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是快樂的源泉,各式各樣的零食已然成了人們不可或缺的「第四餐」。不過市面上的薯條、薯片零食安全性如何?近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上77款預先及非預先包裝薯片、蝦條等零食樣本,其中70款零食檢出可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含量最高屬百貨公司永旺旗下品牌的Topvalu Best Price Potato Chips Salt Flavor,丙烯醯胺含量超歐盟標準近2.5倍。
減肥人士注意了!卡樂比、日清湖池屋、759阿信屋勁等3款薯條,總脂肪含量是高脂標準的2倍。肯德基薯塊、宜家的香脆薯格、樂事(美國)、「佳之選」原味蝦條等多個樣品檢測為高鈉食物。
按鈉含量最高的樣品「佳之選」原味蝦條計算,假設一人吃下一整袋食品便相當於攝取了每天限量的近七成。香港消委會提醒,消費者攝取過量鈉可能引起高血壓,並呼籲個生產商調節產品配方,減低鈉含量。
我吃的零食安全嗎?
測試樣本:共77款測試零食。包括超市、便利店、零食店銷售的67款常見預先包裝香脆零食;餐廳、快餐店、小食店銷售的10款非預先包裝即食薯條、薯格及薯餅。
檢測項目:丙烯醯胺、脂肪和鈉含量。
參考標準:丙烯醯胺指標參考歐盟法規2017/2158;脂肪和鈉含量指標參考衛生防護中心的《學生小食營養指引》及食物安全中心為消費者提供的「高脂」、「高鈉」食物的參考水平。
超九成零食檢出丙烯醯胺
宜家家居、意粉屋等上榜
在77款測試零食中,只有7款零食不含丙烯醯胺,其中1款為蔬菜脆片,6款為蝦片及蝦條。
7款不含丙烯醯胺的零食為:口福不淺臺灣蔬菜脆片、Bourbon Petit Ebi Crackers、明輝印尼蝦片原味、臺味龍蝦片(仿龍蝦味脆片)、峇峇東原味蝦片、四洲香辣燒烤味脆蝦片、GS Retail YOUUS Shrimp Chips。
此外70款零食均檢出丙烯醯胺,佔比超九成。包括60款預先包裝樣本和10款購自餐廳、快餐店及小食店的非預先包裝即食薯條、薯格及薯餅。
預先包裝樣本方面,消委會測試了29款預先包裝薯片及薯條樣本,全部檢出丙烯醯胺,其中9款(31%)的丙烯醯胺含量高於歐盟為薯片制定的基準水平每公斤750微克,含量最高的「Topvalu」樣本比基準水平超出近2.5倍。
9款丙烯醯胺超限的預先包裝薯片,左上至右下分別為:Topvalu Best Price Potato Chip Salt Flavor、威斯比香辣味薯片、日清湖池屋激辣魔薯香辣味薯片 、「Mackie's of Scotland」Potato Crisps Haggis & Cracked Black Pepper Flavour、「M&S」Sweet Chilli Hand Cooked Crisps、「Meadows」薯片-冬蔭功味 、「Orion O!Karto」Potato Chips (Chili Chili flavor) 、「Tohato」Spicy Potato Rings Garlic Onion Chicke、「Luke's」Organic White Truffle & Sea Salt Potato Chips(圖據記者整理)
另外,10款非預先包裝樣本中,有3款樣本超出基準水平:連鎖店Five Guys的大包裝炸薯條、宜家家居的香脆薯格、意粉屋的星星薯餅。各樣本的丙烯醯胺含量介乎每公斤38微克至964微克,相差約24倍,最高為Five Guys的大包裝炸薯條,比基準水平高90%。整體而言,預先包裝的薯片、薯條的丙烯醯胺平均含量,比非預先包裝的為高。
據悉,丙烯醯胺是一種有廣泛工業用途的物質,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可能令人類致癌」(第2A組)。在製造薯片、薯條類產品時,經油炸、烤焗等高溫(高於120°C)及少水分的程序,就會產生丙烯醯胺。動物實驗證明丙烯醯胺是基因致癌物質和神經毒性物質,對人體有害無益,攝取越少越好。
卡樂比、日清湖池屋等3款薯條
總脂肪含量是高脂標準的2倍
脂肪和鈉都是身體需要的營養素,然而過量攝取這兩種營養素有可能引致心血管疾病等問題。根據香港食品安全中心的參考水平,食物中每100g所含總脂肪高於20g即屬於高脂食物。按照此標準,本次測評的77款零食中有57款樣本屬於高脂肪食物。其中,預先包裝類零食檢出55款高脂,佔此類型的82%;「即炸即吃」的非預先包裝樣本檢出2款高脂。
整體來看,預先包裝類薯片薯條零食樣本總脂肪平均含量為30.5g,比非預先包裝的薯條、薯餅類樣本高出1倍。在非預先包裝樣本中,「Five Guys」薯條樣品檢出總脂肪含量22.2g,意粉屋星星薯餅總脂肪含量22.7g。
在檢出高脂的55款預先包裝香脆零食樣本中,薯片及薯條類最嚴重,除1款外全部屬於高脂,其中3款更是超過每100g食物40g的水平,是高脂標準的2倍,分別為「Calbee」卡樂比宅卡比紫薯條(原味)企業袋裝、759阿信屋勁脆薯條原味、日清湖池屋激辣魔薯香辣味薯片。
按世衛建議,假設成人每天攝入2000千卡熱量,每天攝入上限總脂肪含量為60克。參考這3款零食樣本包裝上建議的使用分量計算所攝取的脂肪,上述卡樂比薯條吃17克便攝取約7.3克脂肪,759阿信屋薯條樣品吃一小包便攝取約7.4克脂肪,日清湖池屋樣品吃27.5克攝取約11.5克脂肪。
本次檢測中,有一些樣本沒有建議使用分量或建議的分量很大,甚至等於一整包,如一款名為「OrionO!Karto」的薯片建議的分量就是一整包115克,其總脂肪含量為每100克31.9克,吃115克便攝取約36.7克脂肪,達每日攝入上限的61%。
肯德基薯塊、樂事(美國)等多個樣品檢測為高鈉食物
根據香港食安中心的食物參考水平,每100g食物的鈉含量高於600mg則屬於高鈉。測試結果顯示,非預包裝樣本中,肯德基的格格脆薯塊樣品鈉含量檢測值為608mg/100g,宜家的香脆薯格鈉含量檢出值為706mg/100g,均為高鈉食物。
29款預包裝薯片及薯條裡面,樂事(美國)、Meadows薯片、日清湖池屋、威斯比等8款樣品鈉含量超過600mg/100g,屬於高鈉。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檢測中13款蝦片及蝦條樣本檢出的鈉含量平均為924mg/100g,是測試中平均鈉含量最高的種類,4款(31%)蝦片及蝦條類的鈉含量超過1000mg/100g,分別為「MOMOKO」原味蝦條、「明輝」辣味蝦條、「Treats by Wastons」原味蝦條和「佳之選」原味蝦條。
其中,「佳之選」原味蝦條樣品是測試中鈉含量最高的樣品,達1320mg/100g,該款樣本並無標示建議食用分量。世衛建議成人每天的鈉攝入量應少於2000mg,按此標準,假設一人吃下一整袋食品便攝取了約1386mg鈉,相當於每天限量的69.3%。香港消委會提示消費者攝取過量鈉有可能引致高血壓,並呼籲個生產商調節產品配方,減低鈉含量。
大家都在看
來源 /南方都市報、香港消委會
責編 / 宋文珍 本期編輯 / 魏瑤瑤(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