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好萊塢的地域歧視,飽受資本歡迎的英國演員逆襲記

2020-08-22 閒說漫威

好萊塢向來自我標榜多元化,並且在電影之中肆無忌憚地注入自己的價值觀,在全球的電影市場上進行一場文化入侵。

但是,隨著資本全球化,以及好萊塢本身的產業升級。

各大影視公司都在忙著找有演技片酬低的演員,自然而然,本土的好萊塢巨星在現在的好萊塢劇組出現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

反而是來自其他國度的演員,近幾年來,在好萊塢製作的電影上,頻頻露臉。

甚至,將一直以來在好萊塢本土演員的一些影視資源,搶走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國的演員。

如果將近二三十年以來,英國演員在好萊塢中的表演總結出來,那就是逆襲!

十年前,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來到好萊塢,但是他們面對的是低片酬、反派配角、變態噁心的角色;

但是十年後,英國演員不僅在好萊塢翻身成主角,並且搶走了好萊塢的大製作電影資源,騎在好萊塢本土演員頭上作威作福。

為什麼好萊塢的資本近年來,越來越喜歡英國演員?

我們不妨從英國演員在好萊塢的經歷開始說起。

英國演員在好萊塢的髒亂差待遇

長久以來,好萊塢信封的都是白人至上以及本土之上的原則和信條。

好萊塢帶著既有的傲慢,將電影中的反派和配角,丟給了其他國家的演員和其他膚色的演員。

英國演員就是好萊塢的反派專業戶。

自上個世紀70年代起,與環球有過合作經歷的英國老戲骨傑瑞米·艾恩斯(就是在《超人大戰蝙蝠》中蝙蝠俠的管家),率先來到了好萊塢發展。

原本在英國榮譽滿身的傑瑞米,在好萊塢之中,卻屢屢得不到資本的重視。

在《虎膽龍威3》之中出演匪徒西蒙,被主角布魯斯幹掉。

即使是作為配音演員,傑瑞米在《獅子王》中,也沒能落得個好,因為他配的音,正是《獅子王》中的大反派,密謀篡位的刀疤。

由此可見,好萊塢排外是多麼嚴重——即使你不出鏡,是配音演員,也只配給反派配音!

更別提在英國本土被稱作紳士典範的安東尼·霍普金斯,到了好萊塢就化身食人魔漢尼撥。(後來在《雷神》中出演奧丁)

湯姆哈迪是《黑暗騎士崛起》的反派;

《星際迷航》中那位本應是印度人的智商體能雙高反角可汗,變成了英國人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也就是我們稱之為卷福的男人;

就連迷倒了國內萬千迷妹,被稱之為高學歷學霸的抖森,在漫威電影宇宙,也是出演了反派洛基。

在這一時期,英國演員身上的紳士味道,全部成為了反派勢力拿捏態度,和裝腔作勢的墮落象徵。

英國演員在好萊塢遭到如此的待遇,自家的媒體看不下去了,直接在媒體上開炮:

「我們廉價的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去幹髒活,演些惡人、變態狂,甚至是美國壞蛋。」

「與此同時,他們那些貴得要死的天才演員乘著協和式飛機空降到我們這兒來,獅子大開口地搞走我們一大票英雄角色——無論在哪一邊,我們都是輸家。」

言語之中,帶著一種命運不公的委屈和憤懣。

也難免英國影視界憤懣。

由英國人開發出來的遊戲而改編而成的電影《古墓麗影》,主角是一個英國姑娘,但是到了電影中,卻成了美國人安吉麗娜朱莉。

甚至,就連由西方共同的信仰《聖經》改編成的電影,上帝總是好萊塢本土演員,而出賣耶穌的猶大就總是英國人。

英國演員的逆襲

但是這一切在如今的好萊塢,全部都被扭轉了。

最典型的就是代表了美國漫畫的兩個超級英雄,超人和蜘蛛俠,如今在好萊塢全部都是由英國人來出演。

亨利卡維爾出演的超人,以及湯姆赫蘭德飾演的蜘蛛俠。

在好萊塢史詩級巨製《指環王》當中,奧蘭多·布魯姆繼續出演精靈王子,伊恩·麥克萊恩繼續演繹最強大的守衛者白袍巫師甘道夫,就足以讓好萊塢對英國演員側目相看。

就連反映了美國歷史變遷的新版《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黛西是英國人凱瑞·穆裡根演的。

原本是美國的性感的火辣女神,瞬間成了英國的大家閨秀和矜持公主。

十年前,英國媒體在憤懣,輪到了美國媒體的憤慨:英國演員就像在蛋糕上揀草莓一樣挑走了美國人的角色!

即使是在電視行業,也難以抵擋英國演員的入侵。

《真愛如血》男一號是英國人史蒂芬·莫耶;

《復仇》男一號是英國人喬舒華·鮑曼;

《混亂之子》男主角是英國人查理·漢納姆;

《行屍走肉》裡那拖著喬治亞腔的第一男主角是英國人人安德魯·林肯;

從電影到電視,好萊塢本土演員已經被英國演員全線擊退了。

英美的愛恨情仇

為什麼好萊塢資本近年來愈發喜歡英國演員?

不妨從好萊塢之前為什麼討厭英國演員開始說起。

美國對於英國的不屑和討厭,早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是存在於歷史上的遺留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美國文化是脫胎於英國文化!

但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原本在歐洲板塊上的紳士文化,橫渡大西洋,到達了北美的土地上之後,就成了牛仔文化,並且還不屑於英國的紳士文化。

所以,作為喉舌的好萊塢,自然是對英國演員沒有什麼好臉色看。

十年前曾經被美國人鄙視的,總是一副受過太多教育、以禮儀為麵皮的同時以刻薄為己任、看不出家裡剛結了婚還是剛死了人的英式腔調,在十年後搖身一變,成為秒殺美國佬的利器!

而英國演員本身學院出身、紮實的戲劇基礎、出類拔萃的氣質,讓不少英國演員逆襲好萊塢。

並且,在好萊塢之中,英國演依舊十分廉價。

《復仇者聯盟》中,湯姆·希德勒斯頓片酬墊底。

面對這樣一群喜劇功底紮實,片酬低廉還好用的英國演員,好萊塢資本怎麼會拒絕呢?

不管是從成本控制上來說,還是從影片質量上來說,好萊塢都很難拒絕他們。

好萊塢資本: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不是我主動的!

畢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並且,在好萊塢資本看來,這群聽話的英國演員,真的逆襲了好萊塢嗎?

因為好萊塢的正面角色不管由誰扮演,依然是一口純正美音。而反面角色,就用你們的冷硬英腔好了。

所以,你以為好萊塢資本在第一層,沒想到它在第五層!

好萊塢啊,老千層餅了!

相關焦點

  • 打破好萊塢的地域歧視,英國演員是如何逆襲的?
    甚至,將一直以來在好萊塢本土演員的一些影視資源,搶走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國的演員。如果將近二三十年以來,英國演員在好萊塢中的表演總結出來,那就是逆襲!為什麼好萊塢的資本近年來,越來越喜歡英國演員?我們不妨從英國演員在好萊塢的經歷開始說起。
  • 好萊塢富貴花,凱拉奈特莉,飽受資本喜歡的英國女演員
    而在好萊塢之中,英國演員是一群比較特殊的存在。不同於北美本土演員,打入好萊塢需要從龍套角色開始跑起來。他們本身就具備知名度,並且身上的古典氣質,也更加受到好萊塢資本的青睞。現如今的好萊塢,英國演員層出不窮。
  • 好萊塢富貴花,凱拉奈特莉,飽受資本喜歡的英國女演員
    因為進入好萊塢,就意味著不僅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資源,並且在知名度上也能更上一層樓。而在好萊塢之中,英國演員是一群比較特殊的存在。不同於北美本土演員,打入好萊塢需要從龍套角色開始跑起來。他們本身就具備知名度,並且身上的古典氣質,也更加受到好萊塢資本的青睞。而凱拉奈特莉,無疑是其中最受歡迎的公主。
  • 合作10年,卷福抖森等英國演員,成好萊塢資本寵兒
    反而是來自其他國度的演員,近幾年來,在好萊塢製作的電影上,頻頻露臉。甚至,將一直以來在好萊塢本土演員的一些影視資源,搶走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國的演員。如果將近二三十年以來,英國演員在好萊塢中的表演總結出來,那就是逆襲!
  • 英國演員逆襲好萊塢
    學院出生、紮實的戲劇基礎、出類拔萃的氣質,讓不少英國演員逆襲好萊塢。十年前,廉價的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去好萊塢幹髒活,演些惡人、變態狂,甚至是美國壞蛋。十年後,英國演員就像在蛋糕上揀草莓一樣挑走了美國人的角色。
  • 書房·話題 英國演員逆襲好萊塢
    英國演員逆襲好萊塢文|於青十年前,廉價的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去好萊塢幹髒活,演些惡人、變態狂,甚至是美國壞蛋。十年後,英國演員就像在蛋糕上揀草莓一樣挑走了美國人的角色。在這之前,英國演員攻佔了諸多好萊塢大片反角:《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的大反派貝恩是英國人湯姆·哈迪,新版《星際迷航》中那位本應是印度人的智商體能雙高反角可汗,變成了英國人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雷神》與《復仇者聯盟》中那位招來萬千迷妹的惡作劇之神洛基,則由英國人湯姆·希德勒斯頓一手打造。
  • 貴圈|亞裔演員奮起反歧視 好萊塢硬剛川普
    當天,美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累計6421人,好萊塢已經徹底停工。即使不停工,像林路迪這樣的華裔演員,也並不忙碌。在歐美的電影電視產業中,亞裔演員始終處於邊緣位置。「洗掉仇恨」(#WashTheHate)是一場好萊塢亞裔演員率先發起的抗議活動,呼籲人們化解仇恨,消除針對亞洲的種族主義歧視和仇外心理。18日上線後,獲得了幾十位亞裔演員和18個亞裔行業工會和民間組織的支持。
  • 好萊塢權色史:資本之下,再知名的性感女神也得屈服
    尤其是在好萊塢這個全球最知名的名利場當中,星光璀璨,但受到資本掣肘的地方就更多,有時候因為說錯一句話,就直接被資本撤下來。畢竟有顏有才的人,對於好萊塢而言,就像是春天的韭菜一樣,資本割了一茬還會有新的一茬長出來。
  • 那些備受「歧視」的沒有參演哈利波特的英國演員
    而每當霍格沃茨重新開學的時候,總有一個話題被重新提起來,又有那麼幾個英國演員被大家心疼一遍。當初華納拍《哈利波特》,電影雖然是好萊塢製作,但是羅琳在選擇演員上非常嚴格。《哈利波特》的故事也是發生在英國,羅琳堅持全體演員必須是英國血統。好多好萊塢大牌想無償參演《哈利波特》都被拒絕了。
  • 英國演員逆襲好萊塢:從變態狂到秒殺利器
    十年前,廉價的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去好萊塢幹髒活,演些惡人、變態狂,甚至是美國壞蛋。十年後,英國演員就像在蛋糕上揀草莓一樣挑走了美國人的角色。  在這之前,英國演員攻佔了諸多好萊塢大片反角:《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的大反派貝恩是英國人湯姆·哈迪,新版《星際迷航》中那位本應是印度人的智商體能雙高反角可汗,變成了英國人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雷神》與《復仇者聯盟》中那位招來萬千迷妹的惡作劇之神洛基,則由英國人湯姆·希德勒斯頓一手打造。「他們身上那點兒英國味,全都成了階級社會勢利又墮落的象徵。」
  • 英國明星在好萊塢混的如何?有的成為資本寵兒,有的想紅都紅不了
    雖說美國人跟英國人都是講英語的,但美英從來就都不是一家。在美國人眼裡,也是更加喜歡本國的明星,英國明星雖然嘴上也是說英語,但在他們看來始終都是外人。因此,好萊塢資本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也是儘量地用本國的演員,英國演員在好萊塢想發展得好,難度非常的大。
  • 為什麼華裔演員在好萊塢這麼難混?
    好萊塢第一位華裔演員黃柳霜雖然紅,但黃柳霜始終擺脫不了被輕視的命運,因為那個時代的種族歧視異常嚴重,就像一把枷鎖,限制了一個追夢女孩兒前進的步伐。時代陋習給華裔演員打上了「小人」的不實刻板印象,不管黃柳霜如何努力,都無法打破「種族歧視」這道牆,只能在孤獨的演藝道路上踽踽獨行。黃柳霜的一生是精彩的,也是悲哀的,種族歧視讓她飽受折磨,也無法和愛人相守一生,最後她因心臟病發作而去世,享年56歲,終身未婚。
  • 地域嗨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帶有地域歧視的地域黑行為
    地域嗨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帶有地域歧視的地域黑行為時間:2019-07-30 13:10   來源:流行語百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域嗨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帶有地域歧視的地域黑行為 地域嗨的來源和意思 也稱為地獄嗨,是網友編造段子、笑話來嘲諷別人地域特點的行為。
  • 華人演員好萊塢百年漂泊記
    然而在當時種族歧視與排華情緒嚴重的美國,她為好萊塢注入的「東方元素」,恰恰也成為阻礙她進入主流視野的標籤。之後的黃柳霜,一直飾演著女僕、竊賊、妓女一類的符號化配角。1928年,不堪歧視的黃柳霜憤然離開好萊塢,前往歐洲發展。
  • 得罪資本可是好萊塢的大忌,最美花瓶淪為邊緣演員
    儘管該片的主打賣點並非真人演員,而是炫目的特效,以及濃濃的金屬朋克風。但精緻的臉蛋,加之傲人的身材,使其成為影片的一大亮點。這下,她直接惹惱了好萊塢兩位「大咖」。一位是導演麥可·貝,另一位則是《變形金剛》的製片人史蒂文·史匹柏。
  • 好萊塢到底有多亂?權色交易、白色壟斷、資本操縱都是明規則
    作為名利場,資本是好萊塢的基礎。沒有各種資本的注入,好萊塢不過就是一個沿海小城鎮罷了。所以,在各種藝術創作的背後,都帶著資本的光環。而在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菸草資本和電影創作的勾結,給香菸做了各種洗腦式的隱藏宣傳。
  • 傑西卡阿爾芭,飽受好萊塢資本追捧的性感尤物,好用還聽話
    在好萊塢中,走紅是一門玄學,也是一門學問。 在資本力捧下,可以像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一樣,成為是奧斯卡首個90後影后——當然,這也跟大表姐本身演技有關。
  • 我是山東人,我不喜歡過年磕頭,但我更鄙夷地域歧視
    網絡地域黑的生成機理及其背後的盈利邏輯,我這裡不太想多談。人性是天生喜歡拿別人開涮的,地域黑是一些段子手、營銷號最保險的題材,這不奇怪。但問題是,為什麼網絡受眾為什麼會特別吃這一套?為什麼總有些人像上癮一樣喜歡地域黑呢?我們要對自己誠實,地域歧視源自人類固有的一種天性。 上世紀九十年代,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者羅賓·鄧巴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概念:鄧巴數。
  • 地域歧視引輿論憤憤不平
    這次全國首例就業地域歧視案,以受歧視人的勝訴而告終,也是重申一種常識——有些歧視性做法不再是「開玩笑」這麼簡單,而已經違反了法律,歧視者就該為此付出代價。【北京青年報:法律就應對地域歧視堅決說「不」】社會輿論之所以一邊倒地對涉事企業的地域歧視行為予以討伐,主要在於這種以固執心理偏見錄用工作人員的做法,與法治精神格格不入
  • 好萊塢的人種歧視,10億票房加持的中東演員,連個試鏡機會都沒有
    答案其實很簡單,他不是資本要的人。而且,如今好萊塢正值女權主義盛行,之前一直自強不息的小娜顯然也是一張好牌。還真別說,好萊塢可以容許你一個女演員有各種地域的血統,但男演員在舊時代只能是白,現在則是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