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被曝「殺熟」,官方回應:提供截圖

2020-12-24 知頓

知頓12月23日報導,「殺熟」是近幾年消費者經常會遇到的消費現象,同樣的產品,同樣的時間,價格卻不一樣。近期,旅遊品牌攜程就被網友質疑存在「殺熟」現象。

據知頓獲悉,12月22日,有網友在微博反映,「能花錢的軟體都在殺熟,淘寶攜程美團一大堆,我都對比過。兩個手機放一起,連結互相發過去,一樣的東西價格都不一樣。」對此,攜程在其官方微博回應稱,絕不會大數據殺熟,如懷疑產品有大數據殺熟的內容,請提供相關截圖,後續有相關客服為您處理。

這並不是攜程第一次被網友質疑,2019年年初,有網友爆料在攜程購買機票時原價17548元的機票,重搜後提示無票,並且價格變成18987元。但航空公司官網還顯示有票,其他平臺只需16890元。攜程當時回應稱此事是系統Bug所致,絕無大數據殺熟,攜程將賠償所有受損用戶。

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曾對此話題進行回應,在價格方面攜程以前的規則太複雜,給某些客戶造成了假象,但現在規則更加透明化。

你是否遭遇過「殺熟」的現象呢?(文/知頓)

相關焦點

  • 百本教科|攜程回應大數據殺熟:請提供截圖
    百本教科Baiben.net今天有網友在微博反映,「能花錢的軟體都在殺熟,淘寶攜程美團一大堆,我都對比過。 對此,@攜程客服 回應稱:絕不會大數據殺熟,如懷疑產品有大數據殺熟的內容,請提供相關截圖,後續有相關客服為您處理。 此前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曾回應該話題:「在價格方面,攜程以前的規則太複雜,給某些客戶造成了假象,但現在規則更加透明化。」
  • 攜程回應網友質疑:絕不會大數據殺熟 懷疑請提供截圖
    【CNMO新聞】此前,美團大數據殺熟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引起廣泛關注,甚至牽扯出了不少軟體,其中就包括攜程。有網友反映:「能花錢的軟體都在殺熟,淘寶攜程美團一大堆,我都對比過。兩個手機放一起,連結互相發過去,一樣的東西價格都不一樣。」
  • 攜程回應網友大數據「殺熟」,如有懷疑,請提供相關截圖!
    前幾天美團殺熟的事件剛剛落幕,今天攜程又被網友爆料大數據殺熟,該網友稱,自己對比過,兩個手機放在一起,連結互相發過去,一樣的東西價格不一樣。
  • 攜程回應網友大數據殺熟質疑
    #攜程回應網友大數據殺熟質疑#攜程回應網友大數據殺熟質疑:如懷疑請提供截圖。近日,有網友反映,「能花錢的軟體都在殺熟,淘寶攜程美團一大堆,我都對比過。兩個手機放一起,連結互相發過去,一樣的東西價格都不一樣。」22日,攜程客服 對此回應:絕不會大數據殺熟,如懷疑產品有大數據殺熟的內容,請提供相關截圖,後續有相關客服為您處理。此前,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曾回應該話題:「在價格方面,攜程以前的規則太複雜,給某些客戶造成了假象,但現在規則更加透明化。」
  • 攜程回應網友大數據殺熟質疑 新華網評大數據殺熟
    摘要:攜程回應「大數據殺熟」:是系統BUG,涉及上百個訂單 ---22日,攜程客服微博官網帳號回應稱:絕不會大數據殺熟,如懷疑產品有大數據殺熟的內容,請提供相關截圖,後續有相關客服為您處理。美團也同樣遇到了"大數據殺熟"的質疑。而美團和攜程對外的態度非常一致:否認"殺熟"。調查顯示:56%受訪者曾被大數據殺熟 。
  • 網友質疑攜程大數據殺熟 官方:請提供截圖
    對於不少國內用戶來說,購買機票、預訂酒店基本首選就是攜程,而之前網際網路不少服務型公司都出現了殺熟的情況。近日,有網友反映,「能花錢的軟體都在殺熟,淘寶攜程美團一大堆,我都對比過。兩個手機放一起,連結互相發過去,一樣的東西價格都不一樣。」
  • 網曝攜程大數據殺熟 官方正面回應
    對於許多國內用戶來說,購買機票和預訂酒店基本首選是攜程,而之前網際網路不少服務型公司都出現了大數據殺熟的情況。最近,有網友表示,「能花錢的軟體都在殺熟,淘寶、攜程、美團一大堆軟體,我都對比過。對此,攜程方面也是給出了回應:絕不會大數據殺熟,如懷疑產品有大數據殺熟的內容,請提供相關截圖,後續有相關客服為您處理。此前,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曾回應該話題:「在價格方面,攜程以前的規則太複雜,給某些客戶造成了假象,但現在規則更加透明化。」根據之前的規定,10月1日以後禁止使用大數據「殺熟」。
  • ​攜程回應網友大數據殺熟質疑:如懷疑請提供截圖;工信部點名批QQ瀏覽器和京東;蘋果汽車或於明年推出
    截至發稿,百度方面暫無公開回應。(界面)工信部發布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清單,點名QQ瀏覽器和京東12月21日,工信部網站消息,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
  • 外賣平臺被曝「殺熟」,官方這樣回應
    該名博主發現自己在充值美團會員後,配送費相比非會員反而要貴了三倍,對此美團最初以數據緩存為託辭,但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很多網友認為美團外賣可能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充值美團外賣會員後,配送費卻貴了?近日一位美食博主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個實驗,這引發了網友的強烈關注。
  • "大數據殺熟"愈演愈烈 電商誠信修復成系統工程 _ 經濟參考網...
    在線服務可信力繼續滑坡  在不少消費者看來,「大數據殺熟」解釋了許多OTA網站的價格貓膩,因此認定,它就是網際網路行業區別定價的模式。  3月11日上午,攜程針對微博網友「陳利人」訂購機票遭遇的煩心事發表道歉聲明,稱二次支付顯示無票是系統Bug所致,絕無「大數據殺熟」。
  • 知名外賣平臺被曝「殺熟」!你中招了嗎?
    知名外賣平臺被曝「殺熟」!你中招了嗎?可現實卻是……昨天美團被曝出「殺熟外賣會員」引起廣泛熱議對此,美團方面昨天緊急回應↓↓↓不過對於美團的回應網友們卻並不買帳認為這是在甩鍋給技術人員你覺得這是平臺「殺熟」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資料:新聞坊原標題:《會員花費反而更貴?知名外賣平臺被曝「殺熟」!你中招了嗎?》
  • 「大數據殺熟」屢禁不止?央媒評美團事件:君子愛財,需取之有道
    作者:姚晴楊主編:張喜斌日前,網上突然曝出美團外賣會員殺熟事件。不少用戶反映,美團會員與非會員配送費存在差異。美團外賣回應稱,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在此次美團殺熟風波下,眾多網友紛紛指出餓了麼、京東、攜程、天貓等網際網路公司都存在殺熟現象。網際網路時代,海量數據和數位技術賦予了企業更敏銳的洞察力,不管是技術疏漏還是大數據瑕疵,網際網路都不能變成收割商家、用戶的「天羅地網」。
  • 大數據殺熟為何屢禁不絕?
    儘管美團回應是定位問答,但是大數據殺熟再一次成為熱門議題。為什麼這多年過去了,大數據殺熟屢禁不絕?本文作者對此展開了分析,與你分享。日前,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把美團盯上了熱搜。在筆者看來,平臺商業模式與利益決定了部分網際網路APP殺熟難以避免,要防範這些平臺殺熟,應對方法只有想辦法成為平臺的「非忠誠度用戶」才可以。
  • 打好反壟斷組合拳,讓大數據不再「殺熟」
    (12月23日經濟日報)9月15日,央視點名在線旅遊平臺的「大數據殺熟」現象,當日,在微博上發起的一個投票顯示,有1.5萬人認為自己遇到價格明顯差異的情況,佔所有投票人員的近八成。去年3月,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大數據殺熟」問題調查結果顯示,88.32%的被調查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普遍或很普遍,56.92%的被調查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
  • 美團割會員韭菜,大數據殺熟為何屢禁不絕?
    美團外賣的聲明回應是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而是軟體存在定位緩存,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配送費不準。事實上,這種說法很難讓人信服。因為該用戶兩天後依舊存在配送費差額,若依舊歸結於「位置緩存」便「很難解釋得通。」這本質是一種應付式的軟體bug論,沒有給出一個讓人信服的商業邏輯層面的原因。
  • 大數據殺熟,為什麼越來越肆無忌憚?
    這一現象引起熱議,網友紛紛曬出自己類似的「殺熟」遭遇。美團公開回應稱,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軟體的定位緩存所導致,用戶下單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該回應未得到該名爆料者及公眾的接受和認同。被指控從事「殺熟」的不僅僅是美團一家。
  • 大數據殺熟為什麼越來越肆無忌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大數據殺熟,為什麼越來越肆無忌憚?文/曹彥君 編輯/陳曉平美團最近陷入「殺熟」的風波。這一現象引起熱議,網友紛紛曬出自己類似的「殺熟」遭遇。美團公開回應稱,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軟體的定位緩存所導致,用戶下單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該回應未得到該名爆料者及公眾的接受和認同。被指控從事「殺熟」的不僅僅是美團一家。
  • 「殺熟」會員?美團外賣回應了!這些殺熟套路你最好知道
    對於用戶的質疑,美團外賣回應稱不存在差異定價。會員配送費更貴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因為定位緩存造成預估不準。  同一商家,同一時間  會員配送費更貴?  「同一家外賣,同一個配送位置,同一個下單時間節點,在開通會員後,為什麼配送費比非會員要高?」
  • 美團、肯德基、滴滴都「殺熟」?大數據放過我吧!
    其實一直以來,網際網路公司利用大數據「殺熟」都是消費者們非常深惡痛絕的行為,據悉,2018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中,「大數據殺熟普遍」排在十大熱點話題第三位。天眼妹還從《中國質量萬裡行》了解到,2018年鬧得最火的時候,滴滴、攜程、美團、淘票票都被捲入其中,不過當時所有提供服務的公司都沒有承認。
  • 攜程追隨寶礦力水特暫停TVB廣告?回應稱系正常結束,TVB也發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烏元春 張麗媛 任潔 溫家越】攜程也暫停對香港無線電視臺(TVB)投放廣告了嗎?今天,因為微博上流傳的截圖和香港反對派媒體的描述,讓人們把懷疑的目光盯向了攜程。攜程旅遊於今天下午就此事回復環球網編輯部稱,其香港電視廣告投放已於6月底正常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