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陳赫5月份在抖音帶來直播首秀後,三五不時的就會聽說某某明星即將帶來直播首秀。影視寒冬,直播行業不僅有明星們的身影,群演們也同樣混得風生水起。
圖片來源:抖音
步入7月份以來,國內疫情基本趨於穩定,停工已久的各大劇組紛紛宣布開工,橫店又活過來了。然而據「群演工會群」介紹,橫店劇組多了,群演們卻成了「用工荒」,儘管有劇組為了保障進度願意出更高一點的錢聘請群演,但依然供不應求。
中國橫店 | 圖片來源:網絡
由於疫情的原因,原本計劃上半年拍攝的項目不得不停滯,於是造成了下半年各大項目蜂擁而至,橫店同時接待的劇組爆棚。
7月以來,橫店拍攝的劇組達到了44個,籌備劇組66個,總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6%。
另一方面,群眾演員們懷揣著「明星夢」走進橫店,但發現這份工作連普通溫飽都滿足不了,在僧多肉少的情況下,大多數演員都接不到戲。為了養活自己,部分群演不得不做起兼職,比如送外賣、送快遞、打零工、做直播。
圖片來源:網絡
疫情期間,橫店劇組長期未開工,群演沒戲演沒收入,部分群演另謀出路——轉身投入直播、短視頻。如今,劇組回來了,群演們卻早已不想在一棵樹上吊死。
618購物節前夕,「橫店群演第一村」發出了《關於打造淘寶直播橫店第一村的通知》,號召沒戲拍的群演轉戰直播,讓直播成為「橫漂第一副業,人生第二選擇」。
而這種官方號召某種程度上加劇了群演的流失。
圖片來源:網絡
群演們「橫漂」的開始,始於一場明星夢。
他們帶著一腔熱血,抱著「進娛樂圈,當明星」這種簡單直接卻艱難無比的夢想就踏上橫店群演的路,但不是誰都能像王寶強那麼幸運。
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群演忍受著酷寒炎暑過著枯燥的生活,每天工作8小時,領著70元的工資,吃著10元一盒的盒飯,拍戲如果超時就按每小時10元的標準加錢,如果運氣好,碰上下雨的戲份還能再加10塊。
圖片來源:網絡
可是大多數群演真的沒多少戲可以演,一般情況就是走路圍觀加鼓個掌。一個簡單的劇情,都要維持住一個表情從多個角度拍攝,多次反覆人就開始沒了激情。
橫店的戲大部分都是古裝劇。群演們很多時間是在等待中度過,換衣服做頭髮就要耗去大部分時間。主演們戲沒過,群演們就要一次又一次重拍,熬夜對於他們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來到橫店一段時間我相信大家就會了解,出名是不可能的,當明星更不可能的」,一名前群演現「橫店網紅」坦誠道。
圖片來源:網絡
如今,越來越多的「橫漂」選擇拿起手機去拍短視頻,去尋找更好的發展,而素來都有「中國好萊塢」之稱的橫店就成了他們造夢的舞臺。
群演門檻低,對年齡職業性別沒有任何要求,但做直播自媒體門檻更低,且沒有約束,隨時隨地拿起手機就可以直播,收入還不比幹群演低。
有不少橫店網紅粉絲量比某些明星還多,能輕鬆實現月入過萬, 其中還有不少橫店網紅賺了幾十萬到上百萬,直接在老家「買車買房」。
群演跑組一天賺一百來塊,拍幾條段子輕鬆收入幾百塊,有人甚至曾在某個視頻平臺上一條短視頻收入上萬,很多人辭職跑到恆大拍段子。最狂熱的時期,橫店每隔兩米有人直播,每隔五米有人拍段子,每隔十米有人拍土味連續劇……走在萬盛街就像進了大觀園。
圖片來源:網絡
橫店裡默默無聞的龍套成了網絡上的流量網紅,而一旦成為網紅,誰還想做回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