,是一種不治之症。她和薛寶釵不一樣,薛寶釵也天生地有一種病,但這種病是一種富貴病,她吃的是養生的藥。所以薛寶釵外表上長得非常健康,而林黛玉不一樣。
  • 王小帥:真正的悲劇是治癒系的
    這次放映是電影《青紅》4k修復之後,第一次正式與各位觀眾見面。這也正是北影節的優勢,能依託中國電影資料館這樣的「國庫」,得到非常非常多的影片資源。我很羨慕像阿爾莫多瓦這樣的導演能很好的表現女性,但我沒有辦法做到這樣。當然《青紅》的人物設置、敘述角度是偏重女性的,但我的《冬春的日子》、《扁擔姑娘》等片實際上主要還是男性心理的。北野武在談論自己的影片的時候,也說過自己拍不了女性,黑澤明似乎也很少有女性題材。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遵從自己內心,來拍攝自己的影片。如果我有幸能拍到女性,我也會非常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