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為何「聽調不聽宣」?這事兒預言了明朝衰亡

2021-02-08 朝文社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話題

音頻

探究

視頻

問答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字數:1946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首先要先說明,本篇的參考內容,主要是《西遊記》原著小說以及明朝相關史料,而去其他範疇無關。

在《西遊記》原著裡,二郎神「聽調不聽宣」,是個看似不起眼,其實信息量非常大的劇情。它最早的出處,是《西遊記》的第六回。當時孫悟空殺的性起,前線天兵天將稀裡譁啦。一旁看熱鬧的觀音菩薩,趁機強推二郎神:「乃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見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他只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便可擒也。」

所以,這「聽調不聽宣」的意思也很明白:二郎神擁兵灌江口,天庭的各級部門都管他不著,天庭的日常活動他也不參加,就是呆在灌江口享受香火。這叫「不聽宣」。但需要他出力時,只要玉帝發話,他就得來助拳。這就叫「聽調」。如此奇特關係,《西遊記》裡也有詩句形容:「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十分特立獨行。

為何會有這奇特關係?待到「聽調」的二郎神,帶著眾弟兄來找孫悟空血拼時。也被孫悟空一句話補刀:「「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這番揭二郎神家醜,也就揭開了「聽調不聽宣」的來龍去脈:玉帝妹子(二郎神之母)與凡人相戀生了二郎神,也因此被罰壓在桃山下,後來被長大成人的二郎神劈山救出。而後二郎神就割據灌江口,跟「玉帝舅舅」來了個「聽調不聽宣」,看似苦大仇深。

如此「過節」,在好些神話劇的演繹裡,更變成了玉帝與二郎神這「舅甥倆」,各種錯綜複雜的恩怨情仇。也叫好些觀眾直嘆氣:你二郎神既然也和玉帝有仇,那該和孫悟空聯手揍你舅(玉帝)才對,怎麼你倆反而殺紅了眼?可要細看《西遊記》原文,這看上去苦大仇深的「聽調不聽宣」,甚至這「不認天家眷」的傲氣,卻沒這麼簡單:人家舅甥倆關係好著呢!

比如靠著兄弟群毆加太上老君偷襲,成功活捉了孫悟空後,立大功的二郎神,非但沒「不認天家眷」的傲慢,相反一口一個「此乃天尊洪福」。接著上天庭受獎,也是喜氣洋洋在壁廂聽表彰,領了「金花百朵,御酒百瓶,還丹百粒,異寶明珠,錦繡等件」,賞賜比享有「天庭編制」的哪吒李靖們都豐厚。全程都是一幅其樂融融的樣子,哪有半點怨仇?

那是因為二郎神胸襟開闊?說到底,人家本來就沒仇。當年二郎神「母親被壓」「骨肉分離」的苦難,說到底,並不是「玉帝舅舅」對他們全家的惡治,相反,卻是苦心的照料。

在《西遊記》的世界裡,「戀愛問題」是天庭不能碰的「紅線」,凡間能想到的浪漫的事,天庭抓著了就涼涼。不信就瞧天蓬元帥,這麼個手握重兵的天庭戰將,只是調戲了下嫦娥,就被一擼到底踹進豬胎,成了西遊路上挑擔的豬八戒。同一個錯,二郎神母親都生娃了,卻只是被送到桃山關押。而後二郎神一怒劈山救母,率兵在灌江口立足,卻也不見天庭「追責」,反而由著他「聽調不聽宣」了。

而且這「不聽宣」的二郎神,在灌江口的日子也十分滋潤。他在灌江口有自己的廟宇,享受民間的香火。閒了就帶著手下人打獵遊玩,打獵能打到祭賽國地界,順手幫孫悟空收拾了偷寶的碧波潭龍王一家。簡直是在規矩森嚴的西遊世界裡,瀟灑享受種種特權——沒「玉帝舅舅」照顧,顯然不可能。

所以,這「聽調不聽宣」,與其說是二郎神的苦難身世,不如說是二郎神與玉帝,舅甥倆心照不宣的「秀」而以。遇上孫悟空這樣敢惹舅舅的潑猴?二郎神外甥當然要挺身而出,乒桌球乓拼個死活。

那《西遊記》裡,為什麼要悄然寫下二郎神的這些「特權」?聯繫下作者的生活年代就知道,這顯然寫了明朝一群享受特權的階層:外戚階層。

二郎神這樣的「玉帝外甥」身份,放在明代,就是標準的外戚。明代的外戚,雖沒有了漢代的專權跋扈,卻也一樣享有種種特權。不但年齡到了就能封官領空餉,時不時還有朝廷賞賜,到了《西遊記》問世前後的明代中後期時,外戚們更是氣焰猛漲,只要不造反,日常的國家法度,那也是隨意踐踏。

所以,在明朝嘉靖年間時,除了搶男霸女兼併土地外,京城裡好些外戚開典當行,靠放債收帳賺得盆滿缽滿。更有外戚在交通要道上公然設卡收稅,到了「虐市民,虧國課」的地步。以《明史》的話說,那真是「有司望風奉行,民不堪」,或是「有司厭苦之」。法律管不了,各級衙門沒權管,還有的為虎作倀,苦的,只是老百姓。

甚至李自成攻滅明朝後,更留下了實錘證據:進拷索銀七千萬兩,侯家什三——農民軍在北京拷掠的巨額財富,三分之一都來自外戚為主的公侯家庭。明朝滅亡這事,「被照顧」的外戚們,卻是挖大坑。

甚至,《西遊記》裡的二郎神,雖然也享有特權,比起明末外戚來,那還是良心人物。至少孫悟空揮起千鈞棒後,二郎神還敢硬槓。而李自成打北京時,那些享受明朝幾百年特權的外戚們,卻是逃的逃降的降。作為崇禎帝老嶽父的周奎,甚至還公然投靠。然後全被李自成「清理門戶」——這吃垮了明王朝的特權階層,到了兒,還把大明往死裡坑。

參考資料:《明史》、《西遊記》

 好物推薦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愛歷史》商城

相關焦點

  • 二郎神的「聽調不聽宣」是什麼意思?聽調和聽宣的區別是什麼?
    二郎神「聽調不聽宣」之事,發生在猴子大鬧蟠桃會之後。當時,玉帝發十萬天兵天將,由託塔李天王率領,帶著十八架天羅地網,將花果山圍了一個水洩不通。孫大聖,聯合七十二洞妖王,帶著手下四大猴健將迎敵。很多人認為《西遊記》裡面的二郎神叫楊戩,實際上,整本書中,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楊戩」這個名字。二郎神名叫楊戩,是《封神演義》給取得名字。菩薩說二郎神住在灌江口,享受當地香火,手下還有梅山六兄弟,以及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何(二郎神)只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由二郎神助力,那麼就可以擒獲猴子了。
  • 二郎神「聽調不聽宣」,聽調和聽宣是什麼意思,他為什麼這麼牛?
    《西遊記》中,說二郎神是「聽調不聽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01▲調和宣聽調和聽宣的區別其實很簡單,理解「調」和「宣」兩個字的意思就明白了。「調」,就是很正常的工作調動,領導派你出個差,換個工位之類的;「宣」就不一樣了,通常具有居高臨下的意思,領導跟你說小張啊,十分鐘後來我辦公室一下,這就叫宣。「聽調」就是說,我可以聽你的,你叫我打誰我就打誰,算是賣個面子給你,「不聽宣」的意思就是,老子幫你打架,解決問題就行了,你別真把自己當個人物,想叫我到朝廷之中去面聖之類的,還是省省吧。
  • 聽調不聽宣二郎神楊戩也是沒有編制的散仙嗎
    要說到二郎神楊戩有沒有編制?得解釋一下什麼是聽調不聽宣,在原著《西遊記》中觀音菩薩是這麼說二郎神楊戩的:「乃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見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他只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便可擒也。」
  • 此人憑啥聽調不聽宣?
    玉皇大帝與二郎神仇深似海。孫悟空起兵造玉帝的反,二郎神本當和孫悟空站在同一陣營,至少應該作壁上觀,看玉帝的笑話才對。為何接到詔書,二郎神不但「大喜」,並且,當場表態願意出手相助呢?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二郎神和玉帝的關係。    孫悟空和二郎神初次見面,猴哥笑嘻嘻說:「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
  • 中國最有意思的上下級關係:聽調不聽宣!
    二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第一,為什麼其他神仙不能像二郎神一樣自立門戶,當個逍遙滋潤的小老闆?第二,為什麼二郎神已經自立門戶了,但還是得聽憑玉帝差遣?在解釋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必須先解釋一下「聽調」和「聽宣」的概念。
  • 「聽調不聽宣」是什麼意思?二郎神在天庭究竟是怎樣的地位?
    李天王帶領的十萬天兵天將遲遲幹不掉孫悟空,諸神束手,觀音於是向玉帝舉薦二郎神降伏妖猴:「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現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
  • 《西遊記》中二郎神的聽調不聽宣是何意思,居功自傲還是不受待見
    ,直到後來又看了其他相關影視劇和原著才發現了原來二郎神是聽調不聽宣的。那麼聽調不聽宣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看看歷史上有類似權力的人物。之所以二郎神有聽調不聽宣的待遇,就是因為在孫悟空之前他就曾大鬧過天宮,當時也一點都沒給玉帝這個舅舅丁點兒面子,看過寶蓮燈的應該都知道這個故事。
  • 「為什麼西遊記裡面說二郎神楊戩聽調不聽宣?」這是什麼意思?
    1.為什麼西遊記裡面說二郎神楊戩聽調不聽宣?到底是什麼意思?2.想換個手機真的太難了,頭一回覺得手機的質量太好也不是一件好事3.費了半天勁,結果人家自己上來了,你說難受不難受13.狗子:穿著這件衣服出去,總覺得自己會被吃掉
  • 二郎神也曾大鬧天宮,為何玉帝妥協,還賜予他「聽調不聽宣」之權
    咱們知道孫悟空曾經大鬧天宮,結果玉帝震怒,先後派去多撥人馬下界降服,猴子被抓之後,玉帝即下旨斬殺,而二郎神也曾忤逆玉帝旨意劈山救母,玉帝同樣派兵擒拿,但是最終雙方罷戰,玉帝還賜予二郎神聽調不聽宣的權力。同樣忤逆玉帝,大鬧天宮,為何結果如此迥異呢?
  • 二郎神為何不在天庭任職?不只因為玉帝,你看他對誰下了手
    (蝸牛看西遊第4923期)文/蝸牛西遊中的二郎神應該是天庭最酷的神仙,他是天界唯一一個能「聽調不聽宣」的仙人。眾所周知,為王母打工能得到長生不老的蟠桃,那麼,他為何要放棄這個獎賞,不在天庭供職呢?在「小聖施威降大聖」這一回合中,悟空見到二郎神的第一面就來了個迎面暴擊——「我記得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我行要罵你幾聲,曾奈無甚冤讎,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你這郎君小輩,可急急回去,喚你四大天王出來。」
  • 玉帝一道調兵聖旨,二郎神血賺不虧(二郎神&梅山六聖)
    那麼您知道二郎神是怎麼出場的嗎?又為什麼會出場呢?卻說玉帝拆開表章,見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這個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敵過十萬天兵!李天王又來求助,卻將那路神兵助之?」言未畢,觀音合掌啟奏:「陛下寬心,貧僧舉一神,可擒這猴。」玉帝這個「君王笑」,不知道對李天王有多失望了!
  • 二郎神身世究竟暗藏啥秘密?和玉帝關係非比尋常,孫悟空道破真相
    文:追風怒放(作者原創授權)很多古裝神話電視劇給我們固化的印象,就是二郎神是天庭的第一戰神,除了如來之外,三界罕逢敵手。就連孫悟空也只能和他半斤對八兩,那麼,這個二郎神是個什麼來歷呢?為什麼要對玉帝聽調不聽宣呢?
  • 玉帝於他有深仇大恨,為何二郎神要幫助玉帝剿滅孫悟空?
    因此,《西遊記》中雖然沒有寫明二郎神母親的結局,但可以料定,以玉帝的行事風格,二郎神母親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正因如此,二郎神和玉帝之間的仇怨,不但沒有因斧劈華山而被化解,反倒更加深重。這就是孫悟空聽聞二郎神前來挑戰,心中生氣,要打罵二郎神的原因。  誰都可以來幫玉帝,二郎神不該幫忙啊。  那麼,二郎神為何不顧父母怨仇,主動幫助玉帝降伏反叛大軍呢?
  • 二郎神:這可能是家族遺傳
    如此一來,二郎神就是玉皇大帝的外甥了;按理說,舅舅和外甥的關係是非常親的,甚至比叔侄的關係還要親切點,不過,二郎神和玉皇大帝的關係似乎並不怎麼樣,每天居住在灌江口,對於玉皇大帝,只是「聽調不聽宣」,意思服從政務和軍務上的安排,不願私下交往過密。為何會這樣呢?
  • 二郎神與孫悟空誰更強?他的最強武器秒殺孫悟空,不是三尖兩刃刀
    二郎神與孫悟空誰更強?他的最強武器秒殺孫悟空,不是三尖兩刃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孫悟空與二郎神就有很多的共同點,比如他們都會72變,都有天地法相的神通。在性格上,他們都嫉惡如仇,都藐視權威。二郎神在灌江口「聽調不聽宣」,不將玉帝放在眼裡。孫悟空更是扯起齊天大聖的大旗,在花果山稱王,不將玉帝放在眼裡。
  • 天庭第一戰神,二郎神楊戟
    二郎神楊戩作為天庭最強戰力,一直是仙家實力代表,是強大到擁有「聽調不聽宣」特權的存在。
  • 游離於體制外 聽調不聽宣,楊戩憑什麼這麼牛逼?
    我橫豎睡不著,翻出《封神演義》一查,每頁上都渲染著「怪力亂神」幻象。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小說裡看出倆字來——人性!正是因為哪吒逆天改命的決心,擊中了人性的痛點,這才掀起一波又一波熱議。就連紀委的同志都來點評一二。
  • 二郎神麾下梅山六兄弟和1200名草頭神,是誰的誰?
    儘管不是牛變的神,卻依然擋不住二郎神的牛。作為玉皇大帝的親外甥,瑤姬仙子的兒子,玉鼎真人的徒弟,儘管二郎神受封昭惠靈顯仁祐王,但他卻任性的目中無舅,不受天庭俸祿,不上朝,不覲見,不站班,「聽調不聽宣」,遠愁近慮,不亢不卑,只想在灌江口安享人間香火,不折騰,不惹事,耳根清淨。
  • 二郎神與孫悟空誰最強?看看二郞背後的六兄弟和草頭軍
    另外,可能還會有人質疑,二郎神即便再厲害,也只是個「小聖」,哪像猴哥,他可是「大聖」。這件事與官方有關,二郎神是依靠自己,一路拼到這個職稱,是官方認可的戰鬥能手,至於猴子這個稱號,只能算是他自封的,到了天上也只會被派去看園子,含金量不高。
  • 取經路上,孫悟空為什麼羞於見二郎神,背後藏著火燒花果山的秘密
    那麼有幾個疑問就出現了,也對應題目,那就是孫悟空已經伏法,二郎神為什麼還要火燒花果山,趕盡殺絕,不怕孫悟空日後報復?再有就是,孫悟空也是睚眥必報的人,為什麼後來再遇到二郎神,卻絕口不提報仇的事?要想解釋清楚這件事,我們必須從孫悟空跟二郎神的第二次相見的情況分析,只要搞清楚了他們這次見面的詭異表現,就能撥開雲霧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