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家庭聚餐
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歡聲笑語
其樂融融的場面
然而
近日有一家人因為一場聚餐
導致參加聚餐的9口人中有8人死亡的悲劇
究竟發生了什麼?
據央視新聞消息,事情發生在10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某社區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期間,共同食用了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
根據調查得知,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黑龍江省衛健委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截至目前,共有8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1人仍在搶救中。
無獨有偶,在2020年7月28日,11位顧客在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神泉鎮「石頭腸粉店」食用河粉後,先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
根據當地政府通報,截至8月2日凌晨,已有5人送醫治療,其中1人搶救無效去世,2人病情較重,2人病情穩定;另有6人症狀較輕,在居住地治療觀察。廣東省疾控專家初步判斷顧客為米酵菌酸中毒。
什麼是米酵菌酸?
酵米麵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食物中毒的簡稱。該菌產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嚴重損害。
近幾年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很少發生,但在依然保持傳統飲食習慣的地區,由發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還時有發生,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一100%。
注意源頭重視預防
在自製穀類發酵食品方面,不使用黴變的玉米等原料;穀類浸泡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無異味;磨漿後及時晾曬或烘乾成粉;貯藏環境要通風防潮,不要直接接觸土壤,以防汙染。
木耳或銀耳,要將其表面清洗乾淨,然後使用乾淨的容器和水泡發,一次不宜泡發過多,泡發好後要及時食用;要徹底清洗乾淨後再烹調。如需要涼拌,也要在選好食材的基礎上,用開水焯熟(開水漂燙),並適當添加大蒜、醋等;不要食用自採鮮銀耳或鮮木耳,特別是已變質的鮮銀耳或木耳。
穀類發酵製品貯存不當或貯存時間過長,容易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加熱食用後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一般應在購買當天食用完。
選擇正規渠道購買
在選購木耳或穀類發酵製品時,要選取具備正規資質的食品經營單位進行購買,同時要注意銷售環境的衛生狀況,選購有生產許可的正規產品,並注意產品標籤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儲存條件。
選購米粉(線)要選擇外觀無黴變,外形完整,組織結構均勻,色澤均勻一致,無酸敗味、黴變味及其它異味的米粉(線)產品。
餐飲服務經營者及單位食堂在購買上述食品時,做好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工作,確保來源可溯。此外,應將食品儲存在陰涼、通風、乾燥處,儲存時間一般不超過12小時,防止發生氧化酸敗和黴變。
發生食物中毒如何處理?
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狀,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時,立即撥打120呼救。在急救車到來之前,可以採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
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並反覆自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經大量溫水催吐後,嘔吐物已為較澄清液體時,可適量飲用牛奶以保護胃黏膜。
導瀉
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時間較長(超過兩小時),而且精神較好,可採用服用瀉藥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體外。用大黃、番瀉葉煎服或用開水衝服,都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保留食物樣本
由於確定中毒物質對治療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發生食物中毒後,要保留導致中毒的食物樣本,以提供給醫院進行檢測。如果身邊沒有食物樣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洩物,以方便醫生確診和救治。
秋冬季謹防食物中毒
01
預防酵米麵食物中毒
不製售、不食用酵米麵、酸湯子等發酵面米食品;製備發酵面米食品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要保證食物無異味產生,一旦發現粉紅、綠、黃綠、黑等各色黴斑,就不能食用,磨漿後要及時晾曬或烘乾成粉,貯藏要通風、防潮、防塵;禁止出售、食用變質銀耳,不要自行採食鮮銀耳;發生酵米麵中毒後,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過相同食品但未發病的人應及時就醫,催吐、洗胃、清腸,並根據症狀的輕重予以對症治療。
02
預防蘑菇食物中毒
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採購食用菌必須到正規市場;一旦出現中毒症狀,應當儘快催吐,同時儘快送到醫院治療;患者如能攜帶吃剩的蘑菇,可以輔助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03
預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
要把扁豆煮熟燜透,破壞其毒素,需水焯至扁豆失去原有的綠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扁豆時,應勤翻動,使其均勻受熱,煸炒後應加適量水燜至熟透後食用;購買時要挑選嫩扁豆,不買、不吃老扁豆。
04
預防諾如病毒傳播
由於目前尚未有疫苗可以預防諾如病毒,預防諾如病毒的傳播應注意保持食物和飲用水清潔,飯前便後要用肥皂和水仔細清洗雙手,要及時清洗飲食用具;做到生熟分開;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徹底清洗;正確儲存食品,食前重新加熱。
05
預防自釀葡萄酒中毒
秋冬季大量葡萄上市,很多人喜歡自製葡萄酒,但自釀過程如果處理不當,會產生甲醇等有害的副產物。應儘量選擇飲用正規商場出售的葡萄酒;自釀葡萄酒應選擇釀酒用葡萄,控制好發酵溫度,溫度越高、浸漬時間越長、果膠酶用量越大,甲醇產生就越多;葡萄酒不宜長時間存放,釀好後應儘快飲用。
遠離食物中毒,記住這5點!
選新鮮的
吃水果蔬菜前,要洗乾淨,不要吃過期食物。像黴變了的食物,就不要削掉壞的部分食用了。
生熟分開
生鮮肉類、禽類和海產類食物要和其它食物分開;加工處理生鮮食物要用單獨的刀、案板。
冷藏保存
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C;不過,即便在冰箱中,食物也不能儲存過久。
保持清潔
廚房要隨時打整乾淨,經常洗手。
完全煮熟
肉、禽、蛋類和海產品要完全煮熟,特別是肉和禽類,不能帶血絲;燉湯、燉菜要煮沸,食物中心溫度至少>70°C;剩菜再次加熱要熱透。
高溫對於寄生蟲、細菌是有作用的,但並不是說只要經過高溫的食物,吃了就絕對不會食物中毒。比如,黃麴黴素就不買高溫的帳,裂解溫度為280℃,一般烹飪方法對它沒有影響。所以長黴了的玉米、大米、花生,不要想到洗一洗、蒸一蒸、煮一煮就可以安心吃,建議全部倒掉。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時刻注意防範飲食衛生問題
從日常的生活細節抓起
營造一個健康整潔的家庭環境
轉發提醒身邊人注意
願悲劇不再發生!
資料:央廣網健康
編輯:曹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