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節 | 旌旗飄揚,致最可敬可愛的人

2021-02-18 天意館藏

有風起於青萍之末,其聲獵獵。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城,月明星稀,風雲際會,凌厲的槍聲劈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90年的光輝之路。前天朱日和沙場點兵的震天口號依然迴響在人們耳邊,在彰顯軍威的同時,提醒我輩不忘昨日艱辛。

在中國美術歷史長河中,表現軍事戰爭的美術作品也屢見不鮮。值此八一建軍節之際,寶藏君帶各位讀者一起回顧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軍事戰爭題材藝術作品。

上古時期,因生產力的低下和年代的久遠,能流傳下來的美術作品並不多見,軍事題材作品更是鳳毛麟角,今天能了解和考察的地方是有限的,只能從考古中窺其一斑。

滄源巖畫 《舞蹈牧放戰爭圖》

迄今人們發現最古老的軍事題材作品,是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勐省、勐來鄉境內的滄源巖畫《舞蹈牧放戰爭圖》,該圖大約在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全圖包括三個內容,最下部為戰爭圖,二十餘人交錯而列,中心是持弩而射的戰士,弩前有倒地死者,持弩戰士身後有一符號,或認為是一種路標,或說明戰爭因越過邊界而戰,此畫構圖疏密相間,錯落有致,戰爭場面紛亂繁雜,都描寫得十分得當。

黑山巖畫 《操練圖》

大約刻畫於春秋至西漢時期的黑山巖畫《操練圖》刻於距河床2米高的石壁上,是目前發現的眾多巖畫中僅有的操練圖題材。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帝國,為了彰顯統一強盛的大帝國,顯示王權威嚴,這一時期非常重視藝術,造型藝術表現出了廣闊無垠的創作意識。這一時期的作品表現出的多是大氣磅礴、雄渾霸悍,尤其是秦代的雕塑藝術,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觀」的秦始皇兵馬俑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1974年3月,秦始皇陵兵馬俑在陝西臨潼縣城內出土。排列有序、氣勢磅礴、威武雄壯的軍隊場面再現了秦軍奮擊萬裡、戰車千乘、軍容整肅、勇於攻戰的宏偉氣勢,具有宏大的藝術感染力。

出土於陝西臨潼秦始皇陵西側的銅車馬

出土於陝西臨潼秦始皇陵西側的銅車馬,每輛車有四匹銅馬,一個銅御手俑,銅車雕造華麗,車窗鏤雕成菱格紋,銅馬車體飾有大量金銀構件,車通體彩繪,工藝精湛,氣魄恢宏。

馬踏飛燕,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

銅車馬儀仗俑隊,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

漢代的銅雕、銅鑄藝術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造型異常精美生動,體勢若飛,它以驕健的藝術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銅奔馬與銅車馬儀仗俑隊的出土顯示出我國漢代雕塑家高度的智慧,卓絕的想像力和精湛的藝術技巧,也是我國漢代軍事豪邁勇武,積極進取精神的體現。

魏晉南北朝時,社會動蕩不安,藝術卻有了旺盛的發展趨勢,除仍延續秦漢遺風外,壁畫、石窯和墓室畫像磚,風靡而起。

南朝 戰馬武士畫像磚

南朝 儀仗出行畫像磚

現存於河南省博物館,1957年出土的南朝「戰馬畫像磚」,馬童修長清瘦,神態飄逸,馬匹的造型一改漢代的雄渾偉壯而顯得削瘦灑脫,畫磚為模型製作,是南朝這一時期典型的軍事題材的畫像磚代表。

唐代國力最為雄強,疆域遠及西域,與波斯·天竺接觸頻繁,佛教漸入,文化藝術在傳統的基礎上出現了蓬勃的生機,取得了空前的輝煌成就。值得重點說的是《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是原置於昭陵唐太宗北麓祭壇兩側廡廊的六幅浮雕石刻,是一組採用高浮雕手法的石刻作品。六駿是總結漢代以來雕馬的寫實技術經驗後所達到的藝術巔峰,它以簡潔的線條,準確的造型,生動傳神地表現出戰馬勁健的雄姿和非凡的氣度,反映了駿馬身冒箭矢、馳騁疆場的情景,有非常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宋代繪畫藝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山水、工筆花鳥畫達到登峰造極,被後人視為難以逾越的巔峰,從存世有限的軍事題材作品中也可見其端倪。

《中興瑞應圖》

《中興瑞應圖》局部

《中興瑞應圖》相傳是南宋蕭照所作,畫面橫式構圖,絹本,畫中人物和場景工整細緻,此畫人物不多,但通過軍旗、軍帳和營寨等軍用物品的描繪確能委婉地告訴我們這周圍駐紮著很多士兵,是一件典型的敘事軍事題材作品。

元明時期大唐遺韻猶存,佛教壁畫和工筆重彩藝術從未衰退,尤其是工筆重彩,發展到一個更高的階段。

《關羽擒將圖》

明代宮廷畫家商喜作。畫法帶有明顯的壁畫特色,尺幅及其宏巨,但無款印,此畫顯示出典型的中國審美特色,主要人物畫的高大有力,在畫中間主要位置,並成眾星拱月狀,人物形象生動有神,每種繪畫元素緊扣主題,是工筆重彩軍事題材中的優秀作品。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是敦煌壁畫中少有的軍事題材作品,這幅畫構圖疏度有致,氣勢恢宏連綿,以取前人的壁畫及年畫的特點,工整細膩,造型生動活潑、富於變化且又統一和諧,設色豐富。

清代版畫和年畫藝術盛行,尤其是版畫,它具有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一直興盛不衰,並出現了各種流派,湧現了大量的優秀作品。

《劉提督水戰得勝圖》版畫

這幅作品反映了黑旗軍劉永福將軍痛擊法國侵略者的勝利場面,圖中人物近百名,我軍士氣高昂,乘船追擊,陸軍配合,敵人盡入包圍中,戰情激烈,畫面紛繁盛大。

近代以來的中國,歷經艱辛磨難,多年深陷戰爭漩渦中。作為中國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軍旅美術伴隨著紛飛的戰火,以一種激昂高亢的姿態記錄著軍隊的風雨歷程。

《田橫五百士》 油畫 徐悲鴻

徐悲鴻的《田橫五百士》的問世,標誌著中國傳統美術中的軍事題材使用油畫這種西方媒材的時期已經到來。此畫高198釐米,寬355釐米,1928年完成,是徐悲鴻的代表作。作品取材於《史記·田儋列傳》,作者選取田橫與五百壯士告別的場面,田橫拱手向眾,昂首挺胸,顯示出凜然不屈,為正義為信仰,死而無憾的英雄氣概,面向田橫的群眾,依戀不舍,流淚痛苦,心情十分難過,壯士們有的憤怒折劍,有的舉臂高呼,有的摩拳擦掌,視死如歸,雖敗尤勝,天空大面積的黑林和遠處飄浮動蕩的流雲使畫面的情感色調悲壯沉寂,藝術效果震憾人心。

《鞏固團結,抗戰到底》木刻版畫 劉峴 1938年

《鞏固團結,抗戰到底》這幅作品,展示了抗日戰爭正面戰場和後方救亡宣傳的許多側面,構成了向外擴張的力量,迎面的敵機強化了戰爭氣氛,也構成了同仇敵愾的目標,作者吸收了民間繪畫和現代版畫的特點,增加了畫面的故事性,豐富了主題和內容。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軍事題材的優秀作品層出不窮。從學養深厚、具有豐富創作經驗的老一輩,到有著紮實學院派造型功底、在藝術形式語言的探索及創作觀念方面勇於創新的中青年一代,都在從不同角度、以各異的題材展示著軍旅新面貌,體現出鮮明的弘揚主旋律、強化正能量的美學特徵。

《南昌起義》 黎冰鴻 1959年 國家博物館藏(這張作品表現的是起義勝利之前的場面)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聲槍響劃破了南昌城寂靜的夜空。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及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黨掌握或影響下的北伐軍兩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經過數小時激戰,全殲守敵,佔領了南昌城。

《南昌起義》(畫稿)黎冰鴻 1959年 中國美術館藏(這張作品表現的則是起義勝利軍隊歸來的場面)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每年8月1日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地道戰》 羅工柳

《飛奪瀘定橋》 李宗津

《飛奪瀘定橋》是油畫家李宗津先生的重要代表作,曾一度作為課本中《飛奪瀘定橋》一文的配圖而為國人所熟知,但在這幅作品背後卻隱藏著一段虛構的歷史,正如李宗津學生著名藝術家徐冰所說:「其實《飛奪瀘定橋》這幅作品是從想像中來的……儘管大渡河上有座名叫『瀘定橋』的鐵索橋,但橋上面卻沒有經歷過有如畫面中的宏偉事跡。這是我後來在一本紀實書中得知的。」

《飛奪瀘定橋》 劉國樞 1959年

《飛奪瀘定橋》採用仰視的視角,描繪了紅軍搶佔瀘定橋的戰鬥場面,將紅軍勇士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永遠定格在了奔騰咆哮的大渡河之上,鑲嵌於中國革命的史冊。

《送別》靳尚誼 1959年

《送別》描繪的是長徵的起點——瑞金武陽鎮老百姓在村頭橋邊依依不捨送別紅軍隊伍的畫面。為了與瑞金的環境相統一,將背景設定為雨後的黎明,遠處灰綠的植被與褐色的泥土,二者與暗灰的天空統一,奠定了畫面低沉複雜的情感基調。

《我們一定會回來》孫立新 2007年

作品主要突出了紅軍與群眾難捨難分的場面,描繪了老區群眾對紅軍的深情厚意,盼望和期待革命成功,將送紅軍與盼紅軍的複雜情感交織在一起。

《紅軍過雪山》艾中信

長徵途中,廣大紅軍指戰員懷著必勝的堅定信念,發揚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堅忍不拔的頑強毅力,克服飢餓、疲勞和寒冷等極端困難,先後翻越了二十餘座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空氣稀薄、終年積雪、高寒缺氧的大雪山,創造了人類徵服自然的偉大奇蹟。油畫《紅軍過雪山》,反映的是中央紅軍翻越第一座大雪山、海拔4000多米的夾金山時的情景。蜿蜒曲折的紅軍隊伍,艱難地跋涉在皚皚白雪覆蓋著的夾金山上,像一座座聳立的豐碑。

《紅軍不怕遠徵難》董希文 1957年

此畫是董希文生前最滿意的一幅作品。為了創作這件作品,董希文於1955年親自沿著長徵的路線體驗當年紅軍艱險無畏的革命精神。董希文說:「我們在草地上露營,雖有很好的帳篷,夜來的露水和潮氣仍然浸透了衣被,甚至常常為寒氣所凍醒,不耐煩時就起來烤火等待天明。草地上早晚不同的氣溫、篝火,草地的顏色變化,在烤火時,護送我們的戰士常開玩笑,吹口琴,烤衣服等精神動態,都是沒有軍事生活經驗的人憑空難以想像得出來的。」

通過沿途訪問老紅軍戰士、居民,董希文還搜集到許多對創作這幅畫很有用的具體細節。在具體的地點,還曾反覆觀察,設身處地推想當年紅軍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活動。最終創作出來的畫面中,戰士們清瘦堅毅的臉龐在篝火映照下,依然樂觀、充滿信心,也寓意著革命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狼牙山五壯士》詹建俊 1959年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油畫《狼牙山五壯士》,高186釐米,長203釐米,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詹建俊的代表作。此作創作於1959年。作者採用的是象徵手法,畫面為五壯士跳崖的瞬間。人物的組織並非自然的真實,而是象徵地把人物和太行山連為一體,具有紀念碑式的效果。在構圖上,把五壯士在畫面中構成「山」字形,使畫面充滿力量感和穩定感。再現了五位英雄大義凜然、寧死不屈的氣概,形成鮮明的英雄主義基調。

《黃河頌》陳逸飛 1972年

作於1972年的《黃河頌》是陳逸飛早年成名油畫,它以寬銀幕式繪畫,描述一位紅軍戰士站在黃河之巔,眺望天際,霞光初照,大雁從戰士腳下飛過,浪漫主義豪情撲面而來。

《三大主力會師》 蔡亮、張自嶷 1977年

《三大主力會師》用壯闊的畫面表現了三大主力歷經生死考驗,以不可阻擋之勢匯聚在一起時激動人心的歷史場面。

《公元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 陳堅

《佔領總統府》陳逸飛、魏景山

《佔領總統府》表現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總統府,升上紅旗的場面,標誌著蔣家王朝的滅亡,新中國的開始。作品場面壯觀,氣勢恢弘。畫家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使這一歷史題材的創作具有紀念碑的意義,當著名畫家王琦談到這幅作品時說:「當時,深為其堅實的素描基本功、鮮明強烈的色彩感、嚴謹的造型能力、把握宏大場面的群體構圖,以及表達不同人物的生動形態與神態的藝術技巧所吸引」。

彭彬《遵義會議》軍事博物館(藏)

作品選取會議閉幕後,以毛澤東為首的領導人步出會場,與等候在門外的戰士與群眾相見的情節。作者藝術地將原本較為狹窄的走廊拓寬,把毛主席刻意安排在中間位置,周恩來、王稼祥、張聞天、朱德、劉少奇等人物刻畫得形象逼真,左側的一組戰士頗具戲劇化的造型,表達了紅軍戰士對毛澤東的信賴和擁護。「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用這樣一個想像的、理想化的場面來反映這一歷史事件,具有十分典型的時代烙印。

當然,關於軍事戰爭題材的美術作品還有很多,小天就不再一一列舉了。這些珍貴的作品記載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抵抗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自由的歷史記憶和民族精神,也在提醒著後來人:不忘昨日艱辛,珍惜年前的幸福生活。

相關焦點

  • 八一建軍節,致敬最可愛的人!
    致敬最可愛的人!簡稱:人民子弟兵、解放軍暱稱:最可愛的人 就是這些最可愛的人駐守在雪域高原、大漠邊關、艱苦島礁,八一建軍節到了不論如何請把朋友圈留給他們向最可愛的人致敬2020年,是建軍93周年,致敬八一!點一個【在看】,向每一位最可愛的人致敬!請您轉發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到!【微信公號:國學生活】-推薦閱讀-
  • 「八一」建軍節: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在「八一」建軍節即將來臨之際我縣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慶「八一」活動向廣大官兵和軍人家屬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維護地方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武警贛州支隊於都中隊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7月30日,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紀念館和長徵源合唱團走進武警贛州支隊於都中隊,開展「長徵源頭悟初心,軍館共建鑄榮光」為主題的紅色文化進軍營活動。
  • 「八一」建軍節致敬最可愛的人!軍人全年免費遊覽魯商·新甫山!
    歲月的指針即將轉向8·1這榮耀一刻,華夏大地,軍旗飄揚……我們即將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八一」建軍節,向最可愛的人致敬!因為有他們,為我們遮風擋雨他們,就是我們的驕傲人民子弟兵八一來臨之際魯商·新甫山向我們的人民子弟兵致以崇高的敬意並發出最誠摯的邀請來登山玩水,享軍民魚水情門票優惠活動內容:全年免門票優惠人群:現役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參與方式:現役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憑個人有效證件即可免費入園
  • 「節日快樂」八一建軍節,致敬最可愛的中國軍人!
    歌詞「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每每聽到這首「為了誰」,眼前浮現的就是,我們最可親、最可敬的人民子弟兵那剛毅的面容和英勇奮戰在各個防線的身姿~(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小編想要問問大家
  • 今天是第93個八一建軍節,你有什麼話想對「最可愛的人」說?
    軍人是最可愛的人,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他們是崢嶸歲月裡的獵豹,更是和平年代裡的白鴿。他們默默奉獻,不屈不撓,把青春和熱血獻給祖國,築起鋼鐵長城守護人民。讓我們一起致敬這群「最可愛的人」! 1.「武裝的不僅是身軀,還有頭腦;保衛的不僅是家國,還有人民;捍衛的不僅是尊嚴,還有忠誠。建軍節到了,軍人們,你們是天下最可愛的人!」 2.
  • 2020吉林省考面試熱點:八一建軍節,致敬「最可愛的人」
    【熱點背景】正所謂,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國家繁榮富強、國泰民安,每一個小家能夠安定平穩生活的背後,就是人民解放軍所肩負的責任,而他們也為我們詮釋了何為中國新時代「最可愛的人」。2020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1927-2020),在這裡向所有的軍人將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你們「節日快樂」。
  • 2019年建軍節發什麼微信朋友圈?關於七月再見八月你好的勵志句子
    2019年建軍節發什麼微信朋友圈同家鄉一樣美?你知道嗎?你永遠是我床前的明月,在固定的時刻照亮我心中最脆弱的角落,我用你的相思與祝福,來守護我的睡眠。今天八一建軍節,問候簡訊響起,祝福到你身旁,祝你快樂逍遙!堅強是你的風骨,奉獻是你的情懷,忠誠是你的秉性,報國是你的摯愛。八一建軍節,祝福最可敬最可愛的軍人朋友,合家幸福吉祥如意!一個軍禮代表崇高的敬意,一面軍旗彰顯必勝的無敵,一段軍旅凝聚戰友的情誼,一首軍歌嘹亮團結的神力。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向人民子弟兵致敬!八一八一,心中「八」你惦記。
  • 慶祝第93個八一建軍節 致敬最可愛的人還有他們、她們和她們
    慶祝第93個八一建軍節 致敬最可愛的人還有他們、她們和她們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7.31 星期五
  • 「八一」建軍節特輯丨轉業不轉志,致敬這群最可愛的人!
    >努力作出自己的貢獻在建軍節的今天就讓我們一邊答題複習國防知識一邊向這群最可愛的人致敬吧Q1.2020年8月1日,是第幾個「八一」建軍節?2020年8月1日是第93個建軍節。點擊查看答案點一下,看最可愛的人廣州公交集團三汽公司麥富榮麥富榮於1999年12月至2001年11月服役於部隊,退役至今已有19個年頭。
  • 建軍節是幾月幾日 2020建軍節多少周年 八一建軍節來歷介紹
    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軍節。今年是建軍節93周年。  「八一」建軍節的來歷:  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以周恩來為首的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的北伐部隊2萬人。
  • 【文明實踐在行動】「八一」建軍節 讓我們一起走近最可愛的人
    為紀念「八一」建軍節93周年,鳳凰嶺街道藍天社區開展了「八一」慰問退伍軍人和志願理髮系列活動,為他們帶去一份特殊的「禮物」。
  • 八一建軍節 向全體軍人致敬
    八一建軍節 向全體軍人致敬 2020-08-01 0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機場路街道祥富裡社區拾秋詩社微刊第163期《八一建軍節》專題
    榮利 七絕•紀念建軍節一舞動紅旗舉起槍,工農昂首挺胸膛。王師北上除倭寇,撥散烏雲見太陽。盧文明 七絕•八一建軍節感懷組詩選(新韻)打響城頭第一槍,群雄起義嘯南昌。揮旗浴血尋何路?革命焉能少武裝!盧文明 七絕•八一建軍節感懷組詩選(新韻)割據蘇區一片紅,蔣幫屢剿總成空。衝開鐵桶覓生路,萬裡擎旗再遠徵。林向慧 七絕•抗戰軍人(新韻)軍歌嘹亮罩戎裝,苦戰八年抗列強。
  • 《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重磅推出八一建軍節特輯
    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重磅推出八一建軍節特輯,即將於8月1日晚19:30,在 CCTV-3 綜藝頻道、CCTV-15音樂頻道並機直播。本期節目圍繞主題 「用歌聲致敬最可愛的人」精心編排,由任魯豫、李思思、郭曉東擔任主持人。
  • 「八一」建軍節:感謝軍人的執著堅守
    正在野外進行實彈射擊的 新疆軍區某火力團一營 在完成火力打擊演練後 組織全營官兵重溫軍人誓詞 慶祝「八一」建軍節
  • 八一建軍節 | 血魂為國是軍人
    他們,在烈日下站著最標準的軍姿,在冰霜中頂著風雪前行,在滂沱大雨下與時間賽跑,只為守護祖國!八月一日,是建軍節,讓我們在這個軍人的節日裡,向這些可愛的、默默守護著我們的人民子弟兵,致敬!對於建軍節,大家對它了解多少呢?現在讓小韶出幾道題考考你們。你們知道建軍節是怎麼來的嗎?今年又是Ta多少周年呢?
  • 【墨海揚帆】丨八一軍旗紅(慶祝建軍節專輯)《總第118期》
    榮歸桑梓日,再謝夢中人。  五絕 慶祝八一建軍節九嶷山歌(黃少彬)八一軍旗豔,船堅鐵甲強。聽中央召喚,華夏盡安祥。 八一建軍節感懷薛芳(新疆伊犁) 紅旗獵獵舞東風,將士齊心氣若虹。八一整裝天下令,保疆守國為安融。
  • 《小婦人》---致那些可愛可敬的小婦人
    她也確實成為了四姐妹中活得最耀眼的那個,她很幸運,但這幸運何嘗不是她自己爭取過來的?她一直都在為自己而活,自由率性何其珍貴,可是潛心修煉努力爭取,又何嘗不是優點?在大多數人為了驕傲拉不下面子時,圓滑通透的艾米,成為現實的贏家。
  • 八一建軍節溫馨祝福語大全簡短 建軍節祝福軍人的話寄語句子
    八一建軍節溫馨祝福語大全簡短 建軍節祝福軍人的話寄語句子(二)  11. 八一建軍節,簡訊送祈禱,戴上大蓋帽,開上裝甲車,拿起衝鋒鎗,快樂上戰場。願你被幸福的濃煙籠罩,被快樂的信號通報;願你與困難作戰永佔上峰,與迷茫打仗準能獲勝;願你與幸福作戰主動投降,與財運作戰定被俘虜!  12.
  • 五律 八一建軍節寄懷
    一 jian 建 jun 軍 jie 節 八一建軍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定為每年的八月一日,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立,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