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芳 通訊員 鄧靜莎 鄧倩 長沙報導
「叮~」,1月4日,人稱「胡大姐」的國網長沙供電公司江背供電所倉庫管理員胡杰鋒收到了微信紅包提示。打開一看,網名「檳榔王」的微信用戶五分鐘前加了她微信,隨後收到該用戶的轉帳200元,一同發過來的還有一句「謝謝您」。
一個才剛剛加上微信的陌生人為什麼要給她轉帳?對方一句「幾年了,終於找到您了,祝好人一生平安」更是讓胡大姐一臉懵,這一問,才發現原來這是一筆延時四年收到的「還款」。
2016年國慶節,熱心腸的胡大姐當時還在暮雲供電所從事倉庫管理工作,那天正好她值班。突然,一位手裡拎著一大包藥的老人急匆匆推開了值班室的門,問能不能交電費。暮雲供電所營業廳是三級營業廳,按規定法定節假日不營業,只能用POS機或者通過「掌上電力」APP交電費。
老人苦著臉說,國慶節銀行櫃檯也放假,去ATM上取錢連著三次輸錯密碼,銀行卡被凍結,自行解凍需等24小時以後。
「還有沒有其他辦法?」聽說不能交電費,老人急得直跳腳。「崽女都在國外,老伴這段時間身體不好要輸氧,這要是欠費停電了怎麼辦喲!都怪我這記性!」
見老人焦慮的樣子,胡杰鋒連忙上前,在徵得老人的意見後,準備通過「掌上電力」APP幫忙交電費。聽說有辦法,老人心情緩和不少,但一掏口袋又沮喪起來:給老伴買藥把身上的現金都花完了,僅剩的現金只夠來回車費。「過兩天我給你送錢來,麻煩你一定先幫我交一下,我一定會儘快還錢送過來,我經常來這邊的。」激動的老人生怕交不了電費,連連向她作保證。
「您名字一輸進去,住哪裡幾棟幾號清清楚楚,哪裡會不放心。」胡杰鋒先幫老人交了200塊錢電費,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考慮到老人行動不是很方便,胡杰鋒連連叮囑老人家回去注意安全,不要著急還,什麼時候經過供電所的時候順便還一下就行。說話間,胡杰鋒已經快速為老人交好了電費。看到電費帳戶餘額裡多了200元,老人大感寬慰,不停地感謝胡杰鋒幫了他的大忙。因惦記著家裡的老伴兒,匆忙離開的老人和揮手作別的胡杰鋒都沒想到要留下對方的姓名和聯繫方式。
生性大大咧咧的胡大姐轉身就將「做好事不留名」給忘得乾乾淨淨;而老人家因為身體原因不久後就被子女接去了國外。一年後,胡杰鋒因工作調動去了江背供電所。胡大姐在老人的回憶下才知道,這幾年老人一直惦記著只有模糊印象、但不知道名字的胡杰鋒,惦記著當年借來交電費的200塊錢。
回國後,老人曾多次到暮雲供電所尋找,但更新了的員工欄裡沒有胡大姐的照片,營業大廳裡也找不到胡大姐這個人。後來終於在暮雲供電所老員工的幫助下,才終於找到了當年的好心人,也才知道了那個幫助了他的「大姐」叫胡杰鋒。
「叮~」一筆跨越了4年多的微信紅包到帳。同時到帳的,有供電公司員工始終急客戶所急的熱忱服務,還有客戶輾轉幾年、跨越千裡和供電員工的相互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