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演員逆襲好萊塢

2021-02-22 新周刊

◎日前,扮演福爾摩斯的英國演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和女演員蘇菲·亨特(Sophie Hunter)在泰晤士報上發表訂婚聲明。康伯巴奇曾入選《時代周刊》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榜,位列藝術家類榜單第一名。學院出生、紮實的戲劇基礎、出類拔萃的氣質,讓不少英國演員逆襲好萊塢。

十年前,廉價的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去好萊塢幹髒活,演些惡人、變態狂,甚至是美國壞蛋。十年後,英國演員就像在蛋糕上揀草莓一樣挑走了美國人的角色。

文/於青

《新周刊》第414期

今年2月上映的《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戰》顯然又將引發新一輪英倫入侵狂潮:除了美貌無敵的英國演員奧蘭多·布魯姆繼續出演精靈王子,爺爺輩男神伊恩·麥克萊恩繼續演繹最強大的守衛者白袍巫師甘道夫,大熱英劇《神探夏洛克》兩大紅人也沒缺席:華生的扮演者馬丁·弗裡曼主演霍比特人比爾博·巴金斯,而那位紅遍全球的長臉版福爾摩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則飾演本片的第一反角:史矛革龍。

在這之前,英國演員攻佔了諸多好萊塢大片反角:《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的大反派貝恩是英國人湯姆·哈迪,新版《星際迷航》中那位本應是印度人的智商體能雙高反角可汗,變成了英國人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雷神》與《復仇者聯盟》中那位招來萬千迷妹的惡作劇之神洛基,則由英國人湯姆·希德勒斯頓一手打造。

湯姆·希德勒斯頓(Tom Hiddleston)在《雷神》中飾演洛基。

「他們身上那點兒英國味,全都成了階級社會勢利又墮落的象徵。」

雖然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湯姆·希德勒斯頓成功掃蕩了各國粉絲,但到了美國大片裡,他們倆依然「只是惡人」。長久以來,英國人就是好萊塢的壞蛋專業戶。上世紀70年代與環球莎士比亞公司合作過三次的英國戲骨傑瑞米·艾恩斯,到了好萊塢,就先是在《獅子王》裡「化聲」卑鄙陰險、謀權篡位的刀疤,接著在《虎膽龍威3》裡演匪首西蒙,被布魯斯·威利斯幹掉。而曾在《查令十字路84號》賣書的老紳士安東尼·霍普金斯,到了好萊塢就變成食人魔漢尼拔。至於在美國人砸錢拍的英國片《哈利·波特》裡翻身做好人的加裡·奧德曼,早年在英國演完了朋克界羅密歐希德·維瑟斯之後,到了美國,先變身吸血鬼德古拉,再演繹讓萬千大叔控與蘿莉控懷恨終生的大反角——《這個殺手不太冷》裡的變態警察諾曼·史丹菲爾。

十年前,《衛報》影評人約翰·派特森控訴:「我們廉價的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去幹髒活,演些惡人、變態狂,甚至是美國壞蛋。與此同時,他們那些貴得要死的天才演員乘著協和式飛機空降到我們這兒來,獅子大開口地搞走我們一大票英雄角色——無論在哪一邊,我們都是輸家。」

他以那部讓美國人約翰尼·德普紅上加紅的《加勒比海盜》做例子:「黑珍珠船上那些鬼魂全說一口地道的英國水手腔——還必須是大英帝國稱霸海上的時代,以便於能跟強徵入伍、艉樓甲板和普利茅斯山嘴聯繫在一塊。那位傲慢自大的鎮長,是英國人喬納森·普雷斯演的。他那位沒用的兒子,是英國人傑克·達文波特演的。他們身上那點兒英國味,全都成了階級社會勢利又墮落的象徵。」

加裡·奧德曼(Gary Oldman)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飾演變態警察諾曼·史丹菲爾。

當然,你也可以說:故事的主角傑克船長不就是個英國人嗎?只不過,扮演他的演員是美國人約翰尼·德普。「他裝出的那副英國腔就像是從昏昏欲睡的『基夫·理查茲(滾石吉他手基思·理查茲)那裡偷過來的』。」而這也不是約翰尼·德普第一次扮演英式英雄:在《來自地獄》一片中,他扮演的就是英國警界英雄——這位孤膽英雄受夠了身邊那些變態的posh英國人,以及那位一把匕首走天下的開膛手傑克——當然了,那位產自英國並蜚聲海外的開膛手傑克,可不會由一位美國人來扮演。

讓派特森耿耿於懷的還有讓安吉麗娜·朱莉大紅大紫的《古墓麗影》。首先,這是個英國人開發出來的遊戲。其次,它的主角是英國姑娘蘿拉·克羅夫特。然後,她就在電影裡變成了「操著一口像是瑪格麗特公主正在嘔吐的英國腔」的美國人安吉麗娜·朱莉。當然,片子裡也有英國演員——那位變態神經病生物恐怖主義者的扮演者就是純正的英國人:塞倫·希德。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梅爾·吉勃遜拍《愛國者》,負責在片子裡放火燒掉教堂和婦孺的是英國演員詹森·艾薩克。柯克·道格拉斯的《斯巴達克斯》裡,分配給勞倫斯·奧利弗的角色是法西斯主義者克雷斯。「英式百變花美男」大衛·鮑伊也曾出現在《基督最後的誘惑》裡——很沒有道理地扮演了釘死耶穌的羅馬猶太總督。查爾斯·海斯頓的《賓虛》裡,負責把主角賣掉的梅塞拉,也是由北愛爾蘭人史蒂芬·博伊德來扮演。更完整體現美式惡人完整套路的是《角鬥士》——「儘管扮演惡棍的傑昆·菲尼克斯是塊地地道道的美國派,他也得硬拗出一副黏糊糊的英國腔來,以表現他無可救藥的混蛋與墮落。」

根據《聖經》故事改編的電影裡,上帝總是美國佬,猶大總是英國人。在《萬世流芳》裡,雖然找了個瑞典人馬克斯·馮·賽多來演上帝,但那個金髮猶大依然是英國人大衛·麥考姆。派特森的描述非常生動:「如果不演猶大,英國人就會是羅馬帝國裡的那些大獨裁者,讓殘暴如雨點般降落在耶穌和他的十二位美國門徒身上。」

希特勒和英國人之間,也向來只差那麼一小步。美國NBC電視臺拍《希特勒:惡魔的崛起》,不僅劇本靠英國歷史學家伊恩·科索寫的《希特勒傳記》,希特勒扮演者也找了個英國人羅伯特·卡萊爾。而在講述希特勒藝術生涯的那部《馬克斯》中,扮演獨裁者的也是英國人諾亞·泰勒。HBO拍《納粹大獵殺》,扮演希特勒的是在英國負責扮演哈姆雷特、亨利五世的戲劇王子:肯尼斯·布拉納。

英國人也不只要演猶大和希特勒,就連美國最富爭議的政客角色也都要劃拉給英國人。扮演尼克森的是安東尼·霍普金斯,扮演希拉蕊·柯林頓的是艾瑪·湯普森。擴大越戰的林登·貝恩斯·詹森要交給愛爾蘭佬麥可·剛本。演甘迺迪的當然一向是美國人,而刺殺甘迺迪的李·哈維·奧斯瓦爾德是誰?小天狼星加裡·奧德曼。

光演英雄已經不能滿足美國人的胃口了,派特森痛心疾首地數著那些丟入美國人手裡的英國名角兒:「君不見美國人凱文·科斯特納跑來演了我們的俠盜羅賓漢,蕾妮·澤爾維格跑來演了我們的布裡奇特·瓊斯,瑞茜·威瑟斯彭也在王爾德的《不可兒戲》和薩克雷的《名利場》裡出盡風頭。」但是,讓派特森沒有想到的是,十年後,美國佬雷茲·德伯尼克就在《華爾街日報》裡說了跟他沒啥兩樣的話——唯一的不同是,現在負責在好萊塢扮演英雄與名角兒的,是英國人。

十年前曾經被美國人鄙視的英式腔調,在十年後搖身一變,成為秒殺美國佬的利器。

在美國人德伯尼克眼裡,「英國演員就像在蛋糕上揀草莓一樣挑走了美國人的角色。我們該把這些坐滿了皇家莎士比亞公司演員的維珍亞特蘭大航班叫什麼呢?反正不能叫它蝙蝠俠,也甭想叫它蜘蛛俠——這兩位英雄現在都歸英國人扮演。最經典的美國英雄形象——超人?不好意思,他現在由探索頻道的大股東、英俊的英國人亨利·卡維爾扮演」。

克裡斯蒂安·貝爾(Christian Bale)扮演蝙蝠俠。

自從伍迪·艾倫找了長得頗像菲茲傑拉德的英國人湯姆·希德勒斯頓扮演作家本人,「菲茲家的小姐們」就像是被英國人佔領了:新版《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黛西是英國人凱瑞·穆裡根演的,導演奧利弗·斯通之所以找這位英國女演員,是因為「她給人一種冷淡的距離感」,更適合黛西給人的第一觀感。不知道在2011年找上英國人凱拉·奈特莉主演菲茲傑拉德另一部小說改編電影《美麗與詛咒》的導演約翰·卡蘭,是不是也這麼想。

英國人也侵入了美國佬發達的電視產業。德伯尼克吐槽:「那些簡直能被裱進榮譽框裡的業界勞模演員,諸如老一輩艾美獎專業戶詹姆斯·加納、在《老友記》裡演理查的湯姆·賽立克以及《黑道家族》中的帶頭大哥詹姆斯·甘多菲尼,全都不得不向英國女王低頭。」是啊,《真愛如血》男一號是英國人史蒂芬·莫耶,在《復仇》戲裡戲外都抱得美人歸的男一號是英國人喬舒華·鮑曼,《混亂之子》男主角是英國人查理·漢納姆。而《行屍走肉》裡那拖著喬治亞腔的第一男主角瑞克、重要大反派總督,以及重要配角瑪姬,分別由來自大英帝國的安德魯·林肯、大衛·莫瑞瑟以及勞倫·科漢扮演。

至於在《兄弟連》中大出風頭的戴米恩·劉易斯,早已經將艾美獎的領獎臺踏爛。坐擁美劇最高片酬的那位美版醫務劇界福爾摩斯,是正宗的伊頓出品:豪斯醫生修·勞瑞。而那位臉跟名字一樣長的英國人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也已操著一口美國南方話化身俄克拉荷馬州人,出現在電影版的《八月:奧色治郡》中。

甚至連大英帝國前流放地,也加入了新一輪的英倫入侵風潮。當然,西蒙·貝克和波普伊·蒙哥馬利早已經在美國風生水起。而曾經的美式電視Icon——《夏威夷特勤組》的斯蒂夫·麥加瑞特,也在新版中被一個土生土長的雪梨人艾利克斯·奧洛林拿下。除此以外,美式超級英雄製造工廠漫威影業,也將那位以金髮碧眼、性感結實而著稱的雷神角色,送給了來自澳洲的克裡斯·海姆斯沃斯。至於《飢餓遊戲》的男主角,交給了雷神的弟弟:利亞姆·海姆斯沃斯。

德伯尼克描述了這麼個場景:「在選角室裡,好萊塢製片人成群結隊地被那些優美的英式嗓音吸引過去。英國佬們邊走邊說:『我並不是想抱怨,但是405高速路的交通真是太恐怖啦。』接下來他們就能完美地轉成一口皇家表演學院科班訓練出的正宗美式口音。給你的潛臺詞就是,在這幫看起來有如殭屍獵人般堅忍禁慾派的外表下,流動的是一股複雜的迷人勁兒。『Cheers!』英國佬帶著股格雷伯爵茶的架勢說——旁邊坐著一票目瞪口呆的美國人。」

十年前曾經被美國人鄙視的,總是一副受過太多教育、以禮儀為麵皮的同時以刻薄為己任、看不出家裡剛結了婚還是剛死了人的英式腔調,在十年後搖身一變,成為秒殺美國佬的利器——想要討得眾人喜歡?你只需博學、優雅並善於自黑就可以了。

德伯尼克迫切指望著那夥美國演員能夠放下天價片酬和在洛杉磯的室內單車課程,去大英帝國搞些標誌性的英國角色回來。他想像著布拉德·皮特養養下巴挑戰一下邱吉爾,安吉麗娜·朱莉在文身上撲點粉底變身維多利亞女王。「快點給我們看看亞當·桑德勒版本的哈姆雷特,蒂娜·菲版本的簡·愛,或者馬修·邁康納版本的瑪丁·朱澤爾維特吧。這樣我們才可能會看到馬克·沃爾伯格或者保羅·路德或迪維恩·道格拉斯·強森版本的007——到時候,英國皇家電影學院的大boss威廉王子就不得不給咱外交部來個電話要求停戰:以後,咱英國佬演英國佬,你美國人演美國人,井水不犯河水。」

英國人在美國的所謂「勝利」,也只是看起來很美。

2013年,丹尼爾·戴—劉易斯,桂冠詩人之子、皇家莎士比亞公司成員,拿到了他的第三個奧斯卡獎——他在2012年成功飾演了亞伯拉罕·林肯。而在此之前,這位英國人所扮演的角色是《紐約黑幫》裡的獨裁者比爾,以及《血色將至》中「天生的魔鬼」丹尼爾·普萊維。

不過,英國人在美國的所謂「勝利」,也只是看起來很美。首先,他們依然廉價:《復仇者聯盟》中,湯姆·希德勒斯頓片酬墊底。其次,好萊塢的正面角色不管由誰扮演,依然是一口純正美音。而反面角色,就用你們的冷硬英腔好了。至於美國人眼中的英式形象,蒂爾達·斯文頓在《康斯坦丁》裡扮演的天使長加百列最能概括:性格摸不清,性別不重要,就算長成一副天使範兒,也絕非好人。

丹·史蒂文森(Dan Stevens)在《唐頓莊園》中飾演大表哥馬修·克勞利。

在美國人的YY中,英國這個前宗主國總是要被美國人打敗的。來自《唐頓莊園》的溫柔紳士、由英倫美男丹·史蒂文森飾演的大表哥贏得全球少女心又如何,到了美國,依然要變成《博物館奇妙夜3》中的大反派蘭斯洛特被眾人齊虐。不過,英國人可能也不在乎這個——演得了壞蛋,輸得了片酬,才能贏得了大批腦殘粉。

※本文刊發於2014年3月1日《新周刊》第414期。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以下 關鍵詞查看對應內容:

大理丨宮崎駿丨程浩丨臺灣丨土豪丨美劇丨妖孽丨刻奇丨陰謀論丨一輩子丨情人節丨身體與性丨遊客帝國丨旅遊大巴丨不想過年丨空姐丨中國男人丨中國笑點丨app丨新周貓

新周刊

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

微博丨@新周刊

微信丨new-weekly

APP丨for iOS / Android

官網丨www.neweekly.com.cn

相關焦點

  • 打破好萊塢的地域歧視,英國演員是如何逆襲的?
    甚至,將一直以來在好萊塢本土演員的一些影視資源,搶走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國的演員。如果將近二三十年以來,英國演員在好萊塢中的表演總結出來,那就是逆襲!但是他們面對的是低片酬、反派配角、變態噁心的角色;但是十年後,英國演員不僅在好萊塢翻身成主角,並且搶走了好萊塢的大製作電影資源,騎在好萊塢本土演員頭上作威作福。
  • 打破好萊塢的地域歧視,飽受資本歡迎的英國演員逆襲記
    甚至,將一直以來在好萊塢本土演員的一些影視資源,搶走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國的演員。如果將近二三十年以來,英國演員在好萊塢中的表演總結出來,那就是逆襲!、反派配角、變態噁心的角色;但是十年後,英國演員不僅在好萊塢翻身成主角,並且搶走了好萊塢的大製作電影資源,騎在好萊塢本土演員頭上作威作福。
  • 書房·話題 英國演員逆襲好萊塢
    英國演員逆襲好萊塢文|於青十年前,廉價的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去好萊塢幹髒活,演些惡人、變態狂,甚至是美國壞蛋。十年後,英國演員就像在蛋糕上揀草莓一樣挑走了美國人的角色。在這之前,英國演員攻佔了諸多好萊塢大片反角:《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的大反派貝恩是英國人湯姆·哈迪,新版《星際迷航》中那位本應是印度人的智商體能雙高反角可汗,變成了英國人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雷神》與《復仇者聯盟》中那位招來萬千迷妹的惡作劇之神洛基,則由英國人湯姆·希德勒斯頓一手打造。
  • 合作10年,卷福抖森等英國演員,成好萊塢資本寵兒
    反而是來自其他國度的演員,近幾年來,在好萊塢製作的電影上,頻頻露臉。甚至,將一直以來在好萊塢本土演員的一些影視資源,搶走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國的演員。如果將近二三十年以來,英國演員在好萊塢中的表演總結出來,那就是逆襲!
  • 英國演員逆襲好萊塢:從變態狂到秒殺利器
    十年前,廉價的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去好萊塢幹髒活,演些惡人、變態狂,甚至是美國壞蛋。十年後,英國演員就像在蛋糕上揀草莓一樣挑走了美國人的角色。  在這之前,英國演員攻佔了諸多好萊塢大片反角:《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的大反派貝恩是英國人湯姆·哈迪,新版《星際迷航》中那位本應是印度人的智商體能雙高反角可汗,變成了英國人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雷神》與《復仇者聯盟》中那位招來萬千迷妹的惡作劇之神洛基,則由英國人湯姆·希德勒斯頓一手打造。「他們身上那點兒英國味,全都成了階級社會勢利又墮落的象徵。」
  • 好萊塢富貴花,凱拉奈特莉,飽受資本喜歡的英國女演員
    而在好萊塢之中,英國演員是一群比較特殊的存在。不同於北美本土演員,打入好萊塢需要從龍套角色開始跑起來。他們本身就具備知名度,並且身上的古典氣質,也更加受到好萊塢資本的青睞。現如今的好萊塢,英國演員層出不窮。
  • 好萊塢富貴花,凱拉奈特莉,飽受資本喜歡的英國女演員
    因為進入好萊塢,就意味著不僅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資源,並且在知名度上也能更上一層樓。而在好萊塢之中,英國演員是一群比較特殊的存在。不同於北美本土演員,打入好萊塢需要從龍套角色開始跑起來。他們本身就具備知名度,並且身上的古典氣質,也更加受到好萊塢資本的青睞。而凱拉奈特莉,無疑是其中最受歡迎的公主。
  • 拒絕「黑寡婦」,從口吃的英倫玫瑰,逆襲成為好萊塢最貴女演員
    但這位土生土長的英國小姐,舉手投足間總是帶著那麼點美國大妞的豪氣。有誰能想像得到,她做演員的初衷,居然只是為了治療口吃?英國演員的根正苗紅,表現在她們正式登陸熒幕前,都必須要在戲劇舞臺上磨練一段時間好萊塢權威媒體笑稱:這對唯一一對同時錯過出演超級英雄的夫妻,也許是因為惺惺相惜才走到了一起。
  • 李煥英逆襲後,好萊塢慕了
    當地時間2月21日,《好萊塢記者報》第一時間報導了這條「逆襲」新聞,不僅感嘆兩部中國電影均突破6億美元票房大關,更盛讚「這是兩部影片在單一市場正面競爭的前所未有的成績」。《好萊塢記者報》網站報導截圖據燈塔專業版數據,北京時間2月21日晚22時08分,《你好,李煥英》以40.25億票房反超《唐人街探案3》,不僅成為春節檔票房新冠軍,也成為2021迄今為止票房最高的電影,還躋身中國影史總票房第五。
  • 一大波英國人來襲 看他們怎麼在好萊塢搶飯碗
    其次英國的戲劇教育傳統更濃厚,當分析英國演員的集體成功時,《衛報》和《娛樂周刊》都試圖拋棄國籍不同,將落腳點放在演員教育的根基上。「在 20 歲出頭時,他們在戲劇學校,為如何正確發音花費三年時間。與此同時美國同齡演員在為可口可樂的廣告之類試鏡。」「到美國後,學校的發音訓練也讓他們能夠,驕傲地,熟練掌握美國口音。」
  • 「好萊塢腿王」尚格雲頓的「逆襲」人生
    李小龍師承葉問,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他是世界武道變革的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武術宗師、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華人演員。影照將李小龍奉為偶像的不計其數,包括許多好萊塢巨星,其中便包括麥可加懷特、斯科特阿金斯、龍格爾、託尼賈等。
  • 「英國演員」為什麼特別容易被圈粉?
    英國演員「佔領」好萊塢,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了。2003年,《衛報》影評人約翰·帕特森曾控訴:「廉價的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去幹髒活,演些惡人、變態狂,甚至是美國壞蛋。」而短短六年後,他就發表了名為《英國演員席捲美國電視劇》的文章。
  • 金球獎落下帷幕,這次英國電影人橫掃了好萊塢?
    號稱奧斯卡金像獎風向標的年度影壇盛會,第7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頒獎典禮,於當地時間1月5日,在好萊塢比弗利山莊盛大開幕。這一次英國人在好萊塢大放異彩,首先擔任頒獎禮主持人的英國喜劇演員瑞奇·熱維斯(Ricky Gervais)就憑藉著他的毒舌把頒獎禮變成了「好萊塢版吐槽大會」。
  • 鄙視鏈逆襲預警:韓劇即將攻佔好萊塢?
    來自針對北美市場的韓劇視頻網站DramaFever的宣傳頁:韓劇是否即將逆襲好萊塢?  搜狐娛樂訊(策劃/爪賽賽 撰稿/Dr傑西 採訪支持/搜狐娛樂北美站ReelMe)近年來,韓國電影在全球範圍內全面崛起。
  • 從「票房毒藥」到「好萊塢殿堂級女神」妮可·基德曼如何成功逆襲
    從「票房毒藥」到好萊塢「殿堂級女神」妮可·基德曼如何成功逆襲。01上帝創造了妮可·基德曼,大概就是為了告訴其他人類,上帝造人有多任性。成名之後也屢屢背負罵名,只有那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在愛情生活中浸泡的女性觸覺,才讓她低開高走的逆襲之路如此成功,並且讓每個人都覺得是理所當然,而不是將其認為是一種奇蹟。16歲時候的妮可還是一個頂著一頭天生細密紅色爆炸頭,皮膚黑紅的,有些嬰兒肥的中二少女,體格高大,身材沒什麼亮點,被人叫做「竹竿女」的她一度因為不夠美麗而心生自輩。
  • 英國演員即使再火,每年都會留出檔期回英國演話劇
    比爾·奈伊英國演員靠外貌揚名者少(如休·格蘭特、丹尼爾·克雷格),而演技派醜星居多。英國演員如果不出國拍片,不在國際大製作中演主角,很多人你根本叫不上名字。《唐頓莊園》瑪吉·史密斯英國電影和演員整體在平均線以上,爛片少,爛演員少,抵消了好萊塢的惡俗影響。好萊塢在發現英國演員價廉物美後,大大發掘了這個富礦。
  • 好萊塢影星朱莉:不想當總統的女星不是好演員
    朱莉的童年生活不算幸福,父母都是演員,而且父親還是好萊塢的影帝,然而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朱莉和哥哥跟著母親生活。直到朱莉涉足了演藝事業,真正的逆襲才開始。02.從壞女孩到性感女星雖然有一位影帝父親,但是因為朱莉久不和父親聯繫,所以初入演藝圈的朱莉並沒有受到特殊的照顧。她同樣是從一些不起眼的小配角開始,早期的朱莉也拍過不少性感裸露的作品。成功哪有什麼捷徑,只不過是一部部作品積累下來,不斷磨練,才有了如今的實力。
  • 《哈利波特》結束九年,演員顏值大轉變,當年最醜的演員如今逆襲
    而哈利波特這部劇當然也捧紅了很多的演員,除了劇中的主演外,很多小演員都是通過哈利波特這部劇成功進入娛樂圈,並且有更多作品的。如今哈利波特這部劇在完結篇劇集已經過了9年的時間,而九年時間中當年的那些小演員都經歷了什麼呢?
  •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迷戀這些英國演員?
    由頭是美國演員協會的主席 Richard Hicks 某天去看電影,發現「四個選角導演坐在那兒討論,哪哪都是英國和澳洲演員到底是怎麼回事?」好萊塢中的英國演員已經佔據了很大一片江山,其實不止是好萊塢,全世界都在迷戀這幫英國演員!今年早些時候上映的《王牌特工》更是把這股英倫風推向了高潮。片中的科林叔帥氣不減當年。
  • 為啥英國演員老在好萊塢電影裡演反派?這要問美國人了
    說起英國演員,我們首先能想到的就是高學歷