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聽周深的新歌:《畫絹》。
喜歡聽的原因有很多,旋律好聽、歌詞唯美,當然於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這首歌曲基本比較全面地展現了周深的VOCAL。
我其實挺好奇這樣一首我認為有望成為爆款的歌曲,到底紅不紅?
這就需要數據支撐了。
很多朋友或許不知道怎麼去判斷一首歌曲究竟紅不紅,畢竟很多時候,數據可以造假。
其實我們可以把目光投向一些暫時未被太多粉絲發現,但是卻有著相當多人在使用的社交軟體數據。
比如朋友圈分享量,它是不會騙人的。
我原以為,周深數據最好的歌曲可能仍然還是《大魚》,這是周深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首HIT單曲,然而,卻不是,至於是哪首歌,我們後面再說。
大魚的表現的確不差,近30日有著8537人分享,這裡解釋一下這個數據。
和尋常的幾百萬比起來,這個數據看似一般,但是大多數時候,朋友圈分享量都不會太高。
我還記得當初《我是唱作人》時期的數據,即便是非常好聽的歌曲,數據也僅僅只有幾萬而已。
排名僅次於《大魚》的,則是《畫絹》,6066人分享。
因為統計的是近三十天,但是官方音源發出到現在,實際上《畫絹》從22號如今,累計也就只有九天而已。
所以或許再過一段時間,這個數據將會更加誇張。
另外還有一個數據,是QQ音樂方面的,過去24小時這首歌曲的收聽量是10W+,我不太清楚這方面的具體規則,10W+是一個具體的數額,比如說是十幾萬,還是說是有可能在20W、亦或者是30W,如果有知道的朋友可以說一下。
我看到這些數據還是比較高興的,因為這樣的一個數據,意味著《大魚》之後,周深總算是多了一首代表作。
如果喜歡聽歌,並且對華語樂壇比較感興趣的朋友,不難發現現在很多純歌手的尷尬現狀。
翻唱作品比個人原唱作品更討喜,本質上這些翻唱作品仍然不算個人作品的,因為隨著時間流逝,人們只會記得原唱,亦或者又會出現新的翻唱者。
我其實原本是想舉例很多歌手的,但是仔細想想這樣不太好,所以還是繼續聊周深吧。
就拿這一次的朋友圈分享量數據來說,各位可以猜猜,排名第一的是哪首歌曲?
是周深翻唱的一版《起風了》,分享人數高達1.5萬人。
我都不知道周深今年唱了多少OST,翻唱了多少的歌曲,想詳細介紹一下吧,但是看了這張圖片,我就覺得頭大。
今年真的發了很多歌,但是真正有希望成為爆款單曲的,還是這首《畫絹》,一首歌曲想要火,不能只有粉絲喜歡,還得有路人喜歡。
相較於很多簡單製作的OST,《畫絹》的質量堪稱完美,詞曲編排皆為大製作。
我有去看評論區周深和粉絲的互動,有一位歌迷詢問周深:「深深,今年還有新歌嗎?還能見到周一歌嗎?」
周深的回覆是:「最近選歌的確謹慎了很多,我也很糾結誒!發歌多,好,還是,不好啊!」
比起很多歌手,周深就顯得了真實很多,沒有說發不發歌這件事,而是告訴了粉絲朋友自己的困惑。
重點還是,發歌多,好還是不好?
我不知道各位是怎麼看待這一點的,但是於我而言,我覺得是不太好的。
我完全能夠想像得到,現如今的周深,可以拿到多少OST資源,又有多少OST資源在找他演唱,如果公司想要掙錢的話,是完全可以一直讓周深走這個路線的。
但是問題來了,部分粗製濫造的商業推廣曲、OST資源,是否有著演唱的必要呢?
大量出歌總會遇到好歌,並且也能獲得一些暫時的收益,但是口碑是否會好,卻是一個未知數。
如果連續幾次發歌,都恰巧碰到了質量不高的曲目,聽眾(非粉絲)原本衝著聽歌來的,下一次看到周深,又是否還會點進來聆聽呢?
慶幸的是,周深是一名唱將,而且是一位口碑非常好的唱將。
每一次演唱會、綜藝節目翻唱,總能夠收穫大量好評,這是很多純歌手沒辦法做到的事情。
我很期待選歌謹慎的周深,在2021年,能夠帶來一些不同的歌曲,這首《畫絹》,也算是為2020畫上了一個比較完美的句號了。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讚並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