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李清照這個女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不但長相美,還特別有才情,那些傳世的經典詩詞,清新自然、典雅韻律,無不讓人拍案叫絕,開創了婉約派之先河,被尊稱為「千古第一才女」。
然而,最讓你想不到的是,眼前這個端莊美麗的才情女子,不僅是個名副其實的酒鬼,而她那傳奇、多舛的一生更令人大開眼界、可悲可嘆。
趙明誠與李清照的李迥是好友,有一次二人結對外出遊玩,正好碰見了元宵節在相國寺賞花燈的李清照。
趙明誠此前就已經拜讀過李清照的詞作,為其才華傾倒。真看見李清照之後,很快產生了愛慕之意。於是回家之後,他就給父親趙挺之寫了字謎「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趙挺之懂了兒子的心意,沒多久就譴了媒人到李家提親。李家答應了這門婚事,於是18歲的李清照,嫁給21歲的趙明誠。
婚後二人生活幸福美滿,又有收集金石的共同愛好。雖然趙明誠仕途不順,但也因此得以定居青州之,專心學術,夫妻二人共同完成著作《金石錄》。
李清照是怎麼用一首詩氣死趙明誠的?
在李清照44歲的時候,她迎來了國家和人生的重大轉折。靖康之變北宋滅亡,歷史進入南宋時代。同時李清照舉家南遷。
同時,在這一時期,趙明誠亦納了小妾,至此,夫妻二人間感情開始出現了裂痕。
宋欽宗靖康二年,即1127年,金人大舉南侵,俘獲宋徽宗、欽宗父子北去,史稱「靖康之變」,這一年李清照44歲。
家國破碎、戰火紛飛,李清照開始了其人生中最為顛簸飄零的生活,在多次漂泊中,始終陪伴在其左右的就是她和趙明誠一生的珍藏。在這一時期,她創作了大量的詩詞來諷刺南宋統治階層,內心十分痛恨南宋朝廷的懦弱無能。
建炎三年二月,趙明誠明知部下叛亂卻未禁止,獨自棄城而逃,導致城郭被金人攻陷,朝廷追責,趙明誠被罷去官職。此後,雖然李清照仍陪伴在趙明誠左右,夫婦倆卻相顧無言。
在李清照內心深處,他第一次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這個懦弱無能的丈夫,因為她從未想過,丈夫趙明誠會如此懦弱,夫妻間的關係降至冰點。
同年三月,李清照與趙明誠一起南遷,在經過烏江楚霸王自刎處,李清照有感而作連辛棄疾也自嘆不如的千古名篇《夏日絕句》以憑弔項羽。
《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在這首李清照有感而發、脫口而出的《夏日絕句》中,李清照用項羽為保楚霸王之尊嚴,寧願烏江自刎也絕不南渡苟活的史跡來對南宋君臣進行嘲諷。
趙明誠聽罷,愧疚難當,當下即精神恍惚,不久後即病逝。
愛花,愛酒,擅詩詞,寫盡人生的美麗與哀愁。
品讀詞傳,「千古第一女詞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73年的跌宕人生中的四段命運。縱觀李清照,無論在哪個人生階段,都是真實率性的生活。哪怕後期處於逆境,依然堅定地奔跑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
這樣一個愛花愛酒風流不羈、離經叛道的女詞人,用自己的詩詞寫盡人生的美麗與憂愁。她敢飲敢醉,敢愛敢恨,極富「舍離斷」的力量。在那個男人佔據主導的大宋文壇,以自己的風骨訴諸文字。在那個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她毅然執筆,借古諷今。
李清照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刻進了骨子裡,無論是家國還是自己的人生。無論在哪一時期,在哪一階段,處境如何,李清照以一介女子之軀,展現的氣魄和精神是當時很多男人所難以企及的。
詞集中對李清照的人生經歷和詞集均進行系統解析和鑑賞。以李清照的人生際遇對照她的詞集,更有利於了解當時詞人的心境命運。
用婉轉細膩的筆觸,生動的描繪出當時的社會面貌下,李清照的生活經歷。
這套書一共有六冊,分別是《李清照詞傳》、《李煜詞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詞傳》。印刷清晰,讀來版式舒適。
有人肯定認為,這六冊書寫了六位詩人的人生,詩詞,還附帶優美文辭的賞析一定很貴吧。其實這六冊書只要79元。書中內容通俗易懂,這套書還可以給你的孩子閱讀,增長見聞,增加孩子對詩詞更好的理解,也可以幫助孩子作為一個古詩詞的參考。這是一套適合全家老小一起讀的書。
79元 ,一件衣服或者幾頓飯錢,就可以讀到6位詩人的一生經歷,還可以和他們一起感受詩詞中的那些離愁別緒,感受他們筆下那些真摯樸實的詩句帶給我們的感動。來一場浪漫的古典行,何樂而不為呢?
感興趣請點擊下方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