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安妮·霍爾》而不是《艾維·辛格》

2021-02-22 一萬幀電影

事實證明啊,一部電影多看幾遍真的會有不同的體驗,就像某瀾之家說的那樣,每次都有新感覺!

前段時間痴迷伍迪·艾倫這位大神的電影,把他的幾部經典之作找來看了遍,其中就包括影評人給出的「伍迪·艾倫十部最好的電影」中名列前茅的《安妮·霍爾》(1977),該片當年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四項金像獎,並獲該年度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四項大獎,實力不容小覷!對了,它還被認為是電影一百多年歷史上最有趣的劇本哦,沒有之一!

可是啊,我第一次看伍迪·艾倫1977年作品《安妮·霍爾》的時候,全程昏昏欲睡,是撐著眼皮看到了最後,結果只記住了好聽的「La-De-Dah」(美國俚語,用法多樣)和雞蛋理論,心想安妮(黛安·基頓 飾)真是好看、伍迪·艾倫這個小老頭果然聒噪啊;第二次再看,就有了點兒新的想法,想著「分手後才能發覺對方的好嗎」?到了第三遍,我才敢說稍微看出了這部電影裡面的一些小九九。

這些小九九也只是循著自己思考的方向去看的喲。

來吧,一起頭腦風暴!

安妮·霍爾

Annie Hall

《安妮·霍爾》是伍迪·艾倫早些年執導的一部愛情喜劇片(這裡的「喜劇」意味著哭笑不得),由伍迪·艾倫、黛安·基頓等主演。伍迪·艾倫在其中演了一位神經兮兮的喜劇演員艾維·辛格,他在經歷了兩次失敗的婚姻後與一心追求歌手夢想的安妮·霍爾走到一起。兩人經由朋友牽線相識、相戀、相知,最後分手。這就是故事的全部內容。

電影裡的對白總是充滿著機趣,伍迪·艾倫偏愛引經據典、大吊書袋,以致於很多人覺得他的骨子裡滲透著紐約派知識分子的傲慢和咄咄逼人,從而成為不少觀眾不愛他電影的主要理由。《安妮·霍爾》裡也充滿了對這種知識分子的打量和諷刺,也正是很多人在這部電影裡看到的一面,不過,今天我要來說說電影裡的愛情遊戲規則。

艾維和安妮在棒球場上相識。幾個回合下來,安妮對艾維充滿好感,在安妮主動開啟的一段尬聊之後,艾維「上鉤」,兩人一併驅車回家,以後情路一度平坦。在此之前,艾維已經有過兩段失敗的婚姻,前妻均是高級知識分子;安妮也有過幾段不成熟的小曖昧,但都無疾而終。兩人這次看對眼了,我覺得很大程度上在於:安妮對艾維有一種孩子對大人般單純的崇拜感;艾維感到自己能掌控安妮;以及,兩人在性愛上能達到完美。

不得不說,最後一點真的太重要了,尤其是對艾維來說。因為從影片展現給我們的片段來看,他在兩位前妻那裡沒有得到過滿足。這些片段多是安妮在主動談及艾維和他前妻們的時候,從艾維腦海裡蹦出來的回憶性畫面。對了,必須承認的是,《安妮·霍爾》能奪當年奧斯卡最佳電影,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其用心的對白與弔詭的敘事方法,如主角直接跳出戲外與鏡頭對話、人物能夠看到並審視自己的過去等。

當然啦,安妮此舉是在旁敲側擊艾維的過去,女人嘛,對自己男人的過去總是充滿好奇。

安妮和艾維在一起度過了很多美好的時光,兩人一起看戲、散步、日落時分甜蜜親吻。艾維對渾身散發著知性氣質的女性沒有抵禦能力,當初也是他一邊維持著自己的自尊、一邊主動落入安妮的「圈套」中的;他也能機巧地用三言兩語、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地套出第一任妻子的姓名和論文題目。可以說,他在開啟兩性關係上的能力不可小覷,遊刃有餘,女人們也都很愛他。

那是為什麼,身邊的這些女人們一個個全部離他而去了呢?

我前段時間接觸到了一個名詞,叫做「行為的一致性」,這個名詞解釋了我很多的困惑,所以在看到艾維種種感情失敗的經歷後,我瞬間想到了這個詞。什麼意思呢?可以結合一個小現象簡言之:如果你被老公家暴,即使他再怎麼痛哭流涕、跪在你面前懇求原諒——「我以後再也不會這樣了,相信我吧老婆」,你也不要輕易相信。因為人的行為聽令大腦指揮,當刺激產生,人會主動執行慣性的行為動作,簡言之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再通俗一丟丟就是,狗改不了吃屎。就像前段時間被有暴力傾向的男友打死的中國留英女學生。

扯遠了,回到我們神經兮兮、囉囉嗦嗦的猶太老頭艾維身上來,按理說,聰(心)明(機)的人比較容易留住愛情,怎麼他就不行呢?

很重要的一點是艾維自身難以忽視的人格缺陷:他的內心極度敏感和脆弱,對人生持有明顯的悲觀看法。過度自尊到有些自卑,並且非條件反射式的仇視高級知識分子,而與一般偽知識分子一言不合就要來場嘴炮,在真正的知識大佬面前又躲著不露面。

影片對此作了很強的對比,一是在電影院裡排隊時與身後高談闊論試圖贏得女伴崇拜的大學老師當場懟起來,二是在第二任妻子的party上羞於與評論界大佬們會面。

更關鍵的一點是,他試圖在戀愛關係裡強勢注入自己的主觀意志,或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對方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而自己卻拒絕做出相應改變,這一點全部體現在他與安妮的戀愛關係裡。

艾維給安妮帶來的改變有兩種:自願且好的改變,和不自願卻好的改變。

兩人相戀伊始,艾維發現安妮愛唱歌,但沒自信,他極力鼓舞安妮,不要懼怕聽眾,勇敢開嗓。在他的鼓勵和安妮的天賦下,安妮逐漸被接受和認可,同時獲得了同行的青睞;慢慢地,艾維不僅給安妮買自己愛看的書,說著「如果我們要在一起,你應該要了解我這一點」,還要求安妮去大學旁聽,認為「你會遇到很多非常有趣的教授,會刺激你成長」,還付費讓安妮也去看心理醫生,哦,值得一提的是,在認識安妮以前,艾維已經看了15年的心理醫生。

安妮自然不會拒絕,對艾維的崇拜和愛使她斷然不會想到,自己已被改變得不再是自己,而是另一個艾維,不過比後者幸運的是,安妮還有相對健全一點的性格特徵。

而好的戀愛是能讓雙方都變得更好。

安妮太愛艾維了,她想時時刻刻跟艾維在一起,於是沒有事先通知地搬到艾維家中,這讓艾維內心大為光火,卻只能竭力克制,因為他能從安妮處能得到完美的兩性體驗,而在前兩任妻子那裡都是無疾而終甚至尷尬收場。可以看出,艾維對安妮的愛因性而生,而安妮對艾維的愛則因崇拜而生。安妮搬來是為了提前享受兩人結婚的幸福感,女人一戀愛似乎就忍不住往終身大事上聯想,而男人戀愛卻首先不是為了談婚論嫁,而是為了從中獲得樂趣,婚姻和戀愛對他完全是兩碼事,從艾維身上可以看出。

情感的變化是從何時開始的?大概是兩人做愛不再有激情的時候吧。

安妮:你有我的身體了。

艾維:但我要完全的你。

是艾維給了安妮機會和力量向上層社會和高級知識殿堂攀登,但他心裡卻漸漸不爽。艾維通過 「監視」發現,安妮對旁聽的老師大衛產生了崇拜感,急急忙忙來求證,安妮拒絕承認。於是,兩人爭吵不斷,關係瀕臨破敗,最終分手。

分手之後再次的性愛將兩人拉回原點,只是這時候,安妮已經改變太多,自信、自主是她身上的鮮明標籤。而艾維一成不變,永遠待在自己的舒適區中尋求告慰。

不久,兩人徹底分手。

安妮:艾維,面對現實吧,我不認為我們的關係可以繼續下去。

艾維:我知道,男女關係就像一隻鯊魚,必須一直向前,否則就會死亡。我們之間就像一隻死了的鯊魚。

但艾維還是能從現在的安妮身上看到自己欣賞的影子,他還是很得意於自己對安妮做出的改變的。當艾維提出「我覺得我們應該結婚,你還愛我的」時,安妮冷靜地拒絕了,她只想保持友誼狀態,just friends。對安妮來說,不是對艾維再無感情,而正像萊蒙託夫的那句詩一樣——也許我愛的已不是你,而是對你付出的熱情。

安妮認清了,艾維不是她真正愛的那一類人。

所以,這部電影的名字是《安妮·霍爾》 ,而非《艾維·辛格》 。

回復「安妮霍爾」,獲取電影《安妮霍爾》下載連結

相關焦點

  • 【奧斯卡最佳影片】|—— 《安妮·霍爾》
    他厭世、悲觀,他沉溺於對死亡的幻想,他連續十五年都在看心理醫生,他在被警察抄牌的時候當面撕掉自己的駕照還安慰警察說「我只是對權威有一點不爽,不是針對你個人」。這些都不是大的毛病,他最大的毛病,在於他身上那種自相矛盾的性格。
  • 食色艾維
    雪後的黃昏,我在艾維拍攝的金燦燦的霞光。穿過層疊灰淡的雲層,為蒼白的冬雪披上溫暖柔和的一片金黃。天晴得像一張藍紙,幾片薄薄的白雲,被陽光嗮化了似的,隨風緩緩飄遊著,初冬的正午,我在艾維拍攝的藍澄澄的天空。
  • 浪漫喜劇的典範之作丨20世紀美國最佳100部影片鑑賞31:ANNIE HALL (1977) 安妮·霍爾
    《安妮·霍爾》看似是講述了一對愛侶的情感故事,事實上,則是再現了一段生活狀態。關乎於自身和生活、愛和相處以及彆扭乖戾的前行,期間充斥著無盡的困惑、緊張的探求以及莫名的焦慮,於荒誕中辨識,在混亂中碰撞。      影片中的艾爾維·辛格無疑是伍迪·艾倫的翻版,從艾爾維·辛格的身上,充分體現了伍迪·艾倫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點。
  • 影 | 《安妮·霍爾》中的愛情哲學
    片名:安妮·霍爾導演:伍迪·艾倫編劇:伍迪·艾倫主演:伍迪·艾倫、黛安·基頓類型:喜劇、劇情、愛情評分:另一個人回答道:「可不是嗎,而且還這麼小份。」看待食物的方式其實就是Alvy看待人生的方式,充滿寂寞、悲慘、煎熬與不幸,但同時又感嘆人生結束的太快,此處已經初現Alvy的自我矛盾,之後影片會將這種矛盾繼續放大,推動愛情,同時也終結愛情。
  • 《安妮·霍爾》,一個禿頭眼鏡男的愛情故事
    雖說他的作品常是「話癆」電影,但絕不是簡單的「會動會說話的照片」(希區柯克批評的talking pictures),因為他實在是個太有趣的人了,噼裡啪啦的臺詞總是很巧妙地點破人生奧秘。單聽臺詞有意思,單看畫面有意思,兩者結合起來更有意思。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紐約人,伍迪·艾倫對紐約的熱愛洋溢在他的每部作品中。
  • 那些年,廣東的水貨外援-懷艾特、鮑威爾和艾維
    有的球迷對廣東的兩連冠非常不服氣,認為如果不是有兩個超級外援和易建聯,廣東不過是二流球隊。但是廣東在沒有了阿聯的情況下經過賽季初的掙扎,已經逐漸走上了正軌,以一波九連勝結束了自己的第一階段,並成功復仇浙江。
  • 辛格的愛爾蘭民族志書寫
    1896年遊蕩於法國藝術圈中的辛格在巴黎遇到葉芝,葉芝敏銳地捕捉到辛格的創作天賦與才華,於是勸說辛格到愛爾蘭西部的阿倫群島去體驗生活,這次體驗的結晶就是辛格的日記體散文——《阿倫島》。《阿倫島》不僅是辛格戲劇的創作來源,更是一部書寫愛爾蘭民族志的傑作。在《阿倫島》中,辛格以浪漫主義的思想譜系對阿倫島編織起民族神話的寓言,其民族話語強化了阿倫島作為民族語言與文化遺產地的象徵符號。
  • 蘋果首席設計官艾維將離職 賈伯斯視其為「精神夥伴」
    在此期間,艾維曾幫助蘋果推出了世界上多款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產品,包括iPhone等。據美國科技媒體網站「The Verge」27日報導,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蘋果將繼續從艾維的才華中受益,並通過他所建立的才華橫溢、充滿激情的設計團隊,與其直接合作獨家項目。
  • 為什麼要「聽見她說」?
    伍迪·艾倫的電影中,《安妮·霍爾》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當安妮表示有些頭疼、心情不太好時,就被男主角艾維習慣性地下出定論:你一定是生理期到了。而安妮對此表達的不滿,在鏡頭裡則顯得有些反應過度。每次看到這裡,我都特想給安妮補拍一段獨白,好好抨擊一下艾維自以為是的個性和鋼鐵直男般的刻板印象。只是很多時候,這樣的獨白總是缺位的。女性被冒犯後的憤怒,對固有偏見的抗議,也往往被視為過度敏感或小題大做。
  • 【米閱】84 童書,我們的避難所--辛格的創傷書寫及其他
    不是說他的小說不好,而是他的小說太冷靜,冷靜到痛似乎沒有痛感,愛似乎沒有溫度,卻又只是似乎,拂去表面的死水微瀾,內裡是令人觸動的波濤洶湧;同時節奏太密,稍不留神會跳行,卻也不會走神,因為他是個太會講故事的人,讀他的故事,會緊張壓抑卻又無法丟開手去。辛格出生在一個傳統的猶太家庭,宗教意味濃厚的拉比世家。
  • |伍迪·艾倫|f·斯科特·菲茲傑拉德|安妮·霍爾
    而伍迪·艾倫在近 10 年的喜劇片創作之後,藉由 1977 年的《安妮·霍爾》成功轉型、名聲大噪。《安妮·霍爾》的經典劇照《安妮·霍爾》不僅僅讓伍迪·艾倫確立了自己的電影風格,在時尚史上也有著跨時代的意義。
  • 布萊恩·辛格獲署名權仍為《波西米亞狂想曲》導演
    布萊恩·辛格獲署名權仍為《波西米亞狂想曲》導演 時間:2018.06.1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X戰警》系列導演布萊恩·辛格被控性侵4名未成年男性
    在本次指控辛格性侵的4名男性中,被性侵時年齡最小的是Victor Valdovinos,他當時僅有13歲。他表示,當時辛格讓他在《納粹追兇》中跑個龍套,拍攝一場在校園中裸身洗澡的戲份,辛格在片場對其實施了性侵。其他三人均匿名,其中兩人表示分別在15歲和17歲時與辛格發生了性關係,兩人稱,導演知道他們當時未成年。
  • 蘇尚特·辛格·拉吉普特去世 曾出演《我的個神啊》
    蘇尚特·辛格·拉吉普特去世 曾出演《我的個神啊》 時間:2020.06.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電影《教父》《安妮·霍爾》攝影師Gordon Willis去世
    ‍‍電影攝影大師戈登·威利斯(Gordon
  • 細數立春後艾維魚菜共生裡的各種經典花花草草
    這一大簇是經典的滴水觀音,2014年艾維魚菜共生出產了一棵兩米二高的大芋頭,去年則是偶然把朋友送的一棵滴水觀音移栽進來,一年不到直接長到了兩米多高。這麼大的西洋菜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一公布答案大哥當場就表示驚呆了,拍了照片不說還要帶一根回去給朋友看看;這張其實還不是長到最粗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