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春天》導演陸慶屹:將過往編輯成電影,送給父母作禮物

2021-02-14 廣電時評

從2013年到2016年,導演陸慶屹堅持在每年回家過年期間記錄下父母的生活細節。後來又經歷了一年零八個月的後期剪輯製作,這部電影終於完成,陸慶屹給它取名為《四個春天》。原本他想就這樣一直拍下去,但後來改了主意,因為在拍攝的過程中他感受到父母的衰老,他覺得應該早些讓他們看到這份禮物。

45歲北漂大叔,1500元「成本」,歷時4年拍攝,豆瓣評分8.8分——這幾個數字共同指向了一部2018年備受關注的紀錄片《四個春天》。

導演陸慶屹,人稱「飯叔」,曾因在豆瓣發表日記《我爸》《我媽》而小有名氣。2018年,他創作了個人首部紀錄長片《四個春天》,以導演的身份重新進入大眾視野。

這部處女作入選了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紀錄片競賽單元,並榮獲了2018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優秀首作紀錄片提名。

1月4日,這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正式上映,並獲得超過350萬+的首周票房。日前,記者採訪了《四個春天》導演陸慶屹,聽他講述了這段充滿深情的故事。

陸慶屹接受採訪

16歲離開老家只身前往北京闖蕩的陸慶屹,最初其實並沒有動拍電影的念頭。2008年前後,他買了一臺相機「記錄生活」,並陸陸續續將一些帶有鄉土情結的照片上傳到豆瓣。這個名叫《回家》的相冊,收穫了許多真摯的好評。後來他又寫下了兩篇日記《我爸》《我媽》,網友紛紛留言,為他筆下的父母送上善意的祝福。有留言說「飯叔,可否將父母的故事拍出來」,這讓陸慶屹有些意外。

我跟爸媽平時就是這樣的生活狀態,我已經習慣了。但是大家的祝福也讓我重新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我就會想,這些東西真的那麼動人嗎?

陸慶屹在拍攝父母

陸慶屹說,那時他只是無意識地記錄,但網友的回覆「喚醒了他」。在他家裡,有很多老照片和錄影帶,父母也一直有著用影像記錄生活的習慣。有些老照片甚至是在家裡比較困難的年月拍攝的,陸慶屹笑著說,大約是餓著肚子去拍的吧。

真正讓他下定決心將這些「私人影像」製作成電影的,是侯孝賢。侯孝賢在一次訪談時對學電影的年輕學生說「想拍電影就去拍啊」,這讓陸慶屹很受觸動。他翻看著手裡瑣碎的素材,一個計劃開始在腦海裡醞釀:將這些過往的素材編輯成電影,送給父母作禮物。

我很喜歡他們,他們的點點滴滴我都覺得很珍貴。我只是單純地覺得我爸媽非常可愛,我很想為他們做點什麼,我想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的可愛。

《四個春天》劇照:陸慶屹的父母在家中

就這樣,陸慶屹花了1500元買了個三腳架,開始了創作。一開始他並沒有太強烈的拍片意識,很多素材都是零碎的片段。他甚至會幹一件看起來有些「外行」的事:在拍視頻的過程中把機器停下來,拍了一張照片,這讓後來的他感到很後悔。

但儘管如此,陸慶屹依然沒有停下來。從2013年到2016年,他堅持在每年回家過年期間記錄下父母的生活細節。後來又經歷了一年零八個月的後期剪輯製作,這部電影終於完成,陸慶屹給它取名為《四個春天》。原本他想就這樣一直拍下去,但後來改了主意,因為在拍攝的過程中他感受到父母的衰老。他覺得應該早些讓他們看到這份禮物。

2017年12月30日,陸慶屹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第一次公開放映

2017年底,《四個春天》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做了第一次公開放映。陸慶屹特地將父母接來現場,他們坐在人群中,安靜地感受著這份來自兒子的禮物。

我在拍的過程中從來沒跟他們說過以後要怎麼樣,我只是說以後你就知道了。帶著這種感覺做事情還是很有驅動力的。做完片子的時候我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並不是因為我完成了一個作品,而是我覺得我完成了一個承諾,我實現了,這個特別重要。

關於這次放映,陸慶屹考慮了很久,他沒有選擇類似於咖啡館之類的小型放映場地。他希望這樣的一個時刻能夠更具有儀式感一些。

讓他們旁觀一下自己的可愛之處和了不起之處,這是我最大的願望。

《四個春天》劇照:陸慶屹的父母開懷大笑

但陸慶屹沒想到的是,當天的看片會來了好多人,小小的放映廳擠得滿滿當當,現場氣氛非常熱烈。田間勞作、唱歌跳舞、走親訪友、一同出遊、歡聚離別……這些發生在貴州一個極普通的農村裡的最尋常的事情,卻看哭了許多人。

在跨越四年的拍攝中,陸慶屹感到自己發生了肉眼可見的變化。除了影像表達的思維和技巧更趨嫻熟,經過2015年一段有意識的系統學習,他對於拍攝的敏感度也大幅提升,有些鏡頭和畫面是他兩年前無論如何都抓不到的。攝影師曹鬱評價說,後兩年的素材質感明顯比之前有了提高。

《四個春天》劇照:陸慶屹的父母在田間勞作

但陸慶屹覺得更重要的是,他漸漸將自己從一個「兒子」的角色中抽離出來、進入到透過「一個框」去注視父母和生活的「導演」的狀態。在這個過程裡,他忽然感受到了一些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東西,比如會發現自己的粗心和愚蠢,比如會因為反觀自己而感到羞愧。他將這個過程概括為「通過鏡頭解剖自己」。

片子裡有一個鏡頭是我媽跟我說,我不知道如果我不在了,你爸爸怎麼面對這麼一個家庭,空蕩蕩的家庭。這個話她說起來其實挺輕鬆的,當時我以為很輕鬆,但是我回頭剪片子的時候發現,她說完這個,她的眼瞼在劇烈地抖動。這讓我內心感受到一種柔情。還有比如說,以前我們會覺得我爸有一些懦弱,但通過拍攝看了這幾年的狀態以後我發現他其實是很堅強的。他所謂的懦弱只是不願意去搭理這個事情,但他絕不害怕面對。只不過他就是這樣一個人,順其自然,無論怎麼樣都是命運。這一點,如果我不拍這個片子,我不會感覺到。

《四個春天》劇照:陸慶屹的父親在頂樓拉琴

類似的「發現」還有很多。陸慶屹說,在這段日子裡,他對他們的認識更深了,而且每看一次,又會發現更多新的細節。但他知道,父母簡單純真的狀態一直沒變,只是以前的自己沒有機會發現。當他從取景框裡重新注視他們,他感到那些從前自己「不太明白」的事情,似乎正在變得明白起來。

《四個春天》劇照:陸慶屹的父母恩愛日常

以前我爸跟我說,無論怎麼樣,你媽就算是錯了她也是對的,我就不理解。可是直到前兩年我才知道我爸對我媽有一個承諾。我外公初見我爸時覺得他很瘦,擔心他做不了苦力活,我爸知道之後就跟我媽說,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受苦。就因為這句話,他這一輩子從來沒跟我媽紅過臉。還有我媽,也很讓我驚訝。雖然我知道她是個表達很直接的人,但我沒想到她會對我爸說,謝謝你的愛。當然他們不知道我聽到了,不然可能也不會說了。他們真的特別可愛。

《四個春天》劇照:獨山縣春節

陸慶屹說,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找到了這部片子的線條和架構,他對這片土地、對他的父母都有濃烈的感情,這讓他難以取捨。直到有一天他問自己,站在取景框外看,最想要呈獻給觀眾什麼?那一刻他豁然明白了:家庭影像是給親戚朋友看的,不需要盡力去鋪墊和交代人物,但完整的影視作品是給更多人看,它必須具有能夠上升到共通情感的內容,那就是父母身上的品質。

我對我爸媽最崇敬的地方,就是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他們從來不抱怨,永遠不抱怨。

《四個春天》裡,陸慶屹的父母既有著對待生活苦難的堅韌,又有著最單純善良的柔軟。他們有才華,卻過著平淡的生活;他們的人生其實有諸多遺憾,卻依然樂觀融洽地認真地享受生活。

《四個春天》劇照:陸慶屹的父母一起拉琴

2014年,陸慶屹的姐姐陸慶偉因病去世,給這個家庭蒙上了一層淡淡的灰色陰影。鏡頭裡的父母沉默著,捧著女兒的遺像,並沒有哭天搶地的哀嚎。他們只是變得更加戀舊,並一次次往返於家和山崗間,在女兒墳前種了很多蔬菜。當最後一個春天來臨,父母站在早已新綠蔥鬱的女兒墳前,撐起傘眺望遠方。

這是影片中的一幕,也是陸慶屹從取景框裡看到的父母的樣子:儘管他們在無聲地衰老著,但他們依然如往常一樣堅強而樂觀地認真生活著。

《四個春天》劇照:父母在女兒墳前眺望遠方

網友說,在陸慶屹所拍攝的生活瑣碎中,他們感受到了隱藏其間的生死之問和時光命題。陸慶屹坦言他其實並沒有想到那麼高的地方去。關於生和死,他想得很淡然,他覺得那不過就是自然而然的階段而已。沉默了幾秒後,陸慶屹講了一個發生在他小時候的故事:

有一天忽然下起了冰雹,但我穿得很少,回家路上被凍得渾身發抖。回到家之後我翻出了厚衣服穿上,過一會天氣也好了,也就不覺得冷了。大約從那個時候開始吧,我就覺得這些事情都沒什麼,總會過去的。可能這就是生活。也不是說把那些都忘了,但是它們肯定都會過去的。

陸慶屹後來說,大約他對待生命的這種態度是來自於父母。而這不只是性格的遺傳,更像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繼承。這也是他在這幾年透過取景框注視他們、反觀自己的過程中,所重新感受到的內容。

《四個春天》劇照:陸慶屹的母親在家中

隨著《四個春天》嶄露頭角,陸慶屹變得非常忙碌,他的工作檔期被排得滿滿的,甚至有時連約個採訪都難。但儘管如此,他依然保持著一貫的低調和謙虛:提早到場、認真準備,偶爾還流露出一絲淡淡的羞澀。他說,他很怕麻煩別人。這句話在他早年寫的文章《我爸》中出現過,他的父親也是一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

導演陸慶屹在豆瓣創作的文章《我爸》

我媽從很小的時候就跟我說過一句話,任何事情,第一個不要去麻煩別人、不要傷害別人。你一定要對你自己的行為負責。

陸慶屹眼裡的父母是善良的,寬容的,充滿愛的。他們對於他人和世界的愛甚至是不計較得失的。小時候父親有個學生很窮,冬天穿的衣服都是破的,皮膚都裸露著。當時父親自己「窮得連鞋都沒有」,卻將唯一一件呢子衣服送給了這個學生。而他的母親則更是「看不得人家可憐」,甚至還為此痛罵過他。

有一年春節剛過,我跟我媽去一個縣,天氣特別冷,還颳風,有一個老太太在路邊賣西紅柿。我買了幾斤,上車後跟我媽炫耀說,她要三毛五,我三毛買的。我媽把我痛罵一頓,說,這麼冷的天你還跟人講價?

陸慶屹說,他覺得是母親教會了他「悲憫」,可能她並沒有意識到這種感情叫做悲憫,但她確實是那樣做的。她不僅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善意和理解,對她的兒子也同樣如此:從不抱怨、不苛求,溫柔地接受他的一切。

《四個春天》劇照:陸慶屹的父母在家中

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可能確實是很坎坷,有點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那種吧。但我媽給我打電話的基調永遠都是:心情還行嗎,你還有錢吃飯嗎,到了冬天冷不冷啊。

《四個春天》劇照:陸慶屹的父親在家中

可能是父母給予的善良和溫暖在陸慶屹的心裡埋下了種子,他雖然感情豐富、細膩敏感,但卻從不怨天尤人,反而時常將感激掛在嘴邊。即使是在旁人看起來異常苦楚的「北漂」日子裡,他也依然覺得自己很幸運,甚至還會主動去幫助一些萍水相逢的人。

有段時間,在劉家窯地鐵站那裡,有個拾荒的老人。我那段時間就每天買瓶礦泉水喝,然後到那兒順手把空瓶遞給他,不動聲色的那種,他也不知道我是特意這樣做的。

但直到有一天,老人沒出現。又過了一天,還是沒有。連著三天沒見到拾荒老人的陸慶屹依舊錶現得很平靜,只是當晚回到家後,他把自己蒙在被子裡大哭了一場,哭得很傷心。他說自己不是一個時刻將情緒外露的人,但他時時刻刻地感受著它們,將它們埋藏在黑夜裡痛哭一場。即使如此,在深夜痛哭的陸慶屹依然覺得自己是被溫暖包圍著的幸運的人。

導演陸慶屹在工作

採訪中,陸慶屹有些「調皮」地問記者:你能想像我在剪片子的期間,生活是怎麼維持的嗎?然後他拿出手機給記者看微信聊天記錄,一邊認真地解釋說,是一個沒有見過面的「網友」給了他十幾萬,讓他完成了這個浩大的工程。陸慶屹稱這個人為紅姐,他在影片的末尾鳴謝了她。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也不是說有錢到什麼程度。我特別感謝她,如果沒有她的話,這個片子至少會很晚才能夠出現。她就像菩薩一樣。我這輩子太幸運了,真的。我在每一個階段裡都有拯救我的人,不管是哪方面拯救我的人,我始終就沒有過那種完全無助地滑落下去的可能。

陸慶屹說這段話的時候有點動情,時不時低下頭去,再抬起來的時候眼睛亮亮的。

在《四個春天》的結尾,陸慶屹還藏了一顆彩蛋。影片結尾時,大熒幕上出現了一份密密麻麻的感謝名單,上邊包含著2179位曾經參與過影片放映的觀眾和召集者們的名字,這讓許多看到自己名字的觀眾大為感動,直呼「如春天般溫暖」。陸慶屹說,這是他必須做的、用以回報他們的感激方式。

對於《四個春天》上映以來收穫的一片好評,陸慶屹並不意外,他說今天大家對於電影所表現出的那份心,與當初豆瓣相冊下給他留言的網友的心,是一樣的。但談到他繼續紀錄片創作的「野心」,陸慶屹有些微微地黯然。

有人問我要不要再拍紀錄片,我說可能很困難。因為對於社會上很多引人關注的事情、事件,我真的沒有挖掘它的欲望。我始終覺得這個事件很快會消失。可能從某個角度來講我挺固執的。但我還是希望自己、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夠做一個記錄者,能夠體會人生、分享情緒的那種吧。

  來源:CCTV文化十分

編輯:張榆澤 江勇

【版權聲明】標註「原創」的文章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廣電時評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企鵝號、鳳凰號、搜狐號、百家號、網易號、北京時間等媒體平臺。

相關焦點

  • 預告|紀錄片《四個春天》導演陸慶屹分享:回望故鄉,滿是溫柔
    《四個春天》也是陸慶屹首部文字作品,他用深情質樸的文字和飽含溫度的攝影,記錄下父母、故鄉、舊識……在書頁間搭建起西南小城中充滿煙火氣、人情味,同時充盈著詩意的生活景象。初看《四個春天》紀錄片,影片中的生活場景會我拿來和自己的一一對照,然後腦子裡溢滿無限的眷戀與溫柔,想起來朋友說過,她小時候特粘人,有時候醒來見不到父母,就再睡一覺,等到睡醒,父母已經回來了。那種溫暖,熨帖,像是隨著我們出生便烙印在血液裡,伴著我們一起生長。這部影片,是可以和父母一起看的。而這本書,更可以送給自己。
  • 越讀預告丨「星夜聯航」第二季第2場 陸慶屹:回望故鄉,滿是溫柔 ——紀錄片《四個春天》
    《四個春天》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15歲離家,在異鄉漂泊多年的導演以自己南方小城裡的父母為主角,在四年光陰裡,以一己之力記錄了他們的美麗日常。初看《四個春天》紀錄片,影片中的生活場景會我拿來和自己的一一對照,然後腦子裡溢滿無限的眷戀與溫柔,想起來朋友說過,她小時候特粘人,有時候醒來見不到父母,就再睡一覺,等到睡醒,父母已經回來了。那種溫暖,熨帖,像是隨著我們出生便烙印在血液裡,伴著我們一起生長。這部影片,是可以和父母一起看的。而這本書,更可以送給自己。
  • 四月,一起重溫《四個春天》!
    但這種抽離,一開始並沒有用在他的電影《四個春天》裡。當時他看自己的父母,「怎麼看都覺得特別可愛,是一種本能去拍的」。  這是一部原本只想送給父母的片子。電影裡,母親有一句山歌這樣唱道。兩位老人玩樂器、學視頻剪輯,給蜜蜂做房子,對生活充滿好奇心。  每年,燕子都會如期飛來家裡,父親興高採烈:「今年燕子又來了哦。」一旁的母親接著話茬說:「我喊你爸少高興一點,到時候這些燕子一走,心又灰幾天。」  2018年,《四個春天》在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獲「最佳紀錄片」。
  • 《四個春天》導演:我不會說它要表達的是什麼
    ▲紀錄片《四個春天》劇照沒看《四個春天》之前,趙珣曾在一年時間裡,親歷了身邊6個生命的離去。「一個人面對這麼大的死亡密度是很可怕的。」這位導演兼編劇說,那時,她很想撫慰這些失去了親人的家庭。起初,他的視野焦點是那些引起視覺觸動的風物,是家鄉的田園牧歌,是捕捉父母的點點滴滴。2013年,他在豆瓣上相繼發表了《我爸》《我媽》兩篇短文,受到不少網友的推崇點讚後,他決定用視頻代替攝影紀錄父母的世界。更加促使他想將素材剪輯成片,以此作為獻給父母的禮物的是2014年大姐陸慶偉因患肺癌突然病故。
  • 紀錄電影《四個春天》,記錄樸實純粹的人生之歌
    《四個春天》是一部以陸慶屹導演個人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電影。影片以2013年至2016年間的四個春天為主要時間節點,紀錄了一對相濡以沫半個世紀、達觀自信又興趣廣泛的老夫婦樸素而動人的生活日常,和整個家庭五位成員的家庭軌跡。
  • 《四個春天》:只要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人生沒什麼過不去的
    《四個春天》,一部被稱為「中國版」《人生果實》的影片,曾獲得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長片獎,導演陸慶屹並非科班出身,在拍攝《四個春天》前,只會攝影,沒有任何攝像基礎。最開始他在豆瓣上以「起床,吃飯」的網名更新了一些父母的日常,在2012/2013年陸慶屹發表了豆瓣日記《我爸》、《我媽》,引起了豆瓣上很多網友的關注,也是在這種鼓舞之下,陸慶屹開始購買新的設備,決定為父母拍點視頻記錄。一開始也沒有想要拍成電影,沒有多宏偉的構想和初衷,『家裡氣氛挺好的,父母特別可愛,我想記錄下來,作為禮物送給他們』,僅此而已。
  • 電影《四個春天》: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四個春天》於今年1月4日上映院線,攬獲好評無數。親情給予的感動,觸碰了我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這是導演陸慶屹拍攝的自己家庭故事的紀錄片:父親陸運坤是退休中學物理老師,閒時侍弄屋子裡外的花花草草,以及中央大環池的十多條錦鯉;擅長搗鼓各種樂器,與老伴消遣、也自娛自樂。
  • 星夜聯航丨豆瓣評分8.9《四個春天》線上分享會
    《四個春天》也是陸慶屹首部文字作品,他用深情質樸的文字和飽含溫度的攝影,記錄下父母、故鄉、舊識……在書頁間搭建起西南小城中充滿煙火氣、人情味,同時充盈著詩意的生活景象。這本書的內容和影片不盡相同,可以說是影片產生的背景交代,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番外,是導演記錄自己淨化的心路歷程。在外的人,只能在春節時回家,和父母共處的日子,大都在春天裡——相濡以沫半個世紀的父母,「土味」卻飽含智慧的鄉土人,細碎平常的片段,柔軟浪漫的小事。清水白菜式的記錄,簡單卻有熱力。雖不是自己的故事卻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裡。
  • 《四個春天》
    作者: 陸慶屹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年: 2019-1-1頁數: 243ISBN: 9787544294881內容簡介《四個春天》是陸慶屹首部文字作品,文字質樸動人,攝影溫暖治癒。
  • 《四個春天》| 人生無非是,苦來了,我安頓好了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甚至連「導演」都稱不上,他原本只是一位喜愛在豆瓣上分享生活點滴的豆瓣er,愛好攝影的他,幾番將鏡頭對準了自己的父母和家鄉,但無意攝製一部紀錄電影,沒想到卻因此收穫了許多人的喜愛和感動。是的,這就是近期被熱議的《四個春天》。
  • 《四個春天》:關於家庭的怕與愛,這部電影有最好的答案
    這部紀錄片由導演陸慶屹用一部帶攝像功能的尼康D800相機拍攝,以他的父母為主角,講述了四個春天裡的家庭日常故事。雖然電影動念於多年之前,並非為某些當前的主題而作,但若要選一部「家風」宣傳片,大概很多人願意為它投上一票。《四個春天》劇照。年輕人對「家庭」的敬而遠之,很大程度上源於對傳統大家庭形式的不堪重負。
  • 電影《四個春天》裡的夫妻觀
    陸慶屹的《四個春天》就總是在除夕一家人的相聚開始,從父母打掃房子,製作臘腸,準備菜餚,和兒女在鞭炮聲聲、煙火滿天中的熱鬧歡聚開始。簡陋的房子裡,菜湯的熱氣繚繞,在大家耳熟能詳的春晚背景音樂下,一家人圍坐一起,翻看老相冊,細數往日時光的溫暖。
  • 四個春天的故事,讓幾千萬人感受到原生家庭的溫暖,怎能如此動人
    電影《四個春天》是由陸慶屹執導的一部家庭生活類紀錄片,還記得它上映之初只是界內口碑較好,並未在廣大觀眾之中引起巨大反響。不過,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之後這部電影靜候來的佳音可謂是餘音繞梁、經久不息。它在中國的紀錄片裡開墾出了長篇家庭影像的土地,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最重要的是,它有機會被更多人看到。這是一部有心無意的電影。
  • 《四個春天》:一場春日宴,歲歲長相見
    《四個春天》是由陸慶屹執導的紀錄片,於2019年1月4日在中國上映。陸慶屹導演以真實的家庭生活為背景,自己的父母為主角,記錄了他們4年裡的日常生活的故事。本片曾在2018年的FIRST青年電影展獲得了最佳紀錄長片獎,併入圍了同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與最佳剪輯。
  • 《四個春天》: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但相信我,它是那種最值得到院線一看的電影。《四個春天》海報《四個春天》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它主要講述的是一對結婚50多年、恩愛俏皮的老夫婦詩意的退休生活。導演陸慶屹正是他倆的小兒子。陸慶屹曾是豆瓣紅人,他在豆瓣上的兩篇短文《我媽》《我爸》,以及相冊裡關於父母的記錄,被廣泛傳閱,許多讀者都羨慕他有這樣一對可愛恩愛的父母。
  • 家是最溫暖的地方,《四個春天》帶你感受愛與溫情
    1月4日,由素人導演陸慶屹執導的《四個春天》溫情公映,一經上映便「賺足」了影迷們的眼淚。 《四個春天》是中國版的人生果實。我很喜歡導演的媽媽說的話:「記住,再怎麼有錢也好,也要考慮居安思危。來來去去,匆匆忙忙,一切沒有定數,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眼前的時光,珍惜每一年和他們在一起的生活,就如導演說的:「跨越山海,勿忘回家!不管走遍天涯海角,家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居所。」那麼《四個春天》講的啥呢?是「四個春天」嗎?
  • 《四個春天》|影向標
    農曆的今年堪稱我嶽省貴州的影像豐年,《無名之輩》《地球最後的夜晚》《四個春天》都是不同類型的「黔味」電影。《四個春天》幾乎算是我看過的國產紀錄片裡的巔峰之作了,平實、克制,甚至略顯笨拙,但有著超負荷的情感和別樣的生命洞察力。
  • 《四個春天》今日上映: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
    「斷掉了網絡,拒絕了所有社交,開始學習電影剪輯。每天與清風明月為伴,看看花草解憂。悶了就站在門口看看天,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以下是來自陸慶屹導演的哥哥陸慶松為為影片《四個春天》創作的歌曲,配合享用效果更佳!)
  • 《四個春天》:一個中國家庭的尋常生活,卻看哭千萬人
    一個三十多歲的人彼時臉上還掛著半乾的淚,剛剛看完的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四個春天》。《四個春天》的故事特別簡單,導演陸慶屹用了四年的春節時間,記錄拍攝了父母的日常生活。 或許是可愛的父母,是小城的溫度,是平凡人身上的閃光點吧。機緣巧合下,他把鏡頭對準了父母,一開始,只是想「拍點什麼」送給父母,最後卻成了一部獲獎影片。 人們總執著於探索,生活對我們殘忍,往往過了半生才發現,原來最想做的事情,就在身邊。
  • 拍父母日常 素人電影爆紅
    在北京工作的四十五歲「北漂大叔」陸慶屹來自貴州,他在沒有任何電影拍攝基礎的情況下,用六年完成一部電影《四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