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談話名為「反省」實為翻案,中國如何應對?

2021-02-08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日本法政大學教授,人大重陽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宏偉)


安倍絕地大反攻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4日發表戰後70周年談話,外媒報導安倍談話的通欄大標題各有不同。日本朝日新聞評:「安倍的反省和道歉沒有主語」,不知道是誰在道歉。保守嚴肅的日本經濟新聞:「安倍避開安倍謝罪」「特別對韓冷談」。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路透社、BBC:「安倍躲避了道歉」。法新社:「安倍說今後不再道歉」。德DPA「安倍不談戰爭真相,說將來不再道歉」。日本及美歐主流媒的評判出奇的嚴厲。


筆者求教之吾國有識之士,德國問題大家的友人,從世界反法西斯研究的深廣視野教示筆者:安倍談話不僅逃避道歉,不僅挑釁中韓,而是謀棋高一步。講話一開頭就直指西方列強殖民欺壓,是日本挺身而起,為亞非被壓迫民族撐氣樹榜樣。之後說,日本錯判大勢,訴諸武力而戰敗,也貽害了鄰國。所以戰後深刻反省幫助鄰國和平與發展,一貫是普世價值和國際秩序的促進者與保護人。因此,有人要破壞現有國際秩序時,日本將與其鬥爭,維護世界和平,是衛道士。眼下當然指對中國,也「警告」中國,走武力道路是誤判,必遭美日聯手打擊,蹈失敗覆轍。

一老外交官一針見血:安倍談話名為「反省」實為翻案,日本法西斯主義居然是為了抵抗西方殖民主義,今天日本還要抵抗中國的霸權。這是新法西斯主義的檄文。


安倍在日本和國際社會的民意的巨大壓力下,不得不從嘴中擠出侵略、殖民統治、道歉三個關鍵詞來,可他絕不甘心,狡詐編排,上演了一個絕地大反攻。


日本人道個歉怎麼就這麼難?


不是日本人道個歉難,日本人給人送個禮都要先道個歉說:「給你添行李了。」是日本政界和官界絕不道歉。在日本,政官和經濟界及民間完全是兩個系統,兩類文化。我們常接觸的往往是經民,以為這就是日本人了。可政官是另類。比如說,日本的經民講信用是世界聞名,而政官不講信用則是當然的。這次的安倍談話就是不講信用的典型,能騙過你,或讓你沒話說就行了,根本不考慮自己的誠信。我們回顧一下日本發動的戰爭,全都是偷雞摸狗的不宣而戰:甲午、日俄、九一八、七七、珍珠港。


為什麼戰後七十年了,還延續著這樣不立信的政官文化呢?一說是,美國中止了戰後對日本的徹底改革。所以一是日本明治以來的官僚系統一脈相承,政府無謬是鐵律。除非官司打到最高裁敗訴。但這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最高裁大法官們都是首相推薦的。比如說,因反戰而被死刑的小說家小林多喜二至今也未能被平反,因為當年反戰確實違法,該死。日本就根本沒有中國的翻案平反那一說。二是日本政客集團也一脈相承,沒有被改革刷新。甲級戰犯岸信介也當了首相,因此日本政官集團在法理上政理上感情上頑強抵抗拒絕任何道歉。


今後中日關係走向


儘管安倍談話是絕地反攻,但以安倍談話日為線,中日關係會觸底反彈,逐漸向好。為何?


日本反華右派(另有友華右派)手中握有破壞中日關係的三張牌:歷史問題(包括參拜靖國神社)、釣魚島問題、臺灣問題。至今為止中日關係總是重複著發展,破壞,再發展,再破壞的歷史。而毎次一定是日本反華右派打出上述三張牌的某一張,搞破壞。


現在,第一張的歷史牌,經過2001年以來對小泉、安倍的15年鬥爭,已被打掉了。今後不會有敢去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了。本次安倍談話好歹擠出了侵略、殖民、道歉三關鍵詞,今後也不會再有日本首相敢拒絕這三關鍵詞了。日本首相已無法再用挑起歷史認識問題的爭議來破壞中日關係的發展了。中日民意不在這方面再受強刺激,就會持續向好轉。可見,安倍的絕地反攻實在可悲,當天就敗得破底了。歷史正義是必勝的。


第二張釣魚島牌,經過2010年撞船事件,12年釣魚島國有化事件以來的對日鬥爭,中國海警船常態化巡航釣魚島領海三年了。日本人、輿論都習慣了,都不再作為新聞報導了。兩國首腦、高官見面都不成為話題,在美歐各國的意識中也已不是什麼事件了。利用釣魚島問題炒作反華這張牌雖還沒被打掉,但也基本被按住了。日本反華右派能挑釁的只剩下搞登島什麼的了。中國海警船常態化巡航保證了這類事件被未然防止了。因此,日本反華右派已無法再利用釣魚島挑事,破壞中日關係了。君不見石原慎太郎也老實下來,沒見他再折騰釣魚島問題。有意思的是,他反而罵起日本政府搞國有化,反倒丟了對釣魚島的單獨管控權。


剩下的利用臺灣問題炒作反華這張牌,安倍談話露出想利用臺灣問題挑釁的動作,竟把臺灣列為國家,吾國必須高度警惕。他恐是要拱蔡英文上臺,但是安倍也應感到利用臺灣問題攻擊中國並不容易,因為不會在亞洲和世界上得到任何支持。因此,安倍現在拼命炒作南沙問題。


中國如何打掉安倍們手裡的臺灣牌和南沙牌,這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核心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可以說,中國和平解決菲佔南沙,和平解決臺灣問題,那麼日本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日本反華右派手中再無反華牌,它就服氣了,中日友好就不可逆轉了。


結論是:中國自身尚未統一,談何恩威服日本?談何服周邊?談何實現偉大復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吾輩尚需努力!(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日本法政大學教授,人大重陽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宏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本文系觀察者網特約稿件,轉載到其他平臺請註明出處來源及作者

觀察者網系華語地區首屈一指的政經資訊新媒體。

www.guancha.cn 24小時滾動更新,每日獨家熱點評論,私人定製外媒內參,政治波普情趣閱讀,不同凡響資訊體驗!

觀察者網微信ID:guanchacn

網站轉載合作請洽客服微信ID:guosijiaaa


小編工資已與此掛鈎,一贊一分錢,求!打!賞!↓↓↓


中國關懷,全球視野

觀察者網

「點擊閱讀原文->訪問www.guancha.cn感受超凡資訊體驗

回覆:招聘 了解如何加入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信口雌黃 日本政府公開否認「河野談話」
    不過他又辯稱,安倍政府無意修改當時的調查報告,但對河野的表態予以否認。有分析認為,菅義偉有意通過此番發言向國際社會宣揚「河野談話」存在疑問。這實際上就是對「河野談話」精神的否認,是安倍內閣成員否認歷史,顛倒黑白的又一實例。
  • 安倍戰敗日表現赤裸裸背逆正義 中國應全面反制
    作為受害最深的中國和中國人民別無選擇,只有做最壞打算,做最好準備,應對新時期的日本挑釁。  美國《星島日報》15日社論《日本右傾妄動 以史為劍橫劈》指出,進入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第六十八個年頭,中日關係面臨重大挑戰。當前兩國間關乎國家核心利益與原則問題的摩擦,根源均在歷史及歷史認知。
  • 【獨家】《永遠的零》獲獎發酵安倍談話
    《永遠的零》在日本持續發酵的熱潮,是否會成為今年八月安倍晉三首相發表戰後七十周年「安倍談話」的輿論鋪墊,令人關注。但同時影片也以一種也是戰爭受害者被迫者的形象,迴避和躲閃了對發動戰爭造成悲慘與罪惡之源的深刻反省。有網民評論稱,該片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影片的敘事結構相當好。通過回憶、追尋來一頁一頁地揭開久遠的故事,並且夾雜著戲劇性轉折,如宮部久藏為什麼是懦夫?為什麼去特攻?
  • 日本「村山談話之會」將組團訪華
    中新社東京3月2日電 (記者 王健)日本民間團體「村山首相談話繼承發展之會」(簡稱村山談話之會),2日在東京宣布組團於下周訪問中國,與中國有關學者和民間團體交流。
  • 就「賞櫻會」問題 日前首相安倍表示反省並致歉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24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24日,就「賞櫻會」風波,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在深刻反省的同時,向國民道歉」。據報導,安倍還稱,「我自知導致此番事態的自身政治責任極其嚴重,正認真對待此事。為了挽回國民的信任,將做出一切努力。」
  • 日媒:安倍"借酒撒瘋" 安倍政權已讓亞洲盟主向中國傾斜
    在遲遲未等到回電後,記者第二次致電詢問外務省,被前臺轉接至國際報導科,理由是「報導科負責應對日本國內媒體,國外媒體由國際報導科應對」。國際報導科負責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未看到相關報導,同樣他也向記者詢問了報導信息源,表示要向上級確認。同時,該科負責人說,「我個人認為他(指安倍)沒說這種話」。
  • 【海法案例】名為借款,實為「分手費」,法院如何裁判?
    【海法案例】名為借款,實為「分手費」,法院如何裁判?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海法案例】名為借款,實為「分手費」,法院如何裁判?》
  • 森友學園醜聞加劇日本政治動蕩 安倍回應「必須坦率反省」
    2018年4月27日訊,環球時報綜合報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上午在國會眾院預算委員會集中審議中,就森友學園、加計學園問題等出現的國會混亂,表示「必須坦率反省」。但對於自民黨幹部提及可能解散眾議院一事,安倍回應稱,「我頭腦中完全沒有(這個想法)。」隨著涉及安倍夫婦的「森友、加計學園事件」不斷發酵,財務省、防衛省和文部科學省接連爆出醜聞,安倍謀求在9月連任自民黨總裁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5日,針對國會6個在野黨準備聯合遞交「內閣不信任案」,自民黨國會對策委員長警告說:「如果提出不信任案,不排除解散國會。」
  • 「後安倍時代」,菅義偉如何帶領日本走出困境
    上周,日本迎來了第99任首相——菅義偉,「後安倍時代」正式開啟。在安倍晉三執政近八年時間裡,菅義偉是其內閣中最重要的「二把手」,同時他也是安倍多項政策的「幕後操盤手」。「幕僚長」,這曾是菅義偉的角色定位和政治志向,但如今,他僅用了半個月時間,便完成從「幕後」到」臺前「的轉變。菅義偉任期只有一年,在任期間,他將如何施政?
  • 日本投降75周年,德仁表示深刻悔恨和反省,安倍卻沒向天皇看齊
    8月15日是日本二戰戰敗75周年,德仁天皇紀念活動中繼承了其父親明仁天皇的發言基調,對於日本當年發動戰爭表示了「深刻悔恨和反省」。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卻沒有表態道歉,而是僅僅表示將「不重蹈戰爭覆轍」。
  • 安倍珍珠港「慰靈之旅」遭批
    日本「繼承和發展村山談話會」27日在東京舉行記者會,批評安倍赴珍珠港追悼,卻無視亞洲地區戰爭死難者的做法,並呼籲安倍赴南京等地追悼日本侵略戰爭死難者。該組織當天還發表聲明,要求安倍對日本侵略亞洲的行為道歉。聲明表示,亞洲多國建有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紀念館,日本各地也建有反省強虜、奴役勞工史實的紀念碑,到這些地方獻花、向倖存者道歉,才是安倍今後該有的行動。
  • 「後安倍時代」,首相菅義偉如何帶領日本走出困境
    菅義偉很快認準了這支「潛力股」,並在應對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上,與安倍晉三加深了交情。2006年,安倍首次出任日本首相,起用菅義偉為總務大臣。這是菅義偉首次真正開始擔任閣僚。安倍2007年因病辭職後,自命為「豐臣秀長」的菅義偉力勸安倍東山再起。最終,2012年安倍晉三再次上臺。這一年,菅義偉不僅成為安倍內閣的官房長官——一個真正的「二號人物」,也出版了個人自傳《政治家的覺悟》。
  • 「名為保理、實為借貸」:未轉讓應收帳款卻從保理商獲取融資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應業內實務界朋友的需求,雲亭律師事務所金融業務團隊結合多年的實務經驗,在開闢雲亭保理實務的基礎上,繼續開啟商業保理業務規範、典型案例和風險防範策略的梳理工作,對「名為保理、實為借貸」、「名為保理、實為票據」、「名為保理、實為通道」等實務案例及裁判規則以系列文章進行匯總分享,期能為保理企業及相關方在更好防範業務風險、成功解決爭議提供專業幫助。
  • 安倍的邏輯與陰謀
    中國國內的日本問題研究專家跟我探討日本防疫的「佛性」問題。我告訴他,看安倍政府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策略與做法,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形成自己不同的看法。我雖然替安倍首相捏著一把汗,但是依然認為,日本應對疫情的做法,還是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邏輯性。也就是說,疫情發展到哪一步,採取哪一種的應對方案,日本都是有譜,而且一直是步步為營,循序推進。而不是一上來就採取封城等極端手段。
  • 巡迴檢察組 翻案牽連太多 馮森如何選擇
    馮森與何樹國正在餐廳包廂裡討論沈廣軍的案子,假裝是何樹國家保姆的胡雪蛾偷聽了一會兒兩人關於沈廣軍案子的談話。談話中何樹國說當時案子公檢法100多人參與,當時案犯沈廣軍不服要上訴,還有媒體也鬧著要翻案,特別是一些網絡大V,可見當時網絡的力量就已經很大了,造成了案件重新審理,但是結論還是未變。
  • 獨家點評 邱震海:安倍在非常時刻釋放善意 且行且觀察
    這是安倍2012年上臺後,首次接受華文媒體的專訪,也是日本首相時隔約7年接受華文媒體訪問。他在專訪時表示,日本的新安保法不會令中日發生軍事衝突。對安倍在此次專訪中釋放的信號如何解讀?請看時事評論員邱震海點評分析。文 | 邱震海安倍今天接受鳳凰衛視記者李淼的專訪在中日關係上是一個歷史性的專訪,為什麼說它歷史性專訪?
  • 安倍第一秘書遭檢方調查,「逮捕安倍」登日本熱搜榜
    據報導,從2013年到2019年,安倍政府都會在「賞櫻會」前夜舉辦被稱為「前夜祭」的大型晚宴。「前夜祭」由一個名為「安倍晉三後援會」的政治團體主辦,該團體的事務所設在安倍的選區山口縣下關市,該團體的代表由安倍的第一秘書擔任。東京地檢特搜部在此前的調查中發現,承辦「前夜祭」的酒店收到的費用總額,明顯高出宴會參加者支付的費用總額,據此判斷是安倍晉三方面「填補了差額」。
  • 名為「免費」實為牟利侵權網站「BT天堂」站長被刑拘
    《名為「免費」實為牟利侵權網站「BT天堂」站長被刑拘》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喜茶CTO陳霈霖:喜茶將設計「社交」功能近日,喜茶CTO陳霈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喜茶接下來有設計「社交」功能的打算,未來將通過「喜茶GO
  • 中國快速崛起與日本爭奪地區主導權目標相撞矛盾凸顯
    1995年,日本自民黨歷史研究委員會出版《大東亞戰爭的總結》,對日本的侵略歷史進行全面、系統的翻案。1996年,橋本龍太郎以現任首相的公職身份參拜了靖國神社,打破了1985年中曾根康弘之後日本「現任首相不再參拜靖國神社」的政治承諾。1998年,日本上映為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翻案的電影《自尊——命運的瞬間》,公然為其鳴冤叫屈。進入新世紀後,日本總體保守化加快。
  • 安倍今日參拜靖國神社,供奉的戰犯是全人類的恥辱!
    安倍在其官方推特上宣布了他參拜靖國神社的消息,並附上了一張他本人在靖國神社的照片。 安倍稱,19日當天自己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向「英靈報告了自己16日退任首相的事」。 安倍在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時,就自己沒能在第一次內閣時參拜靖國神社宣稱「痛恨至極」。 「靖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的「吾以靖國也」,意為使國家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