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教育闖關IPO背後:旗下今日校園APP違規收集用戶信息被通報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金智教育闖關IPO背後:旗下「今日校園」APP違規收集用戶信息被通報 上半年虧損4700萬

中國網財經11月24日訊(記者 牛荷)正闖關科創板的金智教育近日因「侵害用戶權益」被網信辦通報。日前,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發布通告稱,35款App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其中包括金智教育旗下「今日校園」APP。

來源:網信中國官方微信公眾號

記者注意到,江蘇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金智教育」)已於11月18日進行了科創板上市申請的審核問詢函首輪迴復。

「今日校園」APP屢次因違規收集信息遭通報

網信中國發布的「關於35款App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的通告」顯示,「今日校園」APP(安卓版本號:8.2.2)存在三方面問題,未明示收集的用戶學生證信息等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未提供有效的註銷用戶帳號功能:按照隱私政策提供的QQ在線客服進行註銷帳號,超過15個工作日App未響應註銷請求;未建立並公布有效的個人信息安全投訴、舉報渠道:投訴、舉報的郵件未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核查和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31日,「今日校園」APP(版本8.2.2)就曾因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工信部列入存在問題的應用軟體名單(2020年第四批)中。

來源:工信微報微信公眾號

對於屢次違規收集用戶信息,中國網財經記者致函金智教育,公司在回覆中稱,「雖然我們此前在「今日校園」APP的運營方面可能存有一定瑕疵,但我們在收到主管機關的通報後,均在第一時間予以響應並按要求進行整改。」並表示,已經在最新發布的「今日校園」APP(V8.2.12,以下簡稱「新版本」,目前已在騰訊應用寶上架)中完成通報中的問題的整改。

資料顯示,金智教育成立於2008年1月,是高等教育信息化服務提供商。

2015年6月17日,金智教育掛牌新三板,2020年3月11日,終止掛牌。今年9月24日,上交所披露了金智教育遞交的招股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書」),10月23日,IPO申請狀態處於「已問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金智教育擬募資6.97億元,用於「基於混合雲的智慧校園超融合平臺建設項目」、「一體化智能教學雲平臺建設項目」、「營銷服務網絡及業務中臺建設項目」、「產品研發及技術升級基金」。其中,「產品研發及技術升級基金」募投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3億元。

來源:招股書

對此,上交所在首輪問詢中發起問詢,要求金智教育說明募投項目實施後,是否改變業務模式,對財務狀況的具體影響,並視情況作重大事項提示或風險提示;補充產品研發及技術升級基金的具體用途、使用預算及計劃、運行方式,設立基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金額是否與發行人現有經營規模、財務狀況、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相適應。

金智教育對此回復,募投項目的實施不會改變主營業務方向與現有業務模式的基本特點;上述「產品研發及技術升級基金」募投項目的具體用途包括4方面,一是優化研發基礎環境(預算4000萬元);二是預研發投入(預算9000萬元);三是產業併購(預算7000萬元);四是補充營運資金(預算1億元)。並表示,募集產品研發與技術升級基金用於優化基礎研發環境、補充營運資金等,與現有經營規模、財務狀況等相適應。

一年半8家控股子公司共虧損超2000萬元

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3年間,金智教育的營收分別為3.02億元、4.07億元、4.82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041.38萬元、6794.58萬元、8535.41萬元。

不過,在持續3年的穩增後,今年上半年,金智教育的營收卻大幅「縮水」,僅有0.69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大幅虧損,虧損額高達4776.90萬元。

來源:招股書

除了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幅下滑,記者梳理發現,在金智教育旗下的8家控股子公司中,2019年度半數(4家)虧損,淨利潤虧損數額共計1201.85萬元;2020年上半年超六成(5家)控股子公司業績虧損,淨利潤虧損數額共計865萬元。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金智教育擁有江蘇金智教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金智工程」)、南京明德商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明德商服」)、江蘇金智教育培訓中心(「金智培訓」)等8家控股子公司和3家參股公司。

2019年度,上述8家控股子公司中,金智工程、明德商服、南京圓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圓周網絡」)、南京混沌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南京混沌」)4家控股子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89.77萬元、-313.39萬元、-796.45萬元、-2.24萬元。

金智工程、明德商服、圓周網絡3家公司繼2019年虧損後持續虧損,2020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66.34萬元、-131.77萬元、-490.37萬元;2020年上半年,江蘇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知途教育」)、南京青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青橙」)2家子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8.89萬元、-67.63萬元。

今年上半年,只有金智培訓、福建金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福建金智」)、南京混沌3家子公司的淨利潤未虧損,該期間這3家子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0.59萬元、0.23萬元、5.75萬元。

記者注意到,雖並未出現淨利潤虧損,但這3家公司的淨利潤共計僅6.57萬元,與上半年8家控股子公司865萬元的淨利潤總虧損相差懸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的增長,金智教育的應收帳款呈增長趨勢。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應收帳款分別為0.70億元、1.09億萬元、1.74億元和1.17億元,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3.35%、26.72%、36.13%和169.82%。

金智教育在招股書透露,主要客戶為高等院校和中職學校,學校客戶信息化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於財政經費。若高校資金來源不能及時到位,導致公司不能及時取得回款,會造成自身經營性現金流減少,對公司的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相關焦點

  • 金智教育旗下App「今日校園」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遭通報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金智教育旗下App「今日校園」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遭通報 擬衝刺科創板上半年虧損4700萬中國網科技11月18日訊(記者 李婷)「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通報稱,近期,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治理工作組評估發現,35款App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
  • 擬IPO的金智教育旗下app「今日校園」因違規遭通報
    作者:韞匿11月17日,「網信中國」發布了關於35款app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的通告,其中就包括金智教育旗下「今日校園」app。「今日校園」app涉及問題包括未明示所收集的用戶學生證信息等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未提供有效的註銷用戶帳號功能:按照隱私政策提供的QQ在線客服進行註銷帳號,超過15個工作日app未響應註銷請求;未建立並公布有效的個人信息安全投訴、舉報渠道:投訴、舉報的郵件未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核查和處理。截至11月20日,「今日校園」app及金智教育並未對此作出公開回應。
  • 金智教育衝刺科創板,上半年業績大幅「縮水」,應收帳款風險凸顯
    2020年11月,據上交所官網顯示,從新三板退市的江蘇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智教育」)正在衝擊科創板上市,目前已進入第一輪問詢階段。據悉,此次IPO,金智教育擬募集資金6.97億元,用於基於混合雲的智慧校園超融合平臺建設項目、一體化智能教學雲平臺建設項目、營銷服務網絡及業務中臺建設項目和產品研發及技術升級基金。
  • 即刻APP下架一年後恢復上線 曾因違規收集用戶信息被通報
    【TechWeb】6月10日消息,即刻官方微博今日發文稱,即刻app恢復上線,並增加了一些新功能。全新上線的是即刻7.0版本,相較上一個版本,主要新增功能包括:心情日記、足跡地圖、頭像彈一彈。據悉,在下架之前,即刻 App 曾因違規收集用戶信息被廣東網警通報。7月5日,廣東網警通報了2019年第二季度超範圍收集用戶信息App清理整治的工作情況,監測發現,1048款App存在超範圍收集用戶信息行為。其中,包括即刻App在內的多款應用存在超範圍讀取用戶通話記錄、簡訊或精確位置等安全問題。
  • 寶寶巴士旗下兩款APP 因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工信部通報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寶寶巴士旗下兩款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工信部通報 中國網科技10月27日訊 工信部網站今日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五批),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
  • 工信部通報:巔峰減重旗下減肥小秘書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中國網科技12月21日訊工信部網站今日公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七批),截至目前,尚有 63 款 App 未完成整改,上述 App 應在 12 月 28 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  通報顯示,由上海挺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減肥小秘書(版本6.2.7)APP涉及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的問題未完成整改。
  • 工信部通報小愛音箱、映客直播等101款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工信部通報△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近期,工信部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8月31日,工信部對外通報了2020年第四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名單。違規使用個人信息4今日校園江蘇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有贊精選APP涉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工信部通報
    新京報訊(記者 秦勝南)10月28日,新京報記者獲悉,據工信部最新發布的2020年第五批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結果,有贊精選涉及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等問題被點名。通報的信息顯示,由杭州有贊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有贊精選APP(應用版本5.3.1)涉及違規收集個人信息,以及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問題。據天眼查顯示,有贊前身是口袋通,主要從事零售科技SaaS服務,幫付費商家(目前主要是中小電商)管理客戶,並通過各類營銷手段產生交易獲得訂單的工具平臺。所屬公司為杭州起碼科技有限公司。
  • 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又有63款APP被通報!
    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又有63款APP被通報!> 關注網信石家莊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
  • 我查查APP因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遭工信部通報
    中國網科技8月31日訊 工信部網站今日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 App 通報(2020 年第四批)》,通報顯示,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
  • 工信部通報:7723遊戲盒APP違規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
    中國網科技10月27日訊 工信部網站今日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五批),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131款APP未完成整改。
  • 社交電商蜜源APP承認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曾被質疑涉嫌傳銷
    就在蜜源被質疑涉嫌傳銷的同時,蜜源又爆出侵犯用戶隱私。12月21日,工信部網站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七批),蜜源因為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赫然出現在名單之中。事實到底如何?時代數據對此展開了調查。
  • 奢侈品電商寺庫APP登工信部通報 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 近日,工信部網站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七批)。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按照《關於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工信部信管〔2020〕164號)工作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63款APP未完成整改,上述APP應在12月28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
  • 新片場旗下「場庫」App被要求限期整改 涉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等問題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12月21日訊 今日,工信部網站公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七批),截至目前,尚有63款App未完成整改,上述App應在12月28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通報顯示,此次存在問題的應用軟體包括「場庫(版本號5.8.0)」,該軟體的應用開發者是北京新片場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所涉問題有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違規使用個人信息。天眼查顯示,北京新片場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新片場」)成立於2012年,是新三板上市公司,截止12月21日,該公司總市值15.65億。
  • 「南京鼓樓醫院」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通報 稱「最新版本已...
    中國網財經12月22日訊(記者 牛荷)日前,工信部通報63款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2020年第七批),其中,江蘇健康無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南京鼓樓醫院」APP(版本號1.47)因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通報。  通報稱,上述APP應在12月28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
  • 「爆米花視頻」App被要求限期整改 涉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違規使用...
    中國網科技12月21日訊 今日,工信部網站公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七批),截至目前,尚有63款App未完成整改,上述 App 應在12月28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
  • 60款APP被通報獵豹旗下滾動的天空、鋼琴塊2欺騙誤導用戶下載
    其中,北京獵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滾動的天空」(版本2.5.7.1)、鋼琴塊2(版本3.1.0.1135)APP存在欺騙誤導用戶下載APP、應用分發平臺上的APP信息明示不到位問題被通報。據了解,在這60款APP中,涉及的主要問題包括違規收集個人信息,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欺騙誤導用戶下載APP等。具體問題來看:微信電話本、360智能攝像機、固安圈、針孔攝像頭探測儀、視界,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
  • 工信部通報約單APP涉及多項侵害用戶權益違規行為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12月21日訊工信部網站今日公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七批),截至目前,尚有 63 款 App 未完成整改,上述 App 應在 12 月 28 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
  • 「上海迪士尼樂園」App 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如何認定?
    10月27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五批)。工信部表示,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131款APP未完成整改,這些APP應在11月2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
  • 工信部通報第四批超百款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
    違規使用個人信息 4 今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