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將姜福堂,兩山輪戰中走出來的名將,曾任瀋陽軍區政治委員

2020-12-24 喬沐說

1984年,中國軍隊對越南軍隊控制的中國雲南省老山和者陰山眾多據點進行了集中拔點作戰。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我國共抽調出10個集團軍輪番上陣作戰,「兩山輪戰」由此而來。

這場曠日持久的戰鬥,磨礪了我軍的意志,為我軍提供了大量的實戰經驗。不止如此,我軍在這場戰鬥中湧現出眾多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姜福堂就是其中之一。

姜福堂出生於1941年,山東榮成人。他自195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並被分配進了濟南軍區駐劉公島守備部隊。之後,姜福堂便一直在海島工作。

島上的生活環境十分艱苦,姜福堂在此與戰友們進行了一年半的國防施工。島上的生活條件差、工作艱苦、危險性也很大。姜福堂不畏艱險,重活累活幹在前,帶領作業部隊圓滿完成了施工任務。

除此之外,姜福堂還是一個擁有豐富管理經驗的人才。當時,他們連隊進入了一批由140多名大學生組成的隊伍。大學生們年紀輕、愛學習、知識面寬、思想活躍,因此,管理難度十分大。

姜福堂注意和這些學生打成一片,而不是一味地強調他們遵守紀律。他和大學生戰士們同訓練、同學習,很快便贏得了大學生們的尊重,相互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連隊的生活、工作的7年間,姜福堂7次榮立三等功、4次被評為「五好」戰士,一直都是連隊中的學習積極分子。

1985年,姜福堂剛剛到67軍報到,部隊就接到了輪戰的命令。全軍上下群情激奮,大家為能在和平建設時期進入戰爭環境,實現軍人殺敵立功、報效祖國的夙願而慶幸和激動。

之後,姜福堂擔任了67軍的軍政委,率部踏上了老山前線。

作為軍政委的姜福堂,帶領部隊順利實現了由平時到戰時的轉變。他深入班排,了解官兵的思想反映,檢查訓練、裝備準備情況,認真分析準備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並與部隊一同研究解決辦法。

在姜福堂的不懈努力下,第67軍在參與戰鬥前,整個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隨後,在戰鬥中,姜福堂率領部隊執行了上百次的作戰任務,其中,粉碎敵人團營級規模進攻4次、主動出擊作戰4次,搶奪高地19個,前後殲敵8400餘人,俘敵10人,開創了老山地區一個部隊堅守防禦一年的先例。

戰鬥任務結束後,回到國內的姜福堂擔任了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並在1987年進入山東大學夜大學科學社會主義專業學習。1993年,姜福堂又進入國防大學國防研究系學習。

在校期間,姜福堂充分將自己學到的軍事知識和自身的實戰經驗相結合,將自己的指揮藝術提高了一個新的水平。

1995年,姜福堂被任命為瀋陽軍區政治委員,並於2002年晉升上將軍銜。

不止如此,姜福堂將軍還是一位儒將。他十分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在工作閒暇之餘,他喜歡寫詩詞,練書畫,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創作的歌詞《祖國大邊防》,曾榮獲軍旅歌詞創作金獎。

另外,姜福堂將軍還曾多次參加國內外的畫展並獲獎。2002年,他被評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並於2005年當選為遼寧省美術協會名譽理事、2008年成為中國美協會員。

如今,姜福堂將軍出任了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繼續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建言獻策,向姜福堂將軍致敬!

相關焦點

  • 原瀋陽軍區空軍政治委員劉存信同志逝世,享年94歲
    原瀋陽軍區空軍政治委員劉存信同志逝世,享年94歲 新華社北京8月19日消息,原瀋陽軍區空軍政治委員劉存信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7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 山西省軍區副政治委員「張平凱」簡介
    曾任第一方面軍連政委、團政委、師政委、師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徵。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建國後曾任東北軍區後勤部政治部主任,解放軍後勤學院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山西省軍區副政治委員等職。生平/張平凱 1910年12月26日,張平凱出生於平江縣龍門鎮楓樹下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 他是115師走出來的名將,原武警部隊司令員,曾任北京衛戍區參謀長
    他是115師走出來的名將,原武警部隊司令員,曾任北京衛戍區參謀長115師是我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主力部隊。八路軍抗日第一仗「平型關大捷」,就是115師打出來的。抗大是我軍最高軍事學府國防大學的前身,《亮劍》中的趙剛就曾在抗大學習深造,而後出任了獨立團政委。李剛從抗大結業後,進入115師擔任團政治處幹事。
  • 羅姓其實有三位開國中將,其中一人死後可姓羅,他曾任空軍政委!
    羅元發是羅姓三位中將中,唯一活過100歲的,他也來自空軍。他1910年出生於福建龍巖龍門鄉龍門村,16歲參加革命,解放戰爭時期,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旅長兼政治委員,西北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六軍軍長,參加了保衛延安、宜川和進軍新疆等戰役。
  • 王作義:中將軍銜,原北京軍區代理政委,曾任總後勤部政治部主任
    王作義:中將軍銜,原北京軍區代理政委,曾任總後勤部政治部主任1942年,這一年是我國近現代史上特殊的一年。一方面,日軍兵犯緬甸,我國的國際援助交通線受到重創;另一方面,日軍對我革命根據地展開殘酷無比的"掃蕩"。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我革命根據地受到來自國民黨的封鎖。
  • 中國軍區劃分的變遷沿革
    二級軍區和三級軍區都隸屬於一級軍區,軍分區隸屬於二級軍區和三級軍區。東北軍區1948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分為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林彪任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遼瀋戰役結束後,林彪、羅榮桓率東北野戰軍入關作戰,野戰軍機關與軍區機關分離。東北軍區機關駐瀋陽,高崗任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 陸軍上將朱啟,邊境作戰打出來的名將,兩任軍區司令員
    從這場戰鬥中,走出無數個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陸軍上將朱啟就是其中之一。朱啟出生於1942年,雲南祥雲人。提起雲南,首先想到的便是滇軍。抗戰時期,滇軍為抗擊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貢獻。臺兒莊戰役、長沙會戰、武漢會戰等諸多重大戰役中,都能見到滇軍的身影。不止如此,滇軍第60軍更是被德國軍事顧問稱為當時「世界第三強的陸軍」。
  • 從中越邊境掃雷回顧兩山輪戰:最可怕的是地雷
    由於這一階段主要是圍繞著老山和者陰山的兩山地區展開,同時參戰部隊是從各大軍區抽調部隊輪番上陣,所以也被稱為「兩山輪戰」。圖1:由於作戰主要是圍繞著老山和者陰山的兩山地區展開,同時參戰部隊是從各大軍區抽調部隊輪番上陣,所以也被稱為「兩山輪戰」。
  • 瀋陽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長南曉敏跨大軍區調任安徽省軍區副政委
    瀋陽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長南曉敏跨大軍區調任安徽省軍區副政委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15-10-22 09:21 來源:澎湃新聞
  • 他姓王,是廣東「唯一」王姓開國將軍,曾任空軍某部副司令員!
    軍分區,大多設立設立空軍,軍分區的防空部隊由軍分區和空軍雙重指揮,廣東這位開國將軍,在空軍任職多年,曾任廣州軍區防空部司令員、瀋陽軍區空軍,武漢軍區空軍副司令員。他為我國空軍建設作出了不朽功勳,也是廣東唯一的王姓開國將軍。廣東是人口大省,不過在102位王姓開國將軍中,廣東有一位王姓開國將軍,他就是王作堯將軍。
  • 王健:中將軍銜,原北京軍區副政委,曾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
    王健:中將軍銜,原北京軍區副政委,曾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中打的最為艱苦的惡戰之一,秦基偉一戰成名,打出了"千歲軍"15軍的威名。時至今日,提及上甘嶺就繞不開15軍。其實,上甘嶺戰役中不僅有15軍,而且還有12軍。
  • 他姓蘇,湖南人,曾任新中國貴州省第一任省委書記,時年37歲!
    他是湖南平江三位開國上將之一,也是嶽陽市唯一的蘇姓開國將軍,曾任新中國貴州省第一任省委書記,時年37歲!他是誰呢?俗話說,無湘不成軍,湖南近代以來出了不少猛將,晚清時期的湘軍,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就出現了一大批猛將。湖南人性格剛毅,敢於肩負重任,能打,敢打,不怕打。
  • 抗日戰爭勝利後,魯中軍區有三個軍分區,司令員都是誰?
    1942年,八路軍山東縱隊改為山東軍區,1943年3月115師、山東軍區合併為新的山東軍區,到抗戰勝利後山東軍區有五個軍區(五大戰略區),其中魯中軍區就為其一。魯中軍區成立於1942年8月,最初為三個軍分區,後發展為五個,到抗戰勝利後為適應戰爭形勢,魯中軍區由五個軍分區整編為三個,司令員分別為陳奇、封振武、孫繼先。
  • 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
    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李姓五位百歲開國將軍分布在四個省份,山東籍最多,有兩位。曾任北京軍區空軍參謀長、副司令員兼代政委、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南京軍區空軍第二政治委員(副大軍區職待遇)。2014年,李中權少將去世,享年10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