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這樣泡綠茶!這就是你泡茶又苦又澀的原因

2020-12-26 蘇茶網

一杯來自春天的綠茶,滋味鮮爽,香氣清新。但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喝的綠茶感受不到鮮爽與清新,只感覺又苦又澀?

這種情況一般只有兩種原因,一是茶不好,二是你泡不好

茶不好這種情況比較少見,綠茶中的春茶一般只要製作工藝沒有大問題,品質不會太差。又苦又澀的茶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在泡茶時候出現問題。

衝泡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可沒那麼簡單。很多人習以為常的泡茶習慣,都錯了!總結了平常我們泡綠茶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下次泡綠茶時試一試就知道綠茶怎麼泡了。

01.

水開了立即泡茶!

有多少人習慣用沸水泡綠茶?很多人也許知道綠茶最好不要用沸水,但在實際操作中,覺得還要等一會,太麻煩了,等不及,水燒開了立馬就用沸水衝泡。

控制水溫是衝泡綠茶的關鍵!!重要的事一再強調。

綠茶尤其是春茶,細嫩的居多,水溫過高會使芽葉被泡熟無法展現優美的姿態,還會使茶湯泛黃、葉底變暗。

高級細嫩名茶用80℃~85℃水溫衝泡即可;大宗綠茶用85℃~90℃水溫衝泡。

02.

茶葉多放點!

中國人都好客,客來泡茶是傳統禮儀。很多人潛意識覺得茶葉放得太少會給人感覺很摳,於是寧多不可少。於是泡出來的,往往是一杯濃茶。

老茶客一般喜歡濃茶,因為一杯可以多加幾次水。濃茶不宜多飲,對身體不友好暫且不談,濃茶最大的特點便是苦澀感太強了。即使是名優綠茶,泡濃了也是又苦又澀。

所以泡茶真的不能貪多,把握不準量寧可少一點也不要多放茶葉

正確的投茶量是1:50~1:60,一般3g茶葉,注入沸水150~200毫升。

另外綠茶真的不耐泡,一般兩三泡就完全沒滋味了。所以要想通過多放幹茶來增加耐泡度是不可行的,建議還是不要怕麻煩,合理投茶,沒喝過癮的話兩三泡後倒掉再重新來一杯。

03.

什麼水都可以泡茶!

泡茶用水不是影響茶湯滋味的直接因素,但也是間接因素。

很多人習慣用自來水燒開後泡茶,這樣泡茶不是不能喝,而是茶湯品質不高。自來水中含氯,在水管中滯留較久,含有較多鐵質,泡茶會影響茶湯的顏色和滋味

泡茶用水,從現實角度看,礦泉水是最好選擇。礦泉水保留了一些礦物質成分,水質也基本沒問題,用來泡茶,只要衝泡方法得當,大概就是你在茶室、茶館裡喝到的水準了。

當然更好的可能就是陸羽說的山泉水了,但這種可遇不可求,不太現實。

不建議用自來水、純淨水、蒸餾水、雨水、雪水泡茶。如果自來水經過淨水處理,也可用來沏茶。

其餘什麼器皿的選擇、上投法下投法,私以為只是錦上添花,這三點才是基礎。

避開這三個誤區,用合適的水、稍低的水溫、適量的幹茶,試試衝泡一杯綠茶吧,保證清香四溢~

人生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林清玄

相關焦點

  • 紫砂壺到底適不適合泡綠茶,聽聽老茶人的經驗
    很多人對於紫砂壺泡茶能提升茶味這件事都是非常認可的!但是遇上綠茶,就說法紛紛了。有人說綠茶不適合用紫砂壺泡,玻璃杯或者蓋碗都比紫砂壺合適。有人說紫砂壺雙氣孔結構,哪有不能泡的茶你更偏向於哪種說法呢?其實,很多人覺得綠茶不適合用紫砂壺泡,無非是因著這兩個原因:一來,紫砂壺不像玻璃杯,泡綠茶的時候能看到其舒展的自然形態;其二,便是擔心紫砂壺過於厚重容易把綠茶悶黃、悶苦。
  • 如何泡紅茶,才不會又苦又澀?
    一不注意這些問題,可能會造成衝泡的紅茶又苦又澀。1.投茶量過多有人喜歡喝濃茶,所以每次泡茶的時候都會往杯子或蓋碗裡放很多茶葉,投茶量過多不僅會使在泡茶過程中操作不方便,還會增加茶的濃度和苦澀度。4.5.
  • 白毫銀針為什麼會澀?內行人說出了實情,這3點是關鍵原因
    這就奇怪了。恬淡溫柔的白茶裡,嘗到苦和澀,是很煞風景的。有苦澀感的茶喝下去,會讓人的舌面瞬間變厚,像是往舌頭上蓋了一層棉被,五感不再清明。不過是什麼樣的原因,才會讓銀針帶有苦澀感?《2》第一,產地不行產區環境,是一款銀針苦澀味明顯的硬傷。浙大的王教授說過,茶要好,茶樹的生活環境要好。
  • 橘子皮曬乾就是陳皮了嗎?你是不是感覺又苦又澀?
    陳皮,能入藥、能泡茶、能煲湯,用法很是多樣。民間也素有「一兩陳皮一兩金」的說法,可見陳皮的價值之高。
  • 冷泡茶不苦不澀口感好?
    昨天看我要寫冷泡茶,她就事先提醒,你要捅馬蜂窩了!果然,一寫冷泡茶不好,立馬就冒出一堆人來,大談茶葉冷泡的好處。這是為什麼呢?這背後的商業利益,容我慢慢道來。先看個小劇場。掌柜:天氣熱了,給你泡個冷泡茶喝喝。(投幾片茶葉,倒冷水,悶一會兒,出湯)茶客:(喝一口)呀,真香。
  • 泡綠茶怕先放茶葉再倒水,想要茶湯純正、口感好,記牢正確泡法
    可是泡綠茶就僅僅是放茶葉和倒水入壺嗎?當然不是哦正所謂投茶有序,尤其是衝泡綠茶,先放茶葉還是先倒水,一切細節皆有講究。不同的習慣和泡法,展現出來的茶湯都會有微妙的差別。正確的泡綠茶飲用,能使口感更好,而且喝起來更加健康。
  • 如何泡茶才好喝,泡茶的要素是什麼?
    這句話大意是,煮茶的水分三等,上等是山上的水,中等是江水,井水最次。 泡茶需要選擇合適的茶器,像泡綠茶的時候,我們通常會使用到透明度較高的玻璃杯,而不願意使用紫砂壺來泡。這是因為玻璃杯很適合綠茶,一來可以清晰觀察綠茶在水中姿態,一白一青,相得益彰,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二來玻璃杯很實用,比如傳熱快、不透氣,特別像有把的玻璃杯,還不會燙到手。第三,玻璃杯衝泡綠茶十分方便。第四,玻璃杯適合綠茶的三投法,即是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 保溫杯可以用來泡綠茶嗎?
    因為殺青工藝,所以綠茶保留了很多鮮葉內的天然物質,比如像茶多酚、葉綠素、胺基酸等。其中葉綠素保留了50%左右,這也是綠茶具有綠色格調的鮮明特點,是綠湯綠葉的主要表現,也因此我們常用玻璃杯、蓋碗來衝泡綠茶,而很少用紫砂壺。玻璃杯可以很好地展示綠茶的顏值,尤其是透明度很高的玻璃杯,能從外面看到綠茶鮮葉在熱水中搖曳身姿的美麗姿態,具有極大的觀賞價值。
  • 綠茶怕燙,紅茶怕悶,烏龍茶適合功夫茶,這些泡茶方法你聽過嗎?
    於是,忍不住趁著窗外灑進來的光影還在,拍下這一刻的美好。泡茶喝,是一種享受。但泡好一杯茶,有很多不同的講究。有關不同茶葉之間的衝泡技巧,茶圈裡說法不一。其中究竟哪些說法是真,哪些說法是假。像市面上常見的炒青綠茶,它在制茶過程當中,關鍵一步就是高溫殺青。經過系列的複雜工序後,茶葉內部對高溫敏感的維生素等物質,保留並不多。因此,也不存在沸水泡綠茶,會損失維生素的說法。
  • 綠茶喝到嘴裡發澀是什麼原因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茶葉的品質問題,雖然不排除這方面的原因,但綠茶喝到嘴裡發澀,也不單單是茶葉不行,也可能是其它因素造成的。1、茶湯過濃和其他的所有的茶葉一樣,綠茶裡面也含有一些咖啡鹼、花青素、可可鹼等物質,這些物質溶於水中一般會有澀味,不過,如果加入的茶葉較少,一般是不會出現苦澀味的,如果我們加入了大量的綠茶,導致茶湯過濃,就會出現綠茶口感發澀的現象。
  • 這是真理還是歪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多雲的天氣,總會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比不上,陽光明媚的天氣。陽光普照,點點的快樂因子在肩膀上跳躍。連帶著,心情都會豔麗起來。影響心情的因素還有很多,不止天氣。
  • 為啥你泡的綠茶不好喝?可能是這幾點沒做好
    一到夏天,大家都說喝點茶來解暑消膩,問了十個人喜歡喝什麼茶就有八個說綠茶,但是要問到怎樣才能喝到一杯好綠茶呢,很多人都不知道。要麼就是很隨意的隨手一泡,但往往都不怎麼好喝,這是因為泡綠茶有比較多講究,你可能這些要點沒掌握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是否需要洗茶首先關於衝泡綠茶是否要洗茶的問題,不僅在茶界存在爭議,也困擾了不少初接觸喝茶的朋友
  • 泡綠茶時,為何茶湯有時會變黃?一次說清
    綠茶的特點就是「三綠」,即使幹茶綠、茶湯綠、葉底綠,那麼是何種原因導致了綠茶有這樣的特點呢?主要是由於綠茶的加工工藝形成的,綠茶的工藝為殺青、揉捻與乾燥。 其中殺青工藝就是通過高溫來破壞鮮葉中酶的特性,不讓綠茶中的多酚類物質發生氧化反應,不氧化,綠茶就保持了原來的綠色。
  • 品酒之五味——甜、酸、辣、苦、澀
    每一種酒,都含有甜、酸 、辣、苦、澀五種味道。在酒體中,這五味都要有適當的比例,否則就會破壞酒質的平和。比如,甜味偏多了,會覺得膩口;酸味偏少了,會覺得口淡,不爽口;苦味少了,就會有不清口之感;而適當的澀味,則可以增加酒的後味;此外,還有一點辣味,方能起到刺激的作用。
  • 為什麼很多人泡的茶苦澀味很重?看看這3個方面,你就知道了
    以前家裡人泡茶時,每次都是沏一大缸子,再加點白糖,茶的苦澀味和白糖的甜味,構成了一杯日常的茶。如今有越來越多的茶友加入喝茶的行列,在衝泡方法和器具上面都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區別,已經不是為了喝茶去簡簡單單的沏一大杯子茶,而是講究如何泡茶,如何品茶。但大家在泡茶喝茶時總有個很大疑問,為什麼自己衝泡的茶總是沒有什麼口感可言,而且苦澀味很重呢?因為有這樣3個問題,大家需要特別的注意。
  • 酸甜香 苦辣澀 青春之味 盡在川影~
    作品不被人理解的酸、創意點不被人認可的酸、建議不被人接受的酸……這些柚之酸味都會成為你前進路上的墊腳石。經過了各種酸楚的磨練,最終,你就能像師哥師姐那樣站在耀眼的舞臺!蓮花多嬌羞,可蓮子心卻食來味苦,苦是大家融入社會的底色。模特大賽、主持人大賽、播配大賽……舞臺上的學子光鮮亮麗、璀璨奪目,但其背後卻是朝夕的汗水、傷疤。苦味是學子心底抹不去的印記,蓮之苦雖難捱,卻最令人回味。
  • 衝泡白茶的幾種錯誤,你的泡茶方法對了嗎
    說到白茶近幾年的白茶火熱程度幾乎是眾所周知,也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白茶,就因為白茶特殊,工藝簡單。製作過程中,不炒不揉,只分萎凋和烘焙兩道工序,其中主要是萎疝和晾乾,使茶芽自然緩慢的變化,形成白茶特殊的品質風格。具體製法是:採回的茶芽,薄薄地攤在竹製有孔的篩上,置微弱的陽光下萎凋、攤曬至七、八成幹,再移到烈日下曬至足幹。
  • 茶小白進階之道 秘密都在這些泡茶的小技巧裡
    俗話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很多人生活中離不開的東西,怎樣泡茶更好喝呢?尤其是對於很多想泡茶的年輕人來說,掌握方法才是王道。綠茶:不能破壞它的鮮綠茶,重在保持鮮美的口感和鮮嫩的顏色,而這兩者,最怕的就是高溫。維生素C和多酚類等物質被破壞,鮮爽感下降,色澤也會變暗。
  • 雲南超苦的5種蔬菜,最後一種又苦又澀,當地人卻說越嚼越香!
    「酸甜苦辣鹹」乃是人生五味,其中的「苦」應該是人們最不想體會的,畢竟苦味是最讓人難以下咽的,很多人都不願嘗試,就拿藥來打比方,畢竟沒有一個人是喜歡吃藥的吧,因為吃著苦,心自然也是苦澀的,但也會有這麼一些人,喜歡用吃苦來緩解壓力,當然,他們並不是吃藥,而是吃一些帶有苦味的蔬菜,雲南超苦的5種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