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乃至中國藝術生態的「源」動力如何?今天於上海世貿商城展覽館啟幕的2020(第六屆)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中藏著答案。作為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重磅活動之一的這個藝博會,聚焦的正是青年藝術創作,富於朝氣的藝術創造力。今年已是第六度綻放的它,將主題定為「自然而然」。
儘管與西岸藝博會、art021藝博會正面「撞檔」,上海青藝博依然顯示出了鮮明的自身特質。比如,這個藝博會沒有展商的概念,看不到畫廊的蹤影,而以頗具策展思路的展覽形式劃分板塊、串聯作品,多維度、多方位呈現對青年藝術家的多元展示。又如,這個藝博會上的藝術品大多單價在一萬至五萬元之間,是買得起的消費類藝術品,而非可望而不可及的收藏級藝術品。在這個藝博會上,很多人買了第一張畫,很多人賣了第一張畫。
上海青藝博總監王芳告訴文匯記者,在今年這個受疫情影響的年份,青藝博的作品徵集遇到了相當多的困難。「往常我們每年都是3月啟動徵集計劃,進全國各大藝術院校巡講、招募作品、獲得IP授權等,可惜由於今年春季高校沒有開學,一連串計劃不得不取消。但出乎意料的是,今年報名人數創了新高,共收到來自4087位藝術家的有效投稿18736件,最終攜260餘位藝術家帶來1100餘件作品,以4個邀請展、3個獨立項目組成四個版塊。」她感嘆道,疫情或許給了藝術家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沉下心來思考自己的創作。
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成立於2015年,六年來依託「上海」「青年」為關鍵字,致力於培養、孵化中國青年藝術家群體,構建「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藝術消費生態,成為青年藝術家走向市場的「第一步」,消費藝術作品的「第一幅」,藝術產業綜合服務的「第一站」。目前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合作藝術家涵蓋全國所有省份,累計參展藝術家超過3000名,作品7000餘件,在全國青年藝術家群體中獲得廣泛認可。
今天在青藝博開幕現場,「藝術家服務一體化平臺2.0版——藝典通藝術品線上商城」「中國青年藝術家孵化器」兩大項目也正式啟動。
「藝術家服務一體化平臺」去年青藝博舉辦期間啟動,經過一年的努力,它已成為藝術家和藝術作品進入市場的「服務中臺」。如今的2.0版實現了線下展廳展示,線上便捷選購的功能,成為第一家可以實現「所見即所得」的藝術品電商。同時,引入了數字版權的區塊鏈技術,系統對每一副作品進行全程跟蹤和閉環管理。此外,這一平臺可以為所有藝術創作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在「買全球賣全球」的藝術品交易形態上構建了全生命周期的價值鏈和生態鏈。
「中國青年藝術家孵化器」則是由上海青藝博聯合劉海粟美術館、上海美術學院提倡共建的重要項目,致力於同打造一個面向全國,集教育培訓、學術研究、展覽展示、市場推廣於一體的青年藝術家孵化計劃,以此推動中國青年美術創作者的發展,展現當代中國青年藝術家的繪畫成果。
從一開始的單一模式,到如今跨越線上和線下的綜合展示及服務平臺、以巡展帶動作品銷售的新型模式、結合商業品牌導入藝術媒介的跨界打法……上海青藝博不斷打破著藝術與公眾之間一堵堵無形的牆,將青年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推向更廣大的舞臺;同時,也逐漸將365天不間斷的藝博會的理念變成現實,促進藝術市場的多元化發展。這一切來之不易,又恰如今年展會的主題,顯得自然而然。
作者:範昕
作品圖均由展方提供
編輯:周敏嫻
責任編輯:邵嶺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