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真不怪我們,我們這代年輕人就是這麼長起來的,不這麼長就不夠年輕。現在倒是反過來了,但總覺得也不是什麼好事兒。
當然了,那些說哪的月亮都不圓的,最可氣。
2.
這麼一想,害,都是月亮惹的禍。
3.
有時候翻相冊發現,越好看的人越愛發照片,越愛發照片的越容易被存下來。
直到美顏的功能開始普及,達爾文在這個領域的地位才開始動搖。
4.
我知道時代在往前走,但還是只有兩個念頭萌生。一個是「不走行不行」,另一個是「不這麼走行不行」。
真這麼想,畢竟時代面前,沒啥卑微的。
5.
突然很想念已經刪掉的某個人,但已經沒什麼可操作的空間了。新時代刪除即絕交,感覺比以前單純絕交要狠一些。
6.
總覺得,想對公共事務持續保持關注,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不然為啥叫公共事務呢,就是大家一起來,一人關注一陣,分擔一下的意思。
7.
很多女生的微信信息填的是「男性」,不知道是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多一些,還是出於力爭上遊的目的多一些。
8.
每次有那種中年大叔頭像的人關注我的時候,我都懷疑他們最近是不是釣上了什麼小姑娘,姑娘關注了我,才引發了這個連鎖反應。
不歧視大叔,也不歧視姑娘,就是提醒大叔們一句,追完了記得取關就行。
9.
「去忙吧」其實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個回答,語境和含義的微妙變化就是一部簡單的人際關係編年史。
其實際含義經歷了從最早的「你別去忙」,到後來的「你去忙吧」,再到後來的「我去忙了」,直到現在的無意義,瞎客氣。
10.
才發現,我生日當天,QQ空間都沒給我發祝福。是不是前幾年它發的時候我沒回,它生氣了啊。
11.
教師和導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職業,相比而言,前者要重要得多。大部分尋找導師的人,都是因為教師那部分沒學好鬧的。
12.
不知道是新媒體語境感染的還是怎麼回事,我總是對男性保持著審視的眼光。有時候覺得是不是自己矯枉過正了,但每每這種時候,就會有新的男性跳出來告訴我不是。
沒過正,他們就是太歪了。
13.
看到黃色玩笑時第一時間應該感受的是玩笑,但大部分男性都是看到任何玩笑,第一時間感受到黃色。
稍微排列組合一下,就知道問題出在哪了。
14.
冒犯不是段子的本意,笑才是。但說實話,看到一些人被冒犯,我真的很想笑,殊途同歸了。
15.
有朋友因為家裡網不好,缺了好幾節網課了。得知這個消息後,我們紛紛都去問他家用的是什麼網。
16.
Uber eats每次點完餐都問我是否要給小費,看來是還不夠智能。你看看我每次點的那個東西,像是能給得起小費的人嗎。
17.
如果一個人感覺做作業時候的收穫,比上課時聽到的收穫要大,你說這個老師是水平高還是水平低?
18.
荷蘭說下個月要開始實施宵禁,我才反應過來,合著平時是沒宵禁的狀態啊。
19.
同樓層有個義大利小哥,長得帥身材好愛鍛鍊還總做飯。一開始知道我是中國人時很高興,後來發現我只會煮麵,看我的眼神裡就開始出現鄙視了。
可能是怕我找他蹭飯。
20.
這邊的華人留學生裡有個年齡偏大的女生姓楊,我就習慣叫她楊姐,算是之前生活裡的那個楊姐被排除後的一些彌補。結果當天晚上就夢到了老楊姐,在夢裡跟我說,早知道不姓這個了。
21.
我還跟她解釋來著,不是非要替代誰的意思,就是感覺我的生活裡得有個楊姐。然後她就沒說話了。
22.
新的楊姐是朋友,舊的楊姐是楊姐。
23.
朋友推薦了個壁紙,說是很招桃花,光她身邊就已經有五個人換了這壁紙之後脫單的了。我試了,何止是壁紙,就差印在廁紙上了,沒用。
我可能克壁紙。
24.
這邊新認識的留學生,得知我之前是做公眾號的,問我能不能給他也做一個。早知如此,我當初不如去學唱歌,那個的展示周期還短。
25.
有些東西你記得有這麼回事,但就是找不到了。有些東西你找到的時候,發現自己一點印象都沒有。
哪種更唏噓一點?我覺得都不太行。
26.
不是東西不太行哈,是我不太行。
27.
有個伊朗的同學因為籤證原因被迫退學了,在群裡看到這個消息時心裡是有點難過的。不認識,沒交集,都沒說過話,就是單純人性上的難過。
28.
蘋果最多只能分兩個屏,不知道當初是咋設計的,是我們不配嗎?
29.
轉念一想,也說明蘋果對自己的用戶定位是清晰的。買蘋果的人,有幾個是真的為了工作需要呢,主要還是社交意義更大一些。
30.
我之前不管更新啥,大家的留言都是「你終於更新了」,「下次啥時候更新啊」。我就尋思,那我多更點,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家的回覆是不是就可以豐富多彩起來。
結果現在更得勤了,回復變成了,「這個更新頻率我愛了」,「哇又更新了」。
合著你們就會這麼兩句詞兒,擱我這來回用。
31.
但還是愛你們的,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