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中國軍隊對越南軍隊控制的中國雲南省老山和者陰山眾多據點進行了集中拔點作戰。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我國共抽調出10個集團軍輪番上陣作戰,「兩山輪戰」由此而來。
這場曠日持久的戰鬥,磨礪了我軍的意志,為我軍提供了大量的實戰經驗。不止如此,我軍在這場戰鬥中湧現出眾多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姜福堂就是其中之一。
姜福堂出生於1941年,山東榮成人。他自195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並被分配進了濟南軍區駐劉公島守備部隊。之後,姜福堂便一直在海島工作。
島上的生活環境十分艱苦,姜福堂在此與戰友們進行了一年半的國防施工。島上的生活條件差、工作艱苦、危險性也很大。姜福堂不畏艱險,重活累活幹在前,帶領作業部隊圓滿完成了施工任務。
除此之外,姜福堂還是一個擁有豐富管理經驗的人才。當時,他們連隊進入了一批由140多名大學生組成的隊伍。大學生們年紀輕、愛學習、知識面寬、思想活躍,因此,管理難度十分大。
姜福堂注意和這些學生打成一片,而不是一味地強調他們遵守紀律。他和大學生戰士們同訓練、同學習,很快便贏得了大學生們的尊重,相互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連隊的生活、工作的7年間,姜福堂7次榮立三等功、4次被評為「五好」戰士,一直都是連隊中的學習積極分子。
1985年,姜福堂剛剛到67軍報到,部隊就接到了輪戰的命令。全軍上下群情激奮,大家為能在和平建設時期進入戰爭環境,實現軍人殺敵立功、報效祖國的夙願而慶幸和激動。
之後,姜福堂擔任了67軍的軍政委,率部踏上了老山前線。
作為軍政委的姜福堂,帶領部隊順利實現了由平時到戰時的轉變。他深入班排,了解官兵的思想反映,檢查訓練、裝備準備情況,認真分析準備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並與部隊一同研究解決辦法。
在姜福堂的不懈努力下,第67軍在參與戰鬥前,整個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隨後,在戰鬥中,姜福堂率領部隊執行了上百次的作戰任務,其中,粉碎敵人團營級規模進攻4次、主動出擊作戰4次,搶奪高地19個,前後殲敵8400餘人,俘敵10人,開創了老山地區一個部隊堅守防禦一年的先例。
戰鬥任務結束後,回到國內的姜福堂擔任了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並在1987年進入山東大學夜大學科學社會主義專業學習。1993年,姜福堂又進入國防大學國防研究系學習。
在校期間,姜福堂充分將自己學到的軍事知識和自身的實戰經驗相結合,將自己的指揮藝術提高了一個新的水平。
1995年,姜福堂被任命為瀋陽軍區政治委員,並於2002年晉升上將軍銜。
不止如此,姜福堂將軍還是一位儒將。他十分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在工作閒暇之餘,他喜歡寫詩詞,練書畫,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創作的歌詞《祖國大邊防》,曾榮獲軍旅歌詞創作金獎。
另外,姜福堂將軍還曾多次參加國內外的畫展並獲獎。2002年,他被評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並於2005年當選為遼寧省美術協會名譽理事、2008年成為中國美協會員。
如今,姜福堂將軍出任了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繼續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建言獻策,向姜福堂將軍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